「糧」心者:張引龍(浙江伴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糧」心事:企業食堂訂餐也需「精細化」
我是1998年進入伴宇企業工作的,在管理崗位上也做了十多年。作為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1800多名員工的就餐問題一直是我工作中關注的重點,但由於種種原因,浪費現象長期存在,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剩飯剩菜,看著真是心疼。
我花了一段時間在企業內部分析調研,總結下來就是每次盛飯的人憑感覺打飯,打得多就剩飯;食堂師傅不清楚就餐者偏好什麼口味,每天採購也是憑經驗,菜品一旦賣不出去則積壓浪費。此外,我們對每位員工每餐都有4元錢的補貼,很多員工都存在「食堂不收費,吃不完倒掉也不心疼」的心理,久而久之浪費現象屢禁不止。我初步測算過,一塊是企業給予每位職工的用餐補貼;另一塊是倒掉的剩菜剩飯,這兩塊加起來每年就要近百萬元的支出。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今年我們下決心要努力改變這一情況。改變的第一步,就要從精細化管理入手,而精細化管理又必須以信息化為支撐,這樣用餐的每一個環節都能變得「有跡可循」。從2月份開始,我們在市場上尋找合作夥伴,委託專業機構,投資17萬元開發了點餐系統,8月底正式啟用。從啟用後的效果來看,還是非常令人欣喜的,一個容量約為80斤裝剩菜剩飯的泔水桶,原先要倒滿兩個,現在一個都倒不滿了,每天能幫企業節省50斤到60斤大米,採用點餐系統既節約了糧食,避免浪費,又為企業降低了成本。
我們在食堂安裝了訂餐機,職工的手機上則下載安裝了相關APP,職工可隨時通過訂餐機或APP提前獲取一周菜單,每周只要動動手指,就能預訂接下來3天的餐食,並完成預付費。而軟體的後臺系統則根據職工預訂情況自動生成菜品統計,廚師長結合實際情況明確食材採購數量,再下單給供應商。
每次開飯時間,職工在智能雙屏點餐終端設備上自助點餐,提交訂單,使用二維碼掃描完成支付,顯示並語音提示菜品和扣費信息。檔口打菜人員同步查看到訂單信息,包括菜品、金額、員工姓名、飯卡信息,打菜人員打好菜品遞給員工,完成取餐。有了訂餐系統,職工們不用搶時間、排長隊,就能買到心儀的飯菜,浪費現象自然而然地就減少了。
良好的就餐管理,也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這二十多年來,伴宇企業的食堂用餐模式從供菜制到買菜制,再到現在的點菜制,進行著不間斷的調整與優化,然而我們的目的也只有一個,那就是在讓職工滿意的基礎上,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避免舌尖上的浪費。
■記 者 馮思家
通訊員 張其良 陳鑫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