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餐機管上「盤中餐」

2020-12-21 中國嘉興

點餐機管上「盤中餐」

浪費可恥 節約為榮

發布日期:2020-09-16 08:42 信息來源:平湖市瀏覽次數:

「糧」心者:張引龍(浙江伴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糧」心事:企業食堂訂餐也需「精細化」

我是1998年進入伴宇企業工作的,在管理崗位上也做了十多年。作為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1800多名員工的就餐問題一直是我工作中關注的重點,但由於種種原因,浪費現象長期存在,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剩飯剩菜,看著真是心疼。

我花了一段時間在企業內部分析調研,總結下來就是每次盛飯的人憑感覺打飯,打得多就剩飯;食堂師傅不清楚就餐者偏好什麼口味,每天採購也是憑經驗,菜品一旦賣不出去則積壓浪費。此外,我們對每位員工每餐都有4元錢的補貼,很多員工都存在「食堂不收費,吃不完倒掉也不心疼」的心理,久而久之浪費現象屢禁不止。我初步測算過,一塊是企業給予每位職工的用餐補貼;另一塊是倒掉的剩菜剩飯,這兩塊加起來每年就要近百萬元的支出。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今年我們下決心要努力改變這一情況。改變的第一步,就要從精細化管理入手,而精細化管理又必須以信息化為支撐,這樣用餐的每一個環節都能變得「有跡可循」。從2月份開始,我們在市場上尋找合作夥伴,委託專業機構,投資17萬元開發了點餐系統,8月底正式啟用。從啟用後的效果來看,還是非常令人欣喜的,一個容量約為80斤裝剩菜剩飯的泔水桶,原先要倒滿兩個,現在一個都倒不滿了,每天能幫企業節省50斤到60斤大米,採用點餐系統既節約了糧食,避免浪費,又為企業降低了成本。

我們在食堂安裝了訂餐機,職工的手機上則下載安裝了相關APP,職工可隨時通過訂餐機或APP提前獲取一周菜單,每周只要動動手指,就能預訂接下來3天的餐食,並完成預付費。而軟體的後臺系統則根據職工預訂情況自動生成菜品統計,廚師長結合實際情況明確食材採購數量,再下單給供應商。

每次開飯時間,職工在智能雙屏點餐終端設備上自助點餐,提交訂單,使用二維碼掃描完成支付,顯示並語音提示菜品和扣費信息。檔口打菜人員同步查看到訂單信息,包括菜品、金額、員工姓名、飯卡信息,打菜人員打好菜品遞給員工,完成取餐。有了訂餐系統,職工們不用搶時間、排長隊,就能買到心儀的飯菜,浪費現象自然而然地就減少了。

良好的就餐管理,也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這二十多年來,伴宇企業的食堂用餐模式從供菜制到買菜制,再到現在的點菜制,進行著不間斷的調整與優化,然而我們的目的也只有一個,那就是在讓職工滿意的基礎上,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避免舌尖上的浪費。

■記 者 馮思家

通訊員 張其良 陳鑫譽

相關焦點

  • 中餐與西餐擺盤的區別
    中西餐擺盤各有千秋,西餐多以一人份餐量擺盤,中餐基本為合餐制,份量較大,這一點對於擺盤來說十分重要,這也是兩者的區別之一
  • 適合中餐的擺盤技巧,這麼實用的技巧,快分享給你的朋友
    在我印象中,擺盤一直是西方菜餚中最注重的點,中餐講究的就是色香味俱全,但後來隨著人們審美意識的提高,西方文化的傳播,做餐館的意識到,味道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賣相也很重要,於是中餐也開始對擺盤講究起來。在西餐中很常見,如今中餐也經常使用,這種形式需要設計感和想像力,錯落有致的立體形狀可呈現時尚現代感。
  • 中餐怎麼擺盤才合適?
    今天,名廚邀請三位這方面的行家,與你聊聊「中餐擺盤」那些事,聽聽他們的擺盤小心得。焦世凱:成都瑞河酒店85後出品總監劉俊傑:「長城腳下的公社」行政總廚,曾遊歷匈牙利4年陳慶:餐飲界京城四少之一,創意中國菜先驅
  • 中餐擺盤,讓你的菜品顏值更高一級
    隨著人們對美食的高要求與高標準,菜品的擺盤已經逐漸普及開來,尤其是中餐、西餐、西點,到後面的小吃也各式各樣的精緻擺盤,讓普通的食物瞬間變得高!大!
  • 超實用中餐擺盤,顧客必拍照發朋友圈
    中餐與西餐最大的區別是,合餐制與分餐制。中國人注重團圓,共享美味,因此,中餐多選用圓盤容器。而西餐擺盤注重很多菜品以外的東西。隨著中西交流,中西餐擺盤都開始注重搭配的」內在美「。盤飾千變萬化,中西式擺盤也有一定的區別,但在設計菜品時,為了達到這種效果,中西式擺盤卻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常從「點、線、面」入手,結合自然美、裝飾美、工藝美和意境美來一展菜品的視覺形象,由此可見,「點線面」就是中西擺盤的精髓所在。擺盤,是廚師通過食物向客人分享自己想法的藝術。
  •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 一首好聽的音樂喚醒你△(女神們,周末好)看到葉璇那條珍惜糧食的新聞了,又看了一個驚人的數據,我國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
  • 對「舌尖上的浪費」說不!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發起制止餐飲浪費倡議書
    他還引用了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表達痛心之情。強調要「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餐桌文明、珍惜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引導餐飲行業健康發展,在全社會引領「文明消費,節約用餐」時代風尚,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特向全餐飲行業、廣大中餐消費者發出倡議。
  • 中餐的國際範兒擺盤長啥樣?-【擺盤的基本規則】⑩
    (圖片來自網絡) 隨著越來越多國際名廚在天朝開出他們的分店,越來越多潮流前端的擺盤方式出現在天朝,然後你會發現,原來不光西餐可以擺得辣麼美,亞洲料理尤其中餐也可以的。今天,咱們瞧瞧國際範兒的中餐擺盤是啥樣式兒的。
  • 珍惜盤中餐,要從娃娃抓起!
    家長、老師應從小嚴格要求孩子不浪費糧食,吃飯做到「光碟」;在外就餐時要按吃飯人數及食量來點,學會節約用餐,避免鋪張浪費。大人的日常行為對孩子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只要大人從自身做起,樹立榜樣,孩子自然就能學會「愛惜糧食、勤儉節約」。
  • 老外評價:中餐廚師是最不會擺盤的,看起來不上檔次
    不僅是視覺盛宴的滿漢全席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外國人評價:中餐廚師是最不會擺盤的,食物看起來不上檔次?這個其實有點像米其林評價中國菜的道理一樣,即:讓外國人評價中餐,他們不了解我們的飲食文化,自然就不能客觀評價中餐了。
  • 普通學生的中餐,體育生的中餐,看到藝術生的中餐後:你們贏了
    學生時代的食堂飯菜鮮有不被吐槽的,大學食堂還好點,畢竟有競爭壓力,為吸引學生光顧會保證色香味俱全。但是高中食堂屬於一家獨大,承包製下的菜品真心無法讚美。所以一些學生們會另想辦法解決三餐,例如體育生和藝術生們。
  • 英國高級中餐:仿若穿著西裝的華人小夥|中餐出海記·肆
    英國本土貴族階級的飲食習慣,會怎樣影響到中餐在這片土地上的自我展示? 今天的文章,就讓我們駐紮在英國的作者來聊聊中餐在英國的正名與落地。 「要不要去吃皇朝會?點心超靚!」
  • 用餐禮儀——中餐禮儀
    中餐的主餐具包括筷、匙、碗、盤等;中餐的輔餐具(即在用餐時發揮輔助作用的餐具)有:水杯、溼巾、水盂、牙籤等。在正式的宴會上,水杯放在菜盤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與湯匙可放在專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紙杯中,公用的筷子和湯匙最好放在專用的座子上。中餐餐具擺放如下圖所示。
  • 外國人熱議:如果你不會中文,你怎麼在中餐廳裡點中餐?
    在國外的中餐很有意思的是在外國人討論中國菜的時候,就有外國人說道:「如果你不會中文,你怎麼在中餐廳裡點中餐呢?解決方案2,在很多中餐廳的餐單上都有食物的圖片,你試試運氣都可以找的到。解決方案3,如果你有一些會中文的朋友,中國人最好,讓他們給你推薦一些不錯的中國菜照片保存在你的手機裡,然後展示給服務員看。
  • 芒果又一萌娃綜藝,《誰知盤中餐》宣傳正能量,改編版《爸爸》?
    《誰知盤中餐》,這個節目名字一聽就知道是和糧食有關係。這檔節目主打的就是,在展示勞作的過程中,將「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這一個概念傳輸給社會、觀眾。《誰知盤中餐》在開播之前,沒有過多的宣傳,所以在開播的時候還沒有那麼高的熱度,不過,這檔宣傳正能量的節目在開播後就產生了爭議。
  • 《誰知盤中餐》:離開了爸媽庇護 成長應該更出色
    由湖南衛視和潘禮平團隊聯合出品的原創育兒觀察類節目《誰知盤中餐》,今晚十點將轉戰浙江,並迎來6對新的萌娃。節目將繼續厲行節約的社會主張,圍繞二胎萌娃的勞動鍛鍊等創新形式,傳播「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理念。
  • 點讚會務餐:節約糧食的良好舉措|「綠會指數」(GMI)觀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正如總書記所指出的,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筆者認為,該餐廳在以下幾點值得學習。首先,倡導與宣傳。無論是餐廳入口,還是每一個小桌子、以及取食物的地方,都有各種標語,提醒著大家要節約糧食。其次是防疫工作。
  • 美式中餐也配叫中餐?這位白人大廚說了句公道話
    齊默恩表示,「一些美式中餐館很難吃,我有必要帶來真正的中餐,讓當地人吃上辣椒油和正宗的烤鴨。」美國《Girl MeetsFood》雜誌就曾做了一期文章,向美國人介紹10種不屬於中國菜的中國菜:1、美國版蟹肉餛飩2、左宗棠雞3、李鴻章雜碎4、寶寶盤(開胃餐)
  • 英國高級中餐:仿若穿著西裝的華人小夥
    當中餐流浪到英國,會跟之前的美國有區別麼?英國本土貴族階級的飲食習慣,會怎樣影響到中餐在這片土地上的自我展示?今天的文章,就讓我們駐紮在英國的作者來聊聊中餐在英國的正名與落地。「要不要去吃皇朝會?點心超靚!」英國好友的一個邀約,成為擊潰我思鄉中國胃的最後一道防線。
  • 中 餐
    food中國風味的餐食菜餚。隨著中西方飲食文化的不斷交流,中餐越來越受到外國人的青睞。中餐的飲宴禮儀號稱始於周公,千百年的演進,當然不會再有「孟光接了梁鴻案」那樣的日子,但也還是終於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飲食進餐禮儀,是古代飲食禮制的繼承和發展。中餐飲食禮儀因宴席的性質,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區,也是千差萬別。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盤、碗、碟、筷、匙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