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KEEP上經常收到這樣的問題:性別X,身高XX,體重XX,體脂比XX,請問我應該先增肌還是先減脂?
我想很多剛開始健身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雖然每個人處在不同的階段,都可以選擇不同的訓練模式,不過就我個人經驗來說,我覺得只要目前體脂不是太高(沒到30%-40%的水平),你都應該
優先選擇增肌,而不是減脂。有幾個原因:可能大家看過這樣一個比喻:如果
減脂是一道數學題,那麼
增肌就是一道物理化學綜合題。雖然比喻比較簡單直接,但是隱含的道理卻很真實。
減脂幾乎在任何年齡段都可以進行,只要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基礎熱量,做到一個足夠的熱量差,然後維持一定的期間。但是增肌,卻需要
荷爾蒙來配合,隨著年齡增長,每個人的荷爾蒙,尤其是雄性荷爾蒙會逐步減少。
我自己就有點後悔,20出頭生長激素蓬勃的時候沒有接觸舉鐵這項運動,否則現在肌肉量還可以上一個臺階。現在這個年齡,想要再增加1公斤的肌肉量,真是要付出幾倍的努力。很多人以為增肌就是上磅,增了三個月就開始減脂,半年後啥都搞定了。其實不是的。增肌和減脂中間有一個階段叫
維持體重,也就是把你增加的部分體重,真正變成你的肌肉。我本人是個瘦底,體重比較輕的時候,大概在65kg上下,早年還試過
62kg,可以塞得進28號的牛仔褲。所以當時我花了
近兩年的時間增肌,體重
從65kg一直上到85kg,增加近
20kg體重。這兩年中有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我是在維持這個體重。重有重的好處,雖然當時體脂比近15%,但我可以在腰上掛個20kg的鐵餅做引體向上,引來一眾羨慕的目光(嘿嘿)。但是減脂的時間就相對較短,只要計劃不跑偏,
三到六個月足以達到目標。如果你減脂減了一年,還在繼續減,或者沒有明顯的成效,那麼只有一個可能:
回到那個比喻:如果減脂是一道數學題,那麼增肌就是一道物理化學綜合題。
大家都明白減脂需要熱量差,所以很多時候,會選擇大運動量的跑步和打球等等,來增加熱量支出,達到消耗熱量的目的。這些熱量消耗是即時有效,沒有延後效應。
但是如果你選擇進行負重訓練,而不是長跑或者遊泳,那麼除了訓練時的熱量消耗之外,訓練後的肌肉自我修復時期,本身會再消耗額外的熱量。
一個有效的負重訓練,可以讓你訓練完畢接下來的72小時(也就是肌肉修復的時間內),靜止代謝平均增加8個百分點。
假設你的靜止代謝是2000大卡,那麼訓練後你還會每天額外消耗160大卡的熱量,這部分熱量不需要你做任何運動。
所以如果給我一小時來減脂,我會選擇做負重訓練,而不是去做有氧,因為性價比更高。
如果大家覺得自己未來遲早會開始增肌:
那麼我建議是宜早不宜遲,優先按照增肌的訓練方式來制定計劃,趁著荷爾蒙尚佳,提高肌肉量,之後再慢慢減脂都來得及。
推薦閱讀:
1.健身案例分析:減脂陷入了瓶頸怎麼辦?
2.嘴不饞,那不叫減肥
3.健身記錄
壯教練
美國運動協會認證私人教練
微信號 : FitCoachJohn
微博:壯教練_FitCoachJo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