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的「見善不善,見惡不惡」,需要保持自己的善心正念

2020-12-26 荊棘皇冠1983

現實中有很多辛勞勤懇、善良誠實的人,被一些淺薄的人冠以「老實人」的稱謂,在以前這個詞語是帶有褒義的含義,往往以「老實」來作為評判一個人好和選擇交往的標準,慢慢的被現在有的人渲染「老實人」的痛苦和不待見,從而導致部分社會團體和人群開始把這個詞語轉化成貶義的性質,現實沒有人願意被人發「好人卡」,都開始認為「好人卡」是一種貶低和嘲諷,辛勞勤懇,善良誠實的品格被變向歪曲,難道這樣就是對的嗎?

默默付出的老實人。

「老實人」默默的工作和生活,在工作和生活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不會過度計較太多個人得失,這並不是「傻白甜」,而是自己的素質和修養,默默為己行善、為人行善,老實並不代表就低人一等,只是不屑去爭辯什麼而已,因為他們都明白:所有事情都有因果,善待自己和他人,才能最終獲得自己的心安,同時收穫社會的溫柔對待,那些負面的評價都是無知愚昧者的偏見而已。

善待人和己

內心「善」與「惡」的懷疑和動搖。

對現實社會不理解的狀態,追其因由就是社會上出現了有一些奇怪的現象,見善卻不「善」開始不信善,見惡沒有「惡」開始去思「惡」,開始慢慢的對因果關係和因果報應產生了懷疑和不理解,最根本是追求物質價值觀出現了問題;他人行善把持自我,用善而行收穫不足,他人行惡肆意妄為,行善反而富足風光,人生的價值觀開始動搖,開始懷疑因果報應之說,開始對因果關係產生疑惑;

因果關係沒有錯,它一直存在於世界發展運行之中,這不是封建迷信,這是宇宙法則的體現,不協調的是我們的思維模式和價值取向,對待善開始產生懷疑和動搖。

因果關係

因果關係和因果報應,是宇宙的法則。

宇宙萬物都由能量組成,又由能量彼此轉化,需要遵守能量守恆的定律,其轉化的路徑就是因果關係的體現,因果關係是真實存在的宇宙法則和意志,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因果關係的轉化需要達到轉化的要求,就如水有沸點,加熱到99度不行,唯有達到100度沸點水才可以翻花一樣,外在顯化善惡也需要如此,沒有看見不表示沒有,其實內在都在深沉的醞釀著,等待達到顯化的契機;

宇宙法則

因果關係和因果報應都是真實的宇宙意志,都是宇宙法則的體現,行善而未見善、行惡而未見惡,只是能量還不足以顯化外在,想要行善最終得善需要不斷地積累,量變才會引起質變,行惡也是如此,等待惡的積累量變引起質變,惡就會顯現出來,宇宙意志是會對能量的善惡進行判斷的,為善則獎賞為惡則懲罰,沒有任何例外

獎善罰惡

宇宙吸引力法則影響,行善得善、行惡遭惡。

能量有相互吸引的特性,這是自然界中宇宙的另外一個法則,叫「吸引力」法則,同類能量會相互吸引聚集,從原點吸引同類能量擴大,從而轉化外在可以顯現的物質;用小善不斷積累從而形成大善,大善吸引更多大善,就會產生善的事和結果,行惡就會損害善的積累,從而減少善的能量,行惡所導致更多惡的吸引積累,慢慢的就會顯化不如意不幸的惡果;

吸引力法則

善因才能收穫善果,想要被社會溫柔對待,就必須持正心行善舉才能擁有,能量的相互吸引,善吸引善、惡吸引惡,善惡都會有所回報,因果循環時時不休。

因果循環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了凡四訓》裡了凡大師有四訓經典禪語對話:「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不要因善未至而忘善,只因善在積累在沉澱,雖未有立即顯化,但是已經化解了厄運的到來;不要因惡未至而得意忘形,只因惡在默默吞噬福氣的能量,雖未有立即遭受惡報跟隨,但已經給自己種下了災禍的根源;

福禍相依

我們在人世間讓自己樹正心、起善念、行善舉,不要去在意結果如何,善惡積累最終都會獲得回報,努力去做就好了,結果如何交給上天來安排,我們要學會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因果關係和因果報應都有其「道」,不要善而不為以惡奉行,要明白萬事有因,行善積累最終得善,行惡積累必然遭惡,因果報應法則不是封建迷信,這是宇宙意志的法則,多行善果才能獲得美好的生活,多行惡果雖能得一時之怡樂,最終也會讓美好遠離,孰輕孰重大家自己好好稱量。

老師人不會吃虧。

我是「荊棘皇冠1983」,一個迷途中尋找心靈燈光的行者,通過學習讓自己成為一道光,點亮自己的同時點亮他人,大家可以多交流學習,共同進步,請點讚加關注,謝謝!

荊棘皇冠1983

【特此聲明:此文章為荊棘皇冠1983的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相關焦點

  • 「靈性生活的基石——保持正念 (三)」人類是可以達到最高定力……
    最後部分:我們必須在日常生活保持正念,而不是只在禪修時才保持正念。靜坐,不是靜靜坐著想個不停。雖然身體是一個差勁的主人,但我們自己則是個愚痴的奴隸。如果身體有要求,一定要知道是『誰』需要?有了正念,我們才可以嘗到法。當貪愛升起,我們就保持覺知並觀它,就會看清楚『誰』才是渴求者,以及貪愛如何升起,才不會被欲望所矇騙。貪愛無窮盡,但都是因為我們說服自己去行動,去證明自己的愚痴。要貪不要苦,這就如一個人想服毒又不要毒發的後果一樣。我們都是被美麗外衣所騙,所以才會繼續留在輪迴中。
  • 正念|如何在浮躁的世界中保持安然自在
    我希望在社會的沙漠裡能夠找到一口清涼的井,靜下來;我希望接下來的每個周六晚上,有時間關閉手機,在自由的時空裡,不說話,不思考,安靜地獨處,用心地關照自己;也希望跳出自己的圈子,和一堆有緣分的「鵝卵石」一起躺著,游離於世,」坐井觀天」。這便是正念的初心了。
  •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有些經典,在閱讀和傳播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只記住了一兩句對自己有益處的話,但也可能正是這一兩句,讓我們悟到了很多,心境豁然開朗。
  • 看遍人性惡,篤定向善心,生而為人,我勸你善良!
    人性中的惡就像魔鬼撒旦,潘多拉魔盒一旦得到契機被開啟,黑暗過境,寸草不留。人心如果毫無約束,就是惡的開始。把人類退化成動物,只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周圍的人都在作惡;作惡沒有被制止。他們躲在在網絡裡「行俠仗義」,不計後果地謾罵、人肉,卻鮮少為自己的言論負責。而這些鍵盤俠,在現實中,大多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沒什麼存在感,不自信,膽小怕事,自私自利,心理能量極低,卻在網絡中靠大放厥詞刷存在感的蠅營狗苟之輩。
  • 《正念的奇蹟》:專注平和,一場自我和解的修行
    「正念是奇蹟,讓我們成為自己的主人,重建自我。」《正念的奇蹟》最初是一封寫給好友廣兄的長信,作者是越南的一行禪師。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越南陷入與美國的戰爭泥潭。在被逐出越南後,一行禪師不斷在信中鼓勵他的好友廣兄:即使身處最困厄的境地,也要隨順呼吸,修持平靜的正念。在這份閃耀著光輝的長信中,廣兄逐漸從艱難的世事中堅持了下來。
  • 什麼是正念?為什麼說佩戴佛牌需要正念
    為什麼說佩戴佛牌需要正念呢?正念的意思是對於當下的覺知。也就是對於當下正在做什麼(身)、正在說什麼(口)、正在想什麼(意)的覺知。你可能會感到奇怪,我很清楚知道自己在幹嘛阿,那我又何必需要正念呢?試想,今天早上在刷牙的時候,你的心在哪裡?在想什麼?
  • 保持正念,活在當下
    這位大姐是農村出來打工的,因為怕遲到了,因為老公對她不好,所以情緒狀態不好,焦慮,煩躁,千般愁,萬種苦,心緒不寧,所以判斷失誤,釀成悲劇。路人最後總結說,保持平和的情緒很重要。新年伊始,新的氣象,新的期許,再也不屬於她了。辛苦勞作一生,什麼都沒有留下,什麼也沒有帶走,就這樣去了。我很為她感到痛惜。
  • 如何在混亂中保持狀態——《正念的奇蹟》讀書筆記
    在這本書中我了解到,其實保持正念,就是保持專注力。正念就是不活在過去,不活在未來,只專心活在當下,比如如果你需要洗碗,但你很不喜歡這件事,在洗碗的時候心裡一直想著,趕快把碗洗掉,好去玩手機,那麼,這就沒有活在當下,沒有活在正念中。
  • 正念冥想,您需要正念老師嗎
    您需要正念老師嗎?隨著人們對正念的興趣不斷增長,並且程序和研究項目迅速發展,批評也隨之增長。我們聽到的一個常見批評是正念只是減輕壓力的一種快速解決方案。它並沒有要求我們尋找壓力的根本原因。大量有關實際正念教師工作的證據並沒有提供支持。是的,正念老師很差,正念應用程式也很差,而且兩者的數量都可能越來越多。因此,讓我們繼續制定和維護標準的工作,以幫助您將膚淺的(甚至適得其反)的「正念」與可以對您的生活產生真正影響的事物區分開來,只要對您的獨特情況有所讚賞。
  • 如何理解「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這句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二章。或許,在世人的眼裡,很多人認為是美的,那它就是美的;很多人認為是好的,那它就是好的。因為,人大多有從眾心理和盲從心理。
  • 一念之善,救人救己;一念之惡,還報己身
    比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意思是,積德行善的家庭,恩澤可以綿延到子孫那裡去;不懂得積善人家,好作惡作亂,災禍都會綿延到子孫。幾千年來有不少的國家的君臣大行惡事,世世代代都受人唾罵,子孫也跟著遭殃,真是不得善果。可見因果多麼可怕,又多麼準確,人一旦走錯路不知道回頭,未來的好路就被拒絕了,等待的是苦難。佛家常說:業就是因果、業就是障。
  • 密護根門 與 正知正念
    初學坐禪,想要在生活中把持自己,必須努力於密護根門的修持。什麼叫密護根門?就是《遺教經》所說的制伏五根及制心。吾人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前五根是能引生見色、聞聲、嗅香、嘗味、覺觸等認識作用的;意根是能認知一切法相的,為六根中之最主要。
  • 正念瑜伽,給自己七天時間放鬆
    在印度北部的喜馬拉雅山麓地帶,古印度瑜伽修行者在大自然中修行時,無意中發現動物具有自愈、放鬆、睡眠、或保持清醒的方法,於是根據動物的姿勢觀察、模仿並親自體驗,創立出一系列有益於身心的鍛鍊姿勢,這些姿勢歷經了五千多年的錘鍊,逐漸形成了瑜伽體系,旨在通過運動身體和調控呼吸,來控制人的心智和情感,保持身體健康的同時,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的和諧統一。正念即有意識地覺察活在當下的狀態並不做判斷。
  • 正念飲食的七個秘密
    然後當我們意識到的時候,回到現實中,我們可能又「無意識」地吃了很多東西了。甚至都飽了。遇到這種情況不要擔心也不要自責,這都是每個人的正常現象。我們不需要批評自己說:我真是太習慣走神了!因為你已經開始練習,你開始意識到你「走神」就是很大的進步,這是好事。當你回過神來,你就再繼續把心放在吃飯這件事就行了。你需要知道,每一次意識到自己走神,其實都是在做一次練習。
  • 童慧琦 正念冥想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
    童慧琦 正念冥想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橫膈膜是一塊很大的、傘狀的扁平肌肉,附著在胸部底部的四周。它把胸腔裡的內臟(心、肺、大血管)與腹腔的內臟(胃、肝、小腸等)分隔開。當它收縮的時候,它會收緊向下牽拉(見圖3-1),因為它全部固著在胸廓的四周。這個向下的運動提高了胸腔的容量,而肺部就位於心臟的兩側。
  • 正念的奇蹟——日常生活中的正念
    也就是不二即將與你分享的找到「正念」的狀態。《正念的奇蹟》中有這樣一句話:「人們通常認為在水上或在空中行走才是奇蹟,但是我覺得真正的奇蹟,既不是在水上行走,也不是在稀薄的空氣中行走,而是在大地上行走。」當你能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一呼一吸之間,當你分明覺知到自己身體的狀況時,這個狀態叫作正念,這是人生最重要的奇蹟。
  • 《正念,此刻是一支花》:在清晨使自己沐浴在正念中(3.1~3.3)
    在當今這個高速運轉的世界裡,用火來營造氣氛已經不太現實,能偶爾為之已屬奢侈。當外面的天光漸漸暗淡下來時,我們只需輕輕一按開關。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調節明暗,在人造光線中,我們的生活從不中斷;在醒著的每一刻裡,我們都在忙碌,都在做事。我們沒有時間去停留、去感悟,除非我們有意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