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 潮汕沾醬的二三味

2021-02-17 廣東共青團

俗話說「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中,醬料也佔有一席之地。在潮汕飲食文化中,新鮮的食材和地道的民間小吃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而一直甘當配角的各式醬碟則似有被人忽略之嫌。但說它容易被忽視,又不盡然,如果吃牛肉丸少了沙茶醬、吃生炊龍蝦少了金桔油、吃煎蠔烙沒有胡椒魚露,這時說潮汕人食不下咽、食不知味也是不為過的。

潮汕醬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元和年間,文學家、哲學家韓愈被貶至潮州,在品嘗當時的潮州菜以後,寫下了《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這樣一首詩,其中有如下幾句:「我來御魑魅,自宣味南烹。調以鹹與酸,與椒與橙。」表明了早在唐代,潮州民眾已經有醮各種調味品進食的習慣了。而千百年來的飲食文化發展,潮菜中的醬碟佐食不僅沒有被省卻反而漸越豐富和精細,被公認為其他菜系所不及的。別說正宗潮菜館餐桌上那隨菜附上的數十個小伴碟容易嚇著人,就連普通潮汕人家的廚房一隅,也必定是擺滿了各種醬料瓶罐。

儘管潮汕的醬料多種多樣,然而使用起來並非雜亂無章,在潮汕飲食習慣中,各種醬料與相應菜式的搭配甚是講究,如生炊肉蟹配生薑米醋以祛寒去腥、布仔豆腐蘸韭菜鹽水下火、蝦棗點桔油調味、魚飯配豆醬提鮮、滷鵝配蒜泥醋解膩……一個小小的醬碟甚至為主菜起到畫龍點睛或互補相佐的妙用。

【沙茶醬】

談潮汕醬碟,沙茶醬是繞不開的坎兒。讓潮汕人有點兒尷尬的是,沙茶醬原本不姓「潮汕」,而姓「印尼」,原本它也不是一種醬料,而是一種食品。據了解,沙茶醬(印尼語Satay)原是印度尼西亞的一種風味食品,其原義是烤肉串,多用羊肉、雞肉或豬肉,所用的調料味道辛辣。

傳入中國後,只取其辛辣特點,沙茶醬演化為一種微辣、鹹鮮的醬料風行福建、廣東兩地。潮汕沙茶醬可謂「後來居上」「名聲在外」,其製作工序繁複、材料多達30餘種,香味較福建沙茶醬濃鬱,所以,如今人們說沙茶醬,更多指的是「潮汕出品」的沙茶醬。

固定搭配:牛肉火鍋、牛肉丸粿條

醬料入菜代表菜式:沙茶炒豬肉、沙茶炒薄殼

【普寧豆醬】


上世紀70年代往前,潮汕農村每家每戶都會做豆醬。農曆六月大熱天,水稻收割完了,就開始將黃豆浸泡、煮爛,然後用炒熟的麥粉拌均勻,用稻草和棉布捂上3天,等到豆子充分發酵,再裝進陶甕並添加鹽水密封,置於太陽下曝曬一個月,便可聞到那獨特的醬香味了。潮汕各地製作的豆醬,味道和醬色略有不同,被大家普遍認可的是普寧豆醬,現已成為潮汕豆醬的代表。相對而言,普寧豆醬黏稠,醬香味濃且微甜,陳年普寧豆醬的顏色有如巧克力。豆醬被用來搭配各種味道清淡鮮甜的潮汕食材,貧苦農家甚至用豆醬拌粥、拌麵,這也算是最草根的吃法了。

固定搭配:各式魚飯、白斬雞

醬料入菜代表菜式:豆醬焗雞、豆醬煮沙尖魚

【魚露】


魚露與菜脯、鹹菜齊名,被稱為「潮汕三寶」之一。在潮汕,人們更喜歡叫它「腥湯」。據說早在宋末,潮汕漁民就把加工鹹魚時排出的魚汁單獨收集、貯藏、煮製,成為一種美味的調味品,這便是魚露的「前身」。而現今的魚露,是以海產雜魚和江河小魚為原料,經加鹽醃漬自溶、酶解,經提煉、精製而成。興許沒有哪個地方,像潮汕人這樣將魚露用的如此變化多端:一是用作醬碟,撒入胡椒粉,用來蘸米粉湯裡的鮮肉片、配潮汕特有的煎蠔烙、就連吃「那哥魚」這種極腥的小魚還要點上「腥湯」,味道卻反而更鮮美;二是用作調味,潮汕大多家庭沒有使用食鹽的習慣,而是用魚露代替,潮州青菜烹飪中流傳這樣的口訣:「厚?(豬油),猛火,香腥湯(魚露)」。

固定搭配:蠔烙、清煮肉片、那哥魚片、豆腐魚

醬料入菜代表菜式:魚露炒芥藍

【韭菜鹽水】


在潮汕醬碟佐料中,有一種「DIY」醬料普通卻少有外傳,在別的地方肯定見不到,那就是專門用來點布仔豆腐的「韭菜鹽水」。大抵也只有潮汕人,會想出這樣簡單又有點兒奇思妙想的搭配了。普寧豆腐炸的金黃酥香的外皮包著細滑的嫩豆腐,豆的清香和甜味是滷水豆腐特有的,一小碗清澈的鹽水,上面撒上切得均勻細小的綠油油的新鮮韭菜末,光是看看就食慾大開,這種冷與熱的巧妙結合,讓入口的第一刻有冰涼的淡淡鹹味兒又裹挾了香脆的熱氣,隨後酥脆外皮、軟滑豆腐和清新韭菜末融合成一體,想來口感要比單純的椒鹽或者蒸煮要更豐富些。

固定搭配:普寧炸豆腐

【三滲醬】


你在除了潮汕之外的其他地方見過三滲醬的身影嗎?好像也沒有。三滲醬應該是潮汕醬料中最邊緣化又最挑戰人味蕾的一款了。它最讓人難以捨棄的時候就是大年夜家家戶戶吃血蚶的時候。這種用製作梅膏後剩下的原料曬乾磨粉,和南姜、糖等許多調料一起製成的,集酸甜苦辣鹹五味於一身的醬料不知怎的就成了血淋淋的血蚶的最佳搭配了。

內容來源:慢食之間微信公眾號

編輯:李瑋玲

美術編輯:李瑋玲

相關焦點

  • 鄉愁裡的潮汕味道 (57道潮汕美食)
    小編小時的至愛之一,記得還有種醬酸酸甜甜的可以蘸著吃。20 炒糕粿喜歡吃香辣者則佐以辣椒醬或者沙茶醬吃之,喜歡吃香甜者則佐以白糖粉吃之,口味各有特色。21 草粿因為熟的生粉不易沾手,相對無米粿來說還是比較容易做,但要做成皮厚度均勻和做得更圓也並非那麼容易。41 桌球粿
  • 品種繁多的潮汕醬碟 讓潮菜更加活色生香
    別說正宗潮菜館餐桌上那隨菜附上的數十個小伴碟容易嚇著人,就連普通潮汕人家的廚房一隅,也必定是擺滿了各種醬料瓶罐。  儘管潮汕的醬料多種多樣,然而使用起來並非雜亂無章,在潮汕飲食習慣中,各種醬料與相應菜式的搭配甚是講究,如生炊肉蟹配生薑米醋以祛寒去腥、布仔豆腐蘸韭菜鹽水下火、蝦棗點桔油調味、魚飯配豆醬提鮮、滷鵝配蒜泥醋解膩……一個小小的醬碟甚至為主菜起到畫龍點睛或互補相佐的妙用。
  • 鄉愁裡的潮汕味道,57道潮汕美食看得我口水直流~
    小編小時的至愛之一,記得還有種醬酸酸甜甜的可以蘸著吃。20 炒糕粿喜歡吃香辣者則佐以辣椒醬或者沙茶醬吃之,喜歡吃香甜者則佐以白糖粉吃之,口味各有特色。21 草粿因為熟的生粉不易沾手,相對無米粿來說還是比較容易做,但要做成皮厚度均勻和做得更圓也並非那麼容易。41 桌球粿
  • 【家味】鄉愁裡的潮汕味道,57道潮汕美食看得我口水直流~
    小編小時的至愛之一,記得還有種醬酸酸甜甜的可以蘸著吃。20 炒糕粿喜歡吃香辣者則佐以辣椒醬或者沙茶醬吃之,喜歡吃香甜者則佐以白糖粉吃之,口味各有特色。21 草粿因為熟的生粉不易沾手,相對無米粿來說還是比較容易做,但要做成皮厚度均勻和做得更圓也並非那麼容易。41 桌球粿
  • 潮汕的味道(非潮人品潮味)
    如果你和蜜醬一樣人生目標是吃遍各地,領略不同的飲食文化的話,你肯定能明白這種第一次對自身文化的衝擊是多麼高興和振奮人心的事情!一直執著地認為拜會蔡生最愛的潮汕文化是人生計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損友死黨自有可愛之處。潮汕兩位同學非常仗義,一聽到我要過去,先是換了班陪我然後不約而同地給我發了條簡訊「你來這邊想吃什麼,給我發個文檔,我按你的要求給你安排路線」這是要對我何等的了解才有這舉動!
  • 潮汕火鍋這樣吃,才最美味!
    潮汕牛肉火鍋成名於上世紀40年代,傳統做法是將沙茶醬加入鍋中,用濃湯做鍋底,後來逐漸化繁為簡,涮牛肉的鍋底只剩下牛骨清湯和白蘿蔔,更有利於嘗出牛肉本來的味道,潮汕美食最講究『大味至淡』,從歷史角度看,大都是悄無聲息做減法的過程。
  • 盤點十大潮汕特色醬料,哪一種是你的最愛?
    說起潮汕的蘸醬,大家的印象可能只有最有名的沙茶醬,可是以精食著稱的潮汕人,哪裡會滿足只有沙茶醬一種醬的搭配,蘸料這種東西,在潮汕食桌上是不可以或缺的,因為講究食物本身的味道,做菜清淡,更需要這些蘸料,來提出每道菜本身的美妙。
  • 潮汕牛肉火鍋的家常做法,在家也有儀式感!
    畢竟,這是潮汕牛肉鍋,可以列入我最喜歡的火鍋排行榜。其實只要買自己喜歡的牛肉,潮汕牛肉鍋完全可以在家裡做。 鍋底是純水的南薑片,注意從進鍋瘦到肥的順序,用火涮肉,鍋底總是保持原汁的味道乾淨。 根據部位不同,牛肉給人口感的驚喜也完全不同。 沾上沙提醬炸大蒜,滿足直到升天。
  • 潮汕媽媽都會的拿手菜,據說會10道以上才算合格的潮汕媳婦!
    用了一點紅椒和青蔥配色,不僅顏色好看,而且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最是難忘那一煲鮮香的味道~白灼花螺▼只要掌握好火候,在滾水中燙一下,撈出來,沾點著「三摻醬」吃就已經很不錯啦!炸魷魚▼潮汕人吃魷魚也是一絕!除了香噴噴的炒魷魚,炸魷魚風味也是絕佳,沾上芥末醬油!超棒!
  • 鄉愁裡的味道,57道潮汕美食讓人看得口水直流~
    小編小時的至愛之一,記得還有種醬酸酸甜甜的可以蘸著吃。20 炒糕粿喜歡吃香辣者則佐以辣椒醬或者沙茶醬吃之,喜歡吃香甜者則佐以白糖粉吃之,口味各有特色。21 草粿因為熟的生粉不易沾手,相對無米粿來說還是比較容易做,但要做成皮厚度均勻和做得更圓也並非那麼容易。41 桌球粿
  • 潮汕兩周食記 (二)食粥的極致 -- 潮汕夜糜
    廣州香港一帶將粥煮到濃稠不見米粒,潮汕則把米粒煮到恰好剛爆開,這做法和福建、臺灣相同,如此能保持比較完整的口感。 潮汕行政區域雖屬粵東,但不論飲食內容、語言甚至風俗習慣都和福建、臺灣更接近,這點也反應早期多數潮汕以及臺灣的移民來自福建的結果。 而常聽到的潮汕夜糜,「糜」字,就是閩南和潮汕話發音的粥。本篇講的就是各家夜糜的介紹。
  • 潮汕媽媽都會的拿手菜,據說會10道以上才算真正的潮汕媳婦!
    媽媽在我們心中可是比新東方廚師還厲害的人因為她們知道,我們最愛的味道是什麼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潮汕媽媽都會的拿手好菜聽說只有會做這些菜才算真正的潮汕媳婦喲看看你和你的媽媽都做過嗎用了一點紅椒和青蔥配色,不僅顏色好看,而且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 潮汕媽媽都會的拿手菜,據說會10道以上才算真正的潮汕媳婦!你合格了嗎?
    用了一點紅椒和青蔥配色,不僅顏色好看,而且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最是難忘那一煲鮮香的味道~白灼花螺▼只要掌握好火候,在滾水中燙一下,撈出來,沾點著「三摻醬」吃就已經很不錯啦!炸魷魚▼潮汕人吃魷魚也是一絕!除了香噴噴的炒魷魚,炸魷魚風味也是絕佳,沾上芥末醬油!超棒!
  • Herba漫行記 | 我在潮汕逛吃逛吃(二)
    近幾年申城的潮汕火鍋店生意可謂相當火爆啊,那作為一個具有探索精神的饞老呸,我到潮汕是一定要嘗嘗最正宗的潮汕牛肉火鍋是什麼味道的啦~要說汕頭最出名的牛肉火鍋要屬八合裏海記了,之前很多美食博主也推薦過,有人專門為吃這一鍋而飛一趟潮汕。雖然海記口碑很好,老店離我住的地方也很近,但本著另闢蹊徑的想法,這次我放棄了海記,在潮州和汕頭分別尋覓了一家,它們各有出彩的和不足的地方。
  • 潮汕媽媽都會的拿手好菜,據說會10道以上才算真正的潮汕媳婦!你合格了嗎?
    用了一點紅椒和青蔥配色,不僅顏色好看,而且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最是難忘那一煲鮮香的味道~白灼花螺▼只要掌握好火候,在滾水中燙一下,撈出來,沾點著「三摻醬」吃就已經很不錯啦!炸魷魚▼潮汕人吃魷魚也是一絕!除了香噴噴的炒魷魚,炸魷魚風味也是絕佳,沾上芥末醬油!超棒!
  • 潮汕媽媽都會的拿手好菜,據說會10道以上才算真正的潮汕媳婦!你合格了嗎
    用了一點紅椒和青蔥配色,不僅顏色好看,而且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最是難忘那一煲鮮香的味道~白灼花螺▼只要掌握好火候,在滾水中燙一下,撈出來,沾點著「三摻醬」吃就已經很不錯啦!炸魷魚▼潮汕人吃魷魚也是一絕!除了香噴噴的炒魷魚,炸魷魚風味也是絕佳,沾上芥末醬油!超棒!
  • 撐死在潮汕丨這60道潮汕美食你吃過多少
    搭配粿條,再沾上沙茶醬,味道更是鮮美。# 潮汕魚丸 #沾點辣椒醬,好味極了!# 龍湖酥糖 #潮汕民間多以綠豆餡為主打,放在平底鍋上煎熟後蘸辣椒醬~# 浮豆乾 #煮熟後沾上砂糖,入口甘香爽口,別有一番風味。# 紅燉牛雜 #
  • 每日潮汕美食:菜頭粿(蘿蔔糕)
    基本特點 外酥內嫩,味道清香而不甜膩  基本材料 蘿蔔、臘腸粒、蝦米粒、香菇粒、芹菜粒、適量味精、精鹽、胡椒粉、米漿
  • 為什麼說潮汕牛肉火鍋讓日本和牛黯然失色?
    潮汕牛肉的鮮甜現在國內很多城市都能吃到潮汕牛肉火鍋,像上海左庭右院等連鎖的品質也非常非常不錯(我認為不遜於汕頭本地名店);但有時我們還是會說,外地的潮汕牛肉火鍋,不如汕頭本地的好;這裡說的好,便是上面說的味道,甜味了!而這個甜味,來自於牛肉的新鮮!
  • 無醬料,不潮汕
    然而,潮汕美食的重要配角——各式醬碟,卻在外地名聲不顯,似有被人忽略之嫌。早在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就在品嘗過潮州菜以後,寫下了「我來御魑魅,自宣味南烹。調以鹹與酸, 芼以椒與橙」的詩句,講述當時的潮汕人已經懂得運用不同的醬味調料。經過千百年的發展,潮菜中的醬碟佐食越發豐富和精細,去潮菜館吃飯,往往隨菜附上數十個小伴碟,不同的菜色,配以不同醬料,鹹甜酸辣,各有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