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兩周食記 (二)食粥的極致 -- 潮汕夜糜

2021-02-16 雙城食記

白粥看似尋常,在潮汕多樣的配菜選擇下,搭配白粥可以是每天吃不膩的早餐,也可以是豐盛的晚餐,更可作為下酒的夜宵,尤其白粥平和養胃,作為早餐尤其合適。

廣州香港一帶將粥煮到濃稠不見米粒,潮汕則把米粒煮到恰好剛爆開,這做法和福建、臺灣相同,如此能保持比較完整的口感。 

潮汕行政區域雖屬粵東,但不論飲食內容、語言甚至風俗習慣都和福建、臺灣更接近,這點也反應早期多數潮汕以及臺灣的移民來自福建的結果。 而常聽到的潮汕夜糜,「糜」字,就是閩南和潮汕話發音的粥。

本篇講的就是各家夜糜的介紹。

1.長平老姿娘夜粥

汕頭市金平區長平路26號

24小時營業

第一天的夜宵。 隊友當天已經戰力不支留在酒店休息,我也就近先來一人食夜糜。 

市中心長平路上也是汕頭市著名的夜宵一條街,集中在金新南路到金環南路這一段。

^各類海鮮是夜糜攤檔的重頭戲,現點即做。

^各種的醃制海產,血蛤、蝦姑、沙蝦、蟹、鮮蚵都是常見食材。 

^各式魚飯。 在沒有冰箱的年代,為保持魚獲的新鮮,將魚在鹽水中直接煮熟,如此保鮮的時間就能延長,也成了潮汕飲食中的一大特色。 雖稱為魚飯,但其實就是鹽水煮熟的海魚。

以上新鮮的海產、醃製海產和魚飯,就是潮汕夜糜的基礎菜式。

^魚鰾。 魚類在水中控制升降高度的器官,照片中是最常見的草魚鰾。

某些特殊魚種的魚鰾,因為具有食療補血的功效,曬乾後的成品價格可能高達數十萬一斤,一般出現在大型酒樓菜單,而潮汕地區坐月子也普遍有食用習慣。

韭菜炒草魚鰾。 當時明明想的是韭菜花,卻說成了韭菜,可能近年臺語說的少之故。

^魚飯。 上方是最常見,幾乎不受季節影響也最価廉的巴浪。 

下方是紅鯛,價錢雖不同但我的感覺是肉質差別不大,這樣的好處是不用高價也能得到一樣的滿足。

^唯一打槍的菜。 潮汕著名的小吃「粿」,一種以地瓜粉、澱粉做成粉皮,包進各種食材的小吃。

這韭菜粿外皮過軟爛,因此到這種夜糜攤檔,一定是點店家自製的菜,而不是這類應非自製菜式。

^當天我的戰力就這樣了,不知是食量,還是18度的氣溫,又或是太清淡太健康的煮法,那瓶哈啤竟然喝不完。

2. 富苑夜糜

汕頭市金砂路朝陽莊北區12棟

隔天晚上到了汕頭名氣最響的富苑夜糜,本來以為是個攤檔,結果已經發展成精緻餐廳的外觀,直接看照片。

^從入口的角度看菜臺,可能有百種之多十分壯觀,不愧是潮汕地區最大的夜糜攤檔。

^一開始就驚見沒有煮出膠質的白木耳紅棗和豬五花肉擺在一起,這樣應該會減低白木耳的點餐率吧? 

萬一豬五花的醬汁不小心滴到白木耳裡? 

^ 各類魚飯。 紅蟹和空心菜的擺盤使人增加食慾,與上一張圖是巨大的反差。

^ 潮汕著名滷水鵝,但因不是專門做滷水的店家,果斷跳過該區。

^這種醃製類的海鮮才是夜糜的特色菜品。

^菜臺最後端的海鮮檔,在下午小吃還沒完全消化的情況下,先看其他菜式水準再說,或許不夠吸引人的擺放也是原因之一。

^ 從菜臺末端的角度望去,可能還不是最熱鬧的時段,人潮不如想像中的多。

^紅目魚飯。 比較細膩的是將魚皮是先做切口方便食用,多數的魚飯都會保留魚鱗,如此在排放時就不容易彼此沾黏。

^ 醃血蛤、蟹。 或許個人口味的偏好吧,倒是沒有吃出傳說中引人入勝欲罷不能的滋味。

^ 白灼烏賊。 搭配普寧豆醬,食材新鮮就是最大的優勢,些許清甜回甘。 這類食材可塑性大,個人也是特別喜愛。

^韭黃炒蛋。 白粥最搭的還是這種家常菜式。

在回程路上專車司機提到當地人已經越來越少到富苑,或許本地人認為夜糜應該就是攤檔形式的大眾餐飲,那麼在精緻化、價格調升、名氣響亮後吸引到的就會是觀光客,而確實剛剛應該有三分之二是觀光客。

3.皇格大酒店

汕頭市金平區東廈南路59號,與長平路交叉口

位置就在汕頭市中心,附近長平路、龍眼北路上的消夜選擇多,出行方便。

潮汕旅行中應該少有人對酒店的免費早餐有興趣,但此行中最不期待卻也最驚喜的就是頭兩天在酒店裡的免費早餐,而且在當地只是中檔酒店,內容也只是再尋常不過的家常菜搭配白粥。

^家常菜中的家常菜,全部也就十來種菜式,簡單樸實,從口欲到心裡,完整的滿足,心中最理想的早餐就是如此。

^ 飯糰要配的是酥脆老油條,白粥就要配這種偏軟的油條,些許的醬油,就像法餐中搭配紅肉的醬汁加了藍紋起司(Roquefort), 味道立即再提升數個檔次。

^ 花生米,榨菜,兩個邪惡的代表,有如零食的薯片,相對不健康,但吃了第一口就沒完沒了。  雖然榨菜偏軟口感一般,算是美中不足,但其實榨菜跟麵條更搭。

^ 炒米粉,浙江、福建、臺灣常見的主食,由白米加工製成。  當中沒什麼特別的輔料但口感和味道都好。

^ 白粥。 作為早餐的主食最理想,清淡、容易吸收又暖胃,以前的觀念是只有身體不舒服時才吃粥,但其實白粥不只更健康,搭配各種菜式的彈性也大,細細品味在口中就會有各種不同的深層變化。

^ 比起豪華夜糜攤檔的海鮮葷食,早餐中我更需要的是這類再尋常不過的菜色,作為一天的開始。

^ 例如富苑夜糜中,一斤500的活血鰻,自然不適合在空腹食用。

味蕾的記憶會一直留在心裡,一直到某個時刻再被喚醒。 幼時住外婆家,幾乎早餐都是吃白粥,配的就是肉鬆、滷肉、鹹蛋、油條、魩仔魚、小卷、青菜、罐頭花瓜,冷豆腐這類。 

大人們趕著出門要讓白粥快點變涼,就用筷子不停的攪拌,或先盛起再將碗浸在冷水中,這些記憶都在那幾天逐一浮現。

4.桂圓白粥

汕頭市金平區長平路,位在龍眼南路、公信路之間.

隔周和新認識的當地朋友去了長平路上的桂圓白粥,食客幾乎都是本地人,在汕頭吃夜糜風氣頗盛,可以是晚餐,也可以是消夜,當地人日子過得可逍遙。

^ 店口比較窄,但裡面別有洞天。

^ 點菜檯後就是個大廣場,榕樹下泡茶聊天,還是在一月的冬日裡,能不羨慕他們嗎?

後方的建築就是大廳,另外還兩間包房,夜糜做到這場面規模算是大。

店主之一是福建漳州人,難怪用閩南語溝通彼此聽得懂九成,這比起潮汕話平均五成高的多,每每說到後來還是切回普通話。

^ 菜檯上海鮮檔,現點即做,可和店家討論做法。

^ 從入口望去的各式菜色,粗估也有七八十種。

^ 潮汕地區特有的一種小型蚌殼類,紅肉米。 

^ 各式魚飯。 只用鹽水煮過,做法容易又能保持原味,也適合大量製作。 也因為清淡相對健康、吃不膩,這道菜似乎沒什麼缺點。

^ 夜宵時間吃的也簡單,花仙魚飯、紅肉米、護國菜(地瓜葉)、茄子,和我不敢吃的芥菜。

^ 再加點的豬腳、醃蝦。

^ 幾天後一人食夜宵,花菜、茄子,家常菜中的家常菜,也反映我之前酒店早餐的偏好。

加上外帶的滷水鵝頭鵝肉,沒有比這個組合更好的了。 跟著當地人吃是體驗各地文化的最佳方式。

夜糜攤檔整體味道各家都差不多,就是家常菜加各類現奌海鮮,但或許我少點的海鮮會有比較大的差異。

各位下次做飯時將白飯改成白粥,感覺這種溫潤也溫暖的滋味,尤其在冬日滿足感更強。

相關焦點

  • 一碟正宗的潮汕滷水鵝是怎麼樣的?
    夜裡最美,莫過於一碗清潤滑爽的白粥下肚,伴著潮汕滷味、小菜,如果有鹹香的滷水鵝,米粥的滋味就更加的豐富動人了。直到鵝肉吃完了,我還會把滷汁拌在粥裡,依依不捨地吃著。這就是潮汕滷水鵝的魅力,從肉到骨頭到滷水,每一部分都充滿著溫潤而細膩的清香,和燒鵝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風味。
  • 舌尖上的潮汕
    當然,人們一日三餐,已習慣了吃乾飯、粥,特別是潮汕人。潮汕每個家庭都喝粥,因此以粥為特色的餐飲市場,很有堅實的市場基礎,旺盛的生命力。以粥為主食,早餐吃粥,配以炒菜、小菜,是潮汕人生活的習慣。綿綿香滑,稠稀適度,清而不淡,早餐食粥,既養胃清腸,又養生,這也難怪我很喜歡早餐到公司吃早餐了。經常的,在陪客人用餐的最後,我們也喜歡來上一碗番薯粥,來上一小碟鹹菜、菜脯,也是一種較具特色的待客之道。
  • 食在粿香,味在潮汕
    廚房的屋子裡,鋪開了長高凳子或「椅方」(一種高寬凳子,上面塗有紅色油漆,畫有花紋的潮汕家俱),上面擱放著幾個「竹囊椅」、「銅盤」(炊粿仔的鐵盤子),炊粿仔了。母親把加了清水稀釋的米漿,倒入「銅盤」中,雙手拿著左右晃蕩均衡的大鼎的沸水中,然後蓋上木鼎蓋,隔個一、二分鐘後,用一個鉤子將「銅盤」取出,又將另一個「銅盤」的粿漿放入鼎中。
  • 舌尖上的美味——潮汕美食篇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懶貓美食記」,再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 潮汕群記牛肉,一頭牛的美味抉擇. 搜食記
    潮汕群記牛肉火鍋的創始人一心想把最為正宗的潮汕美味帶給長沙人民。潮汕人民吃牛肉的傳統方式,會將鮮牛的肉按照不同部位分成十來種。每個部位的牛肉從切到涮都有各自的講究。全牛宴是潮汕特有的滷味滷製的, 做這樣的牛頭要花很長的時間,所以牛頭需提前3天預定,在潮汕群記的全牛宴可以品嘗到整頭牛的每個部位。
  • 潮汕,這是一個能把粥吃成傳奇的地方
    潮汕美食在潮汕人的美食世界中,一離不開茶,二離不開粥。很多人去潮汕,是為了體驗當地人的茶文化。現在,只有潮汕人將「粥」稱為「糜」,還沿用著古稱。在潮汕走一趟,各種粥店、夜糜檔撲面而來,這讓你堅信糜才是他們的主食。他們每天睡醒後要吃白糜,午飯和晚飯也以糜為主,還將夜宵稱為夜糜。順便提一句,到了潮汕不吃夜糜就會錯過很多體驗。潮汕的夜糜攤子開到很晚,即使是深夜才到的人也能吃一碗熱乎乎的粥或者豬雜湯。
  • 潮汕,一個能把粥吃成傳奇的地方
    在潮汕人的美食世界中,一離不開茶,二離不開粥。很多人去潮汕,是為了體驗當地人的茶文化。不過潮汕人的日常生活中,還有一種很重要的食物,雖平淡卻非凡,從古至今都在滋潤著潮汕人,它就是粥。  在潮汕走一趟,各種粥店、夜糜檔撲面而來,這讓你堅信糜才是他們的主食。他們每天睡醒後要吃白糜,午飯和晚飯也以糜為主,還將夜宵稱為夜糜。順便提一句,到了潮汕不吃夜糜就會錯過很多體驗。潮汕的夜糜攤子開到很晚,即使是深夜才到的人也能吃一碗熱乎乎的粥或者豬雜湯。
  • 潮汕 這是一個能把粥吃成傳奇的地方
    潮汕美食  在潮汕人的美食世界中,一離不開茶,二離不開粥。很多人去潮汕,是為了體驗當地人的茶文化。  在潮汕走一趟,各種粥店、夜糜檔撲面而來,這讓你堅信糜才是他們的主食。他們每天睡醒後要吃白糜,午飯和晚飯也以糜為主,還將夜宵稱為夜糜。順便提一句,到了潮汕不吃夜糜就會錯過很多體驗。潮汕的夜糜攤子開到很晚,即使是深夜才到的人也能吃一碗熱乎乎的粥或者豬雜湯。
  • Herba漫行記 | 我在潮汕逛吃逛吃(二)
    近幾年申城的潮汕火鍋店生意可謂相當火爆啊,那作為一個具有探索精神的饞老呸,我到潮汕是一定要嘗嘗最正宗的潮汕牛肉火鍋是什麼味道的啦~要說汕頭最出名的牛肉火鍋要屬八合裏海記了,之前很多美食博主也推薦過,有人專門為吃這一鍋而飛一趟潮汕。雖然海記口碑很好,老店離我住的地方也很近,但本著另闢蹊徑的想法,這次我放棄了海記,在潮州和汕頭分別尋覓了一家,它們各有出彩的和不足的地方。
  • 沒去過潮汕不叫吃貨,專業吃貨總結的21家地道潮汕美食
    老字號鎮記牛雜店、鎮記老尾牛雜——牛氣哄哄,美味勢不可擋一碗牛雜裡牛肚、牛肝、牛心、牛腩在高湯裡翻滾,撈起放入熱湯,撒上些南薑末,一碗或脆、或嫩、或韌、或勁道的牛雜,沾點蒜蓉辣椒,味道香濃有口感老字號鎮記牛雜店推薦:牛雜地址:老字號鎮記牛雜店:潮州市湘橋區環城西路(近西湖公園)
  • 於小城一隅,尋·記·書·畫 潮汕物食|尋館記
    在雅與俗之間,在文化與商業之間,每一支潮汕文化團隊都有不同的取捨和選擇。[潮汕物食]團隊也仍在探尋答案。在網絡領域,做潮汕文化推廣的公眾號很多,[潮汕物食]公眾號是其中的一個。這個公眾號在2015年9月開設,是潮汕文化人餘少鐳和餘東升創辦的海墘文化傳播旗下品牌。從開設至今,[潮汕物食]就堅持走原創路線。
  • 從潮汕俗語讀懂潮汕人的「食」文化!
    由於潮汕有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而且在南方過了端午節,氣候開始轉熱,故俗語中還有「五月未食粽,破裘唔敢放」的諺語。 2 蘇南薄餅—嘴甜舌滑 蘇南薄餅汕頭市澄海區名產小吃,以入口即化,酥香可口為上品。以此喻某人能言善道,善於吹捧。
  • 味道 潮汕沾醬的二三味
    在潮汕飲食文化中,新鮮的食材和地道的民間小吃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而一直甘當配角的各式醬碟則似有被人忽略之嫌。但說它容易被忽視,又不盡然,如果吃牛肉丸少了沙茶醬、吃生炊龍蝦少了金桔油、吃煎蠔烙沒有胡椒魚露,這時說潮汕人食不下咽、食不知味也是不為過的。
  • 從昂貴硬菜到平價小吃,美食家獨家解讀潮汕味道
    在汕頭,最適合對外宣傳展示的當推潮汕美食。潮汕美食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近十年來在外的知名度愈來愈高,幾乎海內外較知名的媒體都大量談到潮汕美食。大家幾乎都把汕頭看成美食聖地,如果你是個美食家,必定會到潮汕走一趟。因此,我認為評選汕頭十好,潮汕美食應該是第一好!」
  • 潮汕物食二:薦盒
    潮汕人多信奉鬼神,隔三差五就要拜老爺、拜祖宗,不少潮汕物食與祭祀有密切關係,甚至有些物食是專為祭祀而定製的,比如糖方、餅鹿、糖獅等,不過這些大傢伙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頻率不高
  • 21家潮汕美食店,你吃過幾家?
    富苑匯集了「潮州打冷」的所有品種,還有一些難見的傳統潮式食物,毫不誇張,確是潮汕飲食集大成者。點上魚飯、滷味和生醃,再配上研製冷盤小菜,喝一碗白糜,這就是潮汕夜糜的宵夜時光。福合埕牛肉丸店、八合裏海記牛肉店——庖丁解牛,食牛本味在汕頭,牛有兩吃,一是牛肉火鍋,掐著時間從屠宰場送到餐桌上的牛肉(這就是為什麼去吃潮汕牛肉火鍋要問來肉時間
  • 食在廣州,味在潮汕,關於詳細的潮汕的美食篇來啦!
    廣東人會吃簡直是出了名的,不管是什麼人來到廣東都絕對抵抗不了這裡美食的誘惑,因為實在是種類太多了,而且味道都非常的不錯,那麼我們就為了在旅行中特別喜愛美食的朋友們做了關於潮汕美食的這樣一篇仔細而又詳細的介紹,人們常說的就是食在廣州味在潮汕,廣州的食物真的是特別多,在那裡吃的也是非常的滿足,但是嘗到了潮汕的美食
  • 潮汕遊子心中的燈塔--潮汕甜湯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懶貓美食記」,再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 潮汕牛肉丸的誕生記——潮跡食品
    一盞晃晃悠悠的船頭小燈一句街頭暗號「來碗牛肉圓」這個神秘組織就是客家人的牛肉圓子檔為過往的潮汕商人提供夜宵與此同時一個丸子的傳奇也在這裡悄然誕生在中國,萬物皆可食而這種優良傳統早在我們先祖時期就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 舌尖上的潮汕之潮汕粿品
    ,更凝結著一種本土文化,體現著潮汕的精神。  「粿」,《康熙字典》釋為:米食也。但是潮汕粿的概念可遠不止「米食」這麼簡單了。首先,粿的原料除了米,還有面、薯粉等,其次,粿的類別很多,僅就其形式分,分為有皮無皮兩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