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周身共有720個穴位,其中約有52個單穴,300個雙穴,50個經外奇穴等。人體的穴位與神經系統有著密切的聯繫,學會進行自我穴位按摩對於保健和養生十分重要。健康和長壽是個好東西,希望你也有!
所謂「十指連心」,在中醫的理論體系中,每一根手指都有其經絡,能夠反映全身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通過按摩或按壓這些相應手指,就可以調理相關疾病,保健養生。
大拇指跟肺相連,感冒咳嗽之後,就可以按按大拇指這個穴位。方法很簡單就是搓搓大拇指,然後系一個繩, 拿針扎一下,放出一點血出來,就能退燒止咳,這就是瀉肺火。
胃,又稱胃脘,分上、中、下三部。《景嶽全書·雜證謨·脾胃》說:"凡欲察病者,必須先察胃氣;凡欲治病者,必須常顧胃氣。胃氣無損,諸可無慮。"所以臨床上在診治疾病時,十分重視胃氣,常把"保胃氣"作為重要的治療原則。李東垣在《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中也有說到:"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
天樞穴對胃部保健是有很大的功效,揉按此穴不僅能增強胃動力還能促進腸道的良性蠕動。
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而春、夏、長夏、秋、冬中五季分別對應著養人體的肝、心、脾、肺、腎。由於脾五行屬土,居中央,所以養脾不僅僅在長夏這個季節,而是一年中的每一個季節都要將養脾胃放在首位,所以養護脾胃是防病、保健的根本。在這裡我們介紹幾個自我按摩簡單有效的養脾胃的方法。
「手腳冰冷、生理不順,勤按三陰交穴」
按法:沿足大趾內側緣、小腿內側脛骨內側緣自下而上推足太陰脾經路線,每次10遍,之後點按太白位於足內側緣,當第一蹠骨小頭後下方凹陷處、三陰交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處、陰陵泉位於膝關節內側,脛骨內側髁凹陷處及壓痛點各半分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