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詩:如何讓躺下的詩集站起來

2020-12-21 文旅散步

科學詩:如何讓躺下的詩集站起來

原創張文靜中國科學報昨天

作者 |張文靜

年初,新冠疫情暴發,大批醫護人員、科研工作者登上了抗疫的「戰場」。

他們的精神與事跡讓詩人、中國科學院文聯名譽主席郭曰方感動不已。

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年近八十的郭曰方寫下了30首詩歌,謳歌鐘南山、李蘭娟、錢七虎等科學家以及醫務工作者群體的抗疫精神。這些詩歌藉助詩集《戰「疫」之歌》的出版和網絡上的傳播,迅速抵達了抗疫「戰場」,鼓舞了千千萬萬身處疫情中的人們。

這一刻,科學詩與醫護人員、科學家和公眾一起,站在了抗擊疫情的最前線。

40年筆耕不輟

說起來,40年前,郭曰方創作科學詩的起點也與病痛有關。

1981年,39歲的郭曰方做了胃癌手術。

病痛之下,他的身體和心理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病榻之上,他也真正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

一天,郭曰方躺在病床上,突然看到窗外的枯樹枝上搖曳著一片樹葉,它在寒風中顫抖、旋轉,但任憑狂風呼嘯、百般摧殘,它依然頑強地依附在樹枝上,展現著優美的舞姿。

那一刻,郭曰方豁然開朗:「生活如此美好,值得珍惜,叫人依戀,我又怎能輕易地被癌症擊倒?」用什麼方法能充實自己的精神、幫助自己渡過眼前的難關呢?中文系出身的他想到了自己一直喜愛的詩歌。

胃大部切除手術後的第一個春節,郭曰方登門拜訪了中國科學詩的奠基人高士其。

高士其用顫抖的手寫下語句,鼓勵他進行科普創作。

從此,科學詩創作成為郭曰方生命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

郭曰方創作科學詩,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自1977年1月被調至中國科學院工作後,他先後擔任方毅副總理秘書,中國科學院信訪辦公室主任,中國科學報社總編輯,中國科學院京區黨委副書記、機關黨委書記等職。

本職工作讓他與很多科學家熟識,也參與了很多重大的科技事件。

「一想到某一位科學家,我們當時在一起工作、交往的情景就浮現在眼前。」

郭曰方說,與科學家的熟識,讓他產生了創作的欲望,也深感書寫他們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優秀科學家身上體現出的愛國主義、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科學創新、團隊合作、勤懇育人等精神,不僅應該為科研工作者學習和繼承,也可以為各行各業的工作者提供啟示和借鑑。科學家精神,應該得到傳揚。」

40年來,郭曰方發表了大量謳歌科學家精神的詩歌作品,特別是退休後的20年間,出版了二三十本詩集、散文集,包括長篇抒情詩集《科學精神頌》《精彩人生——人民科學家頌》《共和國科學家頌》《科學的星空》等,成為國內科學詩創作的代表人物。

如今年近八十,郭曰方仍筆耕不輟。去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他完成了詩集《親愛的祖國》《脊梁——獻給共和國科學家的頌歌》。

今年,完成詩集《戰「疫」之歌》等作品後,他日程表上的待辦事項依然排得滿滿:應有關省市科協邀請去作科普報告;為畫家楊華創作的56位共和國功勳科學家畫像配詩;應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教育專業委員會邀請,以建黨100周年、歌頌100位科學家為主題,與畫家杜愛軍合作創作一部詩畫集;為北美地區詩歌協會舉辦的專場詩歌朗誦會提供詩稿、講授詩歌創作體會。

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郭曰方正在準備為廣西廣播電視臺錄製《我想與你一起閱讀》的節目內容。

「要抓緊時間,為社會多寫一點正能量的作品。」郭曰方說。

一首詩寫盡人生

在郭曰方所有的科學詩作品中,對科學家的書寫是最重要的題材。

到現在為止,他已經書寫了約180位科學家。

僅2007年出版的《共和國科學家頌》一本,就收入了關於100位科學家的詩歌作品。

這些科學家既有為新中國科技事業奠基作出巨大貢獻的李四光、竺可楨、茅以升、周培源、嚴濟慈等老一輩科學家,也有「863 計劃」等重大科技計劃的倡導者如王大珩、王淦昌、楊嘉墀、陳芳允及蔣新松等戰略科學家,「兩彈一星」元勳、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還有新中國培養成長起來的如韓啟德、白春禮、劉嘉麒、秦大河等中堅專家學者,更有像陳景潤、林俊德、南仁東、馬偉明、黃大年等時代楷模。

這些科學家的人生經歷豐富、精神世界充盈,科研成就更是豐碩,用短短一首詩,如何展現?

「這就要求詩人能夠抓住最重要、最生動、最能體現人物特質的情景和細節。」郭曰方說。

突然 飛機在劇烈地抖動/駕駛艙與地面失去了聯繫/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郭永懷和警衛員緊緊地抱在了一起……/烈火吞沒了機艙/在農田裡熊熊燃燒/有誰能夠想到/當兩具遺體被吃力地分開/那隻沉甸甸的文件包/竟完好無損地抱在郭永懷的懷裡……

這是郭曰方為「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創作的詩歌《郭永懷,你永遠活在我們心裡》中的一段。這首作品只有六七十行,但發表後得到了強烈的反響,在各種場合反覆朗誦、廣為流傳。

郭永懷是唯一參與了「兩彈一星」研製三項工作的科學家,如何表現他愛國奉獻、英勇犧牲的精神?郭曰方最終選定了他坐飛機趕回北京匯報、因飛機失事而壯烈犧牲的情景,給讀者以極大的震撼。

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飛彈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如何寫?

「我就想到現在社會很多人浮躁,不能踏踏實實從事一項工作,而黃旭華一輩子獻給了下潛,為國家安全保障貢獻了力量。我就以《選擇》為題,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在追逐名利 喧囂浮躁/和沉渣泛起的漩渦之中/選擇了下潛/選擇了擔 當/選擇了寂寞/選擇了沉靜。」郭曰方說。

「詩歌的特質是高度凝練。如果說小說是將糖放入水中化開,那麼詩歌就是將糖水凝練成糖。這決定了詩歌創作不能面面俱到,而要選取最重要、最閃光的細節。」郭曰方說。

「郭曰方的科學詩是一種將科學事業和探索過程『化入』到個體生活的生活流。這使得他的作品跟那種直接傳達科學知識,甚至乾巴巴地講述所謂科學精神的作品有了顯著的差異。」南方科技大學教授、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吳巖說。

經典也需「詠」流傳

雖然自高士其起,「科學詩」這一稱謂才被正式固定下來,但郭曰方認為,中國科學詩有著悠久的傳統,《詩經》《天問》中已記載了許多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知識以及地震等自然現象,後來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陶淵明、劉禹錫、蘇軾、朱熹、辛棄疾等詩人也都寫過融入科學知識的詩詞。

近代新詩中,也有不少可稱為科學詩的作品,其中代表如郭沫若的《鳳凰涅槃》《天狗》《天上的街市》。

及至高士其創作出《天的進行曲》《我們的土壤媽媽》《太陽的工作》等作品,科學詩的概念得以明確。

此外,不少科學家如茅以升、蘇步青、華羅庚、竺可楨等也都創作科學詩,茅以升還出版了一本關於橋梁的詩集。

「這幾十年來,一些詩人、科研工作者、詩歌愛好者也在創作科學詩,但總體來說更側重寫花鳥魚蟲一類的詠物詩,歌頌科學家精神、展現科學家形象的作品很少。我想,這可能是因為熟悉科學家同時又具有一定的詩歌藝術修養和創作能力,能熟練運用立意、情感、想像、構思、意境、語言等詩歌創作方法的人太少了。」

郭曰方說,他自己在創作初期也寫過一些詠物詩,後來正是因為覺察到這種現象,才馬上轉向了謳歌科學家精神的創作主題。

著名朗誦藝術家殷之光曾說,郭曰方的詩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沒有拗口、晦澀的句子,通俗易懂、節奏鮮明、朗朗上口,詩句中蘊含著濃厚的感情,尤其適合群眾朗誦。

這在某種程度上是郭曰方刻意為之的結果。

「科學詩必須要找到易於傳播的方式,讓公眾喜歡看、喜歡讀,才能最大化地發揮它的價值。而朗誦就是讓躺下的詩集站起來,走到公眾之中去。」

郭曰方說,「因此,我常常選擇創作科學抒情詩,每首詩都不長,一般60到80行,最長不超過100行,一首詩讀起來有五六分鐘,適合朗誦,容易流傳。」

如今,藉助新媒體傳播,躺下的詩集不僅能站起來,還能插上翅膀,飛得更快、更高、更遠!疫情期間,郭曰方的科學詩在網絡上迅速傳播,為科學發聲,為抗疫鼓勁,為英雄禮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今年10月,《戰「疫」之歌》的英文版已由美國普利尼斯出版社出版,郭曰方的另一本詩集《脊梁》也正在進行版權輸出的工作。

向世界介紹中國科學、中國科學家,中國科學詩也許將凸顯出郭曰方創作實踐新的價值。

郭曰方,1941年5月生於河南原陽郭莊村。1964年鄭州大學中文系畢業。

中國科學院文聯名譽主席。俄羅斯藝術科學院榮譽院士。曾任中國駐索馬利亞大使館隨員,外經部、中科院、國家科委、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秘書,中國科學報總編輯、中國科學院京區黨委副書記、中國科學院院機關黨委書記、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兼科學文藝委員會主任、全國科技報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書畫院藝術委員、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科學與藝術委員會主席團成員,中科院美術家協會、中科院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團員、中國科技館科普講師團團員。高級編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81年1月胃癌手術後,以頑強的毅力從事文學創作。已出版詩集、散文集、紀實文學、科普、書畫等各類著作逾百部;主編、編審各類著作200餘部。

榮獲「全球華語中國新詩百年·百位最具影響力詩人」 、「傑出詩人」等稱號;榮獲「北京市科學傳播人終身成就獎提名獎」、「王麥林科學文藝創作獎」、「中國科學院文聯終身成就獎」、「紅色詩歌終身成就獎」。著作多次榮獲國家及省部級圖書獎。

曾應聘擔任科技部、中國科協、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科技日報、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協、廣州市科協、中國科學報、科普出版社、廣西科技出版社等數十家單位的特約顧問和專家。河北省科協會士。

幾十年來,堅持以詩為科學代言,為科學家立傳,受到廣泛關注。根據中央主要領導批示精神,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曾組織我國50餘位著名藝術家在清華大學、中科院等全國40餘所重點高校和科研單位,舉辦郭曰方作品《科學與祖國》詩歌朗誦演唱會40餘場。中科院《科學大院》《新國風詩刊》和眾多網絡媒體陸續推出郭曰方創作的共和國科學家頌專欄、視頻、音頻專題節目,引起強烈反響。郭曰方的詩歌作品通過視屏、音屏、網際網路、朗誦會及報刊在全國各地廣為流傳,並被翻譯成英語、俄語、日語等在許多國家和港澳臺地區傳播。

多次榮獲國家有關部門和北京市授予的模範共產黨員、優秀共產黨員、金輝老人稱號。北京市抗癌明星。

(網編 韓家水)

相關焦點

  • 2019書業盤點|這一年的詩集,這一年的詩
    在現代詩翻譯領域,圈內人有一個共識,那就是譯者最好也是詩人,如此方能更好地把握原詩的語感、音調和節奏。楊鐵軍不僅自己從事詩歌創作,而且對弗羅斯特、希尼等大師級的詩人有著精深的翻譯和研究,這些經驗都保證了他對佩索阿詩歌的翻譯質量。眾所周知,佩索阿一生的作品由眾多「異名者」組成,除了用本名創作外,他還署過卡埃羅、岡波斯 、雷耶斯等「異名」,而這本詩集裡就包括了「岡波斯」的第一個漢語譯本。
  • 詩論漫談|維基.菲伍爾詩集評論三則
    菲伍爾&愛麗絲·奧斯瓦爾德關於暴行的書&反向讀取的選集海倫娜·納爾遜①評論維基.菲伍爾的詩集《血之書》以及愛麗絲•奧斯瓦爾德編輯的《雷鳴低語:101首獻給地球的詩》維基.菲伍爾擅長寫厄運。以恐怖卻引人入勝的「美狄亞的弟弟」為例。
  • 詩集推薦|翟永明詩集《大街上傳來的旋律》
    我忝為翟永明詩歌一個好的讀者,這似乎還存在著一種緣分,對於翟永明和她的詩我早已深深地喜愛並深深的折服。翟永明曾在她的「青春詩話」裡寫道,「我永遠無法像男人那樣去獲得後天的深刻,我的優勢只能源於生命本身。」源於生命本身正是我詩歌寫作的常態,而這種「源於生命本身」的詩寫沒有誰能寫到翟永明那種地步。她的詩歌從第一個字開始,就站在了生命的最深處。她的詩愛恨中有深淵,微妙裡有複雜,這正是我所追求的。
  • 你大概躺下了
    你大概躺下了 (未完成的詩·之二) 作者 | 馬雅可夫斯基 翻譯 | 飛白 你大概躺下了時間已經一點多 深夜的天河像奧卡河銀光閃爍 我不著忙何必用電報的閃電 把你喚醒把你打攪折磨
  • 貴州作家·微刊|讀詩碎語——讀牧之的詩集(隨筆)
    收到牧之詩集,認真讀後,才恍然大悟:我原來寫下的不是詩,是分行的口水話。《紙上人間》《風在拐彎處》《牧之詩歌選》的出版時間分別是2017年3月(北京燕山出版社)、2018年8(貴州大學出版社)、2019年5月(團結出版社)。書出版後,牧之均發來微信信息,讓趕緊告訴地址,說要發快遞寄書來。
  • 坊巷分享會|孟火火的詩性天堂,詩集《瘋涼話》分享籤售會
    小開本,用料粗糙;全書不足三百頁,且大部分是空白;再隨手翻幾頁,滿眼都是口水詩。譬如:第三首詩你誇我今天寫了兩首詩!不,是三首!這也能算詩?不禁詫異,只能算「朋友圈」吧!往後頭翻,連詩人自己都感嘆:噗標題就是一首詩在這放個屁就能成詩的年代誰特麼是詩人但火火是一個率真的人,他用詩回應了讀者的困惑。在《萬一買了我的書不好看怎麼辦?》裡,詩人說:那你一定要克服千難萬阻找到我,我會跟你說,對不起!
  • 行吟詩的箇中三昧——序黃亞洲詩集《誰不說俺家鄉好》
    行吟詩的箇中三昧 ——序黃亞洲詩集《誰不說俺家鄉好》我曾為他的行吟詩集《我的北美,我的南美》作序,為其行吟詩集《我在孔子故裡歌唱》撰寫過評論,對其行吟詩的創作情況較為了解。這次,又有幸先睹他的行吟詩新作結集《誰不說俺家鄉好》的電子文本,對其行吟詩創作的風格有了更深的理解。
  • 《畫》這首詩的作者,到底是不是王維?王維的詩集中有這首詩嗎?
    說起來,我們在小學課本上曾經學過一首詩,也是王維最美的一首詩,儘管這首詩標題只有一個字,全文更是只有二十字,但這首詩的意思卻少有人會細細品味。因為按照常理來講,一人若是看到一隻鳥,欲走近觀察的話,必然會驚動鳥兒,然而在這幅畫作前,走到近處仍然無法驚動鳥兒,可見畫作中的鳥兒是如何逼真、如何引人矚目了。 當然,這首詩細細品味之處,確實讓人覺得回味無窮。即便這首詩曾經在小學課本上出現過,但不能掩蓋這首詩的出色之處。
  • 日本詩人最果夕日新詩集出版:詩歌如何成功進入流行文化領域?
    她的詩集被改編為同名電影,摘得《電影旬報》2017年度十佳第一名。2019年,日本京都「SHE」酒店以最果夕日詩句打造「詩的酒店」,成功營造詩句走進都市與生活的奇妙入住體驗。近日,最果夕日的中文出版方世紀文景繼《夜空總有最大密度的藍色》後,出版了詩人又一重磅詩集《愛的接縫在此處》。《愛的接縫在此處》集結了圍繞「愛」的43首詩篇。
  • 品讀|穿越生死界限的詩性絮語與精神修煉——評熊正紅的詩集《獨舞...
    理解了這個莊重的問題,就找到了進入熊正紅的詩集《獨舞者》的鑰匙。整部詩集將十年時間的作品饒有意味地劃分為日常記、閱讀記、自然記、遊走記、疼痛記、教堂記、天真記、品畫記、死亡記、今天記、歲月記、觀影記12個部分,形成了詩性記錄的個人史詩。
  • 【詩萃書訊】| 空也靜漢英雙語詩集《輪迴》即將出版
    沉寂三年,又弄事了——空也靜漢英雙語詩集《輪迴》即將出版      自《格桑花開》、《草原情歌》、《風舞經幡》、《仰望崑崙》相繼出版後,沉寂三年,空也靜先生第一部漢英雙語詩集《輪迴》即將面世。詩集從作者近年來創作的3000多首詩中精選出212首短詩。
  • 一本非典型詩集《抱劍》為什麼會被盜版?
    但隨著朋友圈的飛速傳播,詩集迅速走紅,從曬書變成曬合影,曬感悟……形成朋友圈一種現象。一時間,讀詩,這件仿佛已經許久未做的事,突然因為一本詩集,將大家聯動起來,彼此在朋友圈的留言可以說是一部「交流集」。寫詩是記錄自己精神世界的動蕩,受難,解脫,再平衡。也是我和時代的相互映射。
  • 泰戈爾詩集推薦
    泰戈爾詩集推薦當《飛鳥集》是印度詩人泰戈爾創作的詩集,它包括325首清麗的無標題小詩,首次出版於1916年。這些詩的基本題材多為極其常見事物,不外乎小草、落葉、飛鳥、星辰、河流等等。由於詩人忠實於自己的思想,具有敏銳洞察自然、社會的能力和一支善於表達心曲的妙筆。這些形似隻言片語的小詩 就蘊涵了豐富的思想、深奧的哲理,表現出一種清新明快、優美雋永的風格。
  • 樂府詩集《陌上桑》
    一是這首詩有著完整的結構,首尾相接,一氣呵成。二是這首詩以敘事為主,把抒情、描寫、敘述融為一體。在人物形象的刻畫上,或濃墨重彩,富麗有加;或水墨輕掃,微妙傳神。特別是用側面描寫烘託羅敷的美,對後世影響很大。三是通篇五言,氣韻流暢,語言質樸。《陌上桑》選自《樂府詩集》,《樂府詩集》由郭茂倩(1041年-1099年)編著。
  • 【當代詩論/郭鴻森】​《陳天恩詩集》序
    郭鴻森        湖南新晃縣年輕詩人陳天恩兄,前一段時間,在微信上告訴我他打算出版一部個人詩集,想請我為其詩集封面題籤。然而,他是如何取得這些成績的呢?在他的《偶成》詩裡,我找到了答案:「夜靜更深睡未安,詩崖詞嶺苦登攀。拾來一葉沉吟久,怕不驚人改又刪。」
  • 蔦屋書店,讀了一本日本詩集
    然後就在店裡的一個角落裡看了這本詩集。如果我們「懷著愛惜這座忙碌的生活之中浮到心頭又復隨即消失的剎那的感覺之心」,想將他表現出來,那麼數行的小詩便是最好的工具了。——周作人腰封上,周作人這句話確實非常貼切——用來評價《夕顏 日本短歌400》這樣一本詩集。短歌,確實太短了。特別關注了兩首,感觸頗深,記在這裡。
  • 用詞語建立自我與世界的聯繫——讀詩集《椰子裡的內陸湖》
    後來賈淺淺做了詩人,成一本詩集,命餘作序,餘大窘:使不得也,我不懂詩。淺淺笑:懂一點兒就好。好吧,這可是你說的。確實我是只懂一點兒,好讀詩不求甚解,說的不是別人,就是我。以不求甚解之淺,也看得出淺淺之詩不淺,自以為懂一點兒就鬥膽說一點兒,是為淺談淺淺詩。英國詩人奧登,這是我特別喜歡的詩人。
  • 莊海君-詩集《風與花的愛情》《十個太陽》
    詩集《風與花的愛情》介紹 詩集《風與花的愛情
  • 仿蔡仁偉《偽詩集》:我眼中的春天
    文|檸檬茶的王堡前言近日,讀了蔡仁偉《偽詩集》,頗得趣。《偽詩集》的「詩」的確算不上「詩」,只能說是把一個個比喻句或隱喻句拆成了「詩」。例如《家人》:牙齒有時會咬傷舌頭眼睫毛偶爾刺進眼睛我們存在互相傷害的可能卻無法將彼此捨棄這首「偽詩」就兩句話,把家人比喻成牙齒、眼睫毛。
  • 是詩集,是手帳,是停留在紙間的《草木芳華》
    確切來說,這也算不得一本書,它主體還是一本手帳,一本名叫《草木芳華》的手帳本,只不過在手帳的間隙,編者遇水君把一年的24個節氣配上相應的詩句和草木圖片穿插進去,融匯成一本淡雅的詩集·手帳,讓人可以足不出戶,便可伴隨四季流轉,記錄生活小事。 1、詩集?手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