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敷和熱敷是簡單易行的鎮痛方法,但什麼時候該用呢?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
①抑制感覺神經,起到鎮痛、麻醉效果;
②改善周圍血管通透性、防止水腫和滲出;
③降低炎症反應發生率,減輕紅腫、熱痛的症狀。
急性損傷(沒有傷口)如肌肉拉傷、關節扭傷(如崴腳),痛風急性發作期,手術康復期選擇冷敷。這可以讓傷者獲得最好的止痛和消腫效果。每隔2~3小時進行一次冰敷,每次冷敷時長控制在15~20分鐘,切記每次冰敷時間不宜過長,會導致血管反射性擴張,結果適得其反。可用醫用冰袋、冷噴霧或者自製冰袋(用1份冰+2份水放入保鮮袋中,冰水混合後佔袋子容量的1/2即可)冷敷。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代謝;
②增加軟組織的延展性,緩解肌肉痙攣;
③舒緩情緒,放鬆心情。
熱敷治療應主要用於急性損傷的後期和慢性損傷,急性損傷的後期指的是損傷72小時後,因為這個時間往往出血停止。
慢性損傷通常是在較長時間的損傷(反覆過度使用以及勞損)後發生,並非突發的意外傷,如腰肌勞損、落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