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每個親自帶娃的寶媽來說,最難熬的不一定是母乳餵養初期的乳頭皸裂,也不一定是寶寶的放下醒。而夜晚寶寶不安睡一定是最難熬的時候。那麼要想寶寶夜晚安睡,新手寶媽試試這樣做,還你安心睡眠。
你家的寶寶是不是也晚上每隔2-3小時醒一次,家長夜晚頻頻爬起來照顧孩子簡直就是常態。結果就是自己的睡眠質量也變得很差很差,白天精力不足,嚴重萎靡。但是又不敢讓寶寶自己接覺。寶寶總是哭,擔心或許是因為有什麼不舒服。如果哭鬧的時候又把被子踢開了,著涼了怎麼辦?真的寶寶一個人生病,全家一家人跟著揪心。快來看看對付如此折磨人的小睡渣,淺媽怎麼說?
為什麼大多數時候大人基本可以一覺到天亮,而寶寶晚上會頻繁夜醒來呢?結合自己的經歷,然後也是查閱了很多資料,終於摸清了寶寶睡眠的一點門路。
我們的睡眠是分兩個周期的, 淺睡眠時間和其他睡眠階段。大人的睡眠從深睡眠時間開始,睡眠周期大約 90-120 分鐘,其他睡眠時間約佔總睡眠時間的20% 左右。
而新生兒的睡眠從淺睡眠開始,平均睡眠周期持續時間差不多是50分鐘左右。所以新生兒比成人更容易醒來。
還有就是新生兒的中樞神經系統沒有完全發育好,對白天和黑夜不能明確的辨認,就會讓他們不分白天黑夜的哭鬧。
所以,在不懂這些的情況下,很多家長在寶寶剛出生的幾個月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好不容易把寶寶哄睡著了,想著終於可以安心睡覺了。但寶寶其實根本沒有睡熟,是在淺層睡眠階段,這個時候如果外邊稍微有一點什麼大的聲音,寶寶就會又哭醒了,這個時候對於剛剛睡著的家長來說,真的是非常折磨人的,那感覺用心驚肉跳來形容都不為過了。
外部環境的影響對寶寶的睡眠也有很重要的影響,比如給寶寶挑的衣服舒服嗎?紙尿褲舒服嗎?被子薄厚適宜嗎?這些外部因素都有可能讓寶寶睡得不踏實,頻繁醒來。
最後是生理原因,肚子餓、長牙、做夢、拉尿,也會導致寶寶頻繁夜醒。
吃母乳的寶寶,每隔2-3個小時就會感覺肚子餓,這其實是非常正常的。這個時候,寶寶才不管現在是幾點鐘,白天還是黑夜,只要餓了,就會哭著報警,媽媽快餵我!。4個月大的時候開始出牙,牙齦的腫痛會讓寶寶整晚睡不著,翻來覆去嚎啕大哭是常態。
另外,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寶寶也會做夢,做個夢有的時候也可能會把自己嚇醒了。還有最後一點,也是最常見的因素:孩子排二便了。
通過不斷地總結經驗和查閱資料,整理出了幾個實用的方法,應該能夠有效降低孩子晚上夜醒的頻率。
首先,給孩子準備更加適宜的睡眠環境,和固定的睡眠儀式。
寶寶最喜歡安靜、燈光昏暗的睡眠環境。躺在她熟悉的嬰兒床上,餵完奶以後再放一個柔和的音樂或者媽媽哼著歌也可以,然後輕輕拍一拍。通過這種固定程序的睡眠儀式,寶寶很快就能夠意識到:媽媽這是要哄我睡覺了。即使晚上又睡醒了,摸著柔軟舒適的小被子或睡袋,也能讓寶寶有安全感,放鬆下來,順利繼續睡覺。
其次就是要為寶寶選擇舒適的睡衣和小被子。最好是純棉親膚的,寶寶的衣物洗滌也要注意哦!香味兒太濃的洗衣液也會影響小寶寶的睡眠呢。建議儘量選擇無香的嬰兒洗衣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