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當時身為美國國務卿的鮑威爾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拿出了一瓶裝有白色粉末的試管進行展示。當時他在大會上告訴在場到來的各國代表,這就是伊拉克研製出來大規模殺傷性的化學武器,而這瓶子裡面裝的就是美軍冒死拿到手的「證據」。美軍請求聯合國批准美方派兵前往伊拉克進行搜查和處理此事。這就是發生於2003年的著名的「美國洗衣粉」事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玻璃試管裡面裝的為什麼不是化學試劑而變成了洗衣粉呢?關於這一說法最早是出自於普京之口,普京在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時,法國記者質問普京,為什麼俄羅斯秘密屯兵烏克蘭東部。對此普京回答稱,證據呢?拿出證據讓我看看!並且他強調,整個世界都應該還記得,美國國務卿出示的關於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化學武器的證據,而那裡面裝的可能只是洗衣粉罷了。很快,大家都對鮑威爾當初在聯合國拿出那瓶試管裡面裝的東西產生了質疑。大家一致認為那就是洗衣粉,因為化學武器不可能那麼隨意的就被裝在玻璃試管裡。
而鮑威爾不戴手套徒手拿出試管是存在極大被感染的風險的,這一點鮑威爾不可能不知道。而且一旦試管掉落到地面,化學武器揮發的話,整個會議室裡面的人可能都難逃一死。對此,美國的國務卿鮑威爾不是傻子,這樣的後果他不可能不知道。但事情已經過去多年,如今已經無從考證到底是洗衣粉還是化學武器了。畢竟生活中白色粉末狀的物質實在是太多,比如鹽、澱粉、奶粉等等。
直到伊拉克全軍潰敗,薩達姆倒臺,在伊拉克連一滴化學武器影子都沒見到。其實大家都清楚,伊拉克根本沒有所謂的化學武器,主要是因為薩達姆的政權已經威脅到了美國的霸權,他們必須要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推到薩達姆,而化學武器不過就是個幌子罷了。但即便沒有找到化學武器,可是薩達姆倒臺已成定局,也就沒有人去追究美國的責任了。但從此以後,「美國洗衣粉」這個詞,就成為了諷刺美國無中生有,霸道強權的一個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