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挖出千年「乾屍」,屍骨被列為一級文物,身穿衣服禁止出境

2021-01-11 文物古與今

沙漠挖出千年「乾屍」,屍骨被列為一級文物,身穿衣服禁止出境

考古的時候發現一個「完整」的屍骨是很難的,因為在漫漫長的歲月的作用下,屍骨早就被腐蝕風化了,現在發現的木乃伊類的屍體也是下葬的時候被福馬林侵泡後的結果,福馬林有劇毒大家是知道的,況且在福馬林侵泡後屍體會呈現出黑色,也許是古代的人們不知道福馬林可以讓屍體不被腐蝕,也許又是人們認為被侵泡後變成黑色是不吉利的表現,害怕死後會下地域,所以在人死後用福馬林侵泡屍體的人是少之又少。

但是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在我國新疆的伊犁就發現了具美男子的乾屍。發現乾屍的地方在新疆的一個沙漠中,這個沙漠曾經是墨山國的遺址。墨山國是古代西域的國家名稱,在今天的新疆庫爾勒縣以東庫魯克山山區內,發現的這個乾屍就是那個時候留下的,根據現在的科學技術的還原,這個屍體生前還是個1米8 的美男子,死的時候年僅25歲,因為我們關於墨山國的了解還是太少,關於發現的這個乾屍的具體身份我們還是無從考證,但是我們可以推測得出的是這個乾屍生前一定是個達官貴人。

從他的墓葬和所穿的衣服就知道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值得一提的是他所穿的衣服,發現的時候衣服和他的人一樣都保存得很好,發現乾屍的時候衣服就平整的穿在屍體身上。不僅是從完整度上看,衣服的花紋和質地也很好,專家給這件精美的衣服取了個名字,叫紅地對人獸樹紋罽袍。這件袍的主色調是紅色和黃色相間構成,有上下兩層,衣長110釐米,袖子展開後有185釐米,袖口寬15釐米,下擺寬100釐米。

在左下襟還連接有一塊三角形的「卷藤花樹」紋罽,兩隻袖子上也有彩色的紋罽,紋罽上面繡有花紋,上面繡有神樹,人和動物等。經過一番研究這個樹是石榴樹。石榴樹我國有很多美好的意義,結出的果實又大又紅,像紅燈籠,寓意生活紅紅火火,人丁興旺,還有一種就是比喻人的面容姣好。上面還有一些人物的畫,都是男子的人物繪畫,上面的人物大多精壯,手持兵器。

出土這個乾屍的古墓被評為1997年全國考古的十大發現之一,乾屍也被列為國家的一級保護文物,身上的那件美麗的衣袍還被國家列為是禁止展出文物,它同我們之前發現的「辛追夫人」乾屍和「營盤美男」都是難得一見的國寶級文物,對我國研究古代的醫療,文化,歷史和社會制度以及墨山國文化都有重要的歷史參考價值。可惜的是我們現在的科技還不足以將乾屍生前的容貌完完全全的還原出來,也就只能猜個大概,要是能真正的還原想必也一定會讓我們大吃一驚。

相關焦點

  • 專家處理一起糾紛,意外在違法建築下挖出一件國家一級甲等文物!
    專家處理一起民事糾紛,意外在違法建築下面挖出一件國家一級甲等文物!1982年的3月份,湖南省湘潭市九花鄉桂花村發生了一起民事糾紛。一位朱姓村民因為院子擴建侵佔了公共通道而與鄰居發生了糾紛。這竟然是一隻野豬形狀的青銅器,看起來起碼有上千年的歷史,因為上面的綠鏽厚達幾釐米。當看到在現場挖出了這一個野豬的青銅器的時候,這位朱姓的村民兩眼發光,他認為這是在自家宅基地裡挖出來的東西,應該是屬於他所有。於是他就在現場耍賴,不肯離去,要把這個青銅豬給強行搶走。
  • 為何禁止文物出國展覽?專家:你看被禁的這222件文物,有多逆天
    前段時間,一檔名為《國家寶藏》的節目可謂火遍大江南北,透過這個節目,我們得以直觀看到中國珍藏千百年的國寶級文物,當「國寶守護人」緩緩道出屬於它們的前世今生,更是拉近了當代人與歷史文物之間的距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國寶那些事兒。
  • 9歲女孩的墓葬堪比王侯,陪葬品被禁止出境
    這兩件玻璃瓶不僅在中國195件不能出境的文物名單中。為了文物安全和保護考慮,保證珍貴文物尤其是一級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損品安全,國家文物局2002年、2012、2013年國家文物局先後公布了三批共計195件(組)禁止出境展覽的一級文物名單。
  • 14年前,石景山曾出土一龍袍乾屍,他最有可能是誰呢?
    考古專業向來都可以說是一份非常具有神秘感的職業,因為考古人員的調查對象一般都是歷史文物和人物。在歷經百年甚至千年的時間之後,這些歷史物質得以保存下來已經是非常不易,通過這些存留下來的東西對以前的社會進行推斷,其結果往往是無法考證的。
  • 挖出遠古木碗,揭開中華文明千年秘聞!考古家:嚴密保護不得出境
    在19世紀的時候即1973年,在杭州的河姆渡遠古遺址挖出「木碗」。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當時這裡正在修築排澇站,一位工人忽然慘叫一聲,原來一根「骨刺」穿透了厚厚的膠鞋底被劃破了,傷到了他的腳,工作人員便將其尖銳的物體拔出來,發現這是以根被人為打磨過的動物骨頭。
  • 盜墓賊按文物地圖挖出國家一級文物元青花罐 喊價5000萬出售被抓
    (原標題:盜墓賊按文物地圖挖出國家一級文物元青花罐 喊價5000萬出售被抓)
  • 禁止出境展覽的曠世之寶,小說中它能使人死而復生,它是什麼?
    前言:《盜墓筆記》我們都看過,它是盜墓題材類影視劇中比較火的存在,《盜墓筆記》中魯殤王的軍師鐵面生,身穿的那件玉俑,相信我們大家都印象頗深,有著種種神奇不可思議的功效,能夠使人返老還童,長生不老,劇中的鐵面生就是身穿玉俑,直到兩千年後張起靈等人進入了墓穴中,打開了棺槨後鐵面生在玉俑中仍有呼吸
  • 殺人祭柱場面銅貯貝器:神秘古滇國的瑰寶,被列為禁止出國文物
    1953年,一位古董商人拿著幾件青銅兵器到博物館,想賣個價錢,省博物館的孫太初先生發現這些青銅器和中原地區的文物完全不同,他敏銳地意識到,這背後可能大有文章。但孫太初沒能從古董商人口中問出這些文物的來源,之後他對此事一直耿耿於懷。
  • 這件文物是國寶中的國寶,上交者獲獎五雙手套,現被禁止出國展出
    熱愛文物的人不計其數,在今天這個和平年代,許多國家舉行大型展覽時,或多或少都會拿出幾件珍貴文物撐場,甚至有時還會向別國借,比如1993年新加坡舉辦文物展時,就曾經借過我們的越王勾踐劍。為保護這些珍貴的文物,2002年我國還制定了一系列「禁止出國展覽文物」的清單,今天我們要講的鸛魚石斧圖罐,也是其中的「禁止出國展覽文物」,所幸從一開始就得到很好的保護,沒有受到任何損害。1979年,在河南臨汝發現了一隻陶缸,這是一位名叫李建安的彩繪鸛魚石斧。
  • 這件文物是國寶中的國寶,現被禁止出國展出,上交者獲獎五雙手套
    這件文物是國寶中的國寶,現被禁止出國展出,上交者獲獎五雙手套 愛好文物者眾多,在如今這個和平年代,很多國家在召開大型展覽會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拿出幾個珍貴的文物撐場面,甚至有時候會向其他國家借,比如1993年新加坡舉辦文物展覽的時候就曾借過我們的越王勾踐劍。
  • 1970年農民發現楊貴妃遺寶,考古界震動,成國家首批禁止出境文物
    歷史中的每一件文物都有它自己所承載著的歷史,因為戰亂的原因,有的文物可能會流落民間。所以很多稀世的文物可能會在田間山頭被發現。今天要講述的這個地方就蘊藏著許多珍貴文物,而這些寶物便是陝西西安的一些村民們發現的。1970年,村民們按照計劃在修建修容所的時候,有一個村民在修建地基的時候,不小心挖到了一個很硬的東西。
  • 這件文物形狀奇怪,卻是用來盛酒的酒杯,被國家列為了一級國寶
    我們過五千年歷史之中,出現過許多的朝代,並且每一個次的更換時間都不會太久,其中不缺乏許多的將相諸侯,這些權威貴重的人無不是功成名就的,因此這些人死後的墓一定是非常豪華的,其中有著許多珍貴的陪葬品,而今天小編要講的這件文物,形狀奇怪,卻是用來盛酒的酒杯,被國家列為了一級國寶。
  • 1970年,美國沙漠挖出1噸重華人屍骨,揭開一段充滿血淚的華工史
    圖片實際位於秘魯 於2017年發掘 僅示意1970年,美國內華達州的沙漠中,挖出了近一噸重的華工屍骨,人骨的體重大約佔人體總重量的27%左右,由此倒推可知大約有25-30名華工陳屍此地。根據史實推斷,這批華工很有可能死於美國太平洋鐵路建設時期。然而,這只是華工死亡人數的冰山一角。
  • 工地挖出神秘黑瓶,專家趕來,後續挖出7000多件文物
    ——雅斯貝爾斯(德)文章類型|歷史文化字數|643,閱讀約2分鐘1992年,石家莊一磚窯擴建時,一名工人挖洞時挖出一個神秘的黑瓶。瓶子造型別致,看起來真的很不凡,於是工人就把黑色的瓶子藏了起來。據專家測算,該墓內共有文物7000餘件,且工藝精湛,藝術水平極高。其中許多堪稱國寶。經過比對文物,翻閱歷史文獻,專家們最終確定,墓主為西漢常山王劉順。他墓的發掘,對專家們研究常山國歷史具有重要意義。現該墓被列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建築工地挖出神秘黑瓶,專家聞訊趕來,挖出7000多件文物
    不過這個事情很快流傳開來,尤其是那個神秘的小黑瓶,更是讓當地村民認為此地埋藏有寶貝,於是當地村民蜂擁而至,想要從這裡挖出寶貝,當地警方很快出動了警力,封鎖了此地。考古專家認定,也許這個磚窯的地下,就埋藏有瓶子的秘密,於是著手準備,挖開地基,一探究竟,隨著挖掘工作的深入,專家在地下發現了一個古墓,而且這個古墓的面積龐大,年代大約在漢代,並沒有被盜。
  • 文物出土時碎成2389塊碎銅,為了修復它花了整整10年,價值連城
    三星堆遺址是我們全國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豐富的的古蜀文化遺址,在這裡我們的考古隊發掘出了大量的奇特文物。確實三星堆遺址出土了非常多的逆天國寶,每一件都代表了我們中國的文化精髓,這件文物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三星堆遺址中所有文物的優秀代表,專家稱這樣稱讚它的,說它有著通靈、通神、通天的特殊功能,而且還代表了古蜀人民對於太陽神的崇拜之情。
  • 為何禁止文物出國展覽?史學家:你看被禁的222件文物,有多驚豔
    文物乃歷史瑰寶,保護文物是全體華夏民族的責任和義務,不過文物雖然珍貴,但我們還可以在博物館辦展覽的時候一睹其風採,對現在的和平盛世來說,文物是國家文化的代表,同時也是國家的顏面。
  • 全球頂尖的青銅鏡匯集地、全國一級文物最多的非國有博物館,就在...
    全球頂尖的中國青銅鏡匯集地 全國一級文物最多的非國有博物館 全省首家試行夜間開放的博物館 ......
  • 齊王墓挖出一件113斤「銅鏡」,厚度卻僅1.2釐米,考古家嘆為觀止
    古代確實是誕生了無數的珍貴歷史文物,其中許多文物的發現讓我們現代人感到了嘆為觀止,因為你實在是無法想像的到這居然是數千年前古人的發明,為此這既讓我們感到佩服,又感到了汗顏啊。事情發生在1978年的山東臨淄大武鎮窩託村南側,當時這邊要擴建膠濟鐵路東風車站,為此現場來了許多的工人在這裡施工,可是就在工人們取土的時候,卻意外的挖出了一些奇怪的物體,其實就是一些文物碎片。
  • 為什麼要規定有些文物禁止出國展覽,我國首批被禁文物有多逆天?
    ——《馮驥才賀蘭山下感慨之言》 文物,是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見證者,他們身上承載著歲月的痕跡,記載著千年前的故事。 現代人通過高科技,利用這些文物溝通古今,將千百年前的故事講給現代人聽。這些文物,對現代研究歷史文化有著極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