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藏身宇宙塵埃中的特大質量黑洞

2021-01-10 快科技

英國科學家最近發現了隱藏於我們視線中的五個特大質量黑洞。這一發現導致科學家們推測,宇宙可能隱藏著數百萬個神秘的黑洞怪獸,它們會吞噬掉任何接近它們的東西。

特大質量黑洞位於大多數大型星系的中心,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逃離它的萬有引力,即使是光線也不行。英國杜倫大學的天文學家所帶領的國際科學家團隊稱,五個特大質量黑洞一直被宇宙中的塵埃雲所遮擋,他們也藉此推測出宇宙中可能隱藏著數百萬個類似的黑洞。

當研究團隊藉助美國宇航局的核光譜望遠鏡陣列(NuSTAR)衛星天文臺對宇宙中發現的九個黑洞進行觀測時,發現了這五個隱藏的黑洞,此前科學家們認為這九個黑洞極其活躍,不斷向太空中噴發高能X射線。

這座天文臺所在的衛星繞地球軌道飛行,它能夠發現更高能的射線,而且能夠發現數光年外的隱藏黑洞。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稱,這五個黑洞比他們之前認為的要更加明亮而且忙碌,在快速吞噬著周圍物質材料的同時噴射出大量的射線。

杜倫大學河外星系天文學研究中心的碩士研究生,同時也是這項研究的首席作者George Lansbury稱:「長期以來,我們都知道特大質量黑洞不會被宇宙中的塵埃所遮掩,但是這一發現讓我們懷疑有更多的黑洞都是這種狀態。」

他補充道:「多虧了核光譜望遠鏡陣列(NuSTAR)衛星天文臺的幫助,使我們能夠清楚的觀察到這些隱藏的怪獸,我們預測到它們的存在,但是之前從未發現它們。儘管我們只探測到5個特大質量黑洞,但是我們可以由此推斷整個宇宙的隱藏黑洞數量非常巨大。」

這項研究發現發表在了《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科學家們也將在周日北威爾斯舉辦的皇家天文學會的天文學會議上公布這一發現。

相關焦點

  • 古老黑洞也需要不斷吃東西?科學家發現,氣體和塵埃就是它的主食
    筆者:三體-小遙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看萬事萬物的存在,人們總會有不同的發現。相比於整個宇宙,塵埃的大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然而在量子力學中,一粒塵埃就是一個宇宙。隨著相關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人類已經無比清晰地認識到了自身的渺小。
  • 哈佛科學家發現宇宙超級黑洞「鼻祖」
    據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已經確認在宇宙中存在大量的黑洞,幾乎每個星系中央都存在超大質量黑洞,而一些質量更小的黑洞則更多,那麼這些黑洞的前身是什麼模樣就成了科學家的研究焦點。來自錢德拉宇宙演化調查的項目科學家發現在宇宙大約12億歲時就出現了超大質量黑洞,這些星系核的樣本記錄了宇宙早期黑洞的成長過程,科學家通過活動星系核的研究了解到宇宙早期超大質量黑洞的吸積情況,並釋放出高速移動的帶電粒子噴流。
  • 吞噬宇宙的超級大黑洞
    這張是NASA的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和哈勃望遠鏡合成的黑洞圖像。科學家發現黑洞的旋轉率是光速的一半。距地球6億光年的「馬卡良231」星系中,科學家發現了超質量雙黑洞系統,它們如同兩條太極魚,圍繞著彼此不斷旋轉,組成一個「太極」圓盤。
  • 宇宙中最恐怖的天體竟然不是黑洞?科學家:類星體了解一下!
    根據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數據,迄今為止人類觀察到的宇宙直徑大約為930億光年,而且還在不斷增大。如此龐大的宇宙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天體,行星、恆星、星系等等。在大部分人的認知裡面,黑洞無疑是宇宙中最為恐怖的天體!
  • 科學家發現銀河系中或擁有許多黑洞雙星系統
    雙黑洞像打蛋器一樣互相環繞,它們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20到100倍,這樣的雙黑洞系統也被稱為共生雙黑洞據國外媒體報導,黑洞碰撞、合併會產生強大的時空漣漪,科學家發現當兩個黑洞合併時,會釋放出巨大能量的引力波,這個預言由來已久
  • 人類發現「中等質量黑洞」!黑洞理論被打臉是肯定的了
    為什麼科學家們會得到這種驚人的推論呢?因為這次LIGO發現的是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不僅如此,這個黑洞還是由更小一點的兩個黑洞合併形成的:一個是6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另一個是8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令科學家們奇怪的就是這顆8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根據我們現有的「黑洞理論」,宇宙中是不應該存在8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的。
  • 黑洞中有行星?行星中有生命?
    浩瀚宇宙中,黑洞猶如一隻吞噬猛獸,沒有任何物質能從它的巨大引力「魔爪」中逃脫,就連光也不例外。 近日,有研究團隊提出,超大質量黑洞周圍存在類似圍繞恆星運轉的行星。這類行星是如何形成的?是否普遍存在?它們又是如何被發現的?這些行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 回顧2019:科學家們拍攝到的人類第一幅黑洞影像
    圖解:位於M87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推估質量達太陽的數十億倍。這是人類史上第一張直接對黑洞觀測的天文影像,由事件視界望遠鏡所拍攝,發表於2019年4月10日。那麼黑洞實際看上去是什麼樣的?什麼望遠鏡能做這樣的觀察?觀測中可能遇到什麼問題?
  • 哈勃捕捉到超大質量黑洞的「影子光束」,其延伸至少有36000光年
    天眼哈勃又有新發現哈勃望遠鏡一直被譽為「人類的天眼」,正是因為它,我們看到了宇宙中那些不可思議的事情。IC5063星系中心處應該有一顆超大質量的黑洞這個巨大的陰影就像被某種物質遮擋住了其中的光線一樣,這說明IC5063星系中心處有個活躍的核球,位於其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正不停地吞噬吸積盤及其周圍的塵埃和氣體環狀物質。
  • 美國宇航局發現遙遠星系當中的超大質量黑洞失蹤了
    天文學家認為,阿貝爾2261和宇宙中大多數大星系一樣,其中心應該有一個巨大的黑洞。預計黑洞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30億到1000億倍之間,但現在已經無法找到這個黑洞。 下面的圖像是由哈勃的光學數據和斯巴魯望遠鏡合成的,顯示了星系團中的星系。錢德拉的X射線數據顯示,背景熱氣體瀰漫在星團中,呈粉紅色。在圖像的中心是一個巨大的橢圓星系,它位於星系團的中心。
  • 巨大又貪婪:回顧2019年度之最——7個金屬的黑洞發現
    圍繞在超級黑洞附近的塵埃和氣體之環幾乎延展了一千光年6.一個非常,非常大的超級黑洞我們已經知道超級黑洞都很大,但在8月份,在南智利使用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天線陣的天文學家們發現了它們中目前為止最大的一個5.早期宇宙中被隱藏的黑洞黑洞最罕見的發現之一是,科學家團隊用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在氣體雲團的後面,發現了這個神秘隱藏著的巨獸。報告說,這個黑洞在宇宙大爆炸後的不到10億年就誕生了,現在已有接近1300億歲。
  • 人類發現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日前,美國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宣布,他們首次探測到了一個中等質量的黑洞。這項由超過1500名研究人員參與的引力波探測研究顯示,約70億年前,質量分別為太陽的66倍和85倍的兩個黑洞,在發生激烈碰撞後,形成了一個新的中等質量黑洞。這也是人類迄今探測到的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 在宇宙中,黑洞吞噬的星球,都去哪裡了?
    黑洞核密度無限大,再大也有質量啊,體積無限小,再小也不能小於原子核啊。原子比喻成足球場,原子核就像場中一個桌球,黑洞壓縮的只是原子的空間,質量沒變。 黑洞一個個吞噬天體,經過漫長的時間後宇宙中的天體都被黑洞吞噬,然後黑洞與黑洞再慢慢一個個互相結合,所有黑洞形成一個奇點,奇點再次爆炸形成第二次宇宙,這就是輪迴。
  • 宇宙中各種天體中的「霸王」,最大的黑洞、最大的星系你知道嗎
    最大的行星木星在太陽系稱王稱霸,在整個宇宙就沒有什麼脾氣了。J1407b是宇宙最大的行星之一,質量是木星的20倍,半徑也有木星的3.15倍。最大的黑洞Ton 618是一個距離我們104億光年的類星體,擁有極其巨大的能量。類星體是人類未知的天體,目前科學家認為是超級恐怖的黑洞吞噬時形成的吸積盤。據計算,Ton 618的質量是太陽的660億倍。按照萬有引力公式來計算,即使距離它1920億公裡以外的光線,都無法逃脫它引力的束縛。
  • 探秘12個著名宇宙黑洞:天鵝座X-1雙星系統(圖)
    據國外媒體報導,黑洞是宇宙中最令人捉摸不透的神秘天體。現在讓我們盤點一下宇宙中最著名的幾個黑洞候選目標。  1.天鵝座X-1雙星系統天鵝座X-1雙星系統  這張照片是天鵝座X-1雙星系統的X射線照片,這是科學家們第一個懷疑是黑洞的天體。
  • 宇宙中最亮的黑洞,亮度超2萬銀河系,吃的還最多,每天一個恆星
    黑洞是宇宙中的「饕餮怪獸」,其特質就是只吃不吐,由於擁有強大的引力,黑洞對經過它身邊的所有物質來者不拒,就連光從它這裡經過也會被吸進去,其引力強到不可思議!天文觀測已發現宇宙中有兩種黑洞,即恆星級黑洞和星系級黑洞,恆星級黑洞都是由恆星發生引力坍縮事件形成的黑洞,質量通常在太陽的3~1000倍之間,而星系級黑洞則被認為產生於宇宙之初,是由宇宙大爆炸之後,區域物質極為密集的地方,直接坍縮形成的,這樣的黑洞質量較大,至少在太陽質量的萬倍以上,甚至可達太陽質量的數百億倍,迄今為止科學家們發現的質量最大的黑洞為Ton618,質量為太陽的660億倍左右
  • 宇宙「怪獸」:諾貝爾獎為何聚焦黑洞研究?
    原標題:宇宙「怪獸」:諾貝爾獎為何聚焦黑洞研究?參考消息網10月8日報導10月6日,英國人羅傑·彭羅斯、德國人賴因哈德·根策爾和美國人安德烈婭·蓋茲因在黑洞研究中做出的貢獻而被授予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黑洞「心臟」跳的頻率被科學發現,準周期振蕩信號,揭示黑洞奧秘
    我們的宇宙充滿了神奇,有很多自然現象是人類根本沒有辦法想像的。這也是為什麼人類會全力以赴研究宇宙科學,因為探索就是人類的本能,有了這種本能,人類就會有無限的動力,去發掘宇宙神奇的奧秘。在宇宙之中有很多神奇的現象,比如黑洞就是其中之一,這些年科學家在黑洞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果。
  • 科學家首次發現兩個黑洞爭食一顆恆星景象,發生在26億光年外
    在遙遠的宇宙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黑洞一起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被認為是人類首次觀測到雙黑洞「爭食」一顆恆星的奇觀。相關研究論文已經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相對而言,宇宙中比較多見的是單一黑洞吞噬恆星的現象,這在銀河系中就已經發現很多起,而且較小質量的揮動的發現幾乎都與這種現象有關,這是因為黑洞本身並不發光,而且它不但不發光,還會吸收來自其他天體的光線
  • 飢餓又貪婪,危險而誘人,盤點2019年的七個神奇黑洞
    這個位於M87星系的黑洞顯示出它那閃亮而熾熱的光芒,其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隨著科學家們獲得了更強大的望遠鏡和更先進的技術,隨之被揭露的真相回答了一些老問題,也帶來了一些新問題。通過這些新的發現,科學家已經確定了一件事:黑洞有時會表現得相當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