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張「外油內幹」的臉背後,都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

2020-12-11 陳瑾博士

有的大油田,爆痘、黑頭、毛孔粗大,

但是,竟然也會卡粉!

特別是冬天......感覺自己的臉是分裂的

一部分誠實的出著油,一部分敬業的脫著皮

難道我就是典型的「外油內幹」?

但是,真的有「外油內幹」這種膚質嗎?「外油內幹」是怎麼造成的呢?「外油內幹」應該怎麼護膚呢?

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聊聊「外油內幹」皮膚的這些事。

01皮膚類型有多少

港真,你真的知道你是什麼膚質嗎?

我們的皮膚根據油脂分泌多少分為:

油性、乾性、中性、混合性。

幹皮就是皮膚屏障受損引起的皮膚缺水缺少油脂分泌。皮膚乾燥可能引起脫屑、皮膚瘙癢甚至皮炎、溼疹等皮膚病。

油皮皮脂腺分泌功能比較旺盛,導致的後果呢就是臉上油脂比較多,所以不少油皮小姐妹看起來就會有點「油膩」,而且油皮一般還會贈送「毛孔粗大+黑頭+痘痘」大禮包。

混合皮是指額、鼻部油性,兩頰等其他部位乾性。

看到這裡一定有不少姐妹會問:那我要怎麼判斷自己的膚質呢?方法就在這裡啦!

當你洗完清水臉之後,等待皮膚自然晾乾。

感受緊繃感多久消失,如果你是:

20分鐘以內,油皮;

20~40分鐘,中性皮膚;

40分鐘以上,幹皮。

所以說!姐妹!

「外油內幹」是一種偽概念,是沒有這種膚質存在的!

那到底為什麼會出現「外油內幹」呢?

02為什麼會出現「外油內幹」?

如果「外油內幹」是一個偽概念的話

又要怎麼解釋皮膚的這種狀況呢?

首先,讓我們再來重溫一遍皮膚屏障的結構

皮脂腺分泌的油脂、角質層細胞產生的脂質和皮膚表面的汗液共同組成皮脂膜,分布在皮膚的最表面,這也是造成大油田看起來「亮晶晶」的罪魁禍首,皮脂膜下面是角質層,是由層層疊疊的角質形成細胞和細胞間脂質組成的「磚牆結構」,角質形成細胞中的天然保溼因子和細胞間脂質不僅可以鎖住皮膚中的水分(保溼作用),還可以組成皮膚屏障,抵抗外界的刺激。

並且,角質層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衰老的角質細胞會有序的從表面脫落,從基底層慢慢爬上來的新鮮血液又組成了新的「磚牆結構」。但是!如果角質層的含水量不足,衰老的角質層就不能安安靜靜的退休,只能被留在皮膚表面,慢慢堆積,就形成了所謂的幹的起皮的那層皮...

所以,皮脂含量主要和皮脂腺分泌有關,而皮脂腺分泌又和年齡、性別、雄激素、飲食、季節等有關,不過與皮膚含水量並沒有直接的關係。而皮膚保持在正常的含水量主要得益於皮膚表面的皮脂膜和角質層屏障,鎖住水分,保證經皮丟失水分在正常範圍內。

那按理說有了油脂的保護,皮膚就不那麼容易缺水了呀,那為啥還會幹的起皮,幹的卡粉呢?

兩個字:作死!

大油田朋友們頻繁的清潔去油和「去角質」操作導致角質層受損,鎖水保溼成分少的可憐,不能鎖住皮膚中的水分,皮膚自然而然就幹了嘛(分泌再多油脂也救不了你),更別說冬天本來皮脂腺分泌就會減少(攤手。

總結一下:冬天皮脂腺本來分泌少,但本質油皮還是會出油,這就是「外油」,過度清潔導致皮膚屏障受損不能鎖住水分造成衰老的角質層不能正常的代謝,就形成了「內幹」。

03「外油內幹」怎麼護膚?

1.拒絕過度清潔!

(特別是冬天)

拒絕過度清潔!拒絕過度清潔!拒絕過度清潔!(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過度使用去角質產品、清潔面膜、潔面儀等等清潔工具真的會破壞我們的皮膚屏障!從而導致皮膚缺水的出現!

請記住:正常的油脂分泌真的會對皮膚有保護作用!

2.溫和潔面

上次直播我們也講了油痘肌的護理,對於洗臉次數,特別是冬天洗臉的次數,大家就量「油」而行,不是城牆皮的可以每天就洗一次。

其實,我們對於「外油內幹」洗面奶的選擇,最重要的還是溫和,弱酸性和弱刺激

那哪些洗面奶屬於溫和的洗面奶呢?這個知識點相信很多小姐妹都掌握了,胺基酸類表面活性劑的洗面奶咯,就比如仙瑟胺基酸洗顏乳的主打表活就是經典的胺基酸類表活——月矽酸穀氨酸鈉、椰油醯穀氨酸鈉、椰油醯穀氨酸二鈉,發泡性優異,刺激性小,使用安全。

那其實還有一種烷基糖苷類的表活,比胺基酸類表活更加溫和,敏感肌也可以使用的,但相對來說清潔力就稍弱一點,比如薇諾娜的舒敏保溼潔面乳和美帕的藍球潔面晶露中都有的月桂基葡糖苷、寶拉潔面凝膠和玉澤淨顏調護潔面泡裡面含有的癸基葡糖苷、還有經常和上面兩種搭配使用的椰油基葡糖苷。

這些含有溫和的表面活性劑的洗面奶就比較適合皮膚被「作」壞的外油內幹朋友。

3.皮膚屏障修復

皮膚屏障受損導致皮膚變幹那肯定首要任務是修復皮膚屏障咯。

對於皮膚屏障的修復,首先要依靠優質的皮膚天然保溼因子成分,同時,良好的舒緩修復抗炎成分也是必不可少的。

常見的天然保溼因子——甘油、丁二醇、丙二醇、胺基酸、乳酸鈉、透明質酸、海藻糖、PCA-Na等廣泛分布在各種潔面產品、乳液、面霜和精華當中,但是保溼做好了,要想鎖水,還需要「封閉劑」來延緩水分的流失,常見的有各種油脂類成分、合成脂類成分,矽油類成分和高分子增稠類成分,就比如凡士林、燕麥霜、馬油等等。當然,還有保溼修復一把抓的皮膚天然成分——角鯊烷、神經醯胺、脂肪酸,功課做得好的小姐妹們應該已經耳熟能詳了~

那常見的修復成分經典的有維生素類的,比如美帕的維生素原B5修復噴霧和理膚泉B5多效修復霜中的維生素原B5(泛醇),修麗可維生素C溫和修護精華液中的維生素C(抗壞血酸),貝德瑪賦妍煙醯胺滋潤修護霜中的維生素B3(煙醯胺)等等,都是兼具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優秀成分。

同時,一些植物提取物成分比如閱膚皮膚屏障修復霜中的馬齒莧提取物、光果甘草跟提取物,雅詩蘭黛精華和玉澤皮膚屏障修護精華乳中的紅沒藥醇,薇諾娜舒敏保溼修復霜含有的尿素囊,以及金縷梅提取物、甘菊類提取物等等也有良好的舒緩修復作用。

最後再次敲黑板!

「外油內幹」不是一種膚質

而是一種現象

「外油內幹」小姐妹們

拒絕過度清潔

溫和潔面

修復皮膚屏障

當然也不要忘記保溼!防曬!

純粹正宗的油皮才是好油皮!

相關焦點

  • 「外油內幹」不是一種膚質,而是一種皮膚問題!
    上妝後又油又起幹皮,在線求救!!!不得不說,這就是傳說中「外油內幹」的最渣膚質了。外油,「油」的是皮脂;內幹,「幹」的是細胞間脂質。皮脂和細胞間脂質,是我們皮膚內最重要的兩種油脂。最終,細胞間脂質被破壞,皮脂分泌過多,就形成了我們說的「外油內幹」了。皮膚油脂分泌的影響因素正常皮膚分泌的速度大約是每3小時1mg/10cm,如果以一張臉的表面積440cm來進行估算,那么正常一張臉每天的平均出油量就是352毫克。
  • 皮膚外油內幹瘋狂補水還缺水??
    3.外油內幹 第三種也是重點,就是所謂的外油內幹一說到外油內幹,就會有很多人出來喊。二,外油內幹的真相其實還有這麼一個現象,就是有人會一年四季都過敏的,比如春天花粉過敏,夏天紫外線過敏,秋天乾燥過敏,冬天塵蟎過敏。
  • 皮膚外油內幹適合補水嗎?
    皮膚外油內幹是水油不平衡的表現,相信很多女性都這樣認為,但是這種說法,真的是對的嗎?護膚是需要講究科學和技巧的,切忌盲目清潔、控油,效果不好反而傷害皮膚。結果就會覺得臉很乾,但又很油,而分泌的油脂還很容易堵塞毛孔,反反覆覆長痘痘,長閉口,皮膚泛紅等等。
  • 都2020年了,你還在相信「外油內幹」的騙局?
    前幾天聽到小助理在抱怨自己「外油內幹」的膚質。明明是油皮,卻經常出現上妝卡粉、乾燥起皮的情況,一點油皮的尊嚴都沒有。你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困惑:「我的皮膚外油內幹,應該要怎麼補水呢?」角質層因為受傷而「罷工」,皮膚內大量水分沒有任何阻礙地蒸發出去。這時候,無論從外面補充多少水分都留不住。
  • 「外油內幹」到底是什麼鬼?
    說到護膚必須聊到的膚質往往分為乾性、油性、中性和混合性但現在有越來越多姑娘說自己是外油內幹
  • 「外油內幹」的30+皮膚如何清爽地乘風破浪?
    早上醒來經常油光滿面,洗完臉反倒覺得緊繃;不塗護膚品臉就乾燥泛紅,沒過多一會兒又會往外冒油、毛孔明顯;平時認為自己是大油田,可上妝時總卡粉起皮?到了下午,可以輕鬆摸到臉上的油脂,同時臉頰還會出現幹癢、爆皮的情況;總之一天下來,把油皮幹皮的煩惱全佔上了??
  • 啥叫「外油內幹」?
    所謂的「外油內幹」是問題肌膚失去水油平衡表現出來的狀態。水油失衡肌膚就會分泌旺盛的油脂,所有肌膚問題由此而生:毛孔粗大、痘痘、黑頭、粉刺、敏感、暗黃、粗糙、膚色不均等將會接踵而至。肌膚出油較多的朋友們,你該注意了外油內幹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種情況就是皮膚的水油調節機制失衡了。鎖不住水分,皮脂腺卻依舊大量分泌油脂。
  • 護膚界的最大謠言,王大發你別再被「外油內幹」騙了
    那麼今天就來揭露外油內幹這個護膚界流傳最廣謠言的真相!>一句話總結,外油內幹不是一種膚質 外油內幹,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在摸起來有臉明顯油感的同時,卻還是有一種皮膚緊繃的感覺 相應地,除了「外油內幹」以外,還有衍生出來的「水油失衡」也不是一種正確的概念。在皮膚相關的醫學資料中,並沒有「水油失衡」這一說法,完全是商家們為了賣產品而造出來的噱頭!
  • 什麼是「外油內幹」肌膚?怎麼護理?
    「外油內幹」是不是一種皮膚類型?是如何形成的?到底怎麼護理呢? 首先要明確,在皮膚分類中,並沒有「外油內幹」這種皮膚類型。 「外油內幹」是對皮膚一種感覺的描述。很多情況下,都可以引起「外油內幹」的感覺。以甄垚和消費者多年一對一交流的經驗來看,通常在三種情況下,消費者會用「外油內幹」來描述自己的皮膚狀況。
  • 外油內幹,居然真的存在?
    相信每一個小仙女都聽過不少次這句話你是外油內幹膚質覺得自己明明臉上出油多
  • 你們經常聽說的外油內幹到底是什麼?
    可以說容易長痘的肌膚80%以上都是水油不平衡、外油內幹導致的。所以要根本上治痘肌,就要從肌底調理。一、用對洗面奶很多痘皮認為自己是油皮,適合用皂基潔面,這樣臉才洗得乾淨。但是控油不等於過度清潔,皮脂膜對皮脂腺是一個反壓力,長時間的過度清潔,會刺激皮脂腺功能亢進,簡單來說,就是「越洗越油」。
  • 你真的了解 「外油內幹」嗎
    外油內幹的「真兇」並不是缺水。
  • 外油內幹,光靠補水來保溼?神仙也就救不了你
    所以夏季去油,冬季應該注意保溼,而控油之類的都是夏天的煩惱?外油內幹是什麼導致的?外油內幹是由於皮膚屏障受損而導致的!兩者並不是相互作用的關係,因為負責分泌油脂和保溼功能是不同的機能!所以當皮膚屏障受損,外油和內幹就容易同時出現。外油,是因為皮膚受到刺激後,皮脂腺分泌出更多的油脂;而內幹,是因為天然保溼因子流失,角質層缺水!兩個方面加在一起,造就了外油內幹!
  • 個案研習社 | 肌膚外油內幹:我到底是該補水,還是該控油?
    帶你走進芳香個案世界幫助你梳理用油思路01案例分享——如何對付外油內幹事實上她的皮膚也不過就是一般所謂的外油內幹,但由於她從小被單親媽媽百般挑剔,動輒得咎,因此她已習慣對自己批評指教,不相信自己也有做的好、調理得好的一天。我讓她試過好幾種精油,她最喜歡桂花,桂花對她的效果也最好。雖然如此,她還是憂慮,會不會有一天桂花也沒效了?我抄了一首朱淑真詠桂花的七言絕句給她,念到「人與花心各自香」時,她的嘴角浮起一抹淺笑。
  • 所謂的外油內幹居然是一種病?!
    外油內幹,我發現很多大寶貝兒就是這種膚質,油脂分泌旺盛得不得了,但卻還是有脫皮乾燥的問題。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外油內幹」的肌膚,用水太幹,有乳太油?那該怎麼護膚?
    很多剛開始護膚的小仙女都會問我,自己的皮膚是外油內幹型的應該怎麼補水呢?總覺得用了護膚品之後,臉上會很油膩,但不用的話,又覺得肌膚很差所以我根本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今天就來說一說,皮膚是內油外幹型的應該如何合理的護膚呢?「外油內幹」的肌膚,用水太幹,有乳太油?那該怎麼護膚?
  • 「外油內幹」可不只是櫃姐的銷售手段哦,它的前世今生是怎樣的?
    今年的冬天沒有格外地刺骨,「天乾物燥,小心火燭」的冬日特性依舊不變。有小姐妹紛紛卻抱怨起皮膚越來越外油內幹了,當然這大部分是來自於油皮妹子的呼喊。 外油內幹一般都是油性膚質會出現的狀況,油皮的「幹」和幹皮的「幹」有什麼區別呢? 皮膚出油和乾燥,這兩者看似對立卻同時存在的情況,就像油皮女孩的各種皮膚問題一樣難以琢磨。正常的油性膚質是不會有幹到起皮的情況,那麼出現「外油內幹」,油皮就不單純是油皮!它有了另一個名字:油敏皮。
  • 赫拉尼爾 | 原來,「外油內幹」是這樣被你作出來的
    有的以為自己是油性肌膚但洗完臉後覺得臉很乾化妝的時候也會有卡粉的現象又覺得像是乾性肌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許多人都會有這種感覺明明是臉在不停出油可還是感覺乾燥難忍我們稱這種現象為「外油內幹」1什麼是「外油內幹」?
  • 外油內幹的說法對嗎?有幾種皮膚類型?
    並沒有什麼外油內幹的皮膚類型。。。(後面會單獨說)那麼, 你的皮膚屬於上面的那種類型呢?並沒有一個科學的標準, 我建議用一款洗了臉不會立刻幹的洗面奶,泡沫在臉上停留時間5秒左右, 整個洗臉時間15秒)沒有皮屑, 沒有油,臉柔軟光滑,不覺得幹和緊繃 ---> 中性皮膚c.
  • 外油內幹到底是個什麼啊?
    外油內幹大家應該都熟悉吧,畢竟很多商家都打著「外油內幹」的旗號宣傳自家產品的功效。但是你真的了解什麼是外油內幹?提醒大家這只是商家的一種廣告手段,並非所有油性肌膚都是「外油內幹」型肌膚。而外油內幹應該是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