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雞蛋質量的指標較多,主要的分為質量性狀、營養物質含量、氣味和滋味。質量性狀與感官、破損率、新鮮度等有關;氣味和滋味也是直接影響人的感官感受;通過營養物質的測定比較,我們可以知曉雞蛋的蛋白、胺基酸、磷脂、維生素、礦物質元素等的含量。
(一)質量性狀1. 蛋黃的顏色感官指標,消費者偏好蛋黃顏色深些。蛋黃顏色分級是按照羅氏比色扇的色澤等級對蛋黃進行比色、分級的。該種比色扇已被認可為國際蛋黃品質標準,共有15種不同顏色的扇條。顏色越深越鮮豔的等級越高,我國規定蛋黃顏色要達到三級以上。蛋黃色級1981年國際標準可食蛋為4、5級,而今出口蛋黃要求8級以上。
羅氏比色卡(標準等級)
2. 蛋形指數蛋形指數=蛋的縱徑/蛋的橫徑×100%,蛋形指數直接關係到種蛋價值,破蛋率和孵化率,一般雞蛋的蛋形指數正常值在1.30~1.35之間。有研究表明(張慧君,2008),蛋形指數在1.30~1.35範圍內種蛋孵化率較蛋形指數在1.16~1.29和蛋形指數在1.36~1.49範圍內種蛋孵化率分別高12.7%和10.0%,差異極顯著(P<0.01)。
3. 蛋黃的係數蛋黃係數是指蛋黃高度與蛋黃直徑的比值。可以用來表示雞蛋的新鮮度,存放時間越短(越新鮮)的雞蛋,蛋黃係數越大,一級蛋蛋黃係數≥0.40,二級蛋蛋黃係數≥0.36,三級蛋蛋黃係數≤0.35。
4. 雞蛋哈氏單位哈氏單位,也叫哈夫單位,是表示蛋的新鮮度和蛋白質量的指標。濃蛋白越高,蛋就越新鮮,哈氏單位就越大。蛋白品質分級標準為:AA級,哈氏單位>72;A級,哈氏單位為60~72;B級,哈氏單位<60。
5. 蛋殼的質量蛋殼質量指標包括比重、蛋殼變形值、蛋殼厚度、蛋殼強度、殼重及單位表面積的殼重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蛋殼厚度,正常蛋殼厚度為0.30~0.40mm,厚度微小的變化對蛋殼破損程度有很大影響,例如殼厚0.38~0.40 mm蛋的破損率可能低達2%~3%,而蛋殼厚度0.30~0.32 mm的蛋破損率可高達10%。
(二)營養物質含量1.雞蛋含水量含水量越高,有價值部分越低,可購買性越差。
2.膽固醇含量蛋黃中膽固醇含量約佔蛋黃重的4%,為200~250mg/枚。每人每日從食物中攝取膽固醇200mg,即可滿足身體需要。膽固醇的吸收率只有30%,隨著食物膽固醇含量的增加,吸收率還要下降,200mg大約相當於1個雞蛋中的膽固醇含量或3-4個雞蛋的膽固醇吸收量。專家建議每天攝入50mg~300mg膽固醇為佳。
3.磷脂含量磷脂是人體組織細胞的重要成份之一,在細胞膜、大腦和外周神經組織中均有一定含量,對人體的正常生長發育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磷脂的轉化產物——乙醯膽鹼,是大腦中「信使物質」,傳導聯絡著腦中近200億個神經元,食物中若缺乏磷脂,可導致人體內乙醯膽鹼含量不足,從而出現記憶力衰退,甚至痴呆。因此,磷脂是一種重要的健腦物質,另外,由於磷脂化學結構上具有親油性、新水性的雙重特性,能溶解膽固醇,洗刷附著於血管壁上的廢物,故磷脂還能充當血管壁清潔工的角色,在防止人體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血管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蛋黃中含有豐富的磷脂,是人們獲得磷脂的重要來源。
4.蛋白質含量和蛋黃相對重蛋黃是雞蛋供給胚胎發育的主要營養部分,它包含了一個雞蛋的所有脂肪和膽固醇,及約為50%的蛋白質。作為一種食品,蛋黃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來源之一,所有的脂溶性維生素(A、D、E、K)都在蛋黃被發現,蛋黃是為數不多的天然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之一。
5.雞蛋全蛋中營養物質含量含水量、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鈣、磷和胺基酸等的含量
(三)氣味和滋味指內容物的氣體和滋味,涉及適口性,要求純正、濃鬱、無異味。
二、有機雞蛋的蛋品分析(一)研究比較結果從表1可以看出,有機養殖的雞蛋蛋形指數、蛋殼相對重量、蛋殼厚度和蛋黃脂肪含量最高,蛋黃顏色等級最高,蛋黃和蛋清含水率較高,膽固醇含量低,磷脂含量高於其餘2組。表明有機養殖能提高蛋雞蛋品質。
表1 有機養殖對雞蛋品質的影響
出處:(劉勇,2010,江蘇農業科學)
從表2可以看出,有機養殖的蛋殼強度、蛋黃比重、蛋黃顏色、哈氏單位、蛋黃膽固醇高於常規雞蛋,尤其是蛋黃比重、蛋黃顏色、哈氏單位表現更優,有機雞蛋的蛋清含水量、蛋清粗蛋白和常規相近,蛋黃含水量和蛋黃脂肪較低,綜合而言,有機雞蛋表現出更好的品質。
表2有機雞蛋與常規雞蛋的蛋品質研究
出處:(朱佳偉,碩士論文,2013年)
關於有機雞蛋中鈣、磷和胺基酸含量的研究較少,暫時沒有找到,就用放養和籠養的進行比較(表3和表4),因為有機養殖採用的是放養的方式,兩者具有相似的地方。
從表3可以看出,放養的柴雞蛋的乾物質率、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都是顯著高於籠養雞蛋,鈣和磷的含量比較接近,差異不大。(柴雞蛋:又可以稱其為土雞蛋,為北方稱謂,尤以京津兩地為甚,是為區分機械化養雞場飼養雞下蛋的稱謂,多指農家散養在山坡上,自由自在刨土覓食、吃蟲兒的雞下的蛋。)
表3 全蛋常規營養成分比較
出處:(《優質雞蛋生產技術》鄭長山、李茜主編,2015年出版,P60)
從表4可以看出,雞蛋中的總胺基酸含量現代籠養雞(京白939)稍高於放養柴雞蛋,但是穀氨酸含量放養柴雞蛋要比現代籠養雞蛋高15.48%,而穀氨酸是重要的風味物質,這可能是柴雞蛋風味更優的一個原因。
表4 雞蛋中胺基酸含量(%)對比
出處:(《優質雞蛋生產技術》鄭長山、李茜主編,2015年出版,P61)
綜合上述的比較結果,總結如下:
1.有機雞蛋的蛋重偏小,蛋殼強度較大,蛋黃比重較高,蛋黃顏色偏深,哈氏單位較高,蛋黃磷脂含量較高。
蛋重:有機雞蛋個頭較小。
蛋殼強度:蛋雞產蛋率越高所消耗的鈣量越多,所產的蛋往往蛋殼較薄。相反,體型越小的土雞蛋,因蛋雞的產蛋時間合理,鈣在體內沉澱較充分,其蛋殼越厚、越硬。有機養殖的蛋雞還可以在野外獲得額外的鈣和磷,鈣、磷的吸收具有協同作用,適宜的含磷量可促進鈣的吸收增加蛋殼強度。
蛋黃:當把家禽散養在牧草草地上,它們可以採食大量的牧草,從而獲得大量的葉黃素,導致蛋黃顏色呈現橘紅色的高顏色水平級別。
哈氏單位:說明有機雞蛋的蛋白粘稠度較好,蛋白品質較高。
蛋黃磷脂:有機雞蛋磷脂豐富。
2.有機雞蛋的乾物質率、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都是顯著高於籠養雞蛋,穀氨酸含量比現代籠養雞蛋高15.48%,有機雞蛋風味更佳。
我們將為你提供最新的有機知識和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