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肝是法國的傳統名菜,法語稱為「FoieGras」。
其中,「Gras」有頂級的意思,鵝肝在法國菜中的地位可見一斑。這道名菜將法國菜的浪漫推到了極至,更有人表示,鵝肝是最適合女人的一道西菜。
法國鵝肝的吃法通常是用小火微煎後,佐以波特酒或深色的醬。另一種吃法需要經過「特殊處理」,這種混合了別的材料的鵝肝通常在煮熟後冷卻,再切片成冷盤,也可淋上調味醬享用。一般在處理這種鵝肝時會加入的材料包括白蘭地(cognac)、蘋果白蘭地(Armagnac)、波特酒(port)和松露(truffles)。
德大特色德大的鵝肝在製作時,選用蘋果做配料。蘋果是西餐中常用的配料,用於去除西餐中的油膩,經過特殊處理後,蘋果會散發出一種特殊的香味,酸中帶甜。
烹飪技巧如此嬌貴的鵝肝對於廚師的烹飪技巧要求頗高,火候掌握更是一大考驗。德大廚師在烹製鵝肝時有一項不成文的規定,在小火微煎鵝肝時,廚師只能將鵝肝翻一次面,這樣充分保證了肉質的鮮嫩和營養價值。
法國是公認的美食天堂,鵝肝就是最讓人驚嘆的美食之一。根據法國最著名的美食百科全書《Larousse Gastronomipue》的定義,鵝肝是「用特殊辦法餵肥的鵝或鴨的肝臟。」有人可能對這種強行餵食的辦法有意見,但對於喜歡吃鵝肝的人來說,這一奢侈美味是無與倫比的。「樂」為你追蹤到了北京最美味的鵝肝,讓你在享受這入口即化的美味同時,還能了解一些有關鵝肝的知識。
鵝肝其實並不是法國的專利。古埃及人早就發現,野鵝在遷徙之前會吃大量的食物,把能量儲存在肝臟裡,以適應長途飛行的需要。而在這段時間捕獲的野鵝味道也最為鮮美。很自然,人們馬上想到了強行餵食(中國人早就用這種辦法讓鴨肉變得更鮮美了)。這種辦法從埃及傳到了羅馬,又傳到了法國。現在最著名的鵝肝出自法國西南部和斯特拉斯堡,美食家們仍在為哪個地方的鵝肝更好而爭論不休。最近,中國也加入了競爭:山東和雲南的農場都製作出鵝肝,口味正宗得連法國人都不得不承認。這的確很了不起。
現在北京有不少餐廳都有鵝肝,做法也不大一樣。我們的美食情報人員追蹤了一番,提出了我們的建議。在根據我們的推薦品嘗美味時,你就會知道你吃的是鵝肝醬(terrine)還是煎鵝肝(pan-fry)。鵝肝是一道美味,做法也隨著烹飪潮流而不斷變化。想吃有中國口味的鵝肝,那就去「長安壹號」(Made in China)吧,嘗嘗他們獨創的先煎再裹茴香粉和芫荽子就著芝麻餅、洋李泥酸辣醬和蔥絲吃的鵝肝吧,很有北京烤鴨的風味。阿麗雅(Aria)嘗試用現代手法演繹傳統法國餐廳美食,用鵝肝和塊菌配上要櫻桃、索泰爾納酒凍和奶油蛋卷片,也毫不遜色。
當然,如果不願意跑那麼遠,你也可以到商店買即食的鵝肝。不過要注意,如果罐頭上寫的是「慕思」(Mousse)或「鵝肝泥」(Cr ème de Foie Gras),這就不是百分之百的純鵝肝。要吃純鵝肝,你得挑「鵝肝塊」(Bloc de Foie Grasd』Oie)。還有一種辦法是到餐館買做好的鵝肝。
提醒一句:要嘗鵝肝可不便宜,但那麼一點點也夠你享用一陣子了。另外,我們也不必擔心鵝肝對心血管健康有什麼影響。據製作鵝肝的人說,鵝肝裡含量較高的是不飽和脂肪(也就是好的脂肪),據說對心臟也有好處。當然,一切都要適可而止。
選材
選材講究這道名菜的原料來之不易,首先是精心挑選在春天出生的鵝,用混合了麥、玉米、脂肪和鹽為主的飼料進行「填鴨式」餵養,每天填塞至少1公斤的飼料,時間長達至少4周,直到鵝的肝被撐大為止。這些鵝肝一般重達700克至900克。
此外,鵝肝的顏色也很重要,受傷或有損壞的鵝肝是不被採用的,只有那些純鵝或鴨肝才能被稱作「FoieGras」。
然而,即便挑選了合格的鵝肝,保存鵝肝也是重要環節。據悉,一般情況下,新鮮鵝肝只能保持24小時,保存溫度在0度到2度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