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武士的鎧甲長啥樣?看看《大秦賦》第四季集吧

2020-12-17 History心發現

《大秦賦裡》第四集的歷史背景,是公元前259年邯鄲之戰,魏國和楚國都起兵相救,大破秦軍。楚考烈王重新發起各國合縱,還派人到赧王處請求赧王以天下共主名義下達組建聯軍的命令,周赧王為此求助於西周公。西周公傾其國力組建起一支5000多人的軍隊,與諸侯商定在伊闕會師。最後只有楚國和燕國軍隊到達,合縱失敗。3年之後,秦國兵臨洛陽王城,要搶奪周天子的九鼎,周赧王在得知西周公的合縱失敗之後,兩個白髮老翁在九鼎前捶胸頓足,嚎啕大哭,除了無能狂怒之外,對秦吞周國的現實無可奈何,令人慨嘆。而且周王為了組織軍隊,向周國富人借債,但是最後合縱失敗,沒有獲得任何戰利品,所以只能躲到高臺上避債,這就是債臺高築的由來。

雖然這一段很短,但是電視劇中的西周公和東周士兵的皮甲樣式,參考的是劉永華在《中國古代軍戎服飾》中,對東周武士的復原:

劉永華在《中國古代軍容服飾》中對東周武士的復原圖

曾侯乙墓文物的復原蠟像

而這張復原圖的歷史依據,其實來自於湖北隨縣擂鼓墩戰國墓出土的曾國楚式皮甲。皮甲製作於戰國早期,而皮甲的年代大致相當於春秋末年-戰國早期,加上曾國是姬姓諸侯國之一,所以,劉永華老師將曾皮甲用作東周護甲的參考了。這套護具出土時皮質內胎已經全部分解,僅有表面的髹漆愨保留了下來,髹漆痕跡顯示,皮胎堅韌,毛孔細密而多,部分關鍵部位的皮革更加厚實,屬於典型的南方水牛皮或者犀牛皮甲冑,印證了「操吳戈兮披犀甲」的描述。

曾侯乙皮甲復原圖

根據復原工作顯示,這套護具從甲片壓邊,甲片結構,馬胄花紋等特徵判斷 , 發現有模壓成形的痕跡。當時曾國人可能是先用青銅或錫鉛等鑄造出金屬模具 , 然後用這些模具壓製出皮甲片, 這是讓甲片成形的基本方法。整個制甲的程序大體有:塑形、翻範,焙燒、澆注模具 , 修整和皮料 , 壓合甲片,打開模具,逐片取出修整 , 甲片打孔,髹漆,組編。所以每種不同形狀的甲片,全要經過上述工序,故製作一套甲,需要上百套模子;而只要有一整套甲冑的模具,就可以大量製作相同款式的護具。

曾侯乙皮甲復原圖

值得注意的是,這套皮甲甲有典型車戰時代的痕跡:皮甲的下擺和下半身防禦比較粗糙,近乎於無。這是因為春秋末期車戰依舊是當時的主要戰鬥方式之一,所以貴族甲士如果站在車上作戰的話,那麼腿部就處於被車廂保護的狀態,所以這一時代的中國甲冑和希臘甲冑相比,對腿部保護並不完善;

長沙出土的戰國披甲木偶人俑,也存在腿部保護粗糙的問題

此外,這套甲冑上有一個類似於高領口的結構---盆領。這個結構的作用不僅僅是裝飾,其實是為戰士提供脖頸部分的防禦。這一技術的疑似起源地帶在中亞地區,最早為各路中亞遊牧民戰士所使用,可以防止飛箭或者兵刃對脖頸的傷害,特別是從後往前的飛箭命中戰士。

而在在車戰時代,因為戰車作戰中存在車右用戰戈橫掃或啄擊敵方甲士的打法,所以面對戈這種以掃擊或者啄擊為主要殺傷手段的武器,盆領的作用就更加明顯了。此外,這套甲冑明顯有量體裁衣的工藝:前胸和後背的部分相對運動幅度較小,所以這裡的甲片有硬化處理,而且更長,體現了革堅則札長的制甲原則。

總而言之,《大秦賦》對於西周君和東周武士甲冑的復原同樣參考了復原圖和文物依據,儘管周王城的細分很少,但皮甲考證大體上令人感到欣慰。

相關焦點

  • 《大秦賦》:分不清周天子東周西周君遭鄙視,原來戰國末年有兩周
    最近,史詩級歷史劇《大秦賦》正在熱播,在網上引發廣泛討論。愛看歷史劇的人自然不會錯過這部劇。當筆者得知,《大秦賦》初播之時,便激動了一把:《大秦賦》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最後一部《大秦帝國之天下》觀感很贊,演員基本上都是演技滿滿的老演員,比如段奕宏、辛柏青、鄔君梅、李乃文、張魯一等。畢竟不用看小鮮肉小花旦的拙劣表演,心情自然會舒服很多,再加上這部劇,製作精良,令人忍不住感嘆,2020年快結束了,終於有一部良心劇可以入眼了。
  • 《大秦賦》的背景為戰國末年,為何卻同時存在東周和西周?
    在最近熱播的《大秦賦》中,先是有秦昭襄王攻滅西周,又有秦異人,即秦莊襄王攻滅東周。 可是,《大秦賦》的故事背景不是戰國末年嗎?時間上隸屬於東周。那秦國滅亡的「東周」和「西周」都是什麼地方呢?
  • 《大秦賦》一對活寶:西周君與東周君,為何周朝同時有兩個君?
    《大秦賦》熱播,有兩個人物堪稱一對活寶,讓人印象深刻,一個是西周君,一個是東周君。兩人年紀差不多大,性格特點也極其相似,都是:倚老賣老,不自量力又十分天真。公元前256年,西周君認為秦國到處徵伐,破壞了當初周朝分封天下的正常秩序,於是舉天子之旗,聯絡東方六國,集50萬大軍合縱攻秦。大軍包圍秦之伊闕,秦國形勢危急。然而,秦昭襄王舉重若輕,他根本不救伊闕,也不理會西周君及六國聯軍,而是令嬴異人與嬴摎帶兵直取西周君老巢洛陽。
  • 兵馬俑復活了,就憑這一點大秦賦都該得9分
    近期,《大秦賦》引發熱議,收視率創出系列劇的新高,評分卻高開低走,一路狂跌,從開播時的9分,隨著劇情進展,跌到了6.5分。看過《大秦帝國》前三部的觀眾,心裡無不渴望一部收官之作,一部恢弘的史詩正劇,最後卻淪陷為了宮廷戲,而且還很無腦、很狗血。觀眾一致認為,《大秦賦》壞在了劇本,邋遢注水,無底線改編,迎合了平臺,卻忘記了初心。
  • 大秦賦一共有幾集 大秦賦每周更新時間一周更新幾集
    《大秦賦》是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那麼,大秦賦一共有幾集?大秦賦每周更新時間!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大秦賦一共有幾集?大秦賦每周更新時間!
  • 看了幾集《大秦賦》,最出乎我意料的人,是「異人」
    ——佛朗索瓦從《大秦帝國》第一部開始,個人就很喜歡這個系列的電視劇,可能是太多的戲劇演義歷史後,看這類正規歷史劇反而更有感覺,而這次《大秦帝國》系列的第四部《大秦賦》終於是千呼萬喚始出來,而且不得不說,第一集秦攻趙國邯鄲的場面,讓我眼前一亮,和從前的歷史劇戰爭場面比較起來,個人感覺這戰爭場面的質感,便值得我把這部劇追下去。
  • 《大秦賦》中的西周、東周是怎麼回事?看了這篇就全明白了
    原創:唐封葉|葉話文史公眾號前言秦迷們期盼許久的《大秦賦》終於上演了,讓大家飽了眼福。不過前幾集中出現了東周和西周,把很多對歷史不太了解的觀眾弄糊塗了——西周早就滅亡了,怎麼還有西周呢?中學歷史課本裡教的、大家第一印象想到的東周、西周,是指東周王朝和西周王朝,當然西周王朝在前、東周王朝在後,具體說周王室建都豐鎬時期就是西周王朝,等到犬戎破鎬京,周平王東遷洛邑之後的周朝,歷史上就叫它東周王朝了。而《大秦賦》裡所說的東周和西周,則是指東周王朝在東周王畿內分封的兩個小諸侯國,即東周國和西周國,中國古代朝和國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大家一定能明白。
  • 秦國銳士甲冑幾何:從《大秦賦》兵甲,看先秦時代的中國甲冑
    隨著《大秦賦》的熱播,先秦歷史又一次進入了我們的視線,回想起「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的磅礴詩歌,大秦銳士所向無敵、以一當百的勇猛,一直令人嚮往。細看該劇,雖不能完全稱之為歷史,但服裝與甲冑的考究,還是頗為用心的,這恐怕也是人們關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 看看《大秦賦》前3集就知道!
    在口碑崩塌前,《大秦賦》因為一開始的攻城戰而備受矚目,被人寄予厚望,那麼從歷史角度考慮,電視劇一開頭的邯鄲圍攻戰到底有哪些拍的好的,和明顯的史實性失誤呢?別急,我們可以結合歷史記載和文物來看看,這些場面的得失所在。1.真實歷史上的邯鄲城的防禦工事是怎樣的?
  • 青黃不接的東周甲冑:從小兵到周天子都只穿皮甲?曾侯乙墓實錘了
    不過,要完成這樣一個場面,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這個猛男的盔甲應該長啥樣呢?由於存世的文物實在是太少,想把這個問題搞明白,還真沒那麼容易,比如說,你要想知道商朝,西周的戰士穿啥盔甲,那就只能半蒙半猜了,因為國內雖然也出土過一些商朝和西周時期的鎧甲,但大多零散而不成系統,你就是把北大歷史教授請來,他也給不了你一個準確答案。
  • 大秦賦電視劇嬴政摔孩子第幾集 大秦賦嬴政沒有摔死孩子原因解析
    《大秦賦》是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那麼,大秦賦少年嬴政扮演者是誰?嬴政摔孩子第幾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嬴政摔孩子第幾集?
  • 由《大秦賦》中的秦軍所想到的:穿了一層盔甲等於多了一條命?
    青銅劍。其實我也忘了是哪集了(主要是我自己從不關注集數,一般也是瞎看)有一個趙軍騎兵在平原上進攻秦軍步兵的片段,秦軍和趙軍雙方的護甲在對方的弓弩和青銅兵器的進攻之下如同土雞瓦犬一般,但畢竟雙方穿的都是皮甲,而且雙方的殺敵手段無外乎用弓弩射,以及戈戟的啄擊,這幾種手段破甲的機率都是非常大的。所以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盔甲對於古代士兵究竟有什麼樣的意義?
  • 看你會不會讀大秦賦裡的生僻名字
    大家來看看能不能念對《大秦賦》中人物的名字吧! 一、嫪(lào)毐(ǎi) 大秦賦劇照 秦始皇之母趙姬的男寵。
  • 為何在《精英律師》裡備受喜愛的朱珠,到《大秦賦》卻飽受爭議?
    電視劇《大秦賦》評分確實,無論是本劇開篇趙秦大戰的恢宏大場面,還是每一集道化服的講究,都體現著片方在製作過程中對歷史的尊重。而在演員演技方面,《大秦賦》同樣不輸大秦帝國系列的前三部。儘管男主角張魯一到第9集才正式登場(開篇亮相的那半張臉不算),但前8集圍繞秦異人和呂不韋展開的故事仍然精彩。
  • 《大秦賦》:好看的歷史正劇長這樣!
    《大秦賦》播出已近三分之一,豆瓣評分也經歷了一波三折,從剛剛上線時的8.9分再到8.0分(截至發布前),儘管如此,《大秦賦》依然是同時段評分、口碑都不錯的良心好劇。「大秦系列「改編自孫皓暉的小說《大秦帝國》,原作者用了15年的時間梳理秦的興亡,一個不算冷的知識:秦朝的統治期也就15年。如此傾盡心血的作品,自然是佳作。
  • 大秦賦:怪不得嫪毐被處極刑,你看看他都幹了啥不可饒恕的事
    大秦賦:怪不得嫪毐被五馬分屍了,你看看他都幹了啥缺德的事大秦賦中,隨著嫪毐被五馬分屍,蘄年宮之變也就徹底的結束了,縱觀這一段劇情,不由得讓人感嘆,嫪毐真不是什麼簡單的人物,畢竟他原本只是鹹陽城街頭的一個小混混,最後卻能引起大秦這麼大的內亂
  • 追《大秦賦》之前,我還不信網友的評價,看完之後,我被打臉了
    追完《大秦賦》更新的劇集,我只想說,我應該相信網友的評價!最近用了兩天時間,我快進把《大秦賦》更新的劇集看完了。追劇之前,在網上各處,確實看到了不少關於《大秦賦》的吐槽,指出了這部劇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我光從各處流散的劇照上看,覺得這部劇各方面質感都不錯。
  • 《大秦賦》之秦莊襄王:在位只有3年,卻奠定秦國統一基礎!
    大型歷史劇《大秦賦》上線後,好評不斷,該劇雖然是以秦始皇嬴政為主線,但卻橫跨秦國四大君王,他們分別是: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莊襄王(嬴子楚)、秦始皇(嬴政)。對於《大秦賦》來說,前四集以宏大的戰爭場景和典型的士兵服飾拉開了序幕,秦昭襄王嬴稷的的晚年也隨之登場。
  • 我們終於有了《大秦賦》
    而現在《大秦賦》質量口碑都非常不錯,同時以開播幾集來看。它並沒有「後宮」的愛情戲,以此降低朝堂的歷史權謀觀感。只要後續的故事劇情、角色塑造和思想內核穩住了。《大秦賦》就是近年來國內最好的歷史劇,甚至都沒有之一。
  • 光制式鎧甲就有十三種,還分大小號!隋唐盛世的鎧甲究竟長啥樣?
    唐朝身為一個武德充沛的朝代,自然也是非常重視鎧甲這一塊。《新唐書》裡記載,軍器監下設有甲坊署,專門負責鎧甲生產。唐軍雖然還不能為士兵定製鎧甲,但是已經開始分大小號了,《唐書·馬燧傳》記載,唐軍的鎧甲分大中小三號,分別給高中矮的士兵穿著。太白陰經軍械篇記載,唐軍一軍一萬二千五百人,配備有七千五百領甲,披甲率達到了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