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優秀的商業地產人才?業態、主題與商業定位的邏輯

2020-12-22 三緬

圈內曾流傳萬達老闆王健林的一句名言:"做住宅地產是小學生;做商務地產、寫字樓、度假村等是中學生;做商業地產是大學生;做城市綜合體是研究生"。筆者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並非說住宅房地產好做,而是形容商業類房地產難做。

當然,確切地說,商業地產的概念,實際上是統指非住宅類的、所有經營性房地產的總稱,其中既包含商務地產、寫字樓、度假村,也包括城市綜合體,甚至工業產業地產、大型文旅地產等等。

01

既然商業地產難做,那麼,其中有沒有區別於住宅房地產的基本邏輯?

顯然,這是肯定存在的,這裡主要存在兩大區別:一、住宅類房產是消費型房產,而商業房產是經營性房產;二、住宅房地在項目銷售完以後即告結束,而商業類房產在售完以後項目才剛剛開始。

住宅房產研究對象主要包括土地、金融、開發與置業人群四大要素。

而商業房產的研究對象除了上述四者之外,還要研究宏觀層面的經濟走勢、區域(城市)商業、目標市場,以及商業項目說依託的商圈、經營者和消費者。而每一種業態的商業地產,其開發、銷售、招商與經營的手法都不一樣。

這才是其之所有"難"的根本原因。

商業地產的基本邏輯是"投資與經營",住宅房產的基本邏輯是"投資與消費"。

商業房產本身不能直接拿來消費,它是商品或服務的載體。因此,商業房地產的研究對象不僅僅是誰來買房子,還要研究誰來租房子,租來做什麼,誰來消費,為什麼來消費,能消費多久等關鍵性問題。

02

正是因為商業是用來經營的,如果沒有商家進駐,就沒有辦法正常營業,更不能帶來正常的消費和利潤,這樣就會導致它一文不值,最後或空置、或破敗,淪為爛尾經濟。

商業地產涵蓋的商品與服務可謂五花八門,商業消費的豐富性註定了商家展示與經營的多樣化,同時也註定了商業物業在建築形態上的千變萬化。

例如,有的商家要求昭示性強,有的商家要求可達性強,有的商家卻要求私密性強,有的要求有停車位,有的要求帶電梯,有的要上下兩層,有的只要一二十平米,有的能承受50元/㎡/天租金,有的只能承受0.5元/㎡/天的租金,有的只做女人生意,有的只做孩子生意,有的是目標型消費,有的是隨意性消費,有的要在核心地段,有的在哪都能開。

商家所有的需求反應到商業物業上,建築形態就會呈現其豐富與多樣性。

03

要想把一個商業項目做好,首先必須要了解商業業態。

總體看,商業業態大概可以分為:購物(含商品批發與零售)、餐飲、休閒娛樂、交通、酒店住宿、文化藝術、服務等七個大類,每一項又可以細分出很多子業態。

例如商品購物可以細分出日用百貨、珠寶首飾、服飾箱包、五金家電、家居軟裝、建築建材、食品飲料等。餐飲分重餐飲與輕餐飲,輕餐飲又分飲品店、茶樓、咖啡館等。休閒娛樂常見的有酒吧、夜總會、KTV、電影院、電玩城、美容美體、健身房、足療保健、桌球、兒童娛樂等等。

作為專業人士,首先至少要了解以上所有業態選址要求,包括商圈要求、建築形態、面積、租期、合作方式等。

比如,蘇寧要在核心商圈面積3000㎡起,沃爾瑪要配300個以上免費車位租期20年或20年以上,肯德基要求最佳位置面寬12米,金逸影城要求層高9米,7天連鎖酒店建築寬度或進深14米左右為最佳等等。

其次,要了解商業坪效以及彼此之間的關係。

為什麼購物中心的珠寶首飾奢侈品總是在首層最好的位置,而美食廣場、電影院、KTV總是在樓頂或地下?主要原因就是商業坪效不同。產值最高的業態能承受更高的租金,受到最好的待遇。

當然,商業與市場都在發展與迭代,當前在一些大型綜合體中配置更高比例的餐飲休閒娛樂業態,成為新趨勢,雖然這些業態坪效不高,但可以招攬人氣,與零售購物形成互動,帶動整個商業氛圍。

04

作為專業人士,商業運營中還要對項目總體定位做綜合考量。

多數時候,商業中的商品或服務做何種安排並不容易做出合理判斷,比如,當一家酒店裙房空出3000㎡場地時,是引入一家大型的健身房、一家茶館還是數家美容院呢?

這裡就要考慮到"商業主題"問題。

商業主題是最近10年商業領域的新概念,可以理解成為是針對某一特定領域或特定消費人群的多種業態組合。如兒童主題中可能包含有關兒童的商品、娛樂、餐飲等多種業態。現在的大型商業體,幾乎都涉及多種商業主題,如餐飲主題、女性主題、休閒主題、數碼主題、家居主題等等,這些商業元素的聚合,可以形成整體品牌效應,給消費者帶來更好體驗,更有利於商業體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對商業業態與商業主題的認識,最終會形成對商業的整體定位和整合包裝意識。

這是一項需要綜合各方面要素做出合理規劃的技術性極強的工作,必須針對整體城市、區域、項目周邊環境的綜合考量,了解商業項目自身的優劣所在,對開發商、投資者、經營者、目標消費者都要有深度把握,最後還要對區域內商業競爭業態,現有與潛在競爭對手等多重因素綜合衡量後,做出合理決策。

小結

這是商業地產項目運營的第一步,做到了就基本登堂入室,成為一個合格的商業地產專業人才。當然,如果要想成為更高級的商業經營管理人才或頂級操盤手,還有更多方法和技能,我們將在以後的篇幅中慢慢聊。

相關焦點

  • 公開課預告 | 商業地產項目的市場調查與定位
    打造差異化經營成為了行業的關注重點,主要通過兩個方面實施:   第一:從建築的形態、氛圍、景觀等方面;第二,從經營的業態業種、經營品牌等方面。   所謂的定位,最重要的是找到消費者,簡單的說就是哪一類人是這個項目的消費群體。因為商業消費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就近消費。當沒有做出差異化時,那消費者一定是就近選擇。如果具備差異化優勢時,覆蓋圈則得到放大。定位後,則進入到建築規劃設計的階段。按照定性的商業類別,業態業種的配比、經營主題全部確定了,建築、規劃就有方向了。
  • 深圳商業巨著壹方城開業背後 詳解鴻榮源商業地產戰略
    壹方城之後,他們下一步的商業地產發展戰略又是怎樣?   深圳西部商業巨著——壹方城開業背後   每一個成功商業的背後,必然有一個優秀的團隊,一群優秀的人。壹方城亦是如此。   壹方城位於深圳寶安中心區核心地段,是深圳雙地鐵上蓋物業。
  • 亞星布局商業地產,旗下首個親子主題商業即將亮相!有哪些亮點?
    區域商業中心和社區商業等貼近消費者的項目都在表現出旺盛的上升勢頭。諸如最近大熱的瑞安月亮灣、浦東嘉裡城、瀚海璞麗中心、海馬海匯中心等,都是體量中等的區域型或鄰裡型商業,更加專注的服務周邊商務和家庭客戶,反而使得自身的特色更加明顯。如本文的題目,本土房企[亞星地產]在上周啟動了鄭州首個以親子互動、兒童教育為主題的商業項目的招商。
  • 青島商業地產啟示錄:有靈魂的商業千篇一律,無目的軀殼五花八門
    商業與地產基本是不分家的商業需要依託地產才能落地,但是純地產的商業又沒有靈魂,所以這種依附關係就要求商業與地產在全生命周期內的平衡,互促互進,又或者一損俱損,二者不可分割,缺一不可。從商業地產最基本的定義開始,簡單地說所有收租物業都是屬於商業地產的範疇,包括購物中心、商業綜合體、商業街、辦公樓、產業園、商鋪以及酒店和服務式公寓等。而被大家所公認接受的商業地產的盈利模式就是:租金+資產增值,租金比較簡單,而資產增值的範疇就要複雜得多。
  • 贏商直播:中國商業地產創新大會
    現在資本對於運營板塊也是越來越關注的,從整個平臺發展來講:投管結合,以管為主,我們自身打造運營能力是推動整個商業資產增值的核心能力,在這個能力之下,會有大量資本方希望有一些熱錢進入到商業地產領域裡去做投資,也會希望跟有價值的團隊綁定在一起。我們跟資本交流時,他們非常明顯提出看不太懂商業邏輯。
  • 後疫情時代 商業地產如何加速「重生」?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圓桌戰「疫」⑤|後疫情時代 商業地產如何加速「重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線下餐飲、零售商縮短營業時間甚至關停。為了與商戶共度時艱,很多商業地產運營者第一時間減租降費,謀求線上突圍,以救危機。
  • 極致體驗:北京僑福芳草地購物中心的商業經營邏輯
    但既然綜合體的底層部分功能定位調整成為商場了,就應該用心去打造。公司此前尚未做過商場類產品,這對我們是個極大的挑戰。但不管怎樣,我們每做一個新產品,都是不斷在思考、研發、試錯和改進,這估計就是做成這個項目的基本動因。如今回頭看,我們不僅成功的做好了1至2層的商業資產,而且這些區域的商業空間已經不夠用,目前已經把整個商場做到了5 層以上。
  • 如何深度挖掘地下商業價值?優秀的項目都這麼做!
    地下商業空間有著不可忽視的商業價值,但同時也有著顯而易見的弊端:地下空間本身有著封閉性,難以與自然環境融合,且容易給消費者心理產生負面影響。如何創造一個既符合功能要求,又能滿足人們精神需求和審美的地下商業空間,成為了地下商業發展所面臨的難點。
  • 通州萬達廣場西門印象-藝術主題商場引領北京商業地產新格局
    在此,引用一句美國商業地產大亨Caruso(卡魯索)的觀點:「傳統購物中心正處於消亡邊緣,我可以斷言,在10至15年之內,那些泥古不化的產業將全部被淘汰。」那麼下一個商業便是國際著名藝術家安迪.沃霍爾所表述的那樣:「藝術商業是商業的下一個階段。」通州萬達廣場西門印象作為京城首家融合藝術主題概念於傳統商業地產的新興企業,具有藝術行業資深資源,旨在打造一個具有人文精神、藝術創意、科技美學、娛樂休閒的商業空間,一種具有品質及全新體驗的生活方式。目前處於景觀軟裝施工改造及全面招商階段。
  • 越秀地產商業版圖最新力作,穗西商業新地標悅匯城開業
    除有效彌補片區消費需求之外,因其前沿設計理念、品牌業態豐富、區位交通便利和全維度購物公園定位,項目有望成為跨區域商業生活中心。越秀地產董事長林昭遠表示,希望通過場景構築、動線優化和服務進階,悅匯城能為周邊居民提供美好生活體驗,為專業市場行業轉型升級提供參考。未來,越秀地產還將持續突破創新,在消費模式、業態創新和融合發展等內容上更好地打造出具有影響力和輻射力的城市商業名片。
  • 雲泰商業「紅系列」首發 金牌店小二撬動商業運營新格局
    然而,實體商業的運營依然挑戰重重,外有電商衝擊;內有競爭白熱化、組合同質化;加上消費者體驗快速升級,實體商業可謂在重重挑戰中尋求突破。商業地產投資邏輯嬗變歷經數年跑馬圈地之後,商業地產從規模化急速擴張,轉變為平穩發展,同時也掀起了存量改造與資產優化的風潮。
  • 綠維文旅:商業地產開發新模式Lifestyle shopping center
    其中,景觀配置、遊憩安排、旅遊六要素綜合平衡、獨特性吸引力打造、文化與資源挖掘等,都可以成為房地產業借鑑的技術,對房地產開發商提升其房地產運營能力,及房地產商進入旅遊產業,都具有一定的啟示。主題定位:旅遊項目設計,非常講究主題定位,這對提升附加價值和塑造吸引力具有極大的功效。這也是房地產項目能夠借鑑的內容。
  • 商業地產掀存量改造風潮
    孫鑫文孫鑫2019年,商業地產正處於一個傳統和創新互相交通的關鍵時期,商業地產逐步掀起了存量改造與資產優化的風潮。日前,2019觀點商業年會首次走進上海,以存量行業現狀出發,探討商業地產的資產與價值提升,並通過創新與運營走出一條新的商業道路。
  • 林志松:商業地產之困趨勢明顯 大魯閣滿足商場差異化需求
    由贏商網主辦的第11屆商業地產節將以「不破不立 不止不行」為主題致敬中國商業地產人,4月12-13日在廣州隆重舉行。在此之前,贏商網推出商業地產「尋思錄」系列採訪,分享商業地產人對行業和企業的思考,以及在機遇和風險並行的未來如何前行。
  • 商業地產:IP是不是過時了?
    近幾年,隨著「IP」一詞的突然火爆,「IP」的概念已經滲入到了各行各業,實體商業也不例外。從頭部IP的引進,到各類跨界聯名,再到品牌原創IP植入,與業態和運營一樣,「IP」一時間成為了購物中心「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 商業地產產品研發,精益求精而臻於至善
    4、商業地產產品研發如何實現價值?近日,鑑正偉業受邀出席中機中聯工程有限公司既有建築研究所舉行的專題分享交流會,就商業地產產品研發及相關案例進行了深入形象的分享交流。商業地產產品研發如何實現「求異存同」項目扎堆的現狀下,雙方就商業地產產品研發如何「求異」展開分享討論。
  • 從「雜貨」到「輕奢」,泡泡瑪特何以成為商業地產新貴?
    隨著消費群體年輕化,以年輕人視角詮釋藝術、表達態度的潮玩市場成為近年來增長速度最快的一匹黑馬,也成為各大購物中心搶佔潮流消費群體的制勝關鍵。 作為潮玩品牌先行者,泡泡瑪特之所以備受消費者追捧和行業關注,成為亞洲最大的潮流玩具品牌,與其「創造潮流,傳遞美好」的品牌定位息息相關。
  • 華南商業地產巡禮:南寧、柳州代表項目解讀
    聯商網消息:據搜鋪網報導,近年來,廣西三大核心城市南寧、柳州、桂林加快經濟轉型,商業地產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欽州、貴港、玉林、梧州、北海等城市亦出現了大型商業中心和綜合體,城市的活力逐漸增強。不論是從大形勢上還是從廣西本身的發展情況來看,廣西商業地產整體發展都有巨大的上升空間。
  • 雲泰商業「紅系列」西南首發,極致差異化成就商業魔術師
    然而,對實體商業來說,運營挑戰依舊在增加。一方面,經歷數年跑馬圈地,商業地產從規模化擴張轉變為平穩發展,掀起了存量改造與資產優化風潮。另一方面,線上有電商衝擊,行業裡組合同質化、競爭白熱化加劇,而在消費者端,體驗的快速升級又對實體商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重重挑戰中尋求突破?
  • 綠維文旅:休閒商業地產市場現狀分析
    我們認為他應該包含兩種存在形式: 1、以購物為主導,娛樂休閒為輔助吸引物的「休閒引導型商業」:主題購物中心shopping mall、綜合、特色商業街等不僅為消費者提供物質生活中必須的貨物的銷售,還同時為消費者提供休閒、消遣、娛樂等休閒性質的商業載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