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光明乳業並不陌生,現在很多人愛喝的莫斯利安就是出自光明乳業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光明乳業是我國國內很強的一個牛奶品牌,而且具有悠久的歷史。
光明乳業擁有自己的牧場,然後也有自己的工廠。可是這些年來,光明乳業的名氣似乎沒有那麼大了。
根據數據資料顯示,在2019年的時候,光明乳業的收益額達到了210億元,但是相比較之前的收益額他已經下降了很多。而在同一年裡,伊利乳業收益額達到了800多億元。不僅僅是兩家乳業的收入,還有是股值,也是差距很大。
其實很多了解國產乳業的都知道,光明乳業曾經一度是龍頭老大,可是這幾年裡卻比蒙牛和伊利差了很多,這是為什麼呢?
說到光明乳業,那麼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創始人王佳芬女士。
當年我國的乳業品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甚至在我國出品的第一個雪糕還是英國人成立的公司生產的。後來這家公司逐漸轉型從事奶粉行業的生意。所以光明這個品牌開始誕生在我國的市場。
光明剛開始誕生的時候,在當地還是很有市場的,而且相比較行業內的競爭產品而言,光明的技術和資金流都比較有利。而王佳芬也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轉變了經營戰略,開始每家每戶去送牛奶。於是光明在市場上賺到了第一桶金。
隨著光明乳業和達能企業的合作,卻讓光明乳業到達了企業低潮,因為光明乳業的目光一直都放在鮮牛奶上,可是達能卻要求光明乳業去做常溫牛奶。可以說這一轉型是給光明乳業造成了巨大的衝擊。而達能卻在光明乳業的低谷時期放棄了光明。
後來光明乳業度過了低潮,並且還上市了。可以說光明乳業在那段時間的社會前景是很好的。
可是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光明卻逐漸被伊利和蒙牛超過。大家都知道伊利和蒙牛這兩家因為生產地的優勢,在乳業行業之中可以說是後發制人。
而市場在不斷的發生改變,光明的目光卻一直固守在原來的鮮牛奶這個領域。並且光明乳業一直沒有想過大膽創新,隨著伊利和蒙牛的不斷發展,光明逐漸走向了另一個低潮。後來為了扭轉這個局面,光明推出了莫斯利安。
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蒙牛這時候也推出了純真產品。而伊利更是為大家帶來了很好喝的安慕希,這兩年在市場上安慕希和純真的銷量遠遠的。超過了莫斯利安。
現在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常溫牛奶,大多都是伊利和蒙牛的品牌,甚至根據我們前面說到的,光明的銷量和伊利,蒙牛有著很大的差距。
總體來說,作為曾經的乳業行業的巨頭,光明並沒有利用自身的優勢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去轉型。一個好的行業必須要不斷的推陳出新,而向光明這樣固守自封。一直想著吃老本的行業註定是要被社會所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