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芝罘區,有一種幸福叫「吃在社區食堂」

2021-01-16 瀟湘晨報

膠東在線7月2日訊(通訊員 董士傑) 寬敞明亮的餐廳,陣陣飯香撲鼻而來,就餐人群談笑風生吃得開心。在煙臺市芝罘區,有一種幸福叫「吃在社區食堂」。快看!家門口又新增了這幾處社區食堂。

西牟社區食堂解決就餐難題

為滿足社區居民就餐需求,方便老年居民群體的日常生活,近日,只楚街道西牟社區在養老服務中心開辦社區食堂,面向轄區上班居民和老年人,以配餐模式為居民提供就餐服務,打造便利、放心、安全的就餐場所。

記者在西牟社區食堂看到,乾淨整潔的餐廳能容納70~80人一同就餐,點餐檯前,社區食堂針對70歲以上居民提供更多就餐優惠。同時,社區還推出系列貼心服務,讓老年居民優先打菜、減少排隊時間,令老人吃得舒心放心。

據悉,西牟社區食堂每天提供午餐和晚餐服務,每日菜品除在食堂門口設立菜單欄外,還在每天9點前通過微信群發布當日菜單,並接受居民預定,盡最大努力保證每天菜品供求平衡,保證菜品的新鮮度。

在打造西牟社區食堂時,充分考慮到老年人飯後習慣在食堂「坐一會兒」,看看書或拉拉家常,社區依託二樓老年活動中心,為用餐居民提供全方位休閒服務場所。

西牟社區食堂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分擔了社區養老壓力,也解決了養老服務中心的就餐難題,為社區養老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順河社區食堂飄出幸福味道

位於芝罘區前進路1號的順河社區「市民社區食堂」有400平方米營業面積,設置80個餐位,面向周邊社區3000多戶居民開放。

上午10:30,記者看到周邊居民就陸陸續續來到食堂開始打包了。炸裡脊、燒茄子、西紅柿炒蛋……中午,家住東方巴黎小區的宋女士打了份一葷兩素一湯一主食的飯菜,表示非常滿意。

據悉,這是通伸街道第一家社區食堂,這裡設置老年人選餐專區,並設置不少於1/3座位數的老年人優先就餐區,對社區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每天一次免費送餐服務。

打造有溫度的民生名片

據了解,芝罘區已建成13處社區食堂,其中9處已完成驗收,累計服務市民40萬人次,其中老人達到12萬人次。

芝罘區對市民社區食堂實行補助政策。對按標準建設完成並正式運營的社區食堂,經市級驗收合格,正式掛牌運營,按照每平方米8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不超過80萬元。

給予房租減免補貼政策、加強配套設施建設等扶持政策。已經通過市級市民社區食堂建設指導小組驗收通過後的食堂,原則上必須運營滿5年以上,5年內改變社區食堂用途的,由所在街道(園區)督促食堂運營方按照協議約定內容,依法退回已發放的一次性創建獎補資金、租房補助費用、配套設施建設費用等補貼。

【來源:膠東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芝罘區:社區小食堂,書寫民生大文章
    、吃好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對此,芝罘區建成了17處市民社區食堂,不僅解決了老年人的吃飯問題,也減輕了上班族的負擔,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用餐的便利。  截至目前,芝罘區各社區食堂已累計服務市民人次近80萬,其中累計服務老人達到22萬人次。
  • 百姓「舌尖上的幸福」 煙臺市區已建46家社區食堂
    2019年,市政府辦公室印發《煙臺市中心城區市民社區食堂建設指導意見》,在芝罘、福山、萊山、牟平、開發區、高新區等中心區重點推開。截至目前,社區食堂在煙臺市區已建設46家,日均服務社區居民8114餘人,其中老年人1865餘人。作為煙臺市政府今年100件民生事項中的一項,煙臺市民社區食堂,百姓「舌尖上的幸福」,暖身更暖心,為老年人打造了一個「家門口」的食堂。
  • 煙臺芝罘區全面推開市民社區食堂建設
    市場運作、政府補助 保障老人、服務社區全力解決老年群體「吃飯難」芝罘區全面推開市民社區食堂建設讓老人吃得安心、吃得放心!1目前,綜合考慮社區規模、屬性和老年人結構、數量,我區建設的市民社區食堂模式有三種,01">養老機構延伸型通過引導養老機構發揮資源優勢,向周邊社區老年人開放機構食堂,為居家老年人提供配餐、供餐、助餐服務;
  • 山東煙臺芝罘區:社區工作成「香餑餑」
    日前,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官方微信公眾號「芝罘灣畔」發布社區工作者招考公告,點擊量很快過10萬,報名者踴躍。「待遇低,壓力大,瑣事多」的社區工作崗位,咋一下成了「香餑餑」?「社區工作者在這有奔頭。」芝罘區大海陽路社區黨委副書記馬菲菲說。
  • 記者走訪漳州首家社區食堂「幸福大食堂」
    10月25日,全市首家社區食堂「幸福大食堂」落戶薌城區通北街道和平裡社區。目前,該社區食堂經營現狀如何?近日,記者來到該社區食堂一探究竟。  用餐區域只容30個座位  空間狹窄,輪椅通行不便  和平裡小區的社區食堂位於和平裡社區服務站內,該服務站由原先的和平裡社區居委會擴建而成。記者看到,除了社區食堂之外,新服務站還有家庭醫生工作站、調解室、圖書室、居民會議室等多功能分區。
  • 好幸福啊,漳州市區首家社區食堂來了
    今日(10月25日)重陽節全市第一家社區食堂「幸福大食堂」在薌城區通北街道和平裡社區開業
  • 重慶忠縣:社區建起「幸福食堂」 200多位老人有了溫暖的家
    不用買菜,不用下廚,就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近日,忠州街道香怡社區黨委為社區群眾辦了一件大好事——建起「幸福食堂」,讓社區內200多位老人有了一個溫暖的家。「有了這個『幸福食堂』,咱們吃上了可口的飯菜,再也不用為做飯、買菜問題發愁了。」
  • 社區大食堂:把「幸福」端到餐桌上
    飯菜馬上就好,今天葷菜有紅燒帶魚,半葷菜有西紅柿炒蛋,素菜有炒南瓜,湯品有蘿蔔肉沫湯。」12月28日中午,在薌城區和平裡社區的「社區大食堂」,服務人員馬上笑臉迎來幾位走進食堂的老人,告訴他們今天的菜譜,「等會張大爺他們幾個來了,正好坐一起,你們邊吃邊聊。」
  • 家門口的「幸福食光」!車墩鎮首個「社區長者食堂」來了
    既能吃到本地口味的美食,又能享受到餐費補貼的社區食堂,你身邊有嗎?小松昨天從車墩鎮社事社區辦了解到,車墩鎮首個「社區長者食堂」項目籤約。由車墩鎮人民政府和上海緣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運營的社區長者食堂將正式落地車墩鎮祥東社區,計劃今年10月進行試運營。屆時,社區的老年人便可以在家門口享受到期盼已久的助餐服務。「祥東社區是車墩鎮第一個動遷安置基地,有大量老年人聚集在此,還有不少高齡、獨居的老人。」
  • 曲阜市第一家社區「幸福食堂」開業啦!
    9月3日,時莊街道崇文社區幸福食堂啟用揭牌儀式舉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磊為崇文社區幸福食堂揭牌。崇文社區幸福食堂總面積約200平方米,建設有廚房、菜系展示櫃、餐廳、洗手間、休息室等功能分區。食堂分為上下兩層,一樓建築面積70平方米,設餐桌5張、餐位20個,二樓面積約130平方米,設有餐廳和休息室,有餐桌10張、餐位40個。據了解,崇文社區幸福食堂將面向轄區內李官莊社區、千禧苑、教師新村、華沁苑、金茂小區的70歲以上老人、低保戶、精準扶貧戶,提供1葷2素的就餐服務。
  • 鄉村學堂、幸福食堂、社區花園……從化推出眾多項目引導鼓勵村民...
    社區花園改造中,附近居民村民與師生參與其中。聯歡活動繪畫培訓 幸福食堂很幸福「我們的食堂好啊,有得吃也有得玩。」中午11點許,歐陽阿姨來到鳳二村的幸福食堂打飯。兩葷一素,還帶一個湯,口味也符合她的胃口。那好玩是什麼呢?歐陽阿姨說起了中秋節前在食堂參與的包餃子活動。當時鳳二村的社工組織了一些在幸福食堂就餐的老人家包餃子,之後和老人一起將餃子和中秋禮品送到村裡的低保戶家裡。「以前在家偶爾也包餃子,但包多了也吃不完,現在一起包,包完一起送給村裡的低保戶。大家都很開心。」
  • 煙臺市芝罘區建成山東首個社區工作者「全鏈條」職業體系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煙臺12月7日訊 (記者 王金虎)11月15日,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官方微信公眾號「芝罘灣畔」發布社區工作者招考公告,點擊量很快過十萬,報名者「擠爆」客戶端。 「待遇低,壓力大,瑣事多」的社區工作崗位,咋一下成了「香餑餑」?「社區工作者,在這有奔頭。」
  • 鞍山幸福驛站社區食堂小餐桌大文明
    24日,走進鐵東區湖南街道東塔社區幸福驛站社區食堂,「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使用公筷、健康生活」等溫馨提示語映入眼帘,正在就餐的居民享受著社區食堂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在積極響應號召,養成文明就餐的生活習慣。
  • 視頻|社區辦起百姓食堂 居民家門口吃上熱乎飯
    有魚有肉、菜色自選、經濟實惠……這不是自助餐,而是樓下街邊的社區百姓食堂。近年來,奎文區依託紅色物業試點建設了社區百姓食堂,越來越多的市民在「家門口」就能吃上可口可心的熱乎飯。百姓食堂由葦灣社區承辦,並委託益壽堂養老中心運營管理,主要為轄區60歲以上有需求的老人,以套餐方式提供膳食。
  • 市民社區食堂毓西社區中心店正式開業
    75歲的劉大爺吃得津津有味,「才花了8塊錢就能吃上這麼多菜,在外面能買啥?」「考慮到老年人的年齡特點和飲食習慣,我們專門設計製作了適合老年人的少鹽、少油、少糖、鬆軟的營養套餐。」食堂運營商負責人宋文陽表示,食堂在保障社區老年人用餐的同時,還面向社會提供安全優質的餐飲服務。食堂試營業期間,居民們齊聲誇讚社區食堂辦得好,黨和政府對居民的關懷暖人心,將好事辦到了大家的心坎裡。
  • 我市試點規模化經營社區食堂 毓西市民社區食堂中心店正式開業
    自2020年11月19日試營業以來,社區食堂因其物美價廉、乾淨衛生、色香味俱全、方便就餐而深受轄區居民的喜歡,越來越多的居民享受到了在「家門口」就餐的衛生、安全和實惠。經過一周試營業,大約每天有近700人前來就餐。「紅燒肉燉土豆、清炒山藥、有機花菜各一份,一個花卷,一碗粥。」 28日中午,75歲的劉炳章大爺打了一份套餐吃得津津有味。
  • 社區小食堂惠及大民生
    老年食堂整潔清爽。在首批公示點位中,成都天府新區華陽街道安公社區是全區唯一一個老年食堂列入全市點位名單的社區。  據介紹,開展老年人助餐服務體系建設,是關心關愛老年人,提升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水平的重要舉措。今年,全市將新增226個老年人助餐點,推動全市老年人助餐服務體系建設規範化。目前,華陽街道正持續推進老年人日常服務工作,讓轄區老年居民晚年生活得更加舒心幸福。
  • 永昌街道馬灑營社區108位老人有了「爸媽食堂」
    「誰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你看我不就在家門口吃到了嗎?」69歲的張趕年從上個月11日起,每天都會到社區「爸媽食堂」吃午餐,以前因為自己行動不便,吃飯成了生活裡的老大難問題,「出去吃花銷大還不健康。」為了減少出門買菜的次數,子女們每次會給他送夠一周吃的菜,可即便如此,張趕年的吃飯問題依舊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 有一種大學食堂叫「川大食堂」,學生:真不想畢業,我還沒吃夠!
    文/石老師聊教育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有很多的大學,每一所大學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獨具特色的地方,有的是師資力量教育水平厲害,有的是學校整體設施完備校址優越,大學總是以自身的優勢吸引著廣大學生們,在眾多高校中,有麼一所大學,除了以上說的這些外,學校的食堂也是相當出名的
  • 寒潮來襲,漕河涇社區食堂人氣不減反增,居民盡享暖心幸福「食」光
    寒潮來襲,漕河涇社區食堂人氣不減反增,居民盡享暖心幸福「食」光 2021-01-07 2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