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研究的心肝脾肺腎五臟養生真法,很多人都已受益!

2021-03-04 達摩易筋經洗髓經

夫心者,萬法之宗,一身之主,生死之本,善惡之源,與天地而可通,為神明之主宰,而病否之所由系也。

蓋一念萌動於中,六識流轉於外,不趨乎善,則五內顛倒,大疾纏身。

若夫達士則不然,一真澄湛,萬禍消除。老子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慾。」所以妄想一病,神仙莫醫。正心之人,鬼神亦憚,養與不養故也。

目無妄視,耳無妄聽,口無妄言,心無妄動。貪嗔痴愛,是非人我,一切放下。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宜過擾。既事不可留住,聽其自來,應以自然,任其自去,忿恐懼,好樂憂患,皆得其正,此養之法也。

夫肝者,魂之處也,其竅在目,其位在震,通於春氣,主春升發動之令也。

然木能動風,故《經》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又曰: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闢積於夏,使人煎厥。設氣方升,而煩勞太過,則氣張於外,精絕於內。春而邪闢之氣積久不散,至夏未痊,則火旺而真陰如煎,火炎而虛氣逆上,故曰煎厥。

按《脈解論》曰:肝氣失治,善怒者名曰煎厥。戒怒養陽,使生生之氣相生於無窮。又曰: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菀,結也。怒氣傷肝,肝為血海,怒則氣上,氣厥則絕,所以血菀上焦,相迫曰薄,氣逆曰厥,氣血懼亂,故曰薄厥。積於上者,勢必厥而吐也。薄厥者,氣血之多而盛者也。

所以肝藏血,血和則體澤,血衰則枯槁,故養肝之要在乎戒念,是攝生之第一法也。

脾者後天之本,人身之倉廩也。脾應中宮之土,土為萬物之母。

如嬰兒初生,一日不再食則飢,七日不食則腸胃涸絕而死。

《經》曰:安谷則昌,絕谷則亡。蓋谷氣入胃,灑陳六腑而氣至和,調五臟而血生,而人資以為生者也。然土惡溼而喜燥,飲不可過,過則溼而不健;食不可過,過則壅滯而難化,病由是生矣。故飲食所以養生,而貪嚼無厭,亦能害生。

《物理論》曰:谷氣勝元氣,其人肥而不壽。養性之術,常令谷氣少則病不生。谷氣且然,矧五味饜飫為為五內害乎!甚而廣搜珍饈,爭尚新奇,恐其性味良毒,與人臟腑宜忌,尤未可曉。

故西方聖人使我戒殺茹素,本無異道。人能戒殺則性慈而善念舉,茹素則心清而腸胃濃。無嗔無貪,罔不由此。外考禽獸肉食,谷者宜人,不可不慎。

肺者髒之長也,心之華蓋也。其藏魄,其主氣,統領一身之氣者也。

《經》曰: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則發肺鳴,鳴則肺熱葉焦。充之則耐寒暑,傷之則百邪易侵,隨事痿矣。故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七情之害,皆氣主之也。直養無害,而後得其所以浩然者,天地可塞,人之氣與天地之氣可一也;道氣可配,人之氣與天地之氣可通也。

先王以至日閉關,養其微也。慎言語,節飲食,防其耗也。

腎者先天之本,藏精與志之宅也。

《仙經》曰:借問如何是玄牝,嬰兒初生先兩腎。又曰: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是故人未有此身,先生兩腎。蓋嬰兒未成,先結胞胎,其象中空,一莖透起,形加蓮蕊。一莖即臍帶,連蕊即兩腎也,為五臟六腑之本,十二脈之根,呼吸之主,三焦之原。人資以為始,豈非天地之根乎,而命寓焉者。故又曰:命門天一生水,故曰坎水。

夫人慾念一起,熾若炎火,水火相剋,則水熱火寒,而靈臺之焰,藉此以滅矣。使水先枯涸,而木無所養,則肝病。火炎則土燥而脾敗,脾敗則肺金無資,咳嗽之症成矣。所謂五行受傷,大本已去,欲求長生,豈可得乎!

《莊子》曰:人之大可畏者,衽席之間不知戒者故也。養生之要,首先寡慾。嗟乎!元氣有限,情慾無窮。《內經》曰: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竭其精,此當戒也,然人之有欲,如樹之有蠹,蠹甚則木折,欲熾則身亡。《仙經》曰:無勞爾形,無搖爾精,無使爾思慮營營,可以長生,智者鑑之。

相關焦點

  • 快買買買補補你的心肝脾肺腎
    補腎:黑豆、蓮子在五臟中腎主水,對應的季節是冬季。冬季,陽氣閉藏,人體新陳代謝水平相應較低,所以需要依靠生命的原動力「腎」來發揮作用,以保證生命活動適應自然界變化。這時候吃些補腎的食材非常合適。黑豆:黑豆為腎之谷,入腎,具有健脾利水,消腫下氣;滋腎陰,潤肺燥,烏髮黑髮等功能。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黑豆除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卵磷脂,脂肪及維生素外,尚含黑色素及煙酸。正因為如此,黑豆一直被人們視為藥食兩用的佳品。
  • 一個方子,通補五臟!心肝脾肺腎,全都補
    一個朋友瘦出了標準之外,無論怎麼吃都不長胖。旁人見到它,不是羨慕她苗條,而是一句關切的話:多吃點吧。中醫名言:瘦人多火。這個火,一般是指陰虛導致的虛火旺。火太旺了,體液便容易被蒸發,形成火有餘,水不足的局面。火多則熱,水少則幹,所以朋友整個人不僅乾瘦乾瘦,有時候還咽喉疼痛口乾舌燥,甚至手心足心熱等。
  • 2名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獲獎,網友質疑:這麼小就敢取小鼠心肝脾肺腎?
    涉及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獲獎研究「爆料」還在繼續……繼「昆明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重慶高中生獲獎論文與某碩士論文撞圖」後,湖北武漢一項獲獎作品也陷入被質疑風波。至此,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遭質疑獲獎作品已涉及至少三地。
  • 這四個地方通了,心肝脾肺腎就都好了!
    如何保護心肝脾肺腎? 這裡向大家分享一個特別大道至簡的方法,把人體的「四個窩」拍通了,幫助改善心肝脾肺腎問題。因為肝邪聚腋窩、心肺邪聚肘窩、脾邪聚大腿窩、腎邪聚膝膕窩。中醫裡認為心包主「喜樂出焉」,就是我們的快樂都是從胸口的羶中穴這裡出來的。敲打羶中穴(胸腺)還能提高免疫力。人只要一生氣,經脈肯定就會堵塞。輕拍兩腋後可以治療人發怒後氣滯血瘀,運行不暢引起的胸悶、氣短、心悸心悲欲哭、多疑、手臂漲麻等症狀。平時我們所說的「氣急攻心」實際上是肝火滯留於兩腋,阻礙了心經氣血運行,不僅傷肝,也傷心臟。
  • 甲狀腺是心肝脾肺腎五臟經絡交匯處,中醫角度,如何分析甲狀腺?
    如手太陰肺經,屬肺,至喉部;足陽明胃經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足太陰脾經上膈,夾咽,連舌本,散舌下;手少陰心經從心系上夾咽,系目系;手太陽小腸之脈絡心,循咽,下膈;腎足少陰之脈,入肺中,循喉嚨,夾舌本;肝足厥陰之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任脈起於中極穴,沿腹和胸部正中線直上達咽喉至頸部;衝脈夾臍上行,經喉,環繞口唇;督脈,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等。
  • 五臟調和,疾病不來找!常按養生穴,不花錢也能調養心肝脾肺腎
    中醫認為,五臟調和,身體也就能維持正常運作,可以少產生問題。現代人都比較重視養生,會通過各種方式來調養五臟,就是為了保持健康。其實,調養五臟並不難,身體就有對應五臟的穴位,經常按摩可以達到養生效果,五臟被滋養,就可以正常運作,一切保持在穩定狀態,身體自然就能少產生問題。
  • 五臟和太極八卦怎麼配?古人絞盡腦汁貢獻的養生知識,怎能不知
    我們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五臟六腑和陰陽(太極八卦等)的關係呢,因此我們帶領大家慢慢學,一點點搞懂古人的智慧。只有汲取了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才是最好的傳承。田合祿在《生命與八卦——醫易啟悟》中提出了以四時五臟陰陽為本的五臟配太極八卦陰陽五行說。我們慢慢來思考解讀一下。需要明確的是,觀點未必都是真理,需要辯證地思考。了解一些,總比懵懂無知要好。
  • 五臟最喜歡這個養生動作!每天做一次,強健心肝脾肺腎,疾病減少!
    俗話說:「五臟調和,疾病不來找。」五臟功能衰弱與多種疾病密切相關,養護好臟腑,方可「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中華中醫藥學會推拿分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中醫院推拿科/康復醫學科主任趙焰表示,根據五臟的經絡和穴位不同,每個臟腑的養生動作各有差異。
  • 心肝脾肺腎的毒藏在哪裡,你知道嗎?
    在中醫看來,我們體內有很多毒素,凡是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對我們的身體和精神會產生不良作用的物質都可以稱為「毒」,例如瘀血、痰溼、寒氣、食積、氣鬱、上火。這些毒素堆積在五臟之內,就會加速五臟的衰老,然後由五臟供養的皮膚、筋骨、肌肉、神經也就跟著一起衰老了。
  • 不生病之真法----談談糙米(飯)-----這一篇只發有緣分的人看.
    因為其中的碳水化合物被粗纖維組織所包裹,人體消化吸收速度較慢,因而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同時,糙米中鋅、鉻、錳、釩等微量元素有利於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對糖耐量受損的人很有幫助。日本研究證明,糙米飯的血糖指數比白米飯低得多,在吃同樣數量時具有更好的飽腹感,有利於控制食量,從而幫助肥胖者減肥。1.
  • 心是君主、肝是將軍、肺是宰相……五臟都有「官職」
    在中醫裡,心、肝、脾、肺、腎這五臟不僅僅是身體器官,更是人體養生的最終落腳點。五臟器官,是「官」,角色分工不同,分述如下:一、心:君主之官心是帝王、君主,是拿主意的,中醫講心不講腦,大腦只是人體的CPU處理器,心臟才是號令全身「主心骨」,所以心是君主之官。
  • 中醫五行與養生 臉部露出的疾病 五臟所主與五臟所惡
    五臟與五竅: 腎開竅於耳、發、齒。耳鳴、耳閉、耳朵發炎,發落、發白;齒搖、齒痛都與腎虛有關。 肝開竅於目,眼睛發乾、發澀、發霧、發花,與肝臟有關; 心開竅於舌,舌頭髮麻、起泡、潰爛與心臟有關;脾開竅唇,口發乾、唇發乾、發烏,都是脾胃不和;肺開竅與鼻,嗅覺差、鼻癢等與肺臟有關。
  • 五種顏色不同的蔬菜,常吃對心肝脾肺腎有極大好處你知道有哪些?
    所以五臟對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況有著關鍵性的作用,並決定著本身的生活質量。相信很多人都對中醫推崇的「藥補不如食補」的這句話都有耳聞。所以常吃以下五種顏色不同的食物有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呦!相對不常常吃胡蘿蔔的人來說,常常食用胡蘿蔔的人群患心臟疾病的機率幾乎減少50%。3.紅棗紅棗早在中國流傳已久的草藥書籍《本經》描述到:紅棗味甘性溫,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而根據現代藥理的研究發現,紅棗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強、滋養全身細胞。紅棗是補氣養血的聖品,同時又物美價廉,民眾無需購買民間昂貴的補品,善用紅棗即可達到養生保健的功效。
  • 沉香養生:活五臟,護六腑
    而近年來通過現代化技術及測試分析方法的研究則證明,除了傳統的認知外,沉香在藥理上有更多的神奇作用,例如沉香有鎮靜、止喘作用,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有明顯降壓作用,有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缺血作用。另外,沉香煎劑對人型結核桿菌有完全抑制作用,對傷寒和福氏痢疾桿菌亦有強烈抗菌作用;沉香揮髮油成分有麻醉、止痛、松肌作用……最新的研究還發現,沉香有明顯的抗癌作用!
  • 沉香養生:活五臟,護六腑!
    而近年來通過現代化技術及測試分析方法的研究則證明,除了傳統的認知外,沉香在藥理上有更多的神奇作用,例如沉香有鎮靜、止喘作用,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有明顯降壓作用,有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缺血作用。另外,沉香煎劑對人型結核桿菌有完全抑制作用,對傷寒和福氏痢疾桿菌亦有強烈抗菌作用;沉香揮髮油成分有麻醉、止痛、松肌作用……最新的研究還發現,沉香有明顯的抗癌作用!
  • 論五臟
    人的生命活動需要消耗能量(精氣),於是腎中的精氣由肝調動(肝主疏洩)上升,經過脾的運轉,行於心、肺,充於全身。氣化過程中形成對身體不利的物質通過呼吸、二便、汗液等方式外排。  所以對於疾病的治療方面,要考慮兩方面的問題,一是物質基礎的不足,二是五臟功能失衡。物質基礎不足,五臟功能就會下降,導致氣機運轉不暢;五臟失衡,又會影響物質的補充,造成身體虛弱。
  • 五臟藏毒的人,身體會有哪些異象?若你有,說明或該給五臟排毒了
    心肝脾肺腎,體內的這五個臟腑為維持人體健康發揮著重大的作用,想要身體好,應該先把五臟養好。人體在運動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代謝廢物和垃圾,人體正氣不足時,還會感染風、寒、暑、溼、燥、熱這六邪,它們會匯聚在一起,就成了體內的毒素。
  • 【中醫養生】心、肝、脾、肺、腎的毒藏在哪,你知道嗎?
    這些毒素堆積在五臟之內,就會加速五臟的衰老,然後由五臟供養的皮膚、筋骨、肌肉、神經也就跟著一起衰老了。  雖然毒素深藏,但它們在身體表面還是留下了蛛絲馬跡,不同的樣貌代表毒素藏在哪裡,現在,我們要找出毒素的藏身處,儘快把它趕出身體。  1.舌頭潰瘍。
  • 心對舌,肝對目,脾對口,肺對鼻,腎對耳,養五臟,做好這4補!
    在中醫的理論中,人的五官是人體五臟的反射區,在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言: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意思就是說,五官的變化可以反映人體內五臟的健康情況。心對舌,肝對目,脾對口,肺對鼻,腎對耳,養五臟,方為健康!
  • 很多人認為:年後肥胖是吃出來的,根本的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肥胖的人蛋白質是不足的,而蛋白質和糖都溶於水,不易被B超等檢查出來,不像脂滴很容易看得到。人體內存在許多毒素,如自由基、膽固醇,脂肪、尿酸、乳酸、水毒和淤血等,肝膽腎是人體的幾大主要排毒器官,肝經、膽經、腎經都是自上而下循行,若這些肝膽腎出了問題,經絡排毒不暢,脂肪代謝緩慢,毒素容易積累淤積在下身,造成下半身肥胖(梨形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