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一人吃,兩人補」。在得知懷孕後,準媽媽們為了孩子能夠不輸在起跑線上,一日多餐,多魚多肉多餐次,生怕虧了肚子裡寶寶的口。殊不知,寶寶是否得到充足營養,關鍵在於準媽媽對食物的科學選擇和合理搭配。事實上,準媽媽過多攝入的食物及能量,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她們身上囤積的脂肪。
孕期體重過多增長將增加孕婦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難產、巨大兒、新生兒成年後繼發肥胖、高血脂、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孕期體重過少增長,除影響母體健康外,還可導致胎兒營養不良並影響其成年後的健康狀況。
孕期內媽媽的體重增加控制在推薦範圍內,既有助於胎兒的發育,也能夠幫助孩子在嬰幼兒時期擁有健康適宜的體重。不僅如此,合理的孕期增重還能確保媽媽自身的健康,降低剖宮產風險,且媽媽更容易產後實現「瘦身」。因此,孕期合理增重至關重要。
孕期體重增加及構成:孕期體重增加包括兩大部分,一是妊娠的產物,包括胎兒、胎盤和羊水。二是母體組織的增長,包括血液和細胞外液的增加,子宮和乳腺的發育以及母體為泌乳而儲備的脂肪以及其他營養物質。其中胎兒、胎盤、羊水、增加的血漿容量及增大的乳腺和子宮稱為必要性體重增加。孕婦孕期必要性體重增加6~7.5kg。經產婦的體重增加比初產婦可能稍低些。
孕前不同體型者體重增長總目標推薦範圍
註:孕期增重總目標根據美國IOM2009年的推薦換算而來。
孕婦通過飲食攝入能量,又通過基礎代謝、身體活動、胎兒生長發育等途徑消耗能量。為了確保胎兒發育附屬的胎盤、羊水、血容量、乳腺和子宮的正常增長(必要性體重增長),孕期應攝入比未孕時更多的能量,形成一定程度的能量「過剩」,並貯備一定量的脂肪。但是,如果孕婦攝入的能量太多,遠遠超過了能量所需,大量過剩的能量將轉化成過多的脂肪。導致體重增長太多、太快,就是有害的了。
均衡膳食是合理營養的基礎,保證能量適宜的基礎上,營養素的搭配合理是整個孕期飲食的宗旨。
(1) 主食應粗細搭配:孕婦的食譜中應該有一定比例的粗糧,粗細搭配。每天吃粗糧50-100g,粗糧佔穀類的一半。
(2) 嚴防主食中隱形油脂:儘量少吃添加了很多油脂的主食,如油條、麻花、油餅、蔥油餅、拋餅、方便麵、餅乾、某些麵包、蛋黃派及巧克力派等小零食。添加油脂的穀類食品,如餅乾、油條、麻花、麵包、派、小零食等。
(3) 注意多樣化的主食而非「花樣化」:比如饅頭、花卷、掛麵、切面、烙餅、麵包、餅乾等,看起來花樣很多,但其實是一種食物——它們基本都是用精白麵粉加工製作的。要真正做到主食多樣化,如蓮子、薏米、慄子、芡實等,也應當納入主食的總量當中。此外,薯類(如馬鈴薯、甘薯、木薯、芋頭、山藥等)的營養特點與穀類比較相近,所以也可以作為主食食用。
蔬菜是人體所需維生素C、β-胡蘿蔔素、葉酸、鉀和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是維生素B2、鐵、鈣、鎂等營養素的較好來源,是植物化學物質的主要來源。
(1) 蔬菜要夠量: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500g,孕婦的蔬菜推薦量與此相同。孕婦一日三餐食譜都要有蔬菜。當孕婦出現體重增長過快或血糖異常時,控制穀類、油脂和肉類攝入的同時,要加大蔬菜攝入量,每天500-750g甚至更高。
(2) 增加綠葉蔬菜:在深色蔬菜中,又以綠色葉菜營養價值最高。這是因為,綠色葉菜富含葉綠素,葉綠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所在。光合作用是植物一切養分合成的基礎。植物中絕大多數營養成分都在葉片中合成,葉片是植物生命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在孕期膳食結構中,綠色葉菜應該佔50%,達到每天150-250g。
(3) 蔬菜要合理烹調:首先要儘量避免油炸,如果伴隨蔬菜攝入大量的油脂和鹽,就適得其反你,得不償失。比如,蔬菜沙拉是人們通常認為的清淡菜品,但因為要加入較多沙拉醬(脂肪含量80%),結果就變成高脂肪食品了。
同等重量或者體積時,水果中糖類含量要低於主食,其能量含量也明顯低於主食、肉蛋奶和豆製品。所以,多吃水果(通常意味著攝入其他食物減少),尤其是餐前吃水果,有助於減少總能量攝入,從而有利於防止體重增長過快。但是,如果水果攝入量太大,特別是其他事物攝入量並沒有明顯減少,那麼,總能量攝入只增不減,結果會使體重增長過快。
畜肉類(如豬肉、牛肉、羊肉等)、禽肉類(如雞肉、鴨肉等)、魚類和海鮮,以及動物內臟等都可以稱為肉類。肉類是優質蛋白質、脂類、維生素A、D、E、B1、B2、B6、B12、鐵、鋅、鉀、磷、鎂等營養素的良好來源,因而也是孕婦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有幾個注意事項:
(1) 少吃肉類加工製品:孕期哺乳期儘量少吃肉類製品,如火腿腸、肉罐頭、肉鬆、肉乾等肉製品,均不可代替鮮肉。
(2) 不要吃燒烤肉類:燒烤或燻烤肉類,如烤羊肉串、烤牛排、烤雞翅、烤腸等,會產生多環芳香烴和雜環胺等多種有害物質。
(3) 煎炸肉類不可取:一些脂肪含量低的肉類,如魚類、雞腿、裡脊肉等,因脂肪少而口感「欠佳」。所以常常用來油炸或油煎。在油炸或油煎過程中,維生素被高溫破壞,脂肪含量卻大幅度增加。
(4) 選擇低脂肪肉類:因為只有脂肪具有香味,其他營養成分都沒有香味。所以人們普遍喜歡那些脂肪含量高的肉類。吃肉往往會造成脂肪,特別是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超標,繼而導致肥胖、心臟或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等。孕期肉類的推薦攝入量是比較大的,為了避免攝入過多的脂肪,應注意選擇低脂肪肉類。低脂肪肉類主要指精瘦肉、裡脊肉、瘦牛肉、瘦羊肉、雞胸肉、兔子肉等。此外,在烹調肉類的時候把肉眼可見的脂肪剔除掉,如肥肉、肉皮、雞皮、魚子等,也是減少脂肪攝入的有效方法。
奶類是一種營養素種類齊全、含量豐富、比例適當、易於消化吸收的食物,其極高的營養價值在天然食物中獨一無二。
奶類是優質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B2和鈣的重要來源。奶類的營養缺點是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當孕婦每日飲奶量達到500g時,為避免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宜全部或部分選擇低脂牛奶或奶粉。尤其是對孕前即肥胖或孕期體重增長過快的孕婦,更應如此。
油脂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幾乎是食物香味的唯一來源。所以食用油脂在日常生活中,多用於烹調食物,故又稱烹調油。烹調油既是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又對健康有重要影響,因而是一類完全不容忽視的食物。
與普通人一樣,孕婦也要注意控制烹調油用量,避免攝入過多脂肪。尤其是孕前即肥胖或孕期體重增長過快的孕婦,更要減少烹調油攝入。普通孕婦每天宜攝入25-30g烹調油。孕前即肥胖或孕期體重增長過快的孕婦每天攝入20g烹調油。
堅果的營養價值較高,含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E、維生素B族、葉酸、鉀、鎂、鋅、銅和膳食纖維,對孕婦而言,堅果也是值得推薦的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