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用英語批評外國高管,王健林更霸氣,讓外國高管去學漢語!

2020-12-07 爾東商業觀察

文:小郭

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在中國,我們除了要學好漢語以外,還要學好一門外語,就是英語。雖然現在很多學校也開設了其他語種的學習課程,但伴隨我們時間最長的,還是英語。因為英語目前是世界上最為通用的語言之一,而隨著中國與世界的接軌,學好英語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且除了我們普通人,很多商業大佬也是精通英語。

當然,也有很多企業家英語說得不好。例如,雷軍曾經因為說英語而被開玩笑。隨著國際合作的深入,英語變得越來越重要。在企業家裡,英語很好的,除了馬雲,另一個應該是李嘉誠。李嘉誠長期堅持看BBC新聞,學英語。李嘉誠的英語也很有特色,是潮汕口音,這當然成了他的個人特點。

在李嘉誠幾十年的商業生涯中,英語一直是一個重要的武器。因為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曾經是英國人的殖民地。英語在香港很重要,李嘉誠的帝國僱傭了30萬員工,其中包括許多外國高管。李嘉誠是一位非常包容的企業家。他根本不像有些人那樣只僱傭外國人,或者只是為了作秀。李嘉誠招人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唯才是舉。

20世紀70年代,英國人在香港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當時,香港大公司的高管們都是英國人,而中國人的地位很低。20世紀70年代,李嘉誠收購了香港最大的公司和記黃埔。當時公司裡有許多外國人。但李嘉誠沒有解僱他們,而是儘可能多地留住了有能力的人。

李嘉誠流利的英語也是管理這些外國高管的一種武器,他與他們的溝通毫無問題,網上曾經有一段視頻,視頻中他坐在一群外國高管中間,用潮州口音批評他們。這一幕可以說是非常霸氣了。

當時,香港有一個有錢人,為了顯示他的實力,他特別邀請了很多外國人在公司工作,不管他們是司機,保鏢,還是助理,他們都是外國人。其實,這種人只是典型的土豪。

而李嘉誠只上過小學。當他第一次來香港時,他不會說廣東話,更不用說英語了。但是李嘉誠學得很快,他的表妹莊月明是香港的尖子生。在莊月明的幫助下,李嘉誠用自己的毅力學習了粵語和英語。

如今,李嘉誠在5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英語是其業務的基石。事實上,如果馬雲不懂英語,他就不會做網際網路了。馬雲在學校成績不好,但英語學得很好。馬雲很大膽,經常去西湖做外國導遊,練純正的英語口語。因為工作努力,馬雲去了美國西雅圖,在那裡他接觸到了網際網路。

除了雷軍之外,王健林也是近年來中國最富有的人之一。王健林所在的萬達集團規模也很大,一些外國高管也在其中,特別是近年來,王健林在海外大量投資,導致外籍員工越來越多。

王健林也是一位非常霸氣的企業家,曾經萬達有一位世界級的外國規劃師向他匯報工作。大師在美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這份報告中,王健林並不滿意。最後王健林直接說了一句,你趕緊去學中國話。這句話直接印證了王健林的霸氣。

王健林的話大概是很多80、90後的心聲,他們從小就被迫學習英語。英語不僅是一門課程,而且是最重要的課程之一。事實上,很多人從心底裡不喜歡這門課。

事實上,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壯大,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越來越高。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在學漢語。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在過去的兩三年裡已經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漢語將會更加普及,更多的外國人將會說一口流利的漢語。

(本文系爾東商業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

相關焦點

  • 給外國學生「道歉」,你們的漢語考試試卷,我也不會做
    而不僅僅是俄羅斯重視中文,連英國對中文也已經越來越重視,不僅推廣漢語,甚至還呼籲更多的孩子放棄法語,轉而學習漢語。義大利,西班牙,韓國也在努力的推廣漢語。就像是英語在中國被很多學生所厭惡一樣,從中文流行開始中,文就成了老外,學生眼裡最為可怕的語言,中國漢字有多少個呢?
  • 當「英語」遇上「拼音」,外國朋友:你在說what?
    大家應該都算是從小就開始學習英語了,但是對於英語始終是很頭疼,覺得很難認,又很難記,一個英文單詞的漢語也五花八門的。所以導致我們很難去學好它,考取不了高分。最終讓英語成為了大多數人的劣勢學科。但是有些人從小就喜歡專研,心想,我英語不好,我漢語好呀。於是發明了一種「漢式拼讀法」,就是把英語的發音,用漢語去拼讀出來。然後背英語的時候,就轉換成了背漢語。列如 「Good morning」 是早上好的意思,用漢語去拼寫,就成了「古德摸林」。
  • 英語難學?看看外國人學漢語的「翻車」現場,網友:大仇得報
    好在現在從事的行業和英語沒啥關係,而且大多數學生走向社會之後,用到英語的機會都不是很多,哪怕當年英語成績有多牛,不過是高考的敲門磚罷了。那個時候就常常想,我們這麼費勁巴拉地學習英語,為啥英國,美國人不來學習漢語呢?
  • 外國政要「秀」漢語 卡斯楚曾高唱《東方紅》
    在擔任總統以來第二個出訪的國家,樸槿惠把漢語作為自己拉近與中國關係的「秘密武器」。  對於多數外國人而言,漢字外形別致,漢語內涵深邃,他們常常把最困難的事情比作「像漢語一樣難」。然而,隨著中國與世界交往愈發深入,不少外國政要為了了解中國、貼近中國,都嘗試在各種場合演出「漢語秀」。
  • 李蘭娟用漢語給美國人講知識,高姿態不迎合,英語要不要改革?
    03李蘭娟院士用漢語給美國專家上課,再度點燃英語爭議。近日,李蘭娟院士在視頻上用漢語給美國人講防疫知識,她說:預防感染最重要的舉措,就是戴上口罩,不要跑到人多的地方去,要把道理給老百姓講清楚……李蘭娟在視頻中使用漢語,引發了國人強烈的自豪感,我們就是要高姿態,不需要用英文去迎合,這是中華民族的威嚴。
  • 「俄羅斯」為何把漢語歸入「高考」?網友:英語讓人懷疑人生!
    不僅如此,在我們情況穩定時,我們中華文化的傳統美德無一例外地展現在外國友人面前,給我國有過幫助的國家,我國都是加倍地幫助他們。在4月8號這一天,是值得寫入歷史的時刻,就在大家為武漢解封而歡呼的同時,又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聯合國宣布漢語列為全球通用語言。
  • 那些不懂英語的人是如何在外國旅行的?
    阿姨曾經在老年大學學過英語。這個68歲阿姨,一定很有活力很有趣,雖然有白髮有皺紋,但一定不會老態龍鍾,她的心一定象少女一樣。我喜歡。第一次走出國門,是2016年去尼泊爾,路上遇到幾個小夥伴,其中一個會英語,所以全程毫無障礙,做個白痴跟著就行了。第二次出國就是現在了,前面十一天三人行,小新的英語頂呱呱,我又做了一回白痴。離隊單飛後,正是開始練膽量,考驗一個不會英語的中國人如何在外國旅行的時候了。
  • 學中文很簡單?美國學生:我的漢語試卷,中國學生也不會
    每次在上英語課的時候,我都經常會問自己,為什麼一個中國人要學英語呢?不過,到最後為了能有一個好成績,也只能接受學英語的現實。大學裡用了3年的時間才,勉勉強強的過了英語6級,而且到現在由於好久沒用過了,英語的單詞忘得也差不多了。
  • 外國漢語專家竊聽我軍信息,30天後向上級匯報:他們沒說中國話
    然而當外國漢語專家竊聽了我軍一個月的通訊情況後,卻向上級報告:他們不說中國話!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通信手段並沒有現在這麼多的選擇,主要還是通過電話、電報等方式進行長距離通信,而且各國都在絞盡腦汁以加密和破解通信中的信息。那時,美國和加拿大聯合起來監聽亞洲軍隊的通訊,其中也有中國。
  • 大家知道史密斯是外國名字源意是鎖匠,那麼用英語如何表達?來學
    大家知道史密斯是外國名字源意是鎖匠
  • 中國人教英語?看我把英語學到了「最高境界」,Chinese English
    又驚了,英語居然也有口音,居然能聽出口音。那麼中國人能教英語是不是也能教出漢語口音,是的,確實如此。學英語,一般人都知道英語與漢語的一個重大差別,就是英語的倒裝句,老外與中國人的語序是反的,舉個形象點的例子,中國人說吃飯叫「吃飯」,而到了老外說吃飯就成了「飯的吃」。
  • 首富割肉,不止王健林,李嘉誠也在海外賣賣賣
    香港首富李嘉誠日薄西山,即便有餘暉,也是悲愴的光景。與王健林也一樣,另一個首富也在割肉,海外夢也是不那麼好做了。李嘉誠、王健林都是曾經的首富,他們身價規模變動一定程度也反映了經濟遷移動向,同樣,他們出海之所以從「買買買」變「賣賣賣」,也是一個讓人關注的動向,首富忙割肉,您會怎麼看?走出去,是成長為國際性公司的關鍵一步,但「錢途」與「前途」並無劃等號的必然。
  • 昔日不雅視頻被扒,教外國猛男用漢語罵人,言辭極度骯髒
    時而性感嫵媚,時而霸氣炫酷,時而溫柔可人,因為五官標緻,所以她能輕鬆駕馭多種造型。在舞臺光影映射下的喻言身材堪稱一流,小蠻腰搭配大長腿,絕美的身材在一眾選手中脫穎而出。在《青春有你2》這種需要無時無刻爭取鏡頭的節目裡,喻言並沒有太過講究,她主動把自己的part讓給其他姐姐,保證她們的曝光率,這樣的大氣實在難得。
  • 漢語不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最難的語言竟然是鄰國的它?
    網絡上一度流傳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世界上最難學的十大語言排行,漢語被認為是全世界最難學的語言,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在實際教學中,據美國外交學院的統計,以母語為英語者,至少需要學滿2200個小時,漢語才能達到精通水平。
  • 【開言英語】英語六級609分,我外國上司卻說我英語太爛了
    外國上司一臉懵逼。最嚴重一次是,客戶電話提了一個要求,我沒有聽清楚,又不好意思問別人,就給忘了。那天美國老大很生氣,直接對我說,你的英語怎麼這麼差。更重要的是孤獨感,團隊12個人,除了我和一位香港人,其他均是外國人,我始終無法融入圈子。那段時間,我看到外國人,聽到英語,就汗毛起立,一度做好辭職打算。後來和香港同事交流下,她幫我分析。
  • 外國「漢語專家」監聽我軍通訊,但很疑惑:這不是中國話,聽不懂
    為了在竊聽中獲得情報,加拿大挑選了一批學習能力強、記憶力強的士兵,他們學習各國語言,當然也培養了一些「漢語專家」。但是,這些漢語專家竊聽了我軍通訊一個月後,沒有任何進展,也不能理解中方人員的交流。她們所遇到的「中國話」與所學的完全不一樣,在發音、用詞、造句等方面都有很大差異。這幾位加拿大專家甚至對此表示懷疑,他們根本不是中國話,理解不了,跟學的完全不同。
  • 鍾南山院士的「瘋狂英語」太棒了!他們都說英語。你喜歡英語嗎
    對英語來說,說話使人「愛」和「恨」。學英語有用嗎?讓我們看看除了那些正在學英語的學生之外,生活中還有誰會說英語和使用英語。學狂飆英語的人要用,聽他們的「狂飆英語」就是「牛!。在浙江海寧,一名交警在檢查收費站時發現,外國乘客芭芭拉沒有系安全帶坐在汽車後座。乘客來自義大利,不懂中文。交警用英語和她交流。最後,他罰了她50元,還帶她去看了警示片。最後,外國乘客芭芭拉微笑著要求和交警合影。我認為那個外國人沒有料到中國交警在執勤時會說英語。
  • 外國友人如何評價古力娜扎的「窮哈」?網友:比我們寬容多了
    前段時間古力娜扎因為在韓國的一個活動上英語發布語音太不標準,被大家給嘲笑了。那一次古力娜扎受邀參加韓國舉辦的2019年度亞洲最大音樂盛典,在這場活動上她擔任頒獎嘉賓。當天古力娜扎打扮的非常漂亮,出現在舞臺上面,剛出場的時候就驚豔了很多韓國的網友。
  • 把英語從高考中下架,變為選修課,我們學習英語的初衷又是什麼呢
    外語的作用僅僅限於進入教師行道,進行英語和極少數少的人出國留學以及到外企工作,才能用得上英語外,而且僅僅局限於課堂交流而已,而80%的人學了16年英語無任何用處。現在想想耗費了學生16年的時間,學了一種除了交流,再沒有任何價值的語言,想想可能外國的乞丐和貧民的英語語言交流水平可能比我們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都要高。
  • 滿載120名美國高管航班飛往中國,要求放寬隔離政策
    通過外國媒體的報導,了解到,在這段時間在美國的一些美國企業的高管正在打算想辦法回到中國復工,但是這些所謂的高管回到中國可沒有那麼容易,如今很多的航班航線都因為疫情的影響而導致受限,於是他們請求中國能夠開個特例,放行一架以包機形式的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