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次打斷中國國運,哪次更讓你扼腕嘆息?

2021-01-09 網易

2020-10-24 13:54:31 來源: 靜嘉小可愛說故事

舉報

  在東亞,日本與中國是永恆的話題。

  歷史上無論盛極一時的「遣唐使」風潮,還是後來出土的「漢倭奴國王金印」,都無一不在說明古代日本與中國的密切關係。而對於中華文明的傾慕之情,更是刻入了日本文化的骨髓,甚至成為信仰。崖山之戰後,聞聽宋室隕落,日本竟舉國茹素,向西跪拜痛哭,哀拗不已。此情此景,即使現在讀來仍讓人心情複雜。

  但就是這樣一個「好學生」日本,自明朝以來,卻先後三次打斷中國國運,徹底改變了中國歷史的進程。

  

  1.萬曆朝鮮戰爭

  1592年,豐臣秀吉調集二十萬大軍進攻朝鮮,準備以此為跳板,進而徵服中國。此戰,豐臣秀吉盡遣精銳,日本戰國時代名將悉數出動。開戰只一個月,朝鮮國王就被趕到鴨綠江邊,哭爹喊娘的向萬曆皇帝求救。隨即,明朝出兵,在朝鮮與日本且戰且和的打了七年,才最終取得勝利,此即為萬曆三大徵之朝鮮之役。

  這場戰爭對明朝而言,其實算不得是什麼大事,因為自始至終,在朝鮮的明軍都只有四、五萬左右,但就是這樣一場並不起眼的戰爭,卻給中國造成深遠影響。

  明朝派往朝鮮的軍隊中,很大一部分主力都是駐守遼東的騎兵部隊,當這些部隊被調走後,明朝對遼東地區的控制權便削弱了許多。到戰爭結束,遼東軍元氣大傷,女真部努爾哈赤趁機崛起,勢力不斷坐大。二十年後,羽翼豐滿的努爾哈赤在薩爾滸一戰中大敗明軍,為日後滿洲入主中原埋下伏筆。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日本所發動的這場侵朝戰爭,這不得不說是造化弄人。

  

  2.中日甲午戰爭

  時間來到19世紀末,此時的東亞早已是歐美列強的天下。古老而傳統的中日兩國,在經歷了幾乎同時被打開國門,同時改革自強引進西方工業後,再次走到了歷史的岔口。1894年,對賭國運的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此戰,日本仍秉承「欲徵服中國,必先徵服朝鮮」的侵略祖訓,將戰火從朝鮮一直燒到中國。戰役過程就不說了,實在沒什麼好說的,經過三十多年「洋務運動」的發展,常年以亞洲第一強國自居的大清,全程被日本吊打,慘敗得一塌糊塗。最後,大清仗著「地大物博」,以一紙《馬關條約》向日本賠款2億兩白銀,割讓臺灣及澎湖列島等國土,得過且過的結束了戰爭。

  此戰過後,日本一躍成為亞洲老大,躋身世界強國,直到今天。而中國則恰恰相反,辛苦搞了三十多年的洋務運動被宣告破產,「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理論被徹底推翻,所有一切都只能從頭再來。用歷史書上的話講,叫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日益嚴重,掀起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

  

  3.日本侵華戰爭

  20世紀初,腐朽的滿清政府已搖搖欲墜,難以為繼。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中華民國建立,但此後中國卻陷入了軍閥混戰的局面。直到1927年,蔣介石北伐成功,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中國在形式上完成了統一,國內局勢才逐步趨於穩定。

  此後,國民政府銳意進取,一改北洋時期中國的頹勢,無論在經濟、軍事亦或者文化教育層面,都取得了長足發展,中國社會快速上升。據統計,自1927年至1937年,中國的工業增長率每年都在8%以上,各項社會指標都達到了近代以來的最高水平,一個現代國家已初具雛形,這便是被學界所稱道的「黃金十年」。

  但就在中國人昂揚建設,憧憬美好未來的時候,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發動「盧溝橋事變」全面侵華,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被迫中斷,「黃金十年」的成果化為泡影。古老的中國,又一次被日本打斷國運,再次錯失復興機會,讓人扼腕嘆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三次賭國運!日本面對疫情,已經走上絕路
    在網際網路文化圈當中,若是要說什麼「日本笑話」的話,那麼結合歷史尤其是二戰歷史,關於賭國運的段子就會大量呈現在我們面前。當今年新冠疫情爆發之後,日本在明明有條件做得跟我們以及韓國一樣好的情況下,這大半年來卻進行了三次「賭國運」的嘗試。那麼,結果究竟如何呢?
  • 日本三次賭國運戰爭——日中戰爭、日俄戰爭、日美戰爭,先贏後輸
    日本是世界上最瘋狂的賭徒:曾經賭了3次國運,還贏了2次 ,而每一次露出獠牙的時候,整個日本都是在賭國運,所以可以說日本是世界上最為瘋狂的賭徒,明治維新之後一共賭了3次國運,居然還贏了2次。
  • 末代皇帝溥儀:一生三次登基,又三次退位,最後擁有了選民證
    溥儀作為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皇帝,經歷了由皇帝到階下囚的轉變,內心的苦楚想必自是不用細說。他的一生,雖然大起大落,歷經坎坷,但終歸是一場空,皇帝夢是破滅了,因為時代在進步,曾經的高高在上,已經一去不復返。溥儀一生三次稱帝,又三次退位,他都經歷了什麼?一起來看一下溥儀的三次大起大落,你會有什麼感慨?
  • 詹姆斯至今9次總決賽輸了6次 哪一年表現更差
    勒布朗-詹姆斯迄今為止16個完整賽季裡參加了9次總決賽,其中輸了6次而無緣總冠軍,33.3%的奪冠率讓很多找到了黑點,與麥可-喬丹6次總冠軍全部奪冠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那麼,在這些總決賽裡,詹姆斯哪一年表現更差呢?
  • 道統與國運
    其它爭辯也沒有更多意義,就問一點:一個真的沒有信仰的人群,他們竟然可以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無數次被外部民族打敗,還能夠延綿至今,靠什麼?我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人喜歡讀古書,我曾經有好幾年,特別喜歡讀。事實上——中國首先不是一個國家,中國是一種生活方式。只要你愛你的孩子,只要你愛你的父母,只要你關心你的同胞,你就是中國人。
  • 1950年,中國在朝鮮半島扼住美國,從此國運升騰
    屏幕前的你相信國運這種東西嗎?有人說國運就是歷史大勢,也有人說國運是英雄創造的時事;這聽起來好像都虛無縹緲。但如果冷先生要是說中國的國運不僅存在,而且還能在地圖上找得到,你們相信嗎?那麼具體哪四個地方?無外乎:宣州,大同,薊州,遼東。此四地在中國北方首尾相連,既為明長城所在;而在長城最東端的缺口處,便是本期的故事主角:朝鮮半島。小小的三千裡半島江山,不光關乎中國國運,連日本的盛衰也全系如此。不信?
  • 在中國三次退市的雀巢KitKat, 何以在日本45年長盛不衰成國寶級網紅
    而這其中日本的KitKat 應該是當之無愧的最大貢獻者之一。反觀KitKat在中國三進三退的委屈,更讓人對日本KitKat的成功心生敬意。那麼中國KitKat為何過去遭遇如此冷待,日本KitKat到底做對了什麼,對於它的成功又有哪些值得新老品牌借鑑的地方?
  • 日本間諜潛伏重慶三次安暗殺蔣介石
    不久,敵機飛到主城區上空投彈,中國空軍派出12架戰鬥機升空作戰。在這場首次交鋒中,敵機多架受重傷,一架被擊落,飛機殘骸在南岸區大興場被尋獲。1939年,中日空軍發生實質性空戰16次。在這一年的對戰中,我方略佔上風,並沒完全失去對重慶的制空權。1940年的雙方空戰非常激烈。日軍大批量使用技術先進的轟炸機,增加了飛機數量。
  • 為什麼說日本文化的根在中國?源於歷史上的3次「日本移民潮」
    眾所周知,日本有很多文化都與中國歷史文化息息相關。日文中有部分文字採用的是中文字形;日本茶道由唐代茶文化演變而來;榻榻米也起源於漢代,唐朝時才傳入日本。此外,日本刀、和服、相撲、白粉等日本代表性文化的根,也都在中國。為何日本文化會與中國有如此大的關聯呢?
  • 從速溶、連鎖到生活方式:日本所經歷的三次咖啡浪潮
    全球範圍內的三次咖啡浪潮就全球範圍而言,咖啡發展的三次浪潮與人們的消費行為變化息息相關。第一次咖啡浪潮從 19世紀延續到上世紀末,人們犧牲咖啡的口味與質量,換取了咖啡產品的大量普及,速溶咖啡、罐裝咖啡都是這一期間的產物。
  • 中國未來國運如何?
    蒸汽機、電氣革命、計算機,哪一個不是促使經濟規模成百上千倍的增長?化肥、農業機械、新作物、轉基因等,沒有這些農業科技,如何能保證持續增長的人口免受飢餓之苦?  科技進步對經濟、社會的促進作用,遠遠高於前面的「三駕馬車」和人口的增長,是促進人類經濟、社會發展最強大、持久、可持續的動力。繼續看看日本,在最近的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等熱潮中,日本似乎也沒有抓住發展的機會。
  • 歷史上中國與日本的五次較量:第三次萬曆朝鮮之戰(上篇)
    公元1590年豐臣秀吉完成統一日本,並就任關白,執掌了整個日本的軍政大權。之後開始野心極度的膨脹,表露了想通過侵佔明朝,妄圖稱霸全亞洲的意圖,並著手將侵佔明朝進行了戰略規劃:先派兵侵佔領朝鮮,自己在渡海侵佔明朝,並居住在浙江寧波,隨後在侵佔印度,再派豐臣秀次侵佔明朝的首都北京,他在奉正親町天皇的詔令遷都北京。
  • 劉備三顧茅廬是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還是去了三次見了三次
    現在還說一說歷史上劉備的三顧茅廬,到底是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還是去了三次見了三次諸葛亮,兩人才達到協議?關於劉備見諸葛亮《三國志》中的記載非常簡單,就一句話12個字而已:當然了,這是按照字面意思上的翻譯,但是個人更傾向於劉備見諸葛亮見了三次,談了三次,兩人才談好。首先,得談一談當時天下的局勢,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這一年已經是公元207年了,這一年,北方的袁紹殘餘勢力已經被曹操消滅得差不多了,袁紹的兒子袁尚與袁熙向北逃往烏桓,曹操在郭嘉的建議下,準備開始北徵烏桓徹底消滅袁家殘餘勢力的戰爭。
  • 日本官方:為攔截中國軍機,日本9個月出動戰機523次
    據美國《外交》雜誌網站2月4日報導,在過去9個月中,日本出動了523次戰鬥機來攔截中國的軍用飛機。日本認為中國軍機接近日本領空的次數增加了。【F-15J是日本航空自衛隊的主力戰機】日本防衛省1月29日在東京宣布,在2019年4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日本空中自衛隊(JASDF)戰鬥機攔截了中國空軍(PLAAF)和海軍航空兵
  • 日本「廢漢字」三次,如今怎樣?看到這幕國人笑了
    眾所周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經過無數風吹雨打才形成現在的模樣。任何一個文字的形成,都有著特別的意義,也是不可替代的存在。曾經有幾個國家,學習著中國的文化,運用著中國的文字,現在卻想用別的文字代替它,結果怎麼了?
  • 歷史上三次統一臺灣都是通過武力,第四次會以什麼方式呢?
    歷史上三次統一臺灣都是通過戰爭,第四次會以什麼方式呢?歷史上三次統一臺灣都是靠的武力,證明戰爭統一臺灣可能是最快的方法。自元朝開始對臺灣地區受大陸管轄以來。歷史上,臺灣總計四次與大陸分離或者淪為殖民地,前三次都是通過戰爭手段而回到大陸懷抱。
  • 經過「砍掉重練」三次,現代日本料理才終於誕生!
    和食專注在新鮮的蔬菜、更新鮮的魚、鮮美的湯以及精緻呈現的米飯料理,並在全球享有健康的美譽。日本已設法實現理想的飲食境界:一種沉迷於烹飪的樂趣,而且實際上是有利於健康的烹調手法;而且日本人一定是在飲食上做了什麼對的事,因為他們平均要比其他國家的人民還要長壽。全球城市中,東京米其林星級餐廳的密度比巴黎、紐約或倫敦還要來得高;在日本,食物滲透到文化中的各個層面。
  • 雀巢日本要把Kitkat引入中國 這是它第四次「回歸」
    在中國市場經歷重重波折的巧克力品牌 Kitkat(奇巧)又要回來了。據《朝日新聞》報導,雀巢日本公司 7 日宣布,將在中國市場發售 Kitkat 巧克力。Kitkat 巧克力在日本市場有一些特殊,你能在這裡找到琳琅滿目的口味,各種期間限定、區域限定的品種。隨著赴日旅遊的火熱,讓許多中國消費者重新認識了這個近 10 年前退出中國市場的品牌,許多人都願意在機場或藥妝店隨手帶一包具有日本特色的抹茶口味 Kitkat 回國。
  • 一遍遍打理思緒,一次次撫摸嘆息,關於舊恨,裝進行囊我閉口不言
    等待一樹瓊花,撕裂心扉仰望漫天飛雪,無聲落進流年的疲憊懷揣一地悽美意境積攢剩餘的日子,攬那朵入心卿卿閒聊盼著一場繽紛徐徐落幕將雪花煅燒成名信片揮舞在情感窗臺煽動一季春潮,潺潺流過凍僵的身體拽著無限痴情,抱雪取暖一遍遍打理思緒一次次撫摸嘆息
  • 一塊勞力士的三次「變身」
    百年之中,一塊小小的勞力士,又實現了怎樣的三次變身?1產品力:最牛的計時工具勞力士的前身Wilsdorf and Davis(簡稱:W&D)公司,是由德國人漢斯·威斯多夫與英國人戴維斯於1905年在倫敦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