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瑜伽束角式是「極品體式」?束角式練習詳解

2020-12-15 瑜伽徒聊瑜伽

束角式(Baddha Konasana)的練習為帕坦伽利對體式的描述提供了切實的驗證。在《瑜伽經》第46章中第2.46條所描述「sthira sukham asanam」。這翻譯為「體式是穩定和輕鬆的平衡」。帕坦伽利繼續說,體式會減輕躁動,並引導一個人進入對事物的認同。

束角式就是一個很好的體式,它教我們如何去消除躁動,擁抱寧靜。揭示我們內心平靜所需要的訓練是非常值得的。重要的是要平衡自己的身體健康和靈敏度。接近該姿勢時,需要考慮重要的對齊點。根據自己的需要調整體位也很重要。通過持久的練習和正確的使用技巧,我們會發現一種內在的輕鬆感。當你更深入探索姿勢時,這將使你更充滿自信。最初,重點是對齊姿勢的不同組成部分。然後我們去感受所有部分之間的關係,感受它們是如何相互聯繫和配合在一起的。此時,生命力可以在體內自由流動。我們開始真正融入體式,並體驗統一和整體。

asana這個詞的詞根是「留下」或「存在」的意思。從外在到內在,從分離到完整的旅程,才是真正的道路。膝蓋是否能壓到地板不是主要問題。瑜伽創始人練習體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為了訓練身體絕對坐著不動,這樣就可以在沒有身體幹擾的情況下進行冥想。束角式的主要好處之一就是它為冥想做好了準備。

從身體上講,它可以打開髖部,並增強背部,使我們能夠平穩輕鬆地坐著。在能量上,它促進平穩的呼吸從而統一我們的內在能量。在精神上,它集中精神,培養專注力。你可能會發現,通過練習這個體式,你自然會陷入冥想。它使思想居中並發展注意力。經常練習的人可能會發現,通過練習這個體式,會很自然地進入冥想狀態。

開始練習的準備

進行一些熱身運動讓身體和思想都準備好。推薦的體式:

拜日式戰士式穿針式反臺式這是為了溫暖肌肉骨骼系統並激活身心之間的清晰聯繫。上圖顯示了朝上的坐角式的變化式。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準備姿勢,可以打開腿內側。如果需要支撐臀部和腿部,可使用墊子支撐。開始時保持30秒。再逐漸增加到五分鐘以促進肌肉筋膜的永久性變化。

為什麼要使用輔助工具

輔助工具的使用對於脊柱對齊和保護脊柱,骨盆和腿部的關節非常有幫助。

支撐1:支持脊椎曲線

如果你的背部肌肉無力並且雙腿緊繃,那麼把坐骨抬起來練習將有助於保持自然的脊柱彎曲。這樣,你將以良好的對齊方式來增強脊椎。在你的瑜伽練習中,一定要擺出拉長膕繩肌和加強髂腰肌的姿勢。在坐骨下面放一個墊子或摺疊的毯子。坐在輔助工具的前邊緣,坐在支柱的前緣,鼓勵上骨盆向前擺動,重建腰椎曲線。尋找平衡;傾斜的幅度過大會壓縮腰椎,而過小的幅度則會扭轉腰椎的曲線,造成腹部的壓縮褶皺,抑制呼吸。

支撐2:骶髂關節、髖關節和膝關節支撐

如果你在這些關節中有任何功能障礙,可以將摺疊的毯子放在大腿外側下方,靠近髖關節,並向前伸至小腿外側下方。這樣會防止這些區域的任何勞損,並使這種體位療法具有治療性,因為它將增加血液循環和癒合,還不會增加任何現有問題的風險。

練習指南

遠離痛苦

接受膝蓋,骶髂關節和腰椎的狀態。如果你受傷了,不確定這個姿勢對你的身體是否安全,請諮詢有經驗的老師。使用所示的輔助工具進行變化。慢慢地、耐心地進入這個姿勢。慢下來,你不僅可以避免疼痛和傷害,還可以打開一扇門,進入體式的核心:消除任何不安的傾向。

由內而外的練習

不要從外部強加姿勢;讓體式從你的內心浮現。像呼吸式體式就像磁鐵一樣吸引你的能量和意識。試試閉上眼睛的姿勢。閉上雙眼,打開你內心的覺知之眼,從內到外感受姿勢。通過你的身體和思想來表達你的姿勢。

以過程為導向(不是以目標為導向)

在練習時,放棄任何強迫膝蓋平放在地板上的外在目標。特別是在開始的時候,需要一些努力來創造膝蓋向地板移動的動作,但是重點是在過程。完美的姿勢是一種狀態;調整你的身體,呼吸和意識保持和諧的結合。保持與每一次呼吸的聯繫,每一次微妙的釋放,這一刻將自己奉獻給下一刻。用一種即時接受的態度來對待自己。

束角式的解剖學

1.脊柱

這種體式最大的好處之一就是加強背部肌肉。我們要使脊柱自然彎曲,使脊柱保持良好的對齊狀態。如果我們在保持姿勢的同時過於放鬆便會一直保持不良的姿勢習慣。感受每個脊柱節段之間的椎間盤。通過提升脊柱,感覺你正在創造空間,使椎間盤能夠沿著整個高度和寬度進行擴張。背部深層和中間的肌肉有助於保持良好的姿勢。這些肌肉可能需要重新訓練。這個體式可以在這個練習過程中提供幫助。一步一步來是很重要的。挑戰你的力量,但應總是在安全的範圍內進行

試著這樣做來測試:

背靠牆練習束角式。把肉從坐骨上移開。將骨盆、脊柱和頭骨的後側貼在牆壁上,然後將雙腿打開成輕鬆的姿勢。請注意,後身的哪些部分正在接觸牆壁,哪些部分沒有在接觸牆壁。骶骨、胸椎和顱骨後側與壁相接,腰椎和頸椎與壁有輕微的彎曲。作為參照,取一隻手平放在腰壁與腰之間,然後是腰壁與頸椎之間。一般來說,你應該能夠在牆壁和背部之間的空間滑動手。如果你的腰椎塌陷到牆上,這可能表明你的腰肌無力(有助於建立腰部曲線)和/或膕繩肌緊繃。練習時在坐骨下支撐將是你的正確起點,因為有助於保持健康的脊椎曲線。

2.肌肉合作

當關節一側的一組肌肉受到神經衝動刺激時,它們就會收縮。當收縮發生時,肌腱上的肌肉牽拉骨骼來產生運動。關節另一側的肌肉需要放鬆和伸展,以使收縮的肌肉完成移動骨骼的工作。我們需要這兩個元素來移動身體的關節。這種協同作用符合瑜伽的平衡原則:力量和柔韌性行動和放鬆;穩定和輕鬆進入束角式,髖外側的深層旋轉肌移動股骨,而大腿內側內收肌放鬆以允許移動。一些瑜伽者只關注大腿內側的伸展,想讓內收肌推動膝蓋來打開。這對一些人來說,可能會導致膝蓋受傷。

這樣做:

擺姿勢時,將你的意識放在臀部深處,也就是髖部旋轉肌所在的位置。它們將成為打開和旋轉大腿骨的動力。專注輕柔使用你的意志,將神經衝動傳遞到旋轉肌中,使其收縮,從而開始將大腿向兩側打開,並向地面打開。由於這些肌肉起源於骶骨和骨盆,並插入到大腿後上方,可以很容易地想像出它們是如何移動骨頭的。緩慢而穩定地施加收縮力。不要彈跳。同時允許大腿內側內收肌釋放。觀察效果。保持穩定,持續的呼吸,保持清晰的意識。絕對不要著急。當肌肉疲勞時,將膝蓋向上拉,雙臂環繞。

好處

很好的準備坐著冥想的姿勢。

增強脊椎肌肉,使其能夠輕鬆直立。通過加強外側髖關節旋轉肌和釋放大腿內側內收肌的組合來張開臀部。培養一種內在專注的態度。加深呼吸。改善姿勢。可以減輕或消除月經的痛苦。集中注意力。使身心與身體統一。禁忌

膝蓋受傷,尤其是涉及半月板或韌帶的膝蓋受傷。腰間盤突出。骶髂關節韌帶扭傷。逐步練習束角式

坐在瑜伽墊上或毛毯上,擺出手杖式。一次單膝向胸部彎曲,雙腳放在地板上。雙臂環繞雙膝,吸氣時將雙膝收回,並向上拉動至坐骨。當你吸氣時,從頭頂向上伸展。保持脊柱向上伸展,開始平穩呼氣,膝蓋向兩側打開。另一種有用的方法是用手向後伸,把坐骨上的肉拉回來。這將使你的體重轉移到坐骨上,並有助於將脊柱動態向上提起。此外,它將在髖關節中創造空間。這將支撐兩個基本的對準點:1.和整個脊柱向垂直方向提起。

2.大腿骨從髖關節延長。

現在,握住腳踝,將腳跟向骨盆靠攏。要麼保持腳踝的抓握,要麼將手指在腳掌前部向腳趾方向交叉。不要用力拉腳。這可以壓縮腳踝和膝蓋的內側。把腳掌壓在一起,包括腳掌和腳後跟的中心。如果你膝蓋敏感,在整個體式的過程中,動態地保持將大腳趾的球壓在一起。這將有助於保持膝蓋的安全。不要強迫膝蓋著地。保持專注。在剛開始的幾次呼吸中,將下巴稍微向下拉。當你吸氣並通過脊柱向上提升的時候,感覺長度從身體後部一直向上到頸部。感受一下這個動作是如何幫助你讓背部變得更長。然後,在不犧牲脊柱長度的情況下,將下巴向喉嚨處收攏,稍微向上抬起,使其與地面平齊。這個想法是通過脊柱的前部、後部和兩側進行軸向的伸展。把注意力集中在軀幹上,就像一個從骨盆底部升起的圓柱體。繼續通過脊柱提升,開始從髖臼向外拉長大腿骨。感覺這個動作來自於脊柱和髖部空間的提升。當股骨核心向膝蓋延伸時,開始激活位於臀下區域深處的髖關節旋轉肌。當這些肌肉將股骨拉回外旋時,你會感到它們在收縮。調整股骨的感覺,使其在髖關節窩內輕柔地延伸和轉動。將此動作集中在臀部而不是膝蓋上。這個等式的另一半是大腿內收肌群需要放鬆和伸展,以允許旋轉肌發揮作用。在整個收縮和放鬆的平衡過程中,保持髂腰肌的力量,讓你保持在坐骨上,而不是滑回到臀部。強調骨盆邊緣均勻向前和向上移動。呼氣時,通過坐骨的基礎重新固定。當你這樣做的同時,將大腿內側向地板下壓。當重量向坐骨的前緣移動時,你會感覺到腰椎平滑地移動到其自然凹陷的位置。不要做的太過;太過你會感覺到壓力。在中段尋找平衡。骨盆傾斜過多會壓迫後腰椎;太少會壓迫前腰椎和腹部,從而抑制呼吸。呼氣時,保持脊柱提升,並將肩胛骨向下滑動。在肩胛骨下部的間隙會有一些肌肉活動。返回吸氣並通過每個椎骨內部提升。感覺到肩胛骨之間的脊椎向胸部抬起。作為響應,胸部抬起,鎖骨變寬。肩胛骨通過向後滑動對呼氣做出反應。創造一個循環:吸氣,向上通過脊柱,進入胸部,直到肩膀的頂部。呼氣時,將肩胛骨向下拉,並通過坐骨將呼氣電流一路送回地面。從手肘內側開始,手肘相對,以擴大上背部和胸部。然後將肘部和肱二頭肌稍微向前轉動。注意胸部的反應。現在深化和延長呼吸,整合所有這些口令,要穩定和輕盈。呼吸是姿勢的一個重要方面:用它來創造你的初始對齊;用它來保持你的姿勢;用它來打開姿勢本身的那個「外殼」,體驗你內在的廣闊。保持這個姿勢30秒到5分鐘。當呼吸波動或意識質量下降時,開始慢慢退出體式。反姿勢

完成體式後,大腿併攏,膝蓋向胸部靠攏。然後雙腳向前邁步,與臀部同寬,手掌放在身體兩側,手指向後。吸入,提起至反臺式。先用下巴抵住胸部,然後慢慢收回頭部。想要骨盆和脊柱更穩定,一個選擇是在大腿之間擠壓一塊。呼吸幾下後釋放。幾次呼吸後放鬆。你可以盤腿坐著冥想,也可以躺在攤屍式中放鬆,享受冥想後的效果。

結論

當我們持續練習和有意識地練習時,束角式可以減慢對時間的感知。我們內在時鐘的減慢為我們提供了有價值的內省的機會。讓我們坐在觀察者的位置上,從強迫中解脫出來,我們就會淨化不安和恐懼。練習時融入它,擁抱它是最好的選擇。

相關焦點

  • 瑜伽束角式,女性要多練,可是腿下不去怎麼辦?
    瑜伽束角式是印度補鞋匠的坐姿,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它的功效卻是可以讓人受益終身。有規律地習練這個體式有助於增進腹部、盆骨以及背部的血液循環。它對膝部、髖部以及骶骼關節的關節炎有輔助療效。
  • 每周一式:束角式的輔助練習方法
    束角式是一個對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健康非常有益的體式,尤其對於女性而言十分重要。髖關節的僵硬會導致腹部的緊張,進而對盆腔器官構成壓迫,而經期體液的滯留會加劇這種壓迫,並導致身體不適。束角式有助於提升髖關節的靈活性,伸展大腿內側和腹股溝;有助於增進腹部、骨盆以及背部的血液循環。
  • 老師:你說常練瑜伽束角式可以盤雙盤下橫叉,為啥我練了沒效果?
    在開橫叉的練習序列和以盤雙蓮花為主題的練習中,往往都會遇到束角式。因為束角式是一個非常好用的開髖體式,它可以增加髖關節的外旋和前屈能力。而且這個體式可以說簡單易操作,人人都可以模仿得像模像樣。你到處都可以獲得這樣的信息,想練雙盤,想開橫叉,可以多練束角式,加上束角式的強大功能:保養生殖系統增加骨盆區域的血液循環;打開腹股溝排毒養顏;還可以緩解各種經期不適。
  • 為什麼建議你多練瑜伽束角式?
    束角式梵文名Baddha KonasanaBaddha是抓住,限制的意思,Kona是角的意思。很多人都喜歡束角式,甚至是經期最適合的體式,老師也會建議你多練習這個體式。練習束角式有什麼好處呢?2,作為經期最適合練的體式,對女性來說有很多益處,促進骨盆、腹部的血液循環。3,並且,孕期女性每天練習幾分鐘,有助於減少分娩的疼痛。4,和簡易坐,蓮花式一樣,束角式可以作為呼吸控制和冥想時的體式。
  • 你不知道的束角式練習方法
    上周Yang老師解析了下犬式,收到了很多同學紛紛留言希望Yang老師再分享一些體式練習的心得,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瑜伽課上點擊率很高的的束角式。束角式是一個難度較低的體式,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程度上進行練習,尤其在女性的經期,老師也經常會鼓勵你去練習束角式。那麼,束角式究竟有哪些益處呢?1.束角式可以幫助開髖和打開大腿內側。2.束角式可以幫助放鬆背部,緩解背部不適,對坐骨神經痛也有幫助。3.
  • 瑜伽標準體式詳解連續篇 — 半蛙式
    :半蛙式英文體式名稱:Half Frog Pose梵文體式名稱:Ardha Bhekasana半蛙式不僅僅是後彎,它還能同時打開肩膀、胸部和大腿。傳統文獻說,蛙式可以增加身體熱量,消滅疾病,並喚醒昆達裡尼。
  • 束角式,一個能讓女人受益終身的瑜珈體式...
    哈他瑜伽體式之一,是常見的瑜伽體式。在這個體式中,練習者坐在地面上,腳後跟貼近會陰,抓住雙腳,分開大腿,直到兩膝都碰觸地面。
  • 精準無誤的體式詳解,練出完美身材曲線
    瑜伽體式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如何將每一個體式做標準,大多數人卻不求甚解,其實不標準的瑜伽動作要比理想狀態下相差很多,我們練習瑜伽不能只求速度和效率,更多時候要注意動作完成的質量,這樣才能在瑜伽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 女性經常練習2個束角瑜伽體式,有效滋養卵巢,精神氣色更好
    此方式需要練習者背靠著牆壁,坐在瑜伽墊或者是家裡的地毯、爬行墊上面,方法非常的簡單,也非常適合在家練習,哪些是孕產婦,也可以練習。此款姿勢可以更好的幫助練習者打開髖部、胸腔,對於下半身粗壯的女性來說,可以說是福音,對於想要順產的準媽媽來說,也是件非常不錯的運動哦。當然針對初學者,如果是覺得自己無法保持背部直立,也可以藉助瑜伽磚來幫助哦。
  • ——蝴蝶式跟束角式有什麼不同?
    腿部向下按壓,這不是練習蝴蝶式,這是一種訓練方式,可以讓腿部擺動的幅度加大,算是蝴蝶式訓練的一種準備吧。蝴蝶式有系列多種,腿部這種是腿部上下翻飛,輕鬆擺動的練習。記得我們很多人小時候,就會蝴蝶式這樣的坐姿,沒事的時候,腿部上下一擺一擺的,有一種開心又很好玩的感覺。
  • 為什麼建議女性多練習開髖體式?
    為什麼建議女性多練習開髖體式?髖部對應著骨盆和子宮區域,是女性身體的重要部分,擔負著月經、生育、排毒等作用,對女性來說,靈活髖關節、促進骨盆區域的排毒很重要!#百裡挑一#練習開髖體式有什麼好處2、低弓步從下犬式,邁右腳到兩手之間右小腿垂直,後方膝蓋腳背貼地雙手撐在右大腿上,胸腔上提
  • 瑜伽束角式髖部打不開,腿下不去?這些技巧你要知道!
    今天我們要說的體式是束角式。束角式需要兼具穩定性和靈活性,這個姿勢對大腿內側和腹股溝很好。由於腿部處於打開狀態,因此需要您的核心,背部肌肉和大腿外側的力量。當您積極向上抬起脊柱時,背部肌肉會啟動。大腿外側肌肉必須足夠強壯,以旋轉大腿骨,幫助大腿內側伸展。聽起來是不是很複雜。儘管這不是經典的冥想姿勢,但練習束角式可以使坐姿更加輕鬆。
  • 瑜伽標準體式詳解連續篇 — 手拉大腳趾單腿直立式
    :手拉大腳趾單腿直立式英文體式名稱:Extended Hand-to-Big-Toe Pose:梵文體式名稱:Utthita Hasta Padangustasana梵文中「Utthita」是「強烈伸展」,「hashta」是「手臂」,「Pada」「是腳」,「gusta」是「大腳趾
  • 束角式總是做不好,僅僅是因為髖緊麼?
    做不好束角式是為什麼?大家都知道開髖的課程裡面,束角式可以說是必備體式,那也就是說束角式的幅度和你髖關節靈活程度息息相關。(點擊你的「開髖」真的開對了嗎?)束角式涉及到了髖關節三個方向的運動,外旋,外展,屈曲,也就是說這三個方向有一個方向不靈活就會導致整體幅度降低。所以這三個方向要抓緊練習起來,可以通過新月式(髖屈曲),戰士二(髖外展),單腿背部伸展(髖外旋)等等來打開髖關節,下面我會詳細說道。縫匠肌——新朋友登場
  • 束角式,不可見之一般
    請點擊藍色字體,關注每天分享內容!束角式,哈他基礎體式之一,是非常常見的體式,大家一定對她不陌生,很多女生都把束角式作為最喜歡的瑜伽體式,許多瑜伽老師也喜歡把它編排在休息術當中。Kona是角的意思。在這個體式中,練習者坐在地面上,腳後跟貼近會陰,抓住雙腳,分開大腿,直到兩膝都觸碰地面。這是印度補鞋匠的坐姿。這個體式尤其推薦給那些小便失調的人練習。骨盆和腹部以及背部得到足夠的血液供應,並得到了刺激,這個體式可以使腎臟和膀胱保持健康,眾所周知,在印度,修鞋匠很少患尿道疾病,就是因為他們整天都已束角式坐著的緣故。
  • 這些是適合男性的瑜伽練習
    在瑜伽的課堂上,你可能會注意到練習者大部分都是女性,練習瑜伽的男性比例是比較少的,但這樣的形式並不是一直存在的。事實上,在瑜伽的發源地印度最開始練習瑜伽的就是男性。據不完全統計,在印度和歐美國家男性練習瑜伽的比例比女性還要高。為什麼中國和國外的男性瑜伽習練者的比例差異這麼大?
  • 蝴蝶式有8種練法,束角式有3種,你會嗎?
    束角式怎麼練好?蝴蝶式具體怎麼練?兩個體式有什麼不同?蝴蝶式不是腿部擺動,是向下壓腿的練習,這樣對嗎?蝴蝶式的腿部擺動與腿部下壓的不同。腿部向下按壓,這不是練習蝴蝶式,這是一種訓練方式,可以讓腿部擺動的幅度加大,算是蝴蝶式訓練的一種準備吧。而在束角式的練習裡,同樣訓練腿部下壓,是一種為後續進行身體前屈的練習。
  • 哪些體式可以練習到髖屈肌?
    而且很多大家想做的神猴,輪式,全蓮花等等體式,髖屈肌都是主力。首先要做的是了解什麼是髖屈肌?這也是你坐角式,束角式做不好的其中一個關鍵所在。但如果這條肌肉可以激活,那么女性在生理期的時候就會好受很多。說了這麼多,總結起來其實就是一句話,一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有很多肌肉在參與。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去重視這些肌肉呢?為什麼要練習髖屈肌為什麼要練習髖屈肌,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總是坐著。你想髖屈肌主要作用就是幫助髖做屈曲的動作,而坐姿就是一個曲髖的動作,長時間這些肌肉在收縮就很容易變得緊張而且無力。
  • 產後瑜伽練習的重點在體式的靈活運用
    峨眉山瑜伽中心瑜伽理療:產後修復問題首先,我們所說的產後修復的方法是瑜伽的方法,不是簡單的婦產知識,也不是如何坐月子的問題,是建立在瑜伽思想上的練習方法,利用的是伸展,空間,平衡的原則,並非是醫學知識,萬柯麟老師和我通過多年的瑜伽練習總結了一系列的產後修復的方法,用的是瑜伽思想指導下的瑜伽體式和呼吸方法。產後是否可以練習瑜伽?
  • 束角式,約束意味著更大的自由!
    束角式,也被稱為「補鞋匠的坐姿」一些瑜伽著作提到:束角式是最偉大的體位同時啟動會陰收腹收束,能治療肛門相關疾病束角式是一個幫助髖部打開的坐立練習,涉及到髖關節三個方向的運動:外旋,外展,屈曲,也就是說這三個方向有一個方向不靈活就會導致整體幅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