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3億的漢族人,而統治者卻是300萬的滿人,這是為什麼呢?

2020-12-11 騰訊網

清王朝是中國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歷史色彩非常濃厚,明朝末年,國事衰微,北方金國女真族的後裔滿族起兵造反,奪取政權,稱為後金,從此中原大地就由滿族人統治,其實當時滿族人只有300萬,軍隊也只有20萬而已,而中原的漢族人卻有3億,這麼多的漢族人,卻讓滿族人統治了兩百多年,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一,滿族人雖然佔領了中原,但他們沒有使用自己的統治方式,而是採用了明朝的統治政策,基本上全盤抄襲,如果說有什麼新東西的話,可能八旗制度算一個,還有一些小的就不用說了,八旗制也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民族政權,清朝皇帝清楚明朝滅亡的原因,所以他緊握權力,設立軍機處,削弱了太監和權臣的勢力,所以在清朝統治的這兩百多年裡,皇權非常穩固,沒有出現謀反叛亂。

原因二,清朝皇帝懂得「洗腦」的重要性,對老百姓思想的控制十分重視,八股文和文字獄就是證明。文字獄其實很早就有了,是在清朝,文字獄發展到了頂峰,很多人無意冒犯就被賜死,很多文人也備受影響。乾隆甚至還用編纂《四庫全書》的契機,將不利於自己的言論全部抹除,在思想控制方面,清朝統治者可謂是做的十分徹底。

原因三,滿族士兵的質量比漢族人士兵高太多,滿族人從前生於北方,遊牧民族,身體素質更為優良,而且擅長騎兵,所以個人戰鬥超強,而漢族人大都是農耕社會的農民,所以即使總人口眾多,但是實際戰鬥力並不高,而且清朝統治者知道自己的軍隊強就強在騎兵上,所以對馬匹嚴加管控,漢族人基本騎不到馬,自然也沒有什麼反抗的力量。

原因四,其實不管是誰統治國家,只要國泰民安,四海昇平,誰還會去造反?明末的混亂,百姓苦不堪言,終於平靜了下來,哪怕你是滿人又如何,何況清朝的皇帝都非常注重民生問題,尤其是康熙,對百姓非常的關心,經常給老百姓頒布一些一些福利政策,百姓安居樂業,對著滿族人的統治擁護還來不及呢。

就是這麼四條原因,讓滿族人安安穩穩地統治了中國近三百年,直到後來外國列強的侵入才逐漸滅亡。對此,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呢?

相關焦點

  • 滿人和漢人女子如何分辨?清朝時看這個器官就可以,一眼就分清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清朝滿族剛剛入關的時候,為了自己統治的便利而強迫漢人男子剃髮,強逼他們留跟自己一樣的髮型。也因為清朝剃髮易服的原因,所有男子全部剃著半拉光頭,垂著鼠尾小辮,但從外貌上難以分辨誰是滿人,誰是漢人。但是女子的滿漢卻仍然一眼就能分辨,只要看一眼耳朵就可以了。在滿族還沒有入關的時候,當時的滿人女子就已經開始喜歡上戴耳飾了。
  • 清朝時期,漢族人做官太難,越是為滿人效力的漢人多數都不得善終
    曾經有很多漢人投靠他們,為滿人效力。但是,漢人總讓滿人覺得不安心,即使做出很多貢獻,也難逃他們的迫害。可以說,滿清是吸收了元朝滅亡的教訓,對漢人是又拉又防,一直存在「防漢制漢」的思想。今天,就要盤點多位漢人,他們都曾為滿人效力,但是,最後卻不得善終。
  • 日本和服,韓國韓服,滿人的旗袍都延續了下來,那我們的漢服呢
    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時代的衣服,比如說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滿人的旗袍等等,雖然現在並不是主要服飾,但是在一些節日和慶典上都會用來穿著,有些人甚至平時也會穿,那我們自己的漢服,為什麼就不見了呢?到了清朝,滿清統治者為了統治的需要,開展了血腥的「剔冠易服」和「文字獄」:不允許漢人穿漢族的服裝、不允許漢人留漢族的髮型。而我們歷史上的漢服也就在這裡終止了,現代人所說的「唐裝、旗袍」實際上是滿族的服裝——滿裝。而漢服也流傳到海外,朝鮮半島的韓服、日本的和服都是由華夏漢服傳過去的。在經歷滿清兩百多年的統治後,今日的漢族成了世界上唯一沒有自己民族服裝的古老民族。
  • 清朝如何區分女人是漢族還是滿族?有兩個部位,一個明顯一個隱私
    清朝在1644年入關,享國二百多年,在這二百多年裡,漢族人的社會地位和滿族人是有巨大差距的,就拿後宮選妃來說,一般只有滿族貴族女子才會成為後宮嬪妃,除了少數例外以外,漢族女子多數都只能去當宮女伺候別人,那麼清朝的時候,是如何分辨一個女子是漢人還是滿人的呢?只需要看一個隱私部位就可以了,不過一般人不知道。
  • 清朝改變了漢人的哪些傳統?究竟是滿人漢化,還是漢人滿化
    對於清朝的負面評價,除了清朝確實造成了中國近代的落後,這是清朝永遠甩不掉的鍋,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清朝是少數民族統治漢族,事實上對於清朝滿人的反抗,從清軍進關的那一刻起到清朝滅亡,就從來沒有消失過,從清初的反清復明的天地會,到後來的白蓮教,再到後來近代的天平天國,孫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運動,這是一個從未間斷的過程。
  •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討厭清朝?
    是的,很多人討厭清朝。我也非常討厭它。個人以為,討厭清朝的人可能基於以下幾個原因。1.滿清入關的大屠殺。揚州十日,滿清屠殺了80萬漢人。我們可以設想,如果不是滿清入關,隨著明末資本主義的萌芽和民本思想的進一步發展,中國是有可能從封建社會轉型為資本主義社會的。滿清的文字獄扼殺了民本思想,扼殺了資本主義的萌芽,也扼殺了中國主動近代化的可能。3.滿清統治者雖然口頭上提倡滿漢一家,但骨子裡一直防範漢人,將漢人當作二等奴才。
  • 清朝初期男人的髮型並不是宮廷劇裡的樣子
    清朝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男人留辮子其實最早並不是滿人特有的習慣。這個歷史要追溯到滿人統治中國之前,這個習俗也不是始於滿人,中國北方有很多遊牧民族,如女真、契丹、蒙古和鮮卑,他們都留著辮子,只是具體的髮型略有區別。
  • 滿人為什麼留辮子?像豬尾巴這麼醜的髮型,其中大有深意
    這是滿族男子特有的髮型,清朝是滿人建立的政權,在其還還未入關之前就留著辮子。在滿人入主中原後,為了讓中原的漢人臣服,還強迫其剃髮來表示歸順。清朝有一個著名將領明瑞,是乾隆時期的伊犁將軍,在與緬甸人作戰的過程中,不幸戰死。在異地戰死後,將士們將明瑞的辮子以及印信、隨身的帶子以及扳指帶回去,將其髮辮帶回去可見滿人對自己髮辮的珍視程度。
  • 元朝和清朝入主中原同日本侵略中國,我們如何區分看待?有何不同
    有人可能說了,蒙元和滿清也是少數民族政權,至今還有蒙古國,為何就不能等同於日本入侵呢?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展開:其一,對原有民眾的態度。不管是蒙元還是滿清,在打敗漢族政權並統治中原後,對原有民眾的態度是統治,而不是奴役。
  • 漢族人對姓氏這麼重視,為何滿族人把姓氏改來改去
    滿族人在沒有入關之前,已經擁有了非常悠久的姓氏歷史,在清朝中期的時候,已經有部分滿人更改了自己的姓氏,但是並沒有形成規模。辛亥革命之後,大批的滿族人開始更改自己的姓氏,以躲避戰亂。後來乾隆時期,還特意對滿人修族譜,比如《滿洲八旗氏族通譜》等,希望以修族譜的方式,遏制滿族人改姓的行為。其實滿族人並不是所有人都有特權,只有八旗當中的滿八旗、還有蒙八旗,才有一些政治特權,但是想進入滿八旗,尤其是滿八旗當中的上三旗,是非常困難的。一般的滿族百姓,是很難融入這個階層的。
  • 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和格格藏到哪兒了?為何滿語也隨之消失了?
    引言了解我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在清朝時,皇帝最重視的就是八旗子弟。當時的天下之所以能夠在被清朝統治,就是因為八旗子弟的貢獻。所謂八旗,就是清代滿族的一種制度,根據歷史資料顯示,八旗軍隊人數最多時達到了27萬餘人。而當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和格格竟然全部銷聲匿跡了。
  • 清朝滿族女人的地位有多高?看過這些之後,你有何話可說
    也因為這層關係,在後來的「九子奪嫡」後雍正並沒有為難這位弟弟,這看的也是蘇麻喇姑的面子。蘇麻喇姑為什麼能做到死後讓皇子為之扶棺呢?這是因為這個女人曾經為康熙和大清帝國做出過巨大的貢獻。而備受後人謾罵的慈禧雖然名聲不好,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如果不是這個女人的竭力維護,清朝很可能會提前五十年消亡。
  • 元朝清朝都是少數民族統治中原,為何清朝統治時間是元朝的三倍?
    清朝(1636年-1912年), 是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共傳12帝 ,統治中國276年。兩者都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統治中國。元朝軍隊的戰鬥力,放眼世界歷史,也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兵鋒所指,所向披靡。但如此強大的元朝蒙古帝國,為什麼統治中國不到百年,遠不如清朝統治的時間,幾乎只有清朝三分之一?
  • 漢族為什麼能同化其他民族而沒有被其他民族同化?
    漢文化的兼容並包是世界上其他文化所不能比擬的,如果說狹隘的漢族是「炎黃之後」。但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在歷史上可是曾經有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匈奴、羌人、石羯、突厥、契丹人等等,許多民族都在這裡生活過,甚至統治過。
  • 如何判定清朝女人是漢人,還是滿人,只需看一個隱私部位
    同樣在少數民族政權掌權是,漢族人的地位也不會是太高。清朝時,滿族站到了統治地位,所以應該對漢族和滿族進行區分對待,其原因正是她們的地位不同。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來判定一個女人是滿族還是漢族呢?很多朋友會說,他在看有關清朝的電視劇時,是分不清楚這件事情的。
  • 清朝人為什麼要把前面的頭髮剃掉?
    清朝男人的髮型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不好看的一種髮型了。清朝規定男子必須要剃髮,不從者斬。據說清初真的為此斬首了不少人,不是因為髮型奇怪,而是因為這與當時的世俗觀念有衝突。網絡配圖中國歷史上無論哪朝哪代,中國的漢人都在留長髮。上古時披頭散髮的人比較多,之後人們開始講究髮型,成年男女都把頭髮盤在頭上,隨著朝代的更替梳成特定的髮式。
  • 清朝滅亡後,滿人分別都改成了哪些漢姓?
    我們都知道,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統治者為滿族人,因此其王朝也稱之為「滿清」。而滿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民族,其姓氏有很多都是從滿族祖先的舊姓繼承下來的。在入關之後,滿族與漢族在長期共同生產生活的過程中,其生活習性逐漸發生變化,有意無意的也在效仿漢族的文化,久而久之,他們的姓氏也隨之變化。等到清朝滅亡之後,滿族的姓氏也逐漸向漢族姓氏演變,我們現在所使用到的一些姓氏,就是從滿族姓氏演變過來的。那麼,具體是哪些姓氏呢?我們本文就來探究一下!
  • 清朝只有漢人和滿人留辮子嗎?新疆和西藏等地的人為何不留辮子?
    因為清朝入主中原後,漢人是主要群體,地處偏遠的地方,即使命令達到,也很難達到管理的目的。而且各個民族中的關係也盤根錯節,其實那時候很多少數民族也並未遵守「易服剃髮」的規定,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身的特點,所以這道命令反而只能約束人口眾多的漢人了。
  • 幫清朝打下江山的漢人軍團有多慘?又是如何防範和限制漢人兵的
    這些兵開始是明朝末年投降到滿人旗下的降兵,後來也從漢人百姓裡招募了很多。最多時綠營兵人數達80萬,常備人數為60萬,而八旗軍總共才不到20萬(包括滿蒙漢三種八旗)。從攻克北京到平定江南,從剷除三藩到攻打臺灣,再到後來消滅準格爾部,這幾乎都是漢人兵團立下的汗馬功勞。但漢人將領和漢人兵團的下場如何呢?
  • 清朝滅亡後,為何滿族人紛紛改成漢姓?滿清貴族後代說出了理由
    一般來說,在中原建立起政權的都是漢族,但也會有幾個例外,就比如說元朝和清朝。清朝是由滿人建立的,統治整個中國的時間很長。在1912年時,清朝滅亡了,中國進入了連年戰亂的時代,但是原來的那些皇族過得並不好,他們失去了原有的顯赫的光環,逐漸淪為底下人,甚至遭到人們的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