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此喜歡凝望
——裡爾克詩選
文/ 裡爾克
譯/ 陳 寧
(源自商務印書館)
我喜歡站在古老的主教座堂前;
飄溢著怎樣的黴爛啊,還有腐朽,
每一扇窗,每一根柱
依然在說它們自己的方言。
——裡爾克
一
在 舊 宮
在舊宮;我自在地放眼
整個布拉格,視野更加廣闊;
深深在腳下,暮色蒼茫的時刻
以輕悄寂寥的腳步經行而過。
城市漸漸模糊,如在玻璃之後。
清晰地聳立在我面前,只有高處,
如佩戴頭盔的偉岸匈人 ,
聖尼古拉那銅綠色的穹頂。
一道光遙遙䀹目,在此處、
在彼處,在溼熱的城市喧囂。——
我覺得,此刻舊宮裡
一個聲音正在說著「阿們」。
二
在 小 城
座座舊宅,山牆陡峭,
高高的教堂鐘樓,鐘聲不斷,——
進入窄小庭院的,唯有
一小片天空,正眉目傳情。
每一根樓梯樁柱上
疲憊地微笑著的,是小愛神;
高處屋頂上圍繞著巴洛克
花瓶潺潺流淌的,是玫瑰鏈。
小小的門蛛網交織
在那裡。太陽偷偷閱讀著
充滿隱秘的文字
在一尊馬多娜石像下。
三
一 座 貴 宅
入口坡寬敞的貴宅:
灰色的光芒在我眼中會是何等的美。
石路面破敗的人行道,
而那邊,街角,昏暗、油膩的路燈。
一隻鴿子垂頭在窗欄杆,
仿佛想把窗簾窺穿;
幾隻燕子築巢在門廊的空隙:
我稱之為情調, 是的, 我稱之為——魅力。
四
赫 拉 德 辛
我如此喜歡凝望
古老宮城破碎的額頭 ;
孩子的目光已然攀登
到了那裡。
湍急的摩道耳河之波
甚至也在問候赫拉德辛,
聖人們在橋上嚴肅地 向它看去。
更加新式的教堂鐘樓,仰望著,
全都望向聖維特主教座堂的尖頂,
恰如一群孩子望向
敬愛的父。
五
於聖維特主教座堂
我喜歡站在古老的主教座堂前;
飄溢著怎樣的黴爛啊,還有腐朽,
每一扇窗,每一根柱
依然在說它們自己的方言。
一座渦卷花飾的房屋蜷伏著,
洛可可的情色在微笑,
哥特建築堅立在一旁,顫動著
展開乾瘦的雙手。
此刻casus rei於我變得清晰;
出自古老時代的一個比喻:
這是 Abbé 先生——他邊上是
roi soleil的貴婦。
六
在主教座堂
仿佛被寶石環繞,遠離了
礦石,牆的穹窿在爍閃,
一位聖女,已然棕黑,
晦明在混濁的燭光後面。
被建造得渾圓的天花板上,
一顆白色的銀滴明亮地
浮蕩在一個天使的頭頂,
裡面蜷臥著一點永恆的微光。
角落裡,金輝
垂入的積塵的團塊,
乞丐階層的一個男孩靜靜
站著,身裹汙穢、衣著破爛。
全部輝光裡沒有一星祝福
流入他的胸膛.
戰慄著、疲憊地向我伸出
他的手,悄聲道:「Prosím !」
七
在聖文策爾禮拜堂
廳堂裡每道牆
全是華貴的石頭;誰知道
該怎樣稱呼: 無色水晶?
煙黃玉?紫晶?
空間在光的歡舞中閃耀,
發出魔法的明亮,如一個奇蹟,
黃金的聖龕裡
靜息著聖文策爾的骸骨。
空洞的穹頂直至頂點
全然充滿了光亮;
金輝沾沾自喜地看著
自己黃色的光玉髓。
八
觀景臺上騁目
那裡我看見教堂鐘樓 ,穹隆恍若橡子,
卻又尖細如瘦削的梨樹;
那裡橫亙著城,城的千個建築立面上,
依偎著黃昏,正悄悄撒嬌。
城遼闊地伸展著黑色的軀身。軀身之後,
看吶,聖母堂的雙塔閃耀。
那不正是她在用兩個觸鬚的尖端
吸吮著天空的紫色墨水?
(圖源網絡,誠謝)
裡爾克選刊作品:
裡爾克|誰此刻孤獨, 誰就將長久孤獨——裡爾克詩選
【作者簡介】賴納·馬利亞·裡爾克(1875~1926)奧地利作家,20世紀德語世界最偉大的詩人,歐洲現代最偉大的三位詩人之一。德語文學史上唯一堪與荷爾德林比肩的詩哲。裡爾克曾說:我的詩集就是我的坦白、我一生的故事。我的一生就是一場漫長的康復……孤獨一如我歷來的生活,甚至更甚。
其墓志銘為:
玫瑰, 純粹的矛盾, 樂為無人的睡夢, 在眾多眼瞼下。
裡爾克正是在採摘玫瑰的時候刺破手指,得了敗血症後不治身亡。詩人不斷地旅行,不斷地道別,漂泊成為他的宿命……
【譯者簡介】陳寧看上去像個搖滾青年,長頭髮,玩樂器。他的網名叫Dasha,是「裡爾克中文網」的創建者,生前一直活躍在豆瓣和許多論壇上面。至2012年,翻譯了裡爾克2000餘首德文詩。
「一開始,Dasha不太想出版,他只是作為一個愛好,不停地翻譯和研究。我不知道他到底翻譯了多少,我只知道肯定很多。」在裡爾克詩歌法語翻譯家何家煒看來,陳寧仿佛有著一身魏晉風骨。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王家新教授將他稱為「聖徒性質的譯者」,把生命完全奉獻給了作品,「做出了巨大的個體犧牲」。
2012年冬天,陳寧在掃描荷爾德林詩集時突然倒地,心肌梗塞,溘然長逝,年僅42歲。
《博雅詩刊》是詩人的田園,詩歌的星空。
我們以紀伯倫的詩句與大家共勉:
我深愛著這個世界,
世界也如此深愛著我。
因為我所有的微笑都掛在她的唇上,
而她所有的淚水都積於我的眼中。
《博雅詩刊》每周日出版。
誠摯歡迎熱愛詩歌創作的朋友不吝賜稿。
投稿郵箱:zgxzbysy@163.com
喜歡就長按二維碼,我們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