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院院士李德仁:北鬥時空體系精準助力疫情防控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 餘湛奕)圍繞新基建、5G/6G、北鬥+與+北鬥、從數位化到智能化四個部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13日在2020年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上,發表了主題為「論產業數位化與數字產業化」的主旨演講。

在演講中,李德仁認為,北鬥時空體系能精準助力疫情防控。據他介紹,醫院建設、物資運送、巡防管控……面對疫情暴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快速響應,融入多項疫情防控工作之中。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確保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測量標繪工作迅速完成;基於北鬥的無人設備,既能運送醫用物資又能實現防疫作業。北鬥馳援,讓防控工作更加高效精準。使得人們戰勝疫情的底氣和信心更足。

此外,李德仁還提出「疫情蹤」APP的設想——能在手機上自動生成健康卡,輔助疫情精準防控,引導個人安全出行,助力有序恢復生產。他同時介紹了這款APP的主要思路和技術路線:構建病例時空軌跡與地理環境資料庫、用戶個人活動點時空信息採集、病例與用戶活動時空信息的匹配度與潛在環境風險分析風險提示及預警防控。例如,這款APP可以應用在老年人生活助理方面。智慧型手機大數據的上下文思維引擎,能自動理解老年人每日的獨立活動,進行心理學、生理學和行為學分析。(完)

相關焦點

  • 兩院院士李德仁:北鬥系統可助力疫情防控服務體系建設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在「產業數位化 數字產業化」演講中表示,5G在智慧城市、自動駕駛、遠程醫療、智能電網等領域可以有非常廣泛的運用。他提到,我們可以有很多行業,如果要聚攏起來,可以利用視頻、VR、AR、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創造新的商業模式。
  • 兩院院士李德仁:北鬥是一個數位化的技術,它的想像沒有邊界
    兩院院士李德仁:北鬥是一個數位化的技術,它的想像沒有邊界 2020-12-17 16: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專訪兩院院士李德仁:沒有想像邊界的北鬥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16日訊(趙芙瑤)他是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同時他還是武漢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武漢·中國光谷首席科學家。他長期從事遙感、全球衛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統為代表的地球空間信息學的教學研究,提出了處理測量誤差的可靠性和可區分理論和空間數據挖掘理論。
  • 兩院院士李德仁:5G中國人走在前面,6G不可麻痺大意
    兩院院士李德仁:5G中國人走在前面,6G不可麻痺大意 2020-12-13 1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基建時代地理信息產業的機遇與挑戰——李德仁院士演講速記
    可快速關注我們導讀:第十四屆中國智慧城市大會組委會榮幸邀請到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先生擔任開幕式嘉賓,並在智慧城市高峰論壇做了題為《新基建時代地理信息產業的機遇與挑戰》的精彩演講。
  • 構建跟蹤防控體系 科技助力疫情防控 城市大腦疫情防控平臺在海澱...
    眼下,春運返程高峰即將到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面臨著新的考驗,北京作為中心城市面臨的壓力尤其明顯。為了做好返京人群分析、排查以及重點人群動態監測、跟蹤與預警服務,2月8日,海澱區政府城市大腦疫情防控平臺在海澱區城市服務管理指揮中心正式上線試運行,海澱區相關政府單位只要登錄「城市大腦疫情防控平臺」,返京人員的來源地、是否經由疫區、是否與確診病例同過車、駐留時長等信息就能實時在大屏幕上顯示出來。
  • 姜家營村:「圖卡表+信息化」助力疫情精準防控
    姜家營村:「圖卡表+信息化」助力疫情精準防控 2020-02-29 1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楊長風:北鬥系統讓中國掌握自己的時空信息
    北鬥三號全世界系統軟體的完工啟用,對提高在我國中國綜合國力,對促進疫情防控常態下在我國社會經濟和改善民生,對促進當今國際性經濟環境下在我國擴大開放,對進一步提高中華民族信心、努力創造「兩個一百年」長遠目標,具有關鍵實際意義。當外賣員穿越重生大城市車流量將食材從飯店送至你的手裡時,他的行動軌跡會詳細地紀錄在外賣 app 的地圖上。
  • 當裡水遇上鍾南山,全國首個基層呼吸系統傳染病防控體系試點正式落戶
    ,旨在探索基層醫療體系的抗疫解決方案,推進健康呼吸產業發展,力爭打造一個可以推廣至全國的樣板工程,助力國家整體防疫防控建設。鍾南山院士產學研團隊研發的隔離病床,能有效切斷疾病傳染途徑隨著項目的開啟,防控網絡將在裏水鎮內的19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全線覆蓋,並依託前期已構建好的「全科醫學+」醫共體和家庭醫生服務團隊,進一步織密織牢基層疫情防控網格,提高基層醫療體系對疫情的遏斷與處理能力。
  • 中國科大統一戰線以多種形式助力疫情防控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統一戰線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積極響應中央、省、市決策部署,發揮優勢,主動作為,廣大統一戰線成員勇擔使命,共克時艱,以多種方式助力疫情防控,用實際行動畫好抗擊疫情的最大同心圓。
  • 星光| 專訪「布星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北鬥下一程,奔向...
    日前,新華日報記者連線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他是先後服務三代北鬥系統的「布星者」之一,也是北鬥三號系統衛星軌道精密定軌的重要參與者,中國實現「北鬥夢」的奮鬥進程,似可從他不懈奔走的「北鬥人生」中窺得一二。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2018年,他任職崑山杜克大學校長的6年多間,與江蘇結下「深厚情緣」,也為江蘇培養了一批批通訊、電子信息領域的卓越人才。
  • 作為中國北鬥技術的發源地之一 武漢亟待打造5G+北鬥產業聯盟
    「5G+北鬥」改變時代「如果說,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則『5G+北鬥』將改變世界和時代。」在主題為《5G+北鬥賦能新型基礎設施時空智能》的演講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原校長劉經南說。在劉經南看來,北鬥與5G有天然的融合傾向:北鬥賦能5G,感知、認知時空位置功能,不僅讓網絡更清朗安全,而且使網絡具有了物理空間的時空屬性。5G賦能北鬥,則能增強定位導航精度和室內外可用性。
  • 鄧中翰委員:建設社區網格化管理疫情防控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社區是人民群眾生活的基本場所,也是平安建設、城市管理和集成治理的基礎單元,在疫情面前,社區管理牽一髮而動全身,從根本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關鍵在社區。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軟硬體技術的進步,智慧社區建設在各地興起,其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展,但也存在水平參差不齊、規範標準不一、效果百密一疏等問題。
  • 武漢北鬥企業:這是對高科技產業和國家自信的一次極大提振 期待...
    習近平總書記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鼓舞著廣大武漢「北鬥人」。北鬥應用服務提供商依迅電子的董事長付誠說:「這是對中國高科技產業和國家自信的一次極大提振!」夢芯科技研發出中國首顆40納米高精度消費類北鬥導航定位晶片,公司副總經理方婷說:「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高質量服務全球的新篇章,等著夢芯人去開啟!」
  • 立得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True Cloud)
    企業名稱  立得空間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概況  立得空間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得空間)成立於1999年9月,是由武漢大學、兩院院士李德仁、國內知名科技投資公司等共同組建的高科技企業,註冊資金10530萬元,現有員工600餘人,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西安、成都、蕪湖等地設有分支機構。
  • 醫渡雲數據智能化技術助力疫情防控實現"三早"
    在疫情期間,醫渡雲始終站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協助國內十多個城市,迅速建立起新冠肺炎疫情監控平臺,通過AI技術輔助多地政府開展有效的動態監測和疫情研判,實現對當地疫情的早發現、早預警、早阻斷,有效助力政府精準施政,為制定復工復產政策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 楊長風:北鬥系統讓中國時空信息掌握在自己手中
    北鬥三號全球系統的建成開通,對提升我國綜合國力,對推動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我國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對推動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下我國對外開放,對進一步增強民族自信心、努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 瞭望|中國北鬥:創新超車
    1983年,「兩彈一星」元勳、「863計劃」倡導者之一陳芳允院士,創造性地提出「雙星定位」構想。這一方案,能以最小星座、最少投入、最短周期實現「從無到有」。之後,「兩彈一星」元勳、北鬥系統工程首任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進一步組織研究提出「三步走」發展戰略,決定先建試驗系統、然後再建區域系統,最後建成全球系統。
  • 謝慶國團隊「數字PET」進展入選兩院院士評選的中國十大科技進展
    來源:經濟日報北京時間1月11日,由兩院院士評選的2019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我國自主研發臨床全數字PET/CT裝備獲準進入市場」光榮入選,該成果由華中科技大學教授謝慶國帶領團隊完成。謝慶國團隊於2004年發明「數字PET」概念,歷經10餘年形成完整技術體系。在此基礎上研發的臨床全數字PET/CT裝備,使用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數字PET技術,以「全數字」和「精確採樣」為本質特點,從源頭上顛覆了傳統PET的技術路線,可精準檢測到最小尺寸病灶,大幅提前癌症發現時間。
  • 第三屆中國—東協北鬥應用與產業發展合作論壇在南寧舉行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致辭冉承其主任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廣西北鬥綜合應用示範項目完美收官及廣西發揮區位優勢,積極推動北鬥國際合作方面取得的成績。並期待東協國家能夠優先享用到更高精度、更加可靠、更加多樣的北鬥精準時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