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徵前獲贈一批「木棍」,中山援非醫療隊說這是治病良器!

2020-12-26 騰訊網

2020年12月18日上午,在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二骨科舉行一場捐贈儀式。江曉兵教授團隊向中國(廣東)第31批援赤幾醫療隊捐贈一批特色治療棍。

據了解,中國(廣東)第31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員即將跨越半個地球,飛往赤道幾內亞提供醫療援助。

江曉兵教授團隊表示,希望醫療隊能將特色治療棍帶至非洲國家,為當地群眾提供滿意、方便的醫療服務,將祖國傳統醫學發揚光大。

那麼,到底這批特色治療棍有什麼作用呢?

他出診不離棍棒

治癒患者超1000人次

「啊!脖子鬆了很多。」完成一次特色木棍治療後,一位患者對醫生張振山說。這次治療,依賴的是一根一尺多長,形狀像棒球棒的木棍,一頭粗一頭細。

在中山市中醫院,醫生張振山多年來出診「木棍」不離手。他用木棍的兩頭給患者治療腰腿痛、頸椎痛。一根木棍治好了超過1000人次的筋骨失衡患者。

張振山為患者看診,獲得錦旗。

棍點理筋正骨療法,原是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脊柱科的傳統特色技術,該療法通過手摸心會,棍點代手,恢復筋骨平衡,治療現有疾病,延緩筋骨退變速率,改善患者功能與生活質量

張振山回憶,他前往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系統學習這項傳統治療技術,學成歸來後,最早在中山地區了該療法,目前張振山已成為棍點理筋正骨療法傳承人、廣東省棍點理筋正骨療法中山分中心負責人。

據了解,在2019年中山市中醫院的各類義診活動中,通過「特色棍治療」為市民解決頸肩痛、腰腿痛等問題。

「低頭族」的福音

特色療法適應症廣泛

該特色療法適應症廣泛,疾病類型包含:腰肌勞損、腰扭傷、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落枕、腰背筋膜炎、第三腰椎橫突症候群、脊柱側彎、產後腰痛、頸椎或腰椎術後局部瘢痕粘連疼痛等。

張振山表示,隨著社會發展,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的普及,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由於長期低頭等不良姿勢加上缺乏鍛鍊導致頸肩痛、腰腿痛的發生率逐年上升,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

棍點理筋療法在中山市中醫院骨四科開展多年,具有調動人體的氣血運行、 疏通經絡、軟筋散結、通利關節等作用,不傷及骨骼和內臟,見效迅速,既能治病又能保健,是一項綠色的中醫特色療法。

「幾年來,累計超千人接受了棍點理筋正骨療法,很多頸肩腰腿痛的患者接受治療後,覺得輕鬆很多,療效滿意。」張振山表示,這項棍點理筋骨療法吸引了江門、珠海等中山周邊城市的患者前來求治。「不少港澳同胞及美國華裔也前來體驗。」

【採寫】南方日報記者 曾豔春

【作者】 曾豔春

醫聊所

相關焦點

  • 上海:華山醫院214人第四批援鄂醫療隊今天出徵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214人組成的第四批援鄂醫療隊,今天(2月9日)前往武漢,將接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重症監護室(ICU)。上午,報名成功、即將出徵的隊員們陸續來到門診大樓12樓領取裝備。昨天(2月8日)元宵節晚上,華山人正沉浸在與前三批援鄂醫療隊員連線祝福的氣氛中。20點57分,丁強院長在科主任群裡發布了召集令:明天需要210人馳援武漢,45分鐘報名人數已超過需要人數。
  • 21批2248人:一條時間軸縱覽廣州醫療隊援鄂日誌
    中山二院醫生陳茗的話,讓所有人放下飯盒凝神側耳,其實就是「工作前只吃兩個士力架,不喝水」。酣戰疫情,馳援的廣東「白衣鐵軍」,就象一片偌大的梅林,默默忍受著病毒感染的風險、工作條件的簡陋艱辛,努力並盼望著,一批又一批患者的痊癒出院。
  • 廈門又一批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廈門|醫護人員|廈大附屬中山醫院|張...
    出徵前張明明(左)、張幫鋒(右)收到醫院領導贈送的平安結。 廈大附屬中山醫院供圖(抗擊新冠肺炎)廈門又一批醫護人員馳援武漢中新網廈門2月20日電 (楊伏山 張舒姍)包括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和廈門市仙嶽醫院醫護人員在內的廈門新一批醫療隊,20日出徵武漢,馳援抗疫一線。
  • 上海第八批援鄂醫療隊513人今日出徵!剪短了頭髮,你依然是最美的...
    剪短了頭髮,你依然是最美的新娘仁濟醫院156人援鄂醫療隊由60名醫生、90名護士、6名行政管理及工勤人員組成;隊員年齡橫跨23-59歲,平均年齡僅為33.5歲;其中黨員75人,副高職稱以上14人。出徵前,許多醫護人員紛紛來到剛開業的「仁濟TONY理髮店」,剪短自己的一頭青絲,輕裝上陣。
  • 中山粵菜大師設宴慰問援鄂醫療隊,菜單出爐
    今年3月20日,首批馳援湖北醫護人員返回中山,中山市領導在迎接醫療隊返回時承諾:「不但要請你們吃乳鴿、脆肉鯇,而且還要加上三鄉瀨粉、神灣菠蘿。」得知該信息後,三溪酒樓餐飲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鄭耀榮擬出一份菜單,希望在答謝宴上一展廚藝,為抗疫英雄們掌勺。消息傳出後,多位中山名廚和中山本地食材供應商家表示願意參與其中。
  • 勇士逆行|重醫附二院援鄂醫療隊出徵!她為隊員背包綁上紅絲帶
    醫院領導與援鄂醫療隊合影(通訊員 李嬌)2020年2月2日下午,根據市衛健委指示,重醫附二院11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援鄂醫療隊火速集結出徵。這是院黨委在前期志願者中篩選20名援鄂隊員的基礎上,最後再篩選出的出徵隊員。
  • 山西援鄂醫療隊長出徵前7小時全記錄
    搭乘這架飛機的,是我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的119名醫護人員。他們要奔赴千裡之外的湖北武漢,奔赴抗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第一線。49歲的弓清梅,正是其中一員。她是山西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省人民醫院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長,也是此次山西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長。她的援鄂徵程,早在7小時前,就開始了。
  • 四川援鄂醫療隊74天收治2163名患者
    在《我愛你,中國》的旋律中,機艙門打開,鮮紅的國旗、黨旗、醫療隊隊旗迎風飄揚。四川最後一批162名援湖北醫療隊員走出艙門,迎接來自家鄉人民最高規格的禮遇。在武漢這座英雄城市即將解除離漢通道管控之際,他們完成光榮使命後返回四川。至此,四川援湖北醫療隊1463人全部凱旋。
  • 《大國擔當之伊波拉前線》開機 羅晉毛曉彤匠心品質致敬援非醫療隊
    開機現場,主創陣容宣誓「出徵」,全力以赴打造品質佳作,用當代影視人的誠意和匠心呈現新時代之下的大國擔當,致敬援非醫療隊的英勇壯舉,用正能量的故事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在致辭環節結束後,《大國擔當之伊波拉前線》的總製片人方芳宣讀並向廣電總局電視劇司文藝處處長劉文峰呈遞《請戰書》,表明劇組「願學習援非醫療隊的精神,本著對觀眾負責任的態度,認真拍攝,精良製作,內容為王,品質為先,力求拿出高水平的影視作品」的決心;片方總製片人茅熠引領整個劇組宣讀《出徵誓言》,宣誓「以熱情和勇敢戰勝艱難,以堅韌和專業鑄就品質。講好中國故事,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華山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出徵...
    今天一早,華山醫院門診樓12樓門庭若市,並非是前來就診的病人,而是即將出徵武漢的醫護人員,他們在此進行著一項特殊的備戰——理髮。從昨晚到今晨,華山醫院緊急下達召集令,要派出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奔赴武漢,短短90分鐘,214人集結完畢,他們用最快的速度,做好了行前準備,即刻踏上徵途。
  • 慶陽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長脫亞莉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慶陽市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副護士長、副主任護師、慶陽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長脫亞莉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參加了表彰大會。在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脫亞莉毅然告別身患重病正在接受治療的父母,主動請纓援鄂,以「隊長」的身份帶著慶陽市第一批7名隊員出徵武漢。脫亞莉最初被安排在武漢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後又主動請纓支援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重症病區。
  • 劉建洋李建輝阮軍周青松迎接莆田市援鄂醫療隊凱旋
    4月7日上午,在順利度過隔離休整期後,我市援鄂醫療隊18名醫護人員,乘坐大巴車從福州安全返回莆田。市委書記劉建洋、市長李建輝、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阮軍、市政協主席周青松等和機關幹部代表在莆迎接他們勝利歸來。
  • 華山、瑞金共350人醫療隊今日開拔 已千餘名上海醫護援鄂 約佔全國...
    財聯社記者根據公開報導整理發現,截止2月9日下午15時,上海向武漢地區派出的援鄂醫療隊已逾千人,共計1076名,這還不包括未公布數據的援鄂批次。是日下午,國家衛健委公布全國累計調派援鄂醫護共11921名。因此,上海援鄂醫護約已佔全國援鄂醫護總人數的10%。
  • 上海第二批援鄂醫療隊行李超重,東航緊急換機!
    東方網記者王佳妮、馬旭、蔡黃浩東方網記者王佳妮、馬旭、蔡黃浩1月28日報導:今天下午,是上海第二批援鄂醫療隊緊急出發武漢馳援的日子。不過原本下午3時20分的登機時間卻一再推後,隊員們左顧右盼不知何故。東方網記者獲悉,原來是醫療隊所攜帶的醫用物資超重,東航方面已緊急協調了更大機型的飛機。截至發稿時,醫療隊員們已開始登機。今天下午1時30分,第二批上海援鄂醫療隊的148位隊員接到指令趕到虹橋機場T2航站樓,準備馳援已經在武漢當地開展工作的第一批醫療隊,同行的還有大量前方急需的醫療裝備。在簡短的出徵儀式後,隊員們於下午2時起開始安檢。"
  • 吉大一院援鄂醫療隊最後一批隊員平安回家
    嘹亮的口號聲劃破天際,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第二批援武漢醫療隊5名成員,以及由第五批、第六批合併開展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的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重症救治醫療隊的134名成員陸續下了大巴車,進入了眾人的視野裡。在鮮花和掌聲的簇擁下,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最後一批馳援武漢的白衣戰士結束了為期14天的隔離休養,重新回到了大家庭的懷抱!吉大一院黨委書記佟成濤主持歡迎儀式。
  • 大愛仁心,銘記於江漢之間|襄陽|遼寧援襄醫療隊|寧夏|於江漢
    3月19日,恰值湖北襄陽連續24天新增確診病例為零,在魚梁洲漢水文化廣場一片空地上,來自寧夏、遼寧、福建援襄醫療隊代表和襄陽市群眾代表三五成組,揮鍬鏟土、扶苗圍堰、提水澆灌,共同參加援襄醫療隊紀念林植樹活動。此次種植的紀念林佔地22.5畝,設計為「愛心」形狀,共栽種2020棵五角楓和紫薇。紫薇花是襄陽市市花,又名「百日紅」,花期特別長,寓意襄陽人民永遠感恩援襄醫療隊的一片紅心。
  • 張靜靜的丈夫援非怎麼回事 韓文濤個人資料說了什麼令人動容
    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向張靜靜同志表示深切哀悼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張靜靜,在結束援鄂任務,回到山東按規定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滿,即將返回家中時,突發心臟驟停,經全力救治無效,於2020年4月6日晚不幸逝世。省衛生健康委向張靜靜同志表示深切哀悼,並向其家屬表示誠摯慰問!
  • 哈醫大二院首批援鄂醫療隊46人平安凱旋
    冬雪寒時勇出徵,春風拂面英雄歸。3月31日16時,在武漢協和西院持續鏖戰65天,出色圓滿地完成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任務的黑龍江省首批援鄂醫療隊,乘坐的專機平穩降落在哈爾濱國際機場,哈醫大二院首批援鄂醫療隊46名隊員全部凱旋。
  • 迎接維康援鄂醫療隊回家!
    出徵時春寒料峭,歸來時已桃花滿城。4月15日,我院援鄂醫療隊在瀋陽碧桂園瑪麗蒂姆酒店完成了14天的隔離休養,經核酸檢測呈陰性後,按期解除隔離,撤離酒店。 隨後,維康醫院為四位援鄂白衣勇士舉行了隆重的迎接儀式,儀式上,李德徵醫生作為代表發言,回顧武漢的這段經歷,他說自己無怨無悔。「面對這樣一種新型傳染病,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挑戰。」
  • 「我們已經長大,可以接下這一棒」
    中山第一批15人援鄂醫療隊中,有10名非黨員隊員在此期間寫了入黨申請書,其中有6名是「90後」。出生於1999年5月的橫欄醫院護士梁秀怡,是中山出徵湖北隊員中年齡最小的2名逆行者之一,2月9日作為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出徵,近日她在湖北火線入黨,成為一名預備黨員。熱血,是梁秀怡給記者的感覺,「我們『90後』,已經長大啦。當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可以勇敢站出來,不再是被爸媽捧在手心裡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