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沒用,打還樂,為啥你的批評不管用?7大前提3個底線得摸清

2021-02-06 崔玉濤的育學園

崔玉濤的育學園 

常見的疾病問題這裡都有答案,點上方藍字關注。

當媽前,誰還不是善良的小仙女,在大街上看到吼娃的媽,恨不得把白眼翻上天:咋啥人都能當媽?!

當媽後,才發現娃可不是一天24小時全天候的小可愛。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ta帶給你的是驚喜還是驚嚇!

比如:

前一秒剛說完光腳不能踩地板,下一秒就看到ta甩掉鞋滿屋子亂跑;

一進浴室就大叫,一會兒說沒帶鴨子一會兒說要尿尿;

說好了只看10分鐘電視,一關掉就大哭大叫;

花了大半天把滿屋子亂扔的玩具整理好,一轉眼家又變成了垃圾場;

.


嗯,我不生氣,反正每月也就30多次吧,想把娃重新塞回肚子裡。

所以,當看到後臺有麻麻問:「我家娃太皮了!吼沒用,打還樂,該怎么正確批評呢?」小編膨脹了——和娃鬥智鬥勇多年,身經百戰如我,總結了一套「小·接地氣·有乾貨·不吼不叫·編的批娃與自我批評大典」,希望能幫到在崩潰邊緣瘋狂試探的孩子爸、孩子媽。






時機選不對,努力全白費。

批評娃,咱也得講個天時地利人和,才能事半功倍。

這7種情況,不建議馬上批評。

❌ 孩子情緒不好時不批評

和娃對峙,永遠別相信「情緒像彈簧,你弱它就強」。

娃大哭大鬧時,根本聽不進道理,最怕她哭你吼,倆人針尖對麥芒,最後的結果常常是兩敗俱傷。

❌家長情緒不好時不批評

負面情緒需要找到發洩的出口,但出口最不該是孩子。

黑龍江一位爸爸在女兒刷牙時,突然沒來由地扇了孩子倆巴掌,女兒瞬間嚇哭。

起因是當晚老師給他發語音:『你家娃上課老搞小動作。你養了十年了,管不了孩子,這孩子在我這待仨月,我也管不了』。

他越想越氣:『這是在說我當爸的沒管過娃?』,憤怒之下伸手就給了娃倆耳光還直接拍視頻發群裡,向老師證明管了孩子。


新聞中的老師我們不作評價,但家長這突如其來的耳光恐怕會成為孩子一生揮之不去的陰影。

一時的情緒失控,可能輻射孩子的一生。

❌公開場合不批評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小朋友的尊嚴又敏感又脆弱,保護娃的自尊心就是保護ta的潛在力量。

毀掉孩子的自尊只要一瞬間,可重建ta們的自尊,也許需要一輩子。

❌孩子剛起床或睡覺前不批評

愉快的早上是美好一天的開始。而給每天一個完美的收尾對小朋友而言也很重要。尤其臨睡前發生的事情和信息,更容易進入人的潛意識。睡前批評孩子,孩子睡著後容易驚醒,或者在夢中哭泣,不能進入深度睡眠狀態從而影響生長發育。

❌出門前不批評

無論帶娃出門、自己出門還是娃出門前都儘量不批評,帶著怒氣出門,一容易讓(出行的)快樂打折,二可能因為吵架失神引發危險。

❌吃飯時不批評

不是嚇唬你,吃飯吃成批鬥會,嚴重可能導致娃得厭食症。

親子時光,放下屠刀,我們還是相親相愛一家人。

❌娃生病時不批評

生病時是娃最脆弱的時候,儘量不批評,甚至還可以在適當範圍內給點小特權,允許娃作一作。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時候批評最合適呢?

很多時候,孩子的情緒就像六月的暴風雨,說來就來。但只要你穩得住, 說去也快。





吼是最沒有用的,不過是在教會孩子「我聲大我有理」。

試試放低音量,用溫柔但堅定的語氣,反而更易引起孩子注意。

幾米說,「小孩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

表面的傷痕是可以看得見的,而內心的傷害是無形的。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謝勇導演曾對少管所的6名犯罪青少年進行調查,發現ta們無一例外,小時候都遭受了父母的語言暴力攻擊:

「你不丟人我還嫌丟人的,你看看人家孩子做的,你看看你怎麼做的!


父母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匕首,扎傷的不止是孩子對父母的信任,也斷送了孩子的未來。

和最親的人有分歧,你喜歡對方是當面溝通(哪怕吵一吵)還是……直接冷戰?

反正後者,小編受不了。

同樣,孩子哭鬧時,不建議家長冷處理,比如裝作視而不見、抱起雙臂走、故意不和孩子講話等等。

安全感是一個人全部心理健康的基礎。冷處理恰恰利用孩子對失去父母之愛的恐懼,這會極大地損害孩子的安全感。





好媽媽不就是,在髒亂差中也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即便娃做錯了,也不要直接否定。

先認可孩子的想法,比如:孩子在自己臉上、身上畫了很多水彩,家長可以用「哇,你會畫小獅子了是嗎?真厲害!不過如果你能畫在本子上,媽媽會覺得更棒!」代替「不許你這麼做,真是髒孩子!」

試著了解孩子的想法,比如:

用「你把小草莓藏在口袋裡,是想留給媽媽吃,但沒想到把它擠爛了對嗎?」代替「為什麼把草莓放在口袋,弄的髒死了!」

做媽媽的最高境界是:返璞歸真,種一顆童心給自己。

心理學家Losada曾研究指出:教育孩子,表揚和批評的最佳平衡比例為3:1,即用3條表揚混搭1條批評,對於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是最有效的。

比如:「寶寶今天用了3種顏色畫天空,觀察得真仔細!

嗯,我看看,畫的跟真的天空一模一樣!

哇,寶寶這次居然一點都沒畫到衣服上,真是愛乾淨的小姑娘!

寶寶你很棒,但媽媽想提個小建議,如果你畫完能把筆放到筆筒而不是扔的到處都是,那麼下次想用的時候,就不會找不到了。」

「打一巴掌給仨棗」,老祖宗誠不我欺。

再生氣,也要先釋放一波彩虹屁。

熊孩子高空潑墨水,樓下住戶全遭殃。

父母沒打沒罵,一家人卻全被諒解,還獲百萬網友點讚。為啥?

事情發生後,家長第一時間帶娃一層樓一層樓給住戶道歉,承諾清洗汙損衣物或照價賠償。不止如此,寶爸親自出馬,一層一層清理了樓棟外層玻璃和牆面,爸爸在上面擦,孩子在大太陽裡站著看。

著眼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宣洩情緒。情緒失控傷感情,言傳身教用一生。

既然脾氣就像手裡抓不住的沙,沒啥用,不如揚了它。

最後想說,誰都難免吼孩子,偶爾控制不住情緒也別太自責。

那句話咋說來著,別怪媽媽脾氣差,她只是太累了(此處@所有爸爸們)。

畢竟咱都是有七情六慾的凡人,想一直和風細雨沉靜如水,太難難難難難了。

你們呢,面對隨時隨地試探麻麻底線的小怪獸,都試過什麼好方法?歡迎評論區分享你和娃鬥智鬥勇的經驗~

授權聲明: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合作郵箱:marketing@drcuiyutao.com

相關焦點

  • 男孩的這3個叛逆期,家長要「因時制宜」,比打罵更管用
    而我同歲的哥,小時候放過火、走丟過,到了青春期逃課、打遊戲、早戀、打架……總是能給人「驚喜」!我小時候不明白為啥舅媽會拿著皮帶抽他,但真有了兒子以後,尤其面對男孩的叛逆期,那種抑制不住的火真是能毀了所有理智!但是打罵孩子真的能管用嗎?
  • 總是吼孩子是病,得治!
    孩子常常願意原諒「暴力父母」的過錯,相信父母是心情不好,不是不愛我。 孩子永遠善良得站在父母的立場上理解父母,而我們呢,是否也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氣?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吼孩子是一種病,得治! 深刻地剖析自己,是治吼的開始。
  • 越吼孩子越不聽話!簡單5步,比你吼一萬遍都管用
    有一說一,有時候在面對孩子撒潑打滾、無理取鬧的時候,吼叫確實是個能一招制敵的方法。我們在嘗過甜頭後很容易上癮,就會變成遇到問題「吼就對了」。大可愛們真別覺得孩子還小,吼完也不記仇。長遠來看,經常被吼的孩子,容易性格孤僻、懦弱、不自信,不善交際或處理人際關係,或者孩子為了不被吼,努力順應家長的想法,形成「討好型人格」。還有一點大家別忘了,3歲之前孩子都是行為教育階段。孩子會下意識地模仿你的行為。
  • 為啥馬斯克炸了個飛船之後,還樂得像個孩子?
    有些差友可能就要說了,咋自家火箭炸了這馬斯克還樂呢?現在火箭技術看起來都那麼發達了,為啥還會失敗?首先,這次 SN8 的預設飛行高度足足有 12.5 公裡,比之前的 SN5 蹦躂的 150 米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而且 SN8 平穩地達到了這個高度。
  • 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這樣做,比你吼一千句管用
    兩歲左右——寶寶叛逆期兩歲左右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英語中有個專門的詞——Terrible Two,中文叫做可怕的兩歲。不管是餵飯、穿衣還是洗臉刷牙,孩子都鬼哭狼嚎,稍有不滿意就摔東西,撒潑打滾。幾乎所有的媽媽都能在孩子2、3歲時,感受到這樣的煩惱。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這些傷害到成年後依然存在,看完你還吼嗎
    無奈的媽媽,只要一看到兒子要翻箱倒櫃,便急忙大吼大叫:「你這個壞小孩!」時間一長,竟然有了效果,兒子再也不敢到處翻東西了,變成了一個「安靜」的寶寶。跳跳經常會拿著一隻玩偶發呆,而這麼一發呆可以連續好幾個小時不動。家人心生疑惑,經過心理測試,孩子竟然患上了輕度的抑鬱症。
  • 「吼孩子、罵孩子」都沒用,想要學齡前兒童聽話,記住這5個原則
    當孩子一直搗亂不聽話的時候,你吼過孩子嗎?孩子的反應是什麼呢?學齡前幼兒犯錯我們應該怎麼教?看了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 2分鐘50個耳光,28個用鞋底打,媽媽不心疼反指責:為啥不還手?
    在短短2分鐘內,居然瘋狂扇打對方50個耳光。隨著時間過去,黑衣女孩不但沒有停手的念頭,反而變本加厲,抓起鞋子,故意用鞋底抽打對方。整個過程中,被毆打的白衣女孩完全不敢反抗,只是一直低頭,任人魚肉。不管對方怎麼毆打,怎麼羞辱,都只是一臉麻木。
  • 小學生日記《洗碗》的「心酸經歷」,家長:果然最後一招才管用
    尤其是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難免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大吼一嗓子或者訓上一兩聲都是常有的事。大聲訓孩子管用嗎?那還真得看是什麼事。一位小朋友在日記中寫了媽媽催促自己洗碗的「心酸經歷」,可以說是「催洗碗三部曲」,果然最後一招才管用。媽媽讓孩子洗碗的第一步,直接要求孩子做。
  • 想讓女人對你心心念,學會這幾個套路,比情話還管用
    很多男人在追求自己心儀的另一半的時候,覺得用情話就能打動對方的心,可實際上,女人根本不吃這一套。因為她們覺得情話都不切實際,還不如來點實際行動更能證明你的真心。情話對她們來說,只是口頭上的表示,並不能代表什麼。
  • 為啥孩子生病吃「黃桃罐頭」就見好?3點原因很真實,寶媽:管用
    現在的我們大多都已經為人父母,當孩子有些難受不舒服的時候,你會不會拿出「黃桃罐頭」這個神器,來讓寶寶重新煥發活力呢? 3歲的睿睿可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但最近睿睿一直感覺有些「打蔫」,倒也不是什麼大病,但媽媽能明顯感覺到孩子的食慾不是很好,不像之前那麼有精神有活力了。
  • 在父母大吼大叫中長大的孩子,都有這3個性格缺點,家長別不重視
    大致意思是他不爭氣,什麼都比不上隔壁家的孩子,還幹啥啥不行,就知道玩手機……周圍議論紛紛,我自知幫不上忙,畢竟自己也未親身經歷過,只好裝作沒看見。想到自己小時候也是這麼被父母罵得,心裡著實不太好過,就時而找那孩子嘮嗑。一開始,他說話嚅囁,放不開,熟悉後,就好很多了。
  • 孩子愛撒謊,怎麼說都沒用,怎麼辦?兩招還你誠實的孩子
    孩子總是撒謊,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但是就是不管用,今天信誓旦旦的說要改正,結果明天就忘了,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媽媽很苦惱。怎麼辦?真實案例我有一個學員,他的媽媽最近找到我做諮詢,他說他的孩子總愛撒謊,打他罵他都沒用,很是苦惱。
  • 打過胎的女性,3個方面很「明顯」,掩飾不了,說謊也沒用
    導語:現在有非常多的年輕人,思想觀念非常開放,在沒有結婚的時候就會發生關係,加上沒有做好安全措施,就出現了意外懷孕的事情,無論是自己的實際能力還是自己的經濟能力,都無法孕育孩子,所以就會選擇流產,雖然流產過的女性表面上和其他女性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卻有三個方面很明顯根本就解釋不了。
  • 只需六個字,讓您成為不大吼大叫的父母!
    有媽媽問,蓮子媽,蓮子長這麼大,你一次都沒有對她大吼過嗎?嗯。因為吼了沒有用,我們需要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發洩情緒。發脾氣之前,請先想想這幾個問題。首先,發脾氣對解決問題有用嗎?如果有用,可以發。其次,發脾氣的時候,請你想一想,你為什麼要發脾氣呢?當你想明白了,脾氣自然就消了。
  • 為何有些領導,總喜歡批評真正做事的人,難道他瞎嗎?這3點講透
    小馬經常抱怨說,為什麼自己這麼多年來這麼拼,還不如一個工作不久,甚至工作不認真還不聽話的小宋,憑什麼小宋的待遇比自己還好?02 為什麼很多真正認真做事的員工,反而經常被領導批評?其實,很多時候,除了那些有關係有背景的員工之外,很多領導也並不瞎,眼睛亮得很。他們知道哪些人能夠批評而且值得批評,哪些人他不會去批評。
  • 女朋友讓我幫她拍照,明明拍的不錯為啥我還被打?哈哈哈太陰間了
    3.入洞房時間還沒到,大哥有這麼著急嗎?4.有沒有感受到自己小時候?你媽揪著你耳朵回家的時候5.我是二哈,我已經到了晚期!6.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哈哈哈!7.誰做的兵馬俑好面熟,好像是一個人8.這孩子的水性一定很好,身上都沒穿救生衣9.我好像聽到了骨頭碎裂的聲音10.你這樣看我,那我還不得表演個啥!11.女朋友讓我幫她拍照,明明拍的不錯為啥我還被打?
  • 《流放之路》3.7冠軍流血穿刺龍捲攻略 BD選擇推薦
    導 讀 《流放之路》3.7冠軍流血穿刺龍捲BD推薦,流放之路3.7版本玩法,3.7冠軍流血穿刺龍捲開荒BD推薦,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流放之路3.7冠軍流血穿刺龍捲
  • 批評下屬遭遇反擊?不是下屬不聽話,是你不懂這三個管理思維
    昨天我在開班前例會的時候,當眾批評了一位同事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沒想到這位同事不僅不虛心接受批評,還當眾反擊我,與我爭論了幾句。要不是其他同事幫忙勸導那位同事,估計我真的沒有臺階下。面對這種不聽話的員工,我該怎麼辦?」「您好!請問這類似的情況是第一次發生麼?」我問到。「不是,這類似情況發生了幾次。只不過發生的頻率不高,但每發生一次,對我就會有一定的影響。」
  • 無底線寵溺不是愛!熊孩子水槍射人,母親不認錯:打你孩子怎麼了
    01.護犢子也得有度!寵溺無下限只會害了孩子前幾日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某小區,一個熊孩子玩水彈槍時打到了另一個孩子身上,被打孩子父親很生氣,問:你怎麼回事,怎麼打人呢?我猜想,那個被打到的成年人的確是很生氣地大聲在問,因為水彈槍的子彈,雖然說起來打到物體上就會碎成小碎塊,但是真的很疼,因為我也被打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