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重吃生薏米和炒熟的薏米有什麼區別?吃錯就麻煩了

2021-02-12 緣德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溼氣重有內溼和外溼之分,而此處的外溼即為自然界溼氣太勝侵襲人體,由於溼為陰邪易襲陽位其性重濁,所以感受溼邪時會有頭痛如裹困重等感覺,又因其重濁粘膩往往伴有肢體困重麻木的感覺。

另外脾喜燥惡溼,易被溼邪所困出現脾虛生內溼的症狀:肌肉酸痛倦怠乏力,納呆食少,便溏完谷不化,口中粘膩等。觀其舌苔厚膩,察其脈象濡臨床間夾其他徵象,都表現出溼氣重的症狀體徵。

中醫認為,溼氣困於人體時有「趨下」的特點,即人體下部更容易受其侵襲,容易損傷體內陽氣,尤其是脾臟的陽氣。溼氣重的人常見頭身困重、腹瀉、大便粘膩不爽、四肢腫脹等問題。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在高脂血症的中醫證型中,痰溼內阻型是最常見的證型,溼氣重的人血脂水平一般都偏高。可見,溼氣重的人還可能存在血脂代謝紊亂的情況。

總所周知,祛溼效果最好的食物莫過於百草薏米了。百草薏米的祛溼功效早在古代就有記載,《本草綱目》記載:薏米能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滲溼。

薏米,在中藥裡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但是你真的選對薏米了嗎?

薏米分兩種,一種是生薏米,一種是熟薏米。他們的功效都不同

生薏米的功效:《本草綱目》記載,生薏米味甘,性微寒,歸肺脾經、大腸經,利水滲溼的功效最為顯著,可以去溼除風、清熱排膿、除痺止痛,對小便不利、水腫、腳氣和風溼疼痛等效果顯著。

炒薏米的功效:炒薏米是取淨薏米用文火炒,至微黃色、鼓起時取出,放涼,略有焦斑,微香。在中藥泡製方法裡,還有一種是將藥物與麥麩拌炒,即麩炒薏米。鍋熱後先撒入麥麩,用量為薏米的十分之一,加熱到冒煙時,加入淨薏米,炒至表面呈黃色鼓起時取出,篩去麥麩後放涼,略有香氣。

此香氣根據中藥炒製程度的不同,又分為炒黃、炒焦和炒炭。炒黃就是指用文火炒到藥材固有的香氣,或鼓起、爆裂時為度。炒黃能緩和藥的過偏之性,同時散發的香氣,還有理氣解鬱的作用。

比如有的人容易拉肚子,知道薏米能治療脾虛洩瀉,經常煮薏米湯喝,卻不見效果,這是因為用的生薏米性偏涼,如果用炒過的薏米煮粥或取一匙泡茶喝,效果就很明顯了。麩炒的比單純炒薏米健脾作用更突出。

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溼盛。既要祛溼,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將薏米和紅豆磨成粉,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也不給脾胃造成任何負擔。

百草薏米紅豆粉食用方法:每日1-2次,每次取10-20g放入杯中,用開水衝泡,攪拌均勻後即可食用可根據個人喜好及需求添加適量白砂糖、牛奶、蜂蜜調味。

薏米的注意事項:

煮薏米紅豆千萬不要加入大米一起熬煮。因為大米長在水裡,含有溼氣,溼性粘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紅豆和薏仁都是去溼的,本身不含溼,所以它們怎麼熬都不稠,湯很清。中醫恰恰是利用了它這種清的性質,來把人體的溼給除掉。一旦加進去大米,就等於加進去了溼氣,所以整個粥都稠了。味道雖然更好了,但就因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紅豆、薏仁就都白費了,功效全無。

紅豆,在中藥裡稱作「赤小豆」,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因為它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注意是赤小豆,不是大紅豆哦。

生薏米清熱祛溼作用比熟薏米強,熟薏米健脾作用比生薏米強。

生薏米主治:風溼身痛,溼熱腳氣,溼熱筋急拘攣,溼痺,水腫,肺萎肺癰,咳吐膿血,喉痺癰腫,腸癰熱淋。

熟薏米用於健脾益胃,利腸胃,治脾虛洩瀉。

總結:薏米的營養價值很高,被譽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

薏米可用作糧食吃,味道和大米相似,且易消化吸收,煮粥、作湯均可。夏秋季和冬瓜煮湯,既可佐餐食用,又能清暑利溼。

由於薏米營養豐富,對於久病體虛、病後恢復期患者,老人、產婦、兒童都是比較好的藥用食物,可經常服用。不論用於滋補還是用於治病,作用都較為緩和,微寒而不傷胃,益脾而不滋膩。據報導,薏米治病的成份薏苡仁酯,不僅具有滋補作用,而且還是一種抗癌劑,能抑制艾氏腹水癌細胞,可用於胃癌及子宮頸癌。

薏米的根中所含的薏米醇,除具有上述的薏苡仁酯的作用外,還有降壓、利尿、解熱和驅蛔蟲的效果,適用於高血壓、尿路結石、尿路感染、蛔蟲病等。薏米的葉,可煎水作茶飲,其味清香。

關注緣德堂等於關注健康


預約熱線:    0411--65834418

                

肖老師:       13998611063

特色項目加盟熱線:13998611063

添加個人微信:rsbr2015108或點標題下方的藍色字體緣德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每天都可以收到我們的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哈天宇】溼氣重吃生薏米和炒熟的薏米有什麼區別?
    「風、寒、暑、溼、燥、火」六邪當中要數「溼邪」最為嚴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薏苡仁有著很好的去除體內溼氣的作用,然而生、熟薏米的功效卻各有不同,又應該如何選用呢
  • 生「熟」有別,細數生薏米和熟薏米的區別
    此外,據說,一些人因睡前喝了水或酒導致次日眼底出現浮白狀,早上喝些薏米水也是很有益處的。實際上,生薏米和熟薏米儘管在表面上看只有「生」「熟」之分,但其實具有很大的區別。生薏米聞起來沒什麼味道,但煮熟後,聞起來有淡淡的稻米清香氣息和輕微的藥香味,吃起來也有微微甜味,但是,生薏米性寒涼,對於脾胃虛弱、經常跑肚兒的人來說就實在太不友好了。
  • 紅豆薏米,90%的人都吃錯了
    順應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什麼時候做什麼、吃什麼,都有講究。春夏之交的時候,氣溫上升造成空氣溼度大,到處潮潮呼呼的。這種氣候,很容易積攢溼氣,皮膚出油、晨起乏力等,整個人都很黏膩不舒服。碰到這種情況,常常喝點紅豆薏米水,幫助自己身體變得清爽一點,是咱們中國人約定俗成的養生方式。
  • 脾虛溼氣重,芡實和薏米,吃哪種更有利於健脾排溼?中醫告訴你
    脾虛溼氣重,吃什麼好?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薏米,也有的人會說芡實,這兩種到底吃哪種有利於健脾排溼?該怎麼吃?此文中醫告訴你,脾虛溼氣重的人不妨試試。脾虛溼氣重,芡實和薏米,吃哪種更有利於健脾排溼?因為薏米偏寒涼,如果吃錯了,可能不僅起不到健脾排溼的作用,還容易加重溼氣,這也是好多人脾虛溼氣重,但吃薏米卻沒有效果的原因之一。對於嚴重脾胃虛寒的人來說,並不適合長期吃單純的薏米食品。
  • 「祛溼神器」紅豆薏米,90%的人都吃錯了
    生薏米,性微寒,人體忌寒,溼氣重的體質,再吃生薏米,就會變成溼寒體質,完全是反作用。生薏米,經過烘焙後,去掉了原有的寒性,性質變溫和,更適合食用。赤小豆和薏米,被打包到一個茶包裡。烘焙熟的薏米會呈現奶黃色或者焦黃色,屬於正常現象。喜善花房紅豆薏米茶,夏日優品館48小時限時特惠現價:39元(兩盒裝)廠商指導價:46元滿59元立減10元8月3日,23:59恢復原價每盒共20包茶包,建議每次放1~2包
  • 祛溼首選~ 每天2塊紅豆薏米燕麥餅,輕鬆祛溼,吃出好身材!
    紅豆薏米:90%的人都吃錯了紅豆薏米是很常見的食材,但至少90%的人吃錯了,很多人並不知道如何正確吃才能幫助身體減少溼氣。要達到祛溼效果,有兩個條件必須滿足。其一,紅豆薏米中的紅豆,是指赤小豆,而不是商超中常見的紅小豆。其二, 紅豆薏米中的薏米,是指經過烘焙或者炒熟過的熟薏米。赤小豆和紅小豆的區別紅小豆形態圓潤,多用來食用;赤小豆外形細長,多用來入藥。只有赤小豆,才含有足量幫助人體排出溼氣的成分(皂草甙物質),而紅小豆效果則差些。
  • 溼氣重減肥不能喝牛奶?無稽之談,減肥祛溼應該喝糖冬瓜薏米水
    這是什麼神理論,牛奶不但蛋白質含量高,而且含鈣豐富,100克牛奶含鈣量達110毫克,而且人體對牛奶中的鈣的吸收率可達40%,因此牛奶是減肥補鈣的首選食品。而且牛奶性溫和,除了乳糖不耐受人群、對牛奶過敏的人群,適合大部分人飲用。溼氣重和喝不喝牛奶關係不大。夏季氣候悶熱潮溼,久坐空調房,是很容易出現溼氣重的情況,溼氣重感覺到疲乏無力,也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
  • 薏米和薏仁有什麼區別 薏米和薏仁什麼區別
    薏米和薏仁有什麼區別       薏米和薏仁不單外觀相似,它的口感與營養價值也一樣,因為薏仁和薏米就是同一種食材,只是人們對它的叫法不同,因為薏米也叫薏仁米,時間長了以後人們省略後面的米字就把它叫成了薏米
  • 大薏米和小薏米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薏米分大薏米和小薏米,那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食用方法:將鮮奶煮沸,加入薏仁粉適量,攪拌均勻後食用或者每次3-5克熟薏米粉,用溫開水衝服早晚兩次。 百合薏米粥:將薏米50克、百合15克洗淨,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至薏米熱爛,加入蜂蜜調勻,出鍋即成。 特點:甜香,熱糯,略有清香味。 功效:此粥常吃,健脾益胃,澤膚祛斑,可用於治療婦女面部雀斑、痤瘡、溼疹等症,對青春少女美容有益。
  • 「祛溼神器」紅豆薏米,90%的人都吃錯了丨種草機
    溼氣重的體質,到了夏天,如果狂喝冷飲、久坐不動、一直待在空調房,都會讓體內溼氣更重。紅豆薏米有很好的祛溼功效,經常食用可以改善皮膚狀態、消除浮腫、美容瘦身。現在,小編就向大家推薦這款眾所周知的「祛溼神器」——紅豆薏米茶。
  • 薏米是什麼 薏米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薏米是我們常見的一種穀類食物。而且經常食用薏米對人體的好處可是很多的哦。那薏米到底是什麼呢?薏米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具有健脾去溼、利水消腫、清熱排膿、舒筋除痺等功效。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薏米食用禁忌有哪些吧。
  • 薏米怎麼吃最除溼,吃薏米的禁忌有哪些
    薏米既是一種食材,也是常用的一種中藥材,它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它的除溼功效,生活中經常會有人食用薏米來除溼,那麼究竟薏米怎麼吃最除溼呢?
  • 薏米炒熟和生的有什麼區別,搭配什麼吃可以達到最好的祛溼效果?
    中藥真是一個比較神奇的東西,即使是同一味中藥,生用與炒制之後再用,它們的功效卻有所不同,你說神奇不?就如本文提到的薏米,炒熟和生的有什麼區別,功效有什麼不同?在臨床上又應該如何應用?搭配什麼吃才能達到最好的祛溼效果?通過本文的介紹,一次性解答以上所有的問題。
  • 薏米炒熟和生的區別
    薏米有生薏米和熟薏米之分,生熟功效大不同,食用應根據不同體質而定。《本草綱目》記載,生薏米味甘,性微寒,歸肺脾經、大腸經,利水滲溼的功效最為顯著,可以去溼除風、清熱排膿,對小便不利、水腫和風溼疼痛等效果顯著。生薏米適合有溼困化熱問題的人,常表現為口乾口苦、舌苔黃膩、脈滑數。
  • 薏米這樣吃,祛溼效果翻一倍
    很多人知道薏米有改善脾虛洩瀉的作用,就經常用薏米煮湯或熬粥來喝,但效果卻微乎其微,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其實,薏米有生薏米和炒薏米之分,就改善脾虛溼盛洩瀉而言,後者的除溼效果比前者強大得多,錯用生薏米來熬湯或煲粥,祛溼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 脾虛溼氣重的人,「紅豆薏米粥」別吃錯了,還可試試一物
    脾虛溼氣重的人,「紅豆薏米粥」別吃錯了,還可試試一物。俗話說,脾虛生溼。溼氣重的人一般都伴有脾胃不好,或者說,身體之所以溼氣重,其實還是脾虛在作祟。溼氣重的人,一般都是一種「感覺」。自己的感覺,別人的感覺,都會和平時不大一樣。
  • 什麼是薏米怎麼來的?家常薏米可以做什麼吃?薏米要怎麼挑選?
    薏米,又叫做薏苡仁、苡米、苡仁等。薏米其實是植物薏苡乾燥成熟的種子,我們把成熟的薏苡植株割下曬乾後分離出它的種子就能得到薏仁。薏仁為薏苡的乾燥成熟種仁,又名薏米、藥玉米,水玉米(東北),晚念珠(福建),六穀米(廣西),珍珠米(貴州),有的也稱打腕子或打碗子等。那麼薏米到底是什麼呢?
  • 薏米可以祛溼,但是吃錯了反傷身!這樣服用才能有效祛溼
    大家都知道薏米是祛溼的,那你知道薏米怎麼吃祛溼,吃薏米要注意什麼嗎?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薏米又是一種極佳的美容食品,醫書古籍均有記載,經常食用可以淡化色斑,消除痤瘡,使皮膚細膩潤滑,白皙有光澤。薏米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在祛溼方面卓有成效。《本草綱目》記載薏米:「健脾益胃,清熱補肺,去風滲溼」。所以,如果溼氣重需要祛溼,大多數的人普遍都會選擇薏米。可是有些人就有疑惑了,身邊的人食用薏米後溼氣沒有了,而自己吃了卻沒什麼效果呢?
  • 炒薏米,趕跑溼氣,簡單有效!
    從前只知道薏米煮水喝能去水腫,沒想到炒薏米的效果這麼好,中藥的炮製方法是非常講究的,薏米炒後性平甚至偏微溫,比較有利於腸胃,且健脾的作用比生薏米強。為什麼小小几顆炒薏米會有如此攻城略地的效果呢?咱們不妨來看看炒過的薏米有何功效。
  • 紅豆薏米水應該怎麼煮?煮得不對,事倍功半
    如今祛溼也早已成為大家口中的話題,耳邊總聽到人說,「我溼氣重,睡眠不好」,「我溼氣重,關節疼痛」,「我太胖了,因為溼氣重」,這些大家是不是也經常聽到。感覺「溼氣」這個詞背負了太多的不舒適。體內溼氣重,紅豆薏米水是大多數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