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溼氣重,芡實和薏米,吃哪種更有利於健脾排溼?中醫告訴你

2020-12-12 肝病科郭朋

現在好多人的飲食習慣都不太好,即便是大冬天,也喜歡吃生冷、寒性的食物,這麼吃,不利於脾胃健康,脾虛是不少人都有的情況。

脾主運化,脾虛了,水分不能及時被運化出去,體內的水溼就會增多,因此脾虛的人往往溼氣也比較重。脾虛溼氣重,吃什麼好?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薏米,也有的人會說芡實,這兩種到底吃哪種有利於健脾排溼?該怎麼吃?此文中醫告訴你,脾虛溼氣重的人不妨試試。

脾虛溼氣重,芡實和薏米,吃哪種更有利於健脾排溼?

芡實與薏米,都有助於健脾除溼,若非要比個高下,芡實或許略勝一籌,更有利於健脾除溼。

因為薏米寒涼,如果吃錯了,可能不僅起不到健脾排溼的作用,還容易加重溼氣,這也是好多人脾虛溼氣重,但吃薏米卻沒有效果的原因之一。對於嚴重脾胃虛寒的人來說,並不適合長期吃單純的薏米食品。

芡實與薏米相比,性質就溫和了不少,芡實是平性食物,在中醫看來,芡實可以藥食兩用,對於補中益氣、健脾、延緩衰老等都有一定的好處。脾虛溼氣重的人,適當吃點芡實,既能健脾,增強脾的運化功能,也能排溼,消除乏力和睏倦感,兩全其美。

在這裡推薦大家這樣吃芡實,可以用芡實、蓮子淮山藥一起煮粥喝,或者製作成豆漿喝,做好後還可以適量少加點糖,改善下口感。隔三差五就吃點,一段時間後,脾胃功能或能逐漸變好,溼氣變少了免疫力抵抗力也能得到提高。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脾虛溼氣重呢?脾虛溼氣重的人,身上一般會有以下兩個共同點,不妨對照看看,若你也有,或要抓緊健脾排溼了,以免拖久了帶來更大的健康隱患。

是否脾虛,身體會告訴你

第一個表現是舌頭胖大,兩邊還有牙齒印。一般來說,舌頭兩邊不會有齒印,舌頭也不會特別大,但脾虛溼氣重,水分排不出去,舌頭就會像被水浸泡過一樣,變得胖大,壓迫到牙齒了,就會有齒印。

第二個表現是小肚子突出,但不是真正的肥胖,而是虛胖。脾虛溼氣重的人,體內代謝比較慢,肌肉力量會下降,變得鬆弛,雖然整個人看上去比較胖,但肉並不結實,是水分太多了,「腫」起來得胖。若一個勁地減肥,可能還會越減越肥,脾胃功能會更差。

若你也是這樣,或許要逐漸健脾排溼了,除了芡實、薏米,平時也可以常吃點黃色食物,比如紅薯、小米、玉米、板慄等,入脾經,也比較容易消化,有利於溫養脾胃。喝水最好喝溫熱水,防止對脾胃造成刺激,加重脾虛。

另外,也要注意外部保暖,現在天氣一天天冷了,也要注意防寒保暖,不要長時間待在寒冷環境中,以免溼寒之氣侵襲,加重溼氣。

綜上所述,脾虛溼氣重,芡實和薏米,芡實更有利於健脾排溼,對照自查,若中招,要早點調理了,別不當回事一直拖著。

相關焦點

  • 脾虛「剋星」被發現,不是山藥,每天常吃,可健脾排溼
    中醫認為:由於一些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越來越多的人出現脾胃虛弱的問題,中醫通過舌診,能夠通過觀察舌頭的形態變化,來輔助診斷,這也是依據「舌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氣所生」,所以,可以通過觀察我們的舌頭,來看出我們的脾胃是否健康。
  • 中醫建議:脾虛溼氣重的人,常喝4杯水,健脾又去溼!
    脾虛溼氣重是臨床非常常見的一種情況,那麼為啥脾虛基本伴隨著溼氣重呢? 咱們先來了解下脾的主要功能即可了解其中緣由。脾主運化,而這主要包括了兩個方面:一是運化水谷精微,二是運化水溼。
  • 它是脾虛「對手」,比山藥效果好,若常吃,健脾祛溼,脾會感激你
    一、脾虛溼氣重,常常會給身體帶來這些危害:1、胃口下降如果脾受損傷,消化和吸收能力就會下降,導致食欲不振,沒有胃口2、導致身材虛胖「對手」,比山藥效果好,若常吃,健脾祛溼,脾會感激你中醫上認為,脾主運化,如果脾虛運化不利,消化和運輸能力就會下降,因此想要改善脾虛症狀,一定要健脾祛溼相結合,醫書《千金要方》中有記載健脾祛溼小良方,將紅豆、薏米、赤小豆、大麥、橘皮、苦蕎、芡實、梔子、甘草等成分按照一定的比例泡水飲用,可有效幫助消腫利溼、健脾祛溼
  • 體內溼氣重的人,這3類食物要儘量少吃,5種食物,祛溼健脾
    對於女性來說溼氣重還會引起各種婦科疾病,因此體內有了溼氣,一定要及時調理身體,在飲食上應該要特別注意一些加重溼氣的食物,最好不要吃,多吃一些有利於祛溼的食物。溼氣重的人除了少吃以上這3類食物外,還可多吃以下這5種食物,祛溼健脾,讓你更健康。1、多吃白扁豆白扁豆能和胃化溼,健脾利水、化溼消暑、益氣。是非常好的藥食同源的食材,尤其是對脾虛溼氣重的人,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 三斤山藥不如「此物」一錢,或能健脾排溼,脾虛慢慢好轉
    二、脾胃虛的人,多半喜歡做這4件事,但願你沒有這些習慣1、經常熬夜:有熬夜習慣,或者作息不規律的人,都會容易出現脾虛的情況,因為身體得不到休息,身體免疫力會下降,從而影響到各個器官的運作,中醫上認為,失眠也和脾虛有一定的聯繫。
  • 脾虛的人常吃5種食物喝一茶,健脾祛溼,看看你有沒有經常吃
    脾虛的人常吃5種食物喝一茶,健脾祛溼,看看你有沒有經常吃導語:體內的水分是由脾臟來代謝的,如果脾臟出現了問題,體內的溼邪就會進入到體內,如果只是單純的去溼就很難治癒,所以說體內溼氣重的人雖然經常祛溼,卻總是不能徹底治好的原因。
  • 芡實紅豆薏米茶真的可以去溼氣嗎?
    在中醫看來,如果人們經常在潮溼環境下工作,或是吃生冷食物過多,會導致體內溼氣重,如果不注意及時祛溼的話,很容易引發身體疾病。那麼,人體溼氣咋來的呢?有些養生愛好者認為芡實紅豆薏米茶有祛溼效果,那麼這種茶真的可以去溼氣嗎?下面跟我一起看個究竟吧!1. 如何判斷自己身體是否有溼?01.頭髮愛出油 02.面部油亮 03.睡覺留口水 (溼氣飽和自行流出) 04.排便粘稠(不易衝掉)且多便。
  • 溼氣重的人,有這3個危害,醫生建議:經常吃3物,或不讓溼氣再來
    體內產生溼,體內的溼主要是由脾虛所致,脾主運化,運化失調會在人體內形成溼。當脾功能出現問題,我們體內的液體無法排出來,就很容易蓄積在我們體內,造成溼氣過重。二、脾虛溼氣重,經常吃它,袪溼有效果,若愛吃,溼氣不再來1、大棗大棗多吃不僅可以補充氣血,幫助美容養顏,還有排溼的作用,可以加快身體的血液循環,有利於將多餘的溼氣排出體外,平時在喝水時,加上紅棗,搭配一起泡水飲用,健脾祛溼,非常適合溼氣重的人。
  • 溼氣重的人,一般有幾個「共性」,常喝一杯祛溼茶,健脾又祛溼
    中醫認為,溼是六淫之邪之一,是非常纏人的一股邪氣,人一旦溼氣重,容易百病生,溼氣是萬病之源。溼氣到底是怎麼來的呢?人體的溼氣一是來自氣候和環境,二是來自自身。體外的邪氣總是和體內的溼氣裡應外合,糾纏不清。外溼即外部溼氣。例如氣候潮溼,涉水淋雨、居處潮溼、外部溼氣侵襲人體導致人體溼氣過重。
  • 體內溼氣重,抓住夏末秋初黃金期,堅持喝杯「水」,健脾又排溼
    體內溼氣重,要抓住排溼「黃金期」,不做3事1、宅著不動動動能夠出汗,同時帶走體內的溼氣。但現在很多人喜歡宅著不動,缺少運動。缺少鍛鍊的人,會出現身體沉重,四肢無力等症狀,其實,這是體內溼氣重的表現。宅得越多,溼氣淤積就會越嚴重,同時,還會引起其他疾病。
  • 溼氣重吃什麼好 什麼原因導致溼氣重
    那麼,溼氣重吃什麼好呢?溼氣重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接下來,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溼氣重吃什麼好薏米紅豆粥薏米是很好的去溼食物。它可以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紅豆也是可以利水、消腫、健脾胃的。對我們的身體有利。紅豆和薏米都是去溼的,本身不含溼,所以它們怎麼熬都不稠,湯很清。中醫恰恰是利用了它這種清的性質,來把人體的溼給除掉。
  • 紅醫生教你一招,健脾養胃,效果或比吃西藥好!
    紅醫生教你一招,健脾養胃,效果或比吃西藥好!脾胃不好影響五臟1、脾虛心血失調對於脾胃虛弱的來說,長時間不治療會發生益氣生血,導致人的心血失調,嚴重者還會引發心臟疾病的風險。5、脾虛溼氣重簡單來說,就是脾不好,就會導致溼氣重,很多溼氣重的人浮腫、有小肚子,這都與脾不好有關。而另一方,脾是溼土,喜燥怕溼,本身有溼氣,也會導致脾虛。以說溼氣重的人,不能光想著祛溼,還要健脾,對於脾虛溼氣重的人,要從健脾益氣、利溼消腫出發,食療的話,吃什麼好呢?推薦喝點芡實薏仁茶。
  • 脾虛溼氣重,常吃5種食物,按摩1個穴位,幫助調理效果好
    脾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脾臟有濾血的功能,若是脾虛,人們體內的溼氣有可能就會加重,就會出現頭暈、乏力、疲憊的狀況,因此應該及時進行調理,那麼怎樣調理脾虛溼氣重的情況呢?脾虛溼氣重的人吃以下5種食物可以調節體質,促進身體健康。
  • 脾有「三怕」,可以多吃「一果」,有助於健脾祛溼
    俗話說:「十人九溼」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溼氣重的問題,然後醫學從中醫角度講,體內溼氣重主要是脾虛,脾虛者容易出現頭暈,噁心,身體乏力等症狀,如果溼氣較重,增強脾器官功能首先要祛溼排溼脾有「三怕」,可以多吃「一果」,有助於健脾祛溼
  • 紅薏米芡實茶的喝法與功效
    避免可能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酒類。紅薏米芡實茶中的梔子和懷菊具有具疏風散熱,清肝明目,解毒作用。對於因風熱引起的感冒,有一定的作用。 可以的,紅薏米可以健脾燥溼、減輕腸胃負擔,也可以清熱排膿,增強抵抗力是適合哮喘患者喝的。
  • 溼氣重吃生薏米和炒熟的薏米有什麼區別?吃錯就麻煩了
    溼氣重有內溼和外溼之分,而此處的外溼即為自然界溼氣太勝侵襲人體,由於溼為陰邪易襲陽位其性重濁,所以感受溼邪時會有頭痛如裹困重等感覺
  • 排溼排毒:赤小豆芡實薏米茶
    人體內更是囤積了整整前三季的溼氣,若無法排出,會對身體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吃再多養生保健品都於事無補來簡單測一下,看你體內是否有溼氣?①舌苔厚膩,舌體邊緣有鋸齒?②便秘、大便糖稀不成形,有拉不盡感?③口臭、口苦、嗓幹痰多?④頭臉油膩,長痘生粉刺,脫髮?
  • 脾虛「根源」找到了,不是生薑,若常吃,健脾祛溼或能慢慢變好
    1、大便異常溼氣重的人,大便會軟爛、粘膩,不成形,還會有排不淨的感覺出現。大家可以自查下,若自己不小心中招,建議健康補脾祛溼,讓身體恢復健康狀態脾虛「根源」找到了,不是生薑,若常吃,健脾祛溼或能慢慢變好說到脾虛、溼氣重,很多人都會想到生薑,但它對於脾虛溼氣重的作用非常小,而真正的脾虛「修復器」不是生薑,是它!
  • 紅豆薏米湯,你吃對了嗎?
    紅豆薏米湯,怎麼吃才祛溼?夏秋之際,暑熱未退,溼氣泛濫。紅豆薏米湯中紅豆和薏米可不是隨意買來煮了就行的。第一, 選材很重要:紅豆要選細長的赤小豆,中醫認為,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善下行,利水消腫功效非常強。薏米又名薏仁,性寒,直接煮來吃會傷脾,所以應選熟薏米。將薏米倒入炒鍋,全程開最小火,慢慢翻炒至表皮金黃色,帶有微微焦香味。炒過的薏米寒涼之性降低,增強了其健脾祛溼之力。
  • 有溼氣需要經常排,這6種祛溼粥夏天要多吃,幫助身體排乾淨溼氣
    有一種肥胖,它確實是因為脾虛溼重的肥胖,這種肥胖就是中醫所說的水腫型體型,它的胖並不是肌肉、豐滿、實性胖,它是一種虛軟的胖,這種胖往往都是因為脾虛溼氣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