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斤山藥不如「此物」一錢,或能健脾排溼,脾虛慢慢好轉

2020-12-09 蘇老師養生談

27歲的小王是一家私企的職員,公司今年以來業績都不太景氣,近期好不容易接到個大單,公司員工都在拼了命的加班,小王也不例外。

因為小王經常熬夜工作,深夜感到疲倦的時候喜歡喝冰奶茶來提神,最近感覺到自己容易疲倦,頭暈乏力,身體浮腫,還出現口臭的情況,小王知道自己身體不對勁,第二天就去樓下的中醫館檢查了,一檢查才知道,是自己的脾胃開始出現問題了。

一、脾虛溼氣重,身體會發出5個信號

1、排便不規律,大便黏膩不成形

脾胃虛,會影響體內水溼的正常運化,大便會出現含水量多的情況,排便時就會出現溏稀、黏膩,並且難以衝洗的情況,還會打亂日常的排便時間,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2、手腳冰涼,身體乏力

脾虛溼氣重的人,會造成血液循環堵塞,血液不能正常流通,就會引起手腳冰涼、身體乏力的症狀,這也是為什麼穿了很多衣服,卻感到手腳冰涼的原因,這冰涼是從體內傳出的。

3、舌苔肥厚白膩,出現齒痕

中醫上診斷脾虛可以通過舌苔來判斷,這也是我們常聽到的舌診,脾虛會加重體內的溼氣,當體內溼氣淤積過多時,舌苔就會變得肥厚,上面出現一層白膩,並且有很多細小的齒痕,若有這些情況發生,說明脾胃已經非常虛弱了。

4、身體沉重,容易犯困

脾虛會加重體內的溼氣,當溼氣累積在身體過多時,就會感覺身體像雨水打溼衣服一樣,變得沉重無力,並且容易犯困,做什麼事都沒有興趣。

5、身體虛胖,出現贅肉

脾虛溼氣重的人,身體很容易出現浮腫現象,這是因為體內水氣無法正常運化,就容易出現水腫的情況,並且脾虛的人吸收營養過程中,脂肪得不到燃燒運化,就會堆積在身體中,造成體態虛胖,出現贅肉多的情況。

二、脾胃虛的人,多半喜歡做這4件事,但願你沒有這些習慣

1、經常熬夜:有熬夜習慣,或者作息不規律的人,都會容易出現脾虛的情況,因為身體得不到休息,身體免疫力會下降,從而影響到各個器官的運作,中醫上認為,失眠也和脾虛有一定的聯繫。

2、飲食不規律:脾胃不好的人,一日三餐多半是不正常的,並且喜歡吃辛辣油膩或生涼的食物,這些食物會加重脾胃的負擔,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脾虛的現象。

3、運動量少:平時運動少,身體的新陳代謝和氣血運化會變慢,毒素不能夠正常排出,就容易造成脾虛的情況。

4、潮溼的生活環境:長期生活在潮溼環境,吹低溫空調的人,脾胃通常都不會太好,因為脾胃是喜熱厭寒的器官,潮溼的環境、低溫空調容易讓身體受涼,體內水溼運化失調,從而影響脾胃的健康。

三、健脾祛溼,堅持做好3件事,脾虛不會再來「打擾」

1、飲食調理

中醫上認為,調理脾虛應該以食療為主,但這裡調理脾胃的食物不是大家所熟悉的山藥,而是它;古代醫書《脾胃論》裡記載了這麼一個方子:取薏苡仁、赤小豆、芡實、紅豆、梔子、大麥、苦蕎、甘草、橘皮等食材,此方雖然食材量多,但卻可以起到相輔相成的效果,搭配在一塊熬製成湯茶,可以起到健脾養胃、利水滲溼的作用。

特別是薏苡仁、赤小豆、芡實這三物,可以說是健脾祛溼的「前三名」,可以起到健脾排溼,消腫利水、補脾益胃的作用,這三物為主,其他食材為輔,對於脾虛溼氣重的人,有很好的調理作用,身體一天天變好。

2、適當運動

每天運動不僅可以緩解生活中各種壓力,還可以促進代謝和血液循環,幫助身體排出溼氣,對脾胃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3、充足睡眠

脾虛的人很容易犯困,這是在提醒身體要多休息,平時要養成健康的作息習慣,晚上不要熬夜,每天保證8小時的睡眠時間,對脾胃的恢復很重要。

相關焦點

  • 三斤枸杞不如此物1錢,堅持泡水喝,平肝火,補脾虛,肝脾笑開顏
    三斤枸杞不如此物1錢,堅持泡水喝,平肝火,補脾虛,肝脾笑開顏枸杞三斤也抵不過此物1錢,連喝一周,脾虛補滿了,勝過養肝藥三七:三七是一種比較珍貴的中藥材,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在日常生活中,堅持喝一些三七泡水的話,在養肝這方面,有著顯著的效果。
  • 脾虛「剋星」被發現,不是山藥,每天常吃,可健脾排溼
    溼氣是現在很多人關注的話題,大家都知道這麼一句話,「十人九溼」,說明了大部分人的體內,或多或少都是存在著溼氣的,但是溼氣我們看不見,也摸不著,只能通過一些身體表現來分辨,溼氣就像是膠水一樣,一旦粘住,就很難扯下來,尤其是在夏天,溼氣的表現會更加明顯。
  • 脾虛的女人老得快,喝扁豆山藥茶能健脾補虛
    女性一旦出現脾虛,首先還是消化系統的問題,最典型的先是大便不成形,吃一點涼的、硬的食物,胃就難受,能感到食物停滯在胃裡下不去。女性脾虛,首先就是面色發黃,頭髮枯槁,皮膚不滋潤了。佟醫師謝絕,袁哲浩複製該文章為自己的原創。皮膚和頭髮的質量都是由蛋白質的吸收決定的,它們好像壁虎的尾巴,在生命難保的時候,壁虎首先脫掉尾巴這個最次要的器官。
  • 脾虛溼氣重,芡實和薏米,吃哪種更有利於健脾排溼?中醫告訴你
    脾虛溼氣重,吃什麼好?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薏米,也有的人會說芡實,這兩種到底吃哪種有利於健脾排溼?該怎麼吃?此文中醫告訴你,脾虛溼氣重的人不妨試試。脾虛溼氣重,芡實和薏米,吃哪種更有利於健脾排溼?因為薏米偏寒涼,如果吃錯了,可能不僅起不到健脾排溼的作用,還容易加重溼氣,這也是好多人脾虛溼氣重,但吃薏米卻沒有效果的原因之一。對於嚴重脾胃虛寒的人來說,並不適合長期吃單純的薏米食品。
  • 它是脾虛「對手」,比山藥效果好,若常吃,健脾祛溼,脾會感激你
    4、影響排洩脾虛溼重的人,大便次數會明顯增多,而且經常有便溏情況,還有人會因為脾虛消化不良,出現便秘問題二、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為脾虛溼重?「對手」,比山藥效果好,若常吃,健脾祛溼,脾會感激你中醫上認為,脾主運化,如果脾虛運化不利,消化和運輸能力就會下降,因此想要改善脾虛症狀,一定要健脾祛溼相結合,醫書《千金要方》中有記載健脾祛溼小良方,將紅豆、薏米、赤小豆、大麥、橘皮、苦蕎、芡實、梔子、甘草等成分按照一定的比例泡水飲用,可有效幫助消腫利溼、健脾祛溼
  • 脾虛「根源」找到了,不是生薑,若常吃,健脾祛溼或能慢慢變好
    1、大便異常溼氣重的人,大便會軟爛、粘膩,不成形,還會有排不淨的感覺出現。大家可以自查下,若自己不小心中招,建議健康補脾祛溼,讓身體恢復健康狀態脾虛「根源」找到了,不是生薑,若常吃,健脾祛溼或能慢慢變好說到脾虛、溼氣重,很多人都會想到生薑,但它對於脾虛溼氣重的作用非常小,而真正的脾虛「修復器」不是生薑,是它!
  • 脾有「三怕」,多吃「一物」,健脾袪溼容易很多!
    脾有「三怕」,多吃「一物」,健脾袪溼容易很多!脾虛是現代人最常見的問題,當身體出現脾胃虛弱時,就會出現身體乏力,無精打採甚是難受,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溼氣是如何產生的,為何體內溼氣會越來越重?因此想要祛除體內溼氣,首先要保護好脾胃一、脾虛百病生:脾有「三怕」,多加了解,健脾祛溼一步到位1、脾怕「溼」「溼」是一種狀態,如果長時間待在陰暗潮溼的地方,或吃些油膩辛辣食物,都會造成脾胃傷害,導致脾虛溼氣加重,如果想要體內溼氣減少
  • 枸杞三斤也抵不過此物1錢,用來泡水喝,補脾虛,肝或「笑開顏」
    枸杞三斤也不如此物1錢,堅持泡水喝,平降肝火,脾胃或感激你枸杞三斤也抵不過此物1錢,用來泡水喝,補脾虛,肝或「笑開顏」三七。三七這一種食材,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而且三七在養肝這方面,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
  • 中醫建議:脾虛溼氣重的人,常喝4杯水,健脾又去溼!
    如果脾胃的運化功能不好,脾虛了,那麼就會出現營養不能得到很好的吸收,機體缺乏能量,出現少氣懶言,面色無華、疲乏無力等症狀。 另一方面由於脾的運化水溼的功能減退,就會出現水溼停聚的表現,溼氣停留在體中,會出現舌苔淡胖伴有齒痕、肢體浮腫、頭暈不適等症狀。
  • 脾虛「天敵」找到了,不是山藥,每天堅持吃,脾胃一天天變好
    自己就跑去醫院檢查了,這一查嚇一跳,醫生告訴小陳脾胃已經很虛弱了,並且身體的溼氣也很重,若不及時健脾祛溼,身體出現的問題就會越多,最後引發諸多疾病的。脾虛是現代人很容易遇到的問題,這都是由於生活中很多不良的習慣導致的,例如吃冷飲,溼氣重都會影響脾胃健康。
  • 脾虛「對手」被公開,山藥不沾邊,若愛吃,補脾祛溼,脾感激你
    脾是我們體內有著「金字塔」般存在的說法,因為它在我們體內主要起著運化的作用,要是脾出現了問題,那麼水液運化就出現失衡,水溼就會聚集在體內,導致脾虛、溼氣重,一旦脾虛溼氣重,那麼將會危害我們的健康,滋生一系列疾病。
  • 《本草綱目》:夏季溼氣重,此物芳香化溼、健脾開胃,不是砂仁
    《本草綱目》:夏季溼氣重,此物芳香化溼、健脾開胃,不是砂仁。在中醫養生裡,夏季養生有2個主要方面:一是夏季養心,二是避暑祛溼。關於夏季養心、養陽方面,大家說得比較多。說到芳香化溼,相信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藿香和砂仁。在浩瀚的中草藥寶庫裡,有很多芳香化溼的中草藥,而藿香砂仁確實也是其中優秀的代表。總的來說,藿香更傾向於暑溼之邪束縛肌腠的表證,砂仁則更側重於溼氣困阻中焦脾胃之證。
  • 痰溼的人容易胖,根源在脾虛,常喝三湯,祛溼健脾,想胖都不行
    痰溼的人容易胖,根源在脾虛!常喝三湯,祛溼健脾,想胖都不行!有些人每天吃的也不多,起居作息都很正常,但是體重還是蹭蹭蹭的往上漲?
  • 脾有「三怕」,多吃「一果」,健脾袪溼很容易!
    導語:大家都知道脾虛是大多數人最常見的問題,現實生活中十人九溼,其實是十人九脾虛。差不多將近九成的人身上都有脾虛的現象。,當身體出現脾虛弱的時候,身體乏力、沒精打採很讓人難受,但是說到溼氣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如何產生的,為何身體的溼氣越來越嚴重,所以要想保護祛溼先保護好脾胃,脾有有以下「三怕」,多吃「一果」,健脾祛溼一步到位。
  • 脾虛的「天敵」被找到,不是山藥,你若愛吃,健脾祛溼,身體棒
    現在很多人都會有脾胃虛的情況,開始時並不重視,等到脾虛嚴重時,已經危害到我們人體的健康。 ,就會影響脾胃的正常運行,導致脾虛、溼氣重。 3、 潮溼的環境 有部分人生活在潮溼的環境,這些地方長時間居住,就容易增加體內的溼氣,而由於氣溫下降,溼氣與寒氣就會相結合為溼寒,一旦溼寒堆積在身體過多時,就會導致脾胃虛,平時不注重保暖,喜歡光腳走路的人,同樣容易引發脾虛
  • 身體2個「祛溼口」,一個化溼、排溼!春夏多按按,溼譁譁排出
    其實,溼氣分2種——1.外溼,即環境中的溼。如南方地區普遍全年潮溼,回南天、梅雨天時,更是溼上加溼,此時,溼邪易從外侵襲人體,稱之為外感溼邪。外溼難擋,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潮溼天,關好門窗,避免溼氣入室;衣服沒曬乾,切勿往身上套,以免溼邪侵身。
  • 臉色發黃,脾虛還是肝不好?三個方面可以區分,四法健脾
    臉色發黃,脾虛還是肝不好?三個方面可以區分,四法健脾。最近,有個朋友私信相詢,說自己臉色不好有點發黃,到底是怎麼回事。因為他身邊也有懂養生的朋友,有的人說這是脾虛的問題,但也有人說這是肝不好引起的,大致就是肝經溼熱之故。同樣的現象,不同的人給出不同的結果。
  • 脾虛的9表現,請對照自測,超過3就要健脾了!脾不好,舌先知?
    方法:此穴位位於外膝眼下三寸的地方,按摩時,用食指、中指併攏一起來按揉即可,順時針與逆時針交替按200~300次。2、血海穴血海穴是人體脾血的歸聚之處,具有祛瘀血和生新血的功能,能調血、理血、引血。血海擅調婦科血病,是治療婦科病症、皮膚病的要穴。
  • 痰溼的人容易胖,根源在脾虛,常喝三湯,除溼健脾
    如果你已經有以上的現象,說明你是溼痰溼體質,少吃也胖的原因也找到啦!吃得太油膩因為吃了過多的油膩物,消化不了,堆積成溼。消化不好雖然沒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點兒就膩住了,也會成溼。環境、季節因素溼度大的環境,易造成痰溼體質。比如四川多溼,那裡的人不吃辣椒就會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