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科舉博物館推出「鹽水鴨」別針

2021-01-08 鳳凰江蘇

切掉鴨掌、翅尖、翅中,長脖子往鉤子上一穿,鴨頭耷拉在另一邊……這個畫面,每個愛吃鹽水鴨的南京人都不會陌生。最近南京科舉博物館推出的「鹽水鴨」別針,讓很多市民、遊客捧腹不止,大讚這個創意「太南京」「太實在」。記者了解到,南京今年新開的幾家博物館,都推出了特色創意產品,今天本報為您做一個盤點。

最新潮飾品:

鹽水鴨別針

地點:夫子廟秦淮禮物店

夫子廟秦淮禮物店在科舉博物館售票處對面,今年8月與博物館同時開放,以各種狀元、科舉題材的文創產品為主,但目前看來,人氣最高的無疑是這種鹽水鴨別針。

這種別針一改常見的「體育跑道」形狀,把整個輪廓改成一隻煮熟的鹽水鴨。在店中,幾乎每個看到別針的顧客第一反應是「撲哧」一笑。因為鴨子的造型「太寫實」:鴨掌、翅尖、翅中這些可以賣出好價錢的「部件」已經去掉,長脖子往看不見的「鉤子」上一穿,鴨頭就耷拉在另一邊,尖尖的鴨屁股也表現出來——這可是不少食客的「心頭好」。整隻鴨子就像剛從滷菜店拎出來的一樣。對於南京人,一目了然。說不定個別吃貨看了,耳邊已經響起「要一隻還是斬半隻」的招呼聲了。

負責禮物店的南京夫子廟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公司與設計團隊合作的。「基本都是80後的年輕人,繪製這個鹽水鴨圖案的設計者,還不是南京人呢。」劉佳禎說,10元一串,最火曾經一天賣掉1000串。「可以當做別針、書籤,最擺的玩法是當做『徽章』,別在襯衫、T恤上,真的潮爆了。」

最本土元素:

「大蘿蔔」環保袋

地點:夫子廟秦淮禮物店

「南京大蘿蔔」是老生常談了,明代顧起元《客座贅語》說:「南都風尚,最為醇厚」,《正德江寧志》也說:「(金陵)人物敦重質厚,罕儇巧浮偽」。但把這句話做出來,頭一個還是科舉博物館的秦淮禮物店。

設計的文創產品在書籤、冰箱貼、環保布袋上畫上蘿蔔、而且是南京特產的「楊花蘿蔔」,旁白呢再加上一句「南京大蘿蔔」。「大爺大媽拎著這樣的環保袋出門買菜,也是很拉風的。」

最霸氣魔方:

魔方六面是六朝國號

地點:六朝博物館

與科舉博物館同時開放的六朝博物館,也開闢了場地展示、銷售文創產品。最火的是六朝魔方與瓦當圖案的冰箱貼。

六朝就是東吳、東晉、宋、齊、梁、陳,而作為正方體的魔方正好也有6面。這種六朝魔方,即是把每個面上的方格,轉到每個面以一個統一的國號為準。博物館陳列部負責人告訴,這個創意是由設計團隊提出來的,「一聽到這個,當時就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據介紹,魔方最火一天賣掉了近百個。

專家視點

這樣的創意產品才是名副其實的紀念品

記者了解到,此前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的「朕知道了」膠帶也曾風靡一時。「文創商品講究『獨此一家』,它們不等同於一般的旅遊紀產品,目的是表現一個旅遊景點的特色。」專家認為,常出門旅遊的人都會發現,各個景點周邊商販銷售的紀念品,不是完全雷同,毫無特色,就是假貨遍地。「而鹽水鴨別針這類,外地遊客買回去一看到就能想到南京,這才是名副其實的紀念品。文創產品在設計中,一般會與生活用品結合起來,有趣也有用。」專家表示,文創產品目標就是與一般「大路貨」區別開來,給市民、遊客一個更有意義的選擇。

相關焦點

  • 盤點博物館創意產品:六朝魔方 鹽水鴨別針(圖)
    最近南京科舉博物館推出的「鹽水鴨」別針,讓很多市民、遊客捧腹不止,大讚這個創意「太南京」「太實在」。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南京今年新開的幾家博物館,都推出了特色創意產品,今天本報為您做一個盤點。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可/文 劉瀏/攝  最新潮飾品:  鹽水鴨別針  地點:夫子廟秦淮禮物店  夫子廟秦淮禮物店在科舉博物館售票處對面,今年8月與博物館同時開放,以各種狀元、科舉題材的文創產品為主,但目前看來
  • 寫事作文:參觀南京科舉博物館
    穿過「解元」、「會元」、「狀元」三個牌坊,就進入了南京科舉博物館,這裡曾經是古代官員最重要的誕生地「江南貢院」。而剛剛走過的三個牌坊,象徵著古代學子們最希望得到的一件喜事—連中三元。科舉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份二甲第29名的考卷,凝視這個試卷,我驚嘆於考生對文章的高超把控能力,卷子上凡遇「皇上」「朝廷」相關的字詞,都會被正好安排在試卷的上面兩行,高於其它正文,就像事先排版設計過一樣。整張卷子,字跡娟秀、整齊,沒有一點塗改的痕跡。
  • 南京鹽水鴨非遺製作技藝被他們用活了!
    2007年,南京板鴨、鹽水鴨製作技藝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南京櫻桃鴨業有限公司也成為南京市級和省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不僅鹽水鴨製作技藝帶起了旅遊,在他們手中,「非遺」(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不僅是單個或幾位手藝人的匠心,它變成了可以賦能大眾生活,並帶來經濟效益的「魔力棒」。非遺技藝被他們用活了!
  • 薛冰:最憶南京鹽水鴨
    餘秋雨:五城記 · 南京最憶南京鹽水鴨文 | 薛冰01鹽水鴨如今成了南京的「城市名片」。南京的街頭巷尾難得看不到鴨子店,南京的鴨子店前難得沒有人排隊。十年前來了外地客人,南京人熱情推薦鹽水鴨,如今則是客人主動要求品嘗鹽水鴨,真正是「無鴨不成席」。
  • 南京鹽水鴨,一個可以與南京梧桐樹相媲美的美食
    一、南京鹽水鴨到了南京不能光去看梧桐樹,一定要去吃一次鹽水鴨。南京嗜鴨之深,甚至有人說南京人前輩子都跟鴨子有仇。不管這個傳言有沒有根據,但是南京被稱為「鴨都」卻是可以肯定的事實。鹽水鴨是南京非常有名的特產,久負盛名,據說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南京鹽水鴨皮白肉嫩、肥而不膩、鮮香美味,具有香、酥、嫩的特點。每年中秋前後的鹽水鴨色味最佳,這個時候的鴨最肥肉最嫩,最適合做鹽水鴨了。今天,我就教大家一款自製的鹽水鴨方法,一定認真學習哦。
  • 不僅是故宮,原來全世界博物館招的設計師都有毒
    蘇博推出過以館藏文物秘色瓷為原型的創意曲奇餅乾。▼蘇博鎮館之寶——越窯秘色瓷蓮花碗。四川三星堆博物館推出的文物餅乾。小婊砸,還有四種不同口味!T^T鹽水鴨表示哭暈在廁所。還有,這是來自某未知博物館的蒼蠅拍。。。優雅你妹啊!威風凜凜你妹啊!再也不敢想知縣老爺升堂時候的場景了。。。看完了這些,是不是傷透了心。。別慌,看完這一波國外博物館的周邊,你會發現,原來國內國外的設計師都有毒啊!
  • 南京江南貢院,中國古代官員的搖籃,見證科舉制度的興起與衰落
    科舉制度被西方人稱作「中國第五大發明」。這種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的制度,起源於漢朝,興盛於明清,到1905年清政府宣告停止科舉,1300年的科舉考試中,產生了700多名狀元、近11萬名進士,數百萬名舉人。來到江蘇南京的江南貢院,走進中國科舉博物館,你才會知道科舉制對人類社會的貢獻,才了解到它的種種弊端,才能夠感受到1300年來科舉制度的凝重和沉痛,感受到歷代學士血淚交織的坎坷命運,感受到祖先在文字路上留下的苦難、渾厚與雋遠。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打造「博物館之城」,擦亮文化名片
    12月21日晚,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6家江蘇各地的博物館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其中,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和雨花臺烈士紀念館榜上有名。   至此,包括南京博物院、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市博物總館在內,南京一共有了5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 櫻桃鴨替代麻鴨 南京市場上的鹽水鴨沒以前好吃了
    有個奶茶廣告號稱,一年銷售的杯子加起來可以繞地球兩圈,如果把南京人吃掉的鴨腿排起來,估計也不會差太多。  如今,不少老南京人發現,鹽水鴨的味道似乎悄悄變了——以前的鴨肉多味濃,現在的鴨雖然肉嫩,但味道卻沒那麼香了。  昨天,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侯水生,在江蘇省農科院作講座。侯水生透露,現在南京市場上的鹽水鴨,「原料」其實已經發生了變化。
  • 美食篇:南京特色小吃,鹽水鴨的製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的美食篇小編繼續為大家介紹南京的美食。最近幾年人們的生活條件得到改善,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全部利用假期安排的時間段去外邊旅行,趕到每一個城市中最先會想到的是這在這裡有什麼好吃的。不同的城市都有越來越多的特色美食小吃,這麼多的特色美食同樣也推動的餐飲業的發展趨勢。
  • 南京最好吃的鴨子,不是鹽水鴨和烤鴨
    最有名的當然是鹽水鴨。我小時候記得有南京板鴨,現在已經不太有人提了大部分南京人會告訴你,他們最愛吃的,除了鹽水鴨,還有烤鴨居民區附近必定有街坊經常光顧的烤鴨店,切半隻回去加菜,烤鴨和鹽水鴨都有鹽水鴨和烤鴨,都是南京鴨子的代表,但我覺得,這都不是最好吃的鴨子。我最喜歡的,是鴨舌、鴨頭、鴨雜、鴨血。。。
  • 江蘇13市特色招牌菜:南京是鹽水鴨,蘇州是松鼠鱖魚
    南京是鹽水鴨,南京的鹽水鴨製作歷史十分悠久,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歷史,生產出來的鹽水鴨皮白肉嫩、肥而不膩、香鮮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點,其中以中秋前後,桂花盛開季節製作的鹽水鴨色味最佳,故而又名桂花鴨。
  • 看看這些博物館的文創產品
    V&A在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作品回顧展時,V&A就推出了繪有AlexanderMcQueen經典骷髏頭形象的絲巾和男士西裝口袋巾等。蘇博推出過以館藏文物秘色瓷為原型的創意曲奇餅乾。▼蘇博鎮館之寶——越窯秘色瓷蓮花碗。
  • 南京美食。金陵鹽水鴨,久負盛名,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歷史
    南京鹽水鴨是南京著名的特產,屬金陵菜,是金陵菜的代表之一,又叫桂花鴨,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因南京有"金陵"別稱,故也稱"金陵鹽水鴨",久負盛名,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歷史。 鹽水鴨製作歷史悠久,積累了豐富的製作經驗。鴨皮白肉嫩、肥而不膩、香鮮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點。而以中秋前後鹽水鴨色味最佳,名為桂花鴨。
  • 南京人有多愛吃鴨子?金陵鹽水鴨肥而不膩,肉質鮮嫩,佐酒名菜
    江蘇是一個美麗富饒的省份,許多遊客都喜歡來到南京遊玩。殊不知南京除了景點眾多之外,也有許多讓人意猶未盡的美食,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南京的鴨子不過江」,這句話是說南京人吃鴨子很厲害。在南京最著名的當屬金陵鹽水鴨,但是你是否知道金陵鹽水鴨的典故呢?
  • 南京鹽水鴨製作五大秘訣
    南京鹽水鴨與最負盛名的「南京板鴨」齊名,外白裡紅,肥嫩鮮香,清淡爽口,風味甚佳。
  • 流傳千古的美味可口,南京鹽水鴨肉質豐滿,味道更是絕無僅有!
    身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南京人,對美食還有很深的見解,今天我們就來給你介紹一道來自南京的美食,南京滷水鴨。金陵菜系代表之一的南京鹽水鴨,又稱桂花鴨,其流傳時間相對於其它菜系,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鹹水鴨之所以叫桂花鴨,是因為南京人喜歡在中秋前後,即桂花盛開的季節做鹹水鴨,據說這個季節的鴨子最肥美,做出來的鹹水鴨最好吃,連小孩都能吃上一整口呢!
  • 福味廚屋:南京鹽水鴨,皮脆肉香,清淡醇厚,經典金陵菜之一
    在我國南京地區,鹽水鴨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作為南京金陵菜的代表之一,鹽水鴨又被人們稱作是桂花鴨,由於鹽水鴨在南京地區的歷史上有著非常高的地位,所以,這道菜也成為了南京地區的一個標誌。據悉,鹽水鴨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而在多年傳承的過程中,鹽水鴨的味道也在不斷進行著改進,由於鹽水鴨所體現的就是鴨子原本的味道,在許多人吃過鹽水鴨之後,也會為它清淡醇厚的口感而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