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剛吃完就要上廁所,還是腹瀉,也就是大家俗稱的拉肚子。在出現這種情況之下,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是不是自己剛剛吃的食物有問題。確實不論是你的腸胃再怎麼的強健,要是吃到那些已經變質了的食物,比如腐爛的食物;出現黴斑的食物等等,可能還沒有等一頓飯吃完,腸胃已經因為這些食物的刺激,而開啟了保護機制,那就是儘可能迅速地將有毒物質給排出體內,這主要也就是為了維護腸胃內的有益菌。
上述的吃壞肚子現象其實在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想要避免也是很簡單,就是要多多關心自己的食材安全,比如不要去外面的小攤上吃東西,自己在家裡面也不要吃那些已經黴變的食物,強行吃了以後,輕則拉肚子,要是嚴重的話甚至會威脅到生命安全,之前就有新聞報導,一家人吃黴變的食物,結果都食物中毒去了醫院搶救。有時候食物沒有出現明顯的變質,但是明明已經放了一天了,也沒有放在冰箱裡面保鮮膜儲存,那也最好就不要吃了,因為這裡面說不定細菌已經超標了,吃進肚子裡面難免就會造成食物中毒,引發拉肚子。
但是上述的飯菜不乾淨的情況,一般不是持久性的,也就是不吃之前導致拉肚子的食物,症狀也就會慢慢地緩解,醫生提醒大家,要是經常性地吃完飯就拉肚子,可能就是下述的兩種可能,不可大意。
第一種可能,腸胃過於敏感。有些人腸胃其實是比較敏感的,在吃到一些刺激性比較強的食物的時候,像是比較辣的食物;腥味比較重的海鮮;冷的食物;涼性的食物等等,反應都會比較明顯,可能吃完之後就要上廁所,並且糞便還沒有來得及成型,甚至就是一灘水一樣,有時候吃一頓飯,要跑上一下午的廁所。
要是這種比較敏感的腸胃的話,為了避免出現不耐受的反應最好就是少吃刺激性的食物,或者直接就不吃。吃的時候也要注意,儘量的不要空腹吃,比如在吃辣的食物之前,先吃上幾口米飯,這樣對消化吸收也好一些。不過平時也要多多的注意養胃,比如多吃些猴頭菇,養胃的效果看得見。
第二種可能,脾胃比較虛弱。脾胃虛弱是中醫中的一種說法,在生活中也比較常見,飯後拉肚子就是其一種較為典型的症狀。主要就是脾胃所形成的一個系統,沒有辦法正常地進行運化,導致了營養吸收障礙,這樣在剛吃完飯之後,就會出現消化緩慢的現象,也就是消化不良,所以久久得不到消化的食物,也就會以拉肚子的形式給排出去。要是不確定自己是否是脾胃虛弱,其實還可以通過身體其他部位的表現來判斷,比如是否頻繁出現水腫的現象;舌頭是否顯得肥大,舌苔是否厚膩;是否經常的生病等等,要是都回答為是,那麼八九不離十是脾胃虛弱。
綜上所述,飯後就拉肚子,並不都是食材不乾淨導致的,有時候是身體內部器官出現了問題,應該及時的調理,擺脫拉肚子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