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夥告訴你,在榨菜籽油的時候,油渣為什麼能充當加工費?

2020-12-21 陳哥愛美食

我家就是農村的,記得我們這裡每到收菜籽的時候,家家戶戶多會去鎮上榨菜籽油,但是在榨菜籽油的時候,我們這裡是有二種收費方式的,也就是每斤0.5元現金加工費,用剩下來的油渣充當加工費了

剛開始我還以為這些榨油店,是想二次渣油了,直到後來的無意中發現,我才知道這些油渣多是賣給飼料廠的,而且在價格上面最少也有1塊錢每斤,於是我才徹底明白,這些油渣是有多麼大的經濟價值了

其實想想也是的,要是油渣沒有經濟價值的話,我估計榨油店肯定不會要的,既然現在要了,肯定就是有利潤在裡面的,至於是多大的利潤,我們就以100斤菜籽來算吧,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

100斤的菜籽在榨菜籽油的時候,最多可以出45斤菜籽油,55斤油渣的,要是按照0.5元每斤加工費算的話,那麼就是0.5×45=22.5元的加工費了,要是按照油渣1塊錢每斤算的話,那麼就是1.0×55=55元的加工費了

所以為了利潤最大化,也要儘可能要油渣了,而且菜籽在榨油的時候,也是根據菜籽的品質好壞,水分多少來決定出油量的,要是品質不好的菜籽,100斤菜籽最多只能出30-35斤菜籽油

要是品質比較好的菜籽,就可以40-45斤菜籽油了,所以榨油店在榨菜籽油的時候,最喜歡品質不好的菜籽了,至於剩下來的油渣有什麼用,就是用來製作各種飼料和肥料了

小結:其實油渣除了飼料和肥料二種作用,還可以食用的,記得在我小時候,由於家裡條件不好,所以我長的很瘦很瘦,於是家裡人為了給我補充營養,就把油渣做成餅給我吃

相關焦點

  • 農村茶籽榨油不用錢,但油渣不會給農民朋友,這是為啥?
    大家好,我是農村小七,歡迎收看本期三農資訊。在農村生活的朋友們都知道,每年到國慶佳節的時候,農村地區就會開山,讓大傢伙去山裡頭撿茶籽,而且按照農村的相關規定,每家每戶都是有一座山頭的。而是需要先在陽光下面進行暴曬,然後等茶籽的殼自己爆開之後,再進行茶籽和殼的分離處理,剩下的殼可以冬天在火坑裡面烤火用,而茶籽就可以送到油坊進行榨油處理了,而在有些農村地區茶子榨油是不用錢的,但有一個問題就是,剩下的油渣是不會還給農民朋友們的,這是為啥呢因為油渣可以再把它做成油茶餅,這個餅可以在冬天做烤火的原材料用,也可以把它賣出去做成肥料。
  • 適合農村的小型加工業有哪些(辦廠及作坊)?
    很多,能賺錢的有很多,賺錢了的我也見過不少。不過最好的就是因地制宜,村上有什麼原料就辦什麼加工廠,首選農產品加工廠和農產品半加工廠。糧油加工廠是首選,可惜一般農村都已經有糧油加工廠了。糧油加工廠首選的原因在於,農村是糧食作物和油類作物的主產地。在農村辦糧油加工廠可以選擇收加工費或者收購原料賣加工產品,或者可以自己種植原料再加工再賣也行。木材加工廠也可以,農村辦木材加工廠的原因在於節省原料運輸成本和儲存成本以及原料成本。石料加工廠,我只說一句,石料加工廠基本在偏僻農村。
  • 辣椒炒油渣
    生活中很簡單,很廉價的食材往往能烹調出美味,平常之物往往有其珍貴的價值,只是人們往往忽略而已。例如油渣,很多現代人當垃圾一樣丟棄的物品,卻是很多人眼裡的美食,並承載著美好而難忘的回憶。小時候農村有句俗話:「不想油渣吃,不到灶門角裡呆」,這話就非常體現出小孩想吃油渣的心情。那時候物資貧乏,大家家裡都窮,沒油吃的日子也常見。
  • 油渣秒殺一切!
    先來說說為什麼動物脂肪一定比植物脂肪好吃這個問題。 再來說說炸物為什麼難以抗拒這個問題。沒有水分的乾燥表面,在傳達到你嘴裡的時候,就是「酥脆」的口感。 但酥脆的口感跟好吃又有什麼關係?這就牽扯到吃的儀式感。我們對於吃最常見的認知是「好不好吃,舌頭說話」。然而吃其實是一個所有感官集合的一個過程。假設你在一個雅宴飯桌上,吃著高檔的美味,但音樂卻是各種重金屬搖滾,這頓飯想必是不好吃的。
  • 原來你在他心裡,不過是一碗油渣面.
    cindydu「你明明是那麼萬丈光芒獨一無二的人啊,可在某些人眼裡,也不過是一碗油渣面。                      」周日的時候,小夥子興致勃勃地帶我去吃早飯。清晨飄香四溢的麵館門口簇擁了好些人,應接不暇的人們吧唧著嘴的模樣讓我覺得這裡的面一定很好吃。
  • 油渣,老輩人的下酒菜,農村娃的零食,炒炒香噴噴,咬起來咔嚓響
    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說到下酒菜,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花生米。可是在以前,花生米並不是唯一的下酒菜,比如豬耳朵炒辣椒、滷毛豆等等,當然還有一道特別的下酒菜,雙椒炒豬油渣。豬油渣,它可是老一輩人的下酒菜,也是農村娃的零食,簡單的炒一炒香噴噴,咬起來也咔嚓響。
  • 農村小夥模仿超模:怕被說閒話躲墳地拍攝
    農村小夥模仿超模:怕被說閒話躲墳地拍攝 2019-12-23 22:08   澎湃新聞記者:王文娟 視頻編輯:陳鑫露 視頻來源:相關人士
  • 你在我這裡不過是一碗將就的油渣面
    如果我的生活缺乏樂趣和激情,身邊又恰巧沒有朋友一起吹吹牛逼我一定會去撩她,對於想要消磨寂寞的我來說,樂意之極畢竟是一個外形漂亮的姑娘,眼睛的愉悅帶來心靈的慰藉 其實我總說在魚水之歡要照顧女人的內心,而男人的內心同樣不可忽略TWO前陣子約了一個姑娘,漂亮精緻但每每在事後語出驚人,常常問我一些無知且又令人哭笑不得的問題,比如男人為什麼要割包皮
  • 油渣,被岑溪人遺忘的傳統美食!
    油渣,是不少人兒時特有的美食,它承載了太多岑溪人寶貴的記憶,其中的情感很難確切地說清楚。如今,除了在老家農村,或是在逢年過節熬豬油的時候,似乎很難再吃到它了。它又香又脆,比超市裡賣的零食,好吃一百倍!從前,媽媽熬豬油的時候,我們都會寸步不離地堅守在鍋旁。看著豬油的顏色從純白變成微黃,清澈透明的液體慢慢從豬油中湧出,有一股沁人心脾的暖香隨之升騰襲來。一般這個時候,我們的舌頭早就在嘴巴裡「動次打次」很有節奏的亂竄了!
  • 為什麼人家的數碼印花加工費那麼高,自己的加工費那麼低?
    一開始接觸到一個老闆聊的時候,我還保留著懷疑的態度,直到我跟第二,第三,第四...老闆聊,他們也是這樣抱怨,哀聲嘆氣。首先,同樣都是這樣的機器,花型要求不高,能做出貨來就行了。如果有一上家拿著花型過來,走一輪,問四家,你什麼機器,做多少米,加工費多少錢。其實您們這些數碼印花廠的老闆自己心裡都清楚,都是想報的比別人低一點,同樣的機器,你不可能打出效果比其他人好。你只能是從價格上面競爭,去爭取客戶。有些客戶接了單沒有辦法,價格那麼低,那怎麼辦?
  • 【安東美食】油渣
    油渣,是「滷」油的下腳料,或者說是副產品。由於原料不同,油和油渣的品質也有差異。當年,物質還是比較匱乏的,食無肉是常態。但是不能食無油,葷油還是少不了的。中午沒什麼菜可吃,但只要有米飯,倒點醬油,用筷子挖一塊葷油,一道「豬油拌飯」就好了,讓人吃得有滋有味。每年元宵佳節,家裡包湯圓的時候總會包一些大油餡的,放點白糖,家裡老太能吃兩三個,我們最多能吃一個,感覺太燙了。
  • 油渣的戀煉與風塵
    兩斤來重的豬板油,能熬出一斤多豬油和半大碗油渣,比精肉經吃得多。豬油留著炒菜,油渣當零嘴,加糖,撒鹽,搖勻了拌開了,吃起來嘎嘣脆。有猴急的,一邊熬油一邊偷吃,吃的時候嘴裡響,不吃的時候鍋裡響,更多時候兩邊同時響,缺葷少腥的日頭,世上最美妙的聲音也不過如此了。
  • 農村小夥靠一畝地的大棚,一年淨賺30萬,他是怎麼做到的
    現在很多農村的年輕人,都喜歡到城市裡去闖蕩,而在我們鄰村一個27歲的小夥大學畢業後,只在城市裡工作了一年,嫌每月4000元的工資太低,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在家人的幫助下,建了兩個大棚,合在一起有一畝多地,就是這兩個不起眼的大棚,卻每年都給它帶來30多萬的收入,他到底是怎麼做的?
  • 農村小夥相親:為啥倒貼錢都不娶紋身的女孩?
    如果你喜歡去KTV或者酒吧之類的地方去玩,你可能會碰到一些紋身的女孩,但是如果你在工廠上班,你基本上碰不到紋身女孩。而且表哥還悄悄地告訴了我一個秘密:紋身的女孩愛抽菸。藝術紋身所以農村的小夥相親,他們不敢娶紋身的女孩,原因有兩個。第一:養不起。
  • 油渣和豬油
    慢慢的,肥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嫩黃色的油渣。四面金黃且不發胡時,正好! 關火,撈出油渣! 找一白瓷碗,把油倒入碗中,要一直控油,直到一滴也滴不下來為止。 把白瓷油碗小心的放好,第二天去看,奶白色的凝固的豬油,安靜的躺在白瓷碗裡,如奶油般。
  • 提煉豬油時,多加一步,豬油飄香,油渣焦脆金黃!
    兒時的記憶中,豬油承載了很多美好的回憶,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豬油就是豬肉的替代品,無論是男女老幼,對豬油都是情有獨鍾,只要聞到哪家在提煉豬油,都會皺起鼻子,多吸兩下,那種香味是沁人心脾的,豬油拌飯、豬油麵條,似乎每種用豬油做出來的食物,都是人間美味,而它的載體——油炸,便成了孩子們的零食,油渣拌上糖
  • 油渣兒的記憶
    在那個「計劃經濟」的年代,想要吃點兒豬油可不是件容易事,豬板油固然能多煉些油出來,可去肉鋪卻並不易買到,於是只能買多帶點膘的肥肉拿回家去煉油。再看,之前還是方正的肥肉塊,這時全都縮成了蠶豆粒大小,直到最後被煉成金黃色的油渣兒,才用鍋鏟盛入大瓷碗中,撒上鹽。每到這時,我那不安分的手就會偷偷拈起幾顆送嘴裡——美美地過一把油渣兒癮。
  • 農村小夥翻拍真人版《鬥羅大陸》!你好,我叫小梧,魁梧的梧
    然而誰曾想到,有這麼一群農村小夥竟然提前翻拍起了真人版的《鬥羅大陸》!當然,因為經費有限導致服裝道具特效等等都顯得十分粗糙。然而,就是這樣的作品卻是引發了無數觀眾的一致好評!畢竟,沙雕作品是網友的快樂源泉。
  • 「80後」小夥紮根黃土地成致富「領頭羊」:農村需要年輕人
    「80後」小夥紮根黃土地成致富「領頭羊」:農村需要年輕人 2020-12-09 16:18:40,紮根農村。屯留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中新網長治12月9日電 題:「80後」小夥紮根黃土地成致富「領頭羊」:農村需要年輕人  記者 李庭耀  做農技推廣員、發明地膜回收機、當村支書帶領村民致富……山西長治屯留的「80後」小夥馮斌大學畢業後返回家鄉,紮根農村,今年30歲出頭的他完全是農民模樣。
  • 農村榨油坊為什麼不用另外支付加工費用?
    而且由於榨油的全過程,消費者完全可視,因此,其油品質量也能得到充分保證,所以很多的消費者都比較認可。正是由於有了上述原因,買個榨油機,開個加工作坊,也能賺得盆滿缽滿。所以,如今的小型榨油作坊,如雨後春筍般,在城鄉遍地開花。"農村榨油作坊,在為顧客榨油時,不用另外支付加工費"。現在是講經濟的時代,可沒有那麼多人,平白無故地做好人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