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功能評估,解開孩子的行為與情緒密碼

2020-12-21 自閉症互助圈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都會定時發送自閉症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關懷來自星星的孩子~伴他們成長唷~

美美在機構上課時,常常會上課上到一半就出現情緒問題,或是突然的把桌上的玩教具給全部抹掉,有時還會不停的尖叫,每當美美出現情緒問題時,課堂就會被迫中斷,如果是個訓還不會影響他人,但若是課堂上有其他孩子,則會影響到當班進度,也因此,美美的情緒問題讓美美媽媽總是很憂心。

其實,當孩子會出現情緒問題,都是有其原因的,後來美美的媽媽與老師透過觀察與討論,而老師更是讓美美的媽媽試著隨班觀察孩子、並記錄孩子的情緒問題點,才發現原來每當課堂老師要美美做練習時,比如:某天課堂上,老師教美美認識方位詞,但是美美總是上下左右分不清,一次兩次下來,美美的挫折感越來越重、越來越重,重到美美承受不了時,美美就會把桌上的玩教具通通抹掉。

這樣記錄美美行為的方式,也就是行為功能評估,透過行為功能評估可以知道孩子為什麼會產生情緒、行為問題。今天我們就要與各位家長們分享什麼是行為功能評估呢?又該如何記錄呢?

什麼是行為功能評估

行為功能評估(Functional Behavior Assessment,FBA)是一個搜集資料的過程,它可以讓行為支持達到最大的有效性和效率,而行為功能評估最初是為了了解溝通障礙者的目的所設計的,現在則適合每一位具有"挑戰性"的學生。

行為功能評估注重兩個方向:一、問題行為的出現與環境有關,因此需要分析影響行為的前因、後果以及情境事件。二、由於重視環境因素,因此在提供介入方法的時候,重點不是控制人,而是重新調整環境,並讓當事人以新的方式代原有的行為展現出來。

此外,如同前面所提到的,行為功能評估(Functional Behavior Assessment,FBA)是一個搜集資料的過程,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會有五項資料需要搜集:

1 、清楚的描述問題行為

2、確認問題行為會不會發生的時間、地點與環境中的刺激,並且預測問題行為在日常生活中發生與未發生的情況

3、確認問題行為所導致的結果

4、發展針對特定行為、行為發生的情境類型、維持行為的增強物的假設

5、搜集直接觀察的資料,支持已發展出來的假設。

行為功能評估所強調的是找出問題行為背後的原因、情境、後果之間的關聯性,並以新的方式取代原有的問題行為,呈現更加正向與積極的教育態度。

父母可以如何運用行為功能評估

行為功能評估可以知道孩子為什麼會產生某個行為問題,那麼,也許有些爸爸媽媽們心裡會有些疑問:如果孩子的問題行為發生在家裡,家中又不像是在機構有老師幫忙輔助,父母又可以怎麼做呢?

首先,父母需要先清楚的去界定孩子的行為問題,界定完孩子的行為問題後,就可以進一步的記錄孩子發生問題行為的頻率、持續了多久的時間、行為問題發生時,這個行為的力道有多大?是不是具有危險性(危害他人或自己)、有哪些事情可以去預測到孩子的發生這個行為問題?如果這個行為問題持續的發生,那麼是出現了什麼樣的結果,導致這個行為問題持續?當這些問題可以被父母細細的觀察且記錄下來,那麼就離找到解決方案不遠了。

比如:明明最近很喜歡咬人,不論爸爸或媽媽,亦或是家中的其他親人,都會突然被被明明咬了一口,那麼,明明的媽媽就可以運用行為功能評量去記錄明明咬人的頻率、持續了多久時間、咬人的力道有多大?會不會傷害到他人?周遭有哪些環境因素可能導致孩子出現咬人的行為等等。

若是明明是因為感官需求會出現咬人行為,那麼就需要尋找替代物滿足明明的感官需求;若父母觀察到每當給明明一個指令,明明就會出現咬人行為,那麼就有可能是明明藉由咬人來逃避父母給予的指令要求。

寫在最後

情緒或是問題行為的產生,它的背後都有其產生的原因,父母可以藉由練習觀察孩子的行為,並且記錄下來,透過所搜集到的資料,進而提供孩子替代行為,當父母可以找到孩子產生問題行為的原因,那麼問題行為也就可以被妥善解決。

圖片來源:攝圖網正版圖庫責任編輯:覓健星小編參考文獻:1星星父母-FBA行為功能評估2有愛無礙FOR TEACHERS-行為功能介入策略-行為分析ABC

相關焦點

  • 解開情緒密碼 | 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做兒童情緒教養的導師
    解開情緒密碼 | 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做兒童情緒教養的導師 2020-12-17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情緒密碼
  • 筆記|《臨心》C5 神經心理學與心理生理學評估 & C6 行為評估 & C7...
    (1)優點:對他們所選樣本的功能範圍的相對較多的理解,大大地促進了研究和臨床的結合,因此會自動收集同類所有病人的基本資料,也有利於技術人員的使用。(2)缺點:在探索另一些領域時卻得不到足夠的信息;可能會花費了很多的力量去獲得過多的無用信息;常常沒有機會修改評估方法。2.
  • 面對孩子的過激行為,家長該怎麼辦?
    : 第一,也是最主要的,是家長自己要儘快找到合適的心理老師,開始調整與孩子的互動的方式,逐步幫助孩子停止網絡、手機等成癮行為,建立好的家庭關係等等; 第二,才是幫助孩子自己找到合適的心理老師,做針對孩子的心理輔導,同時也要請老師評估下孩子的抑鬱的嚴重程度。
  • 《男孩行為心理學》《女孩行為心理學》新手爸媽必備手冊
    而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父母不敢鬆懈的大事。,更加在乎別人的評價;女孩更加喜歡向父母訴說內心的小秘密;女孩天性喜歡打扮,有著很強的表現欲;女孩抗壓能力比較弱,比男孩更愛哭;女孩心思細膩,更加依賴父母;女孩更容易生氣、發脾氣……這就是我今天要推薦這套書的原因,共2冊:《男孩行為心理學》和《女孩行為心理學》。
  • 怎樣幫助孩子擺脫自殘行為?
    希望在陪伴青春期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要做一個有心人,留意孩子釋放的尋求關注的信號(明確表達自殺念頭;出現自殘行為;每天長時間刷手機,睡眠時間嚴重不足;長期心理鬱悶,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經常曠課,不交作業;情緒激動,與家長發生激烈爭吵),要做一個有心的觀察者,確保家庭設施安全;儘可能陪伴孩子;避免向孩子施壓,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千方百計提供給孩子一個非常有力的支持和資源。
  • 市特殊教育康復幼兒園開展「正向行為支持在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的...
    市特殊教育康復幼兒園開展「正向行為支持在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的運用」家長培訓班 2020-11-05 18: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0~6歲兒童發育行為評估量表》:261項指標測異常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最新發布了「0~6歲兒童發育行為評估量表」,本量表於2018年正式開始實施。雖然這是一個面向專業人士的評估量表,但量表非常詳細地描述了每個月齡段孩子所需具備的能力,對於家長或老師來說,是一個易懂且權威的參考。 本量表共包含261個指標,覆蓋大運動、精細動作、適應能力、語言和社會行為5方面的內容。
  • 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可能意味著他需要感覺統合訓練介入!
    感統為什麼和這麼多能力相關 感覺統合是一個「接受來自於身體或環境的感覺訊息、大腦將之組織整合併且告訴我們應該該做怎樣」的行為,這是一個很基本的功能與能力。 這個程度就要看孩子的反應,當孩子出現一個行為時,往往是一個複雜的原因,你要抽絲剝繭,抽到看到這個行為真正的核心,再去修改活動。 比如,一個孩子在蕩鞦韆時,給出的反應是好開心,哈哈大笑。我們一般會覺得他非常喜歡,但是事實是不是這樣呢?我需要再試探一下,可以問他:「你要不要下來?下來好不好?」他如果不管你,繼續笑。
  • 大數據行為分析3大主要功能
    導讀   大數據行為分析也是面對形形******眾多產品的一種體驗,建議用戶需要辨別真偽,擦亮雙眼,在考核大數據行為分析時,必須要確保對於幾個要素進行評估,這是大數據行為分析過程中重要的關鍵
  • 挖出孩子的「情緒地雷」,父母做好情緒管理,這些行為需注意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也有一些父母肆意地向孩子展示自己的負面情緒,給孩子留下了一顆「情緒地雷」。他們後悔不已,想要挽回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那麼在幫助孩子排除情緒地雷前,首先我們得了解一下什麼是情緒地雷。一、什麼是「情緒地雷」?
  • 孩子逆反不聽話?掌握7個親子溝通密碼,培養高情商孩子很簡單
    爸爸突然感到不滿,並說:「我的兒子既不聰明也不懶惰……」懶惰的行為無視了孩子們逐漸落後的沮喪情緒。著名通信創始人沃爾特·利普曼(Walter Lippmann)提出以下著名問題:您先了解然後定義,還是先定義然後理解?
  • 「海英博士《情緒密碼》」家長如何應對孩子急躁和馬虎的性格
    #海英博士##情緒密碼##兒童心理# 有的孩子天生急性子,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很著急,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非常容易馬虎,尤其是在考試和寫作業的時候容易出錯。這種性格的孩子往往會使家長感到非常頭疼,訓斥、嘮叨甚至打罵就會被用來教育孩子。
  • 情緒密碼知多少——楊俐容老師講座精彩回顧
    有人說,我會好奇:孩子遇到什麼事了?我得問問。還有人說,我會難過:含辛茹苦,用心良苦,我待他不薄,他怎麼能這樣對我,好傷心!看!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情緒感受,不同的情緒會引發不同的行為。這是一場由深圳市學習困難關愛協會主辦、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團協辦、耕芯文教承辦家長情商講座,來自臺灣的楊俐容老師,帶領家長揭開情緒密碼,打造高EQ家庭。如何做才能打造高EQ家庭呢?跟隨講師步伐,來看看情緒都有哪些密碼。
  • 家裡的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就是預警信號
    報告顯示,有近一半的家庭成員出現過焦慮沮喪的情緒,其中相當一部分為青少年。相關專家表示,受多重因素影響,最近到心理門診就診的青少年明顯增加,專家提醒家長,孩子出現一些明顯的改變和信號時,要及時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抑鬱症是青少年時期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且具有相當高的自傷自殺率,嚴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 運用認知行為治療介入多動症兒童家庭個案
    所以我嘗試運用認知行為治療的部分方法去對多動症兒童個案進行評估及介入並發現有一定的成效。一件事發生的時候,人的認知不同會導致有不同的行為。認知行為治療認為人行為的三個層面:行為、認知、情緒三者息息相關,互相影響。
  • 【海英博士《情緒密碼》】脾氣急躁的父母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海英博士##情緒密碼##兒童心理# 有的父母是嚴格型的,他們會使用更多粗暴的或者嚴厲的懲罰方法來教育孩子。這種教養方式卻會使孩子的性格走向兩個極端種情況是形成膽小、怕事、順從、懦弱且沒有主見的性格;另 種情況是孩子會表現出過度的反抗、暴躁的脾氣和較多的攻擊行為。這兩種性格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沒有好處的。 所以,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父母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急躁脾氣,及時地意識到自己的急脾氣是不是又上來了。
  • 周末學心理||從辯證行為療法談情緒管理系列之認識情緒
    有時,情緒來臨時如洶湧的浪潮,讓人深陷其中,以至於我們喪失理性,變得脆弱,在情緒的盤旋中消耗時間和精力,甚至做出衝動、具有傷害性的行為。在情緒世界裡煩惱的人們,都在尋尋覓覓,自救或者尋求幫助。沈從文在極度苦痛的情況下,寫信給林徽因,希望「捉住理性的自己,找個聰明人幫忙整理一下苦惱和情感」。
  • 專家:這六種發育行為疾病讓孩子難入學!第三種最常見,男孩居多
    齊魯網健康頻道8.12日訊(通訊員 秦偉)孩子能夠順順利利入學也是多少家長心頭的頭等大事,但是一些兒童發育行為疾病卻成了孩子順利入學的絆腳石,那麼什麼是兒童發育行為疾病呢?哪些發育行為疾病影響孩子學業?下面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兒科主任代傑來告訴我們。
  • Netflix、HBO等公司希望用戶停止分享密碼的行為
    外媒BGR援引彭博社報導稱,包括Netflix、HBO和有線電視行業巨頭在內的聯盟正在加緊努力打擊分享密碼的行為例如,這些公司可能要求客戶定期更改其密碼,或輸入通過簡訊接收的密碼以保持觀看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