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都會定時發送自閉症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關懷來自星星的孩子~伴他們成長唷~
美美在機構上課時,常常會上課上到一半就出現情緒問題,或是突然的把桌上的玩教具給全部抹掉,有時還會不停的尖叫,每當美美出現情緒問題時,課堂就會被迫中斷,如果是個訓還不會影響他人,但若是課堂上有其他孩子,則會影響到當班進度,也因此,美美的情緒問題讓美美媽媽總是很憂心。
其實,當孩子會出現情緒問題,都是有其原因的,後來美美的媽媽與老師透過觀察與討論,而老師更是讓美美的媽媽試著隨班觀察孩子、並記錄孩子的情緒問題點,才發現原來每當課堂老師要美美做練習時,比如:某天課堂上,老師教美美認識方位詞,但是美美總是上下左右分不清,一次兩次下來,美美的挫折感越來越重、越來越重,重到美美承受不了時,美美就會把桌上的玩教具通通抹掉。
這樣記錄美美行為的方式,也就是行為功能評估,透過行為功能評估可以知道孩子為什麼會產生情緒、行為問題。今天我們就要與各位家長們分享什麼是行為功能評估呢?又該如何記錄呢?
什麼是行為功能評估
行為功能評估(Functional Behavior Assessment,FBA)是一個搜集資料的過程,它可以讓行為支持達到最大的有效性和效率,而行為功能評估最初是為了了解溝通障礙者的目的所設計的,現在則適合每一位具有"挑戰性"的學生。
行為功能評估注重兩個方向:一、問題行為的出現與環境有關,因此需要分析影響行為的前因、後果以及情境事件。二、由於重視環境因素,因此在提供介入方法的時候,重點不是控制人,而是重新調整環境,並讓當事人以新的方式代原有的行為展現出來。
此外,如同前面所提到的,行為功能評估(Functional Behavior Assessment,FBA)是一個搜集資料的過程,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會有五項資料需要搜集:
1 、清楚的描述問題行為
2、確認問題行為會不會發生的時間、地點與環境中的刺激,並且預測問題行為在日常生活中發生與未發生的情況
3、確認問題行為所導致的結果
4、發展針對特定行為、行為發生的情境類型、維持行為的增強物的假設
5、搜集直接觀察的資料,支持已發展出來的假設。
行為功能評估所強調的是找出問題行為背後的原因、情境、後果之間的關聯性,並以新的方式取代原有的問題行為,呈現更加正向與積極的教育態度。
父母可以如何運用行為功能評估
行為功能評估可以知道孩子為什麼會產生某個行為問題,那麼,也許有些爸爸媽媽們心裡會有些疑問:如果孩子的問題行為發生在家裡,家中又不像是在機構有老師幫忙輔助,父母又可以怎麼做呢?
首先,父母需要先清楚的去界定孩子的行為問題,界定完孩子的行為問題後,就可以進一步的記錄孩子發生問題行為的頻率、持續了多久的時間、行為問題發生時,這個行為的力道有多大?是不是具有危險性(危害他人或自己)、有哪些事情可以去預測到孩子的發生這個行為問題?如果這個行為問題持續的發生,那麼是出現了什麼樣的結果,導致這個行為問題持續?當這些問題可以被父母細細的觀察且記錄下來,那麼就離找到解決方案不遠了。
比如:明明最近很喜歡咬人,不論爸爸或媽媽,亦或是家中的其他親人,都會突然被被明明咬了一口,那麼,明明的媽媽就可以運用行為功能評量去記錄明明咬人的頻率、持續了多久時間、咬人的力道有多大?會不會傷害到他人?周遭有哪些環境因素可能導致孩子出現咬人的行為等等。
若是明明是因為感官需求會出現咬人行為,那麼就需要尋找替代物滿足明明的感官需求;若父母觀察到每當給明明一個指令,明明就會出現咬人行為,那麼就有可能是明明藉由咬人來逃避父母給予的指令要求。
寫在最後
情緒或是問題行為的產生,它的背後都有其產生的原因,父母可以藉由練習觀察孩子的行為,並且記錄下來,透過所搜集到的資料,進而提供孩子替代行為,當父母可以找到孩子產生問題行為的原因,那麼問題行為也就可以被妥善解決。
圖片來源:攝圖網正版圖庫責任編輯:覓健星小編參考文獻:1星星父母-FBA行為功能評估2有愛無礙FOR TEACHERS-行為功能介入策略-行為分析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