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縣千村行|川黔交界大山深處小村的脫貧「秘訣」——做「跨省生意...

2020-12-21 四川在線

  得益於走綠色致富路,2019年,古藺縣茅溪鎮臺沙村終於有了一定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圖為近日航拍的臺沙村。 四川在線記者肖雨楊攝

  近日,臺沙村村民在大棚裡培育菌種。  四川在線記者肖雨楊攝

  一線故事

  川黔交界處,原本東西流向的赤水河轉而向北。河東岸,是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車水馬龍,酒香四溢。河西岸,沿著蜿蜒的山路向西北十幾公裡,便是四川省古藺縣茅溪鎮臺沙村,曾經的國家級深度貧困村。這裡地處大山、交通不便,連一塊面積超過2畝的平整土地都找不到,卻在2018年底脫貧摘帽。

  「秘訣」何在?記者近日來到這個川黔交界的小山村。

□林嘉薇 周夢穎 魏傑 四川在線記者付真卿 蘭楠

  近水樓臺 借力茅臺鎮大市場

  在位於村裡的古藺茅溪泉水業公司,張弟科正熟練地將一桶桶純淨水從倉庫搬上貨車。他曾是臺沙村的貧困戶,如今靠搬水運水,每月能有近3000元的收入。張弟科送的這批水將被送往赤水河對面的茅臺鎮。

  從區位看,臺沙村距離茅溪鎮、古藺縣城都較遠,但離茅臺鎮較近。近年來,茅臺鎮文旅產業興起,帶來了大量客商遊人。「我們和茅臺鎮雖然分屬於兩省,但這麼大一個市場,我們要好好利用起來。」瀘州市生態環境局派駐臺沙村第一書記吳輝說。

  「這裡的水品質好,各方面也符合我們的發展要求。」茅溪泉水業公司負責人張躍江介紹,企業投產後,不僅為臺沙村村民提供免費生活用水、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更讓不少像張弟科一樣的貧困戶通過勞務就業脫貧。「現在每天能賣出1000桶水,基本上生產多少就能賣出去多少。」

  臺沙村食用菌種培中心也做起了茅臺鎮的生意。該中心由臺沙村村主任陳偉牽頭,與村集體共同投資修建,種有平菇、羊肚菌等5個品種的食用菌,如今每日能賣出50多公斤鮮菌,全部銷往茅臺鎮一帶。

  因地制宜 力爭將產業做精做好

  在臺沙村,記者還發現了一個現象:村子近年雖引進了不少產業,但都有一個共同點——規模小。

  以茅溪泉水業公司為例,目前只有一條生產線;又如,村裡的食用菌種培中心,至今也只建有2個大棚,總面積約600平方米。和其他地方動輒百畝千畝的產業基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不是不想做大,主要是基於客觀實際,村子裡連一塊面積超過2畝的平整土地都找不到。」吳輝道出了原委。據介紹,瀘州市生態環境局對口幫扶臺沙村,幫助村裡修公路、建汙水處理廠、垃圾收集池,改善基礎設施。儘管如此,臺沙村發展的客觀條件仍有局限。以交通為例,雖然道路均已硬化拓寬,但受自然條件所限,部分道路仍比較狹窄,要徹底改善,投資巨大,暫時難以實現。

  正是因為認識到不足,臺沙村在脫貧中才有了另外一個「秘訣」——因地制宜,絕不貪大求全。「引進一些適合當地發展的產業,雖然規模不大,但我們都力爭把每個產業做精、做好。」吳輝說。

  「拒絕」千萬元產值規模的企業落戶就是例子。

  2018年,考慮到臺沙村適宜蘿蔔生長的環境,瀘州市生態環境局牽頭準備引進一家計劃產值2000萬元的蘿蔔乾食品企業。但經過審慎分析,考慮到臺沙村裡難以找到大面積廠房用地,且道路較窄,不方便大卡車運輸原料和成品。最終,臺沙村把機會留給了附近另一個村子。這個村子也承諾,以後也會到臺沙村收購蘿蔔。一樁兩全其美的共贏生意就這樣在「拒絕」中誕生。

相關焦點

  • 百縣千村行(316)丨川黔交界的大山深處 這個村為何拒絕規模企業落戶
    林嘉薇 周夢穎 魏傑 四川在線記者 付真卿 蘭楠 攝影 肖雨楊川黔交界處,原本東西流向的赤水河轉而向北而去。河東岸的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人流車流攢動,酒香四溢。河西岸,沿著蜿蜒的山路向西北十幾公裡,記者便跨過省界,回到四川。
  • 百縣千村行·甘洛縣:四川日報今天最顯眼的是孩子的笑臉
    微信號:scrbpx 聯繫我們:0834-3866868■川報觀察特別報導四川日報重點策劃的「百縣千村行」採訪活動繼續進行,今天記者們走進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縣,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深處,在洶湧奔騰的大渡河邊……去尋訪各地脫貧攻堅的經驗
  • 百縣千村行|提升鄉村面貌 布局特色產業 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百縣千村行|提升鄉村面貌 布局特色產業 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新聞來源:四川日報
  • 百縣千村行(297)|壩壩會上來帶貨:現場支招 柚子也能像白酒一樣講...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3川觀新聞記者 付真卿 蘭楠 林嘉薇 肖雨楊11月25日午後,四川日報全媒體「百縣千村行」採訪活動走進瀘州市合江縣開展帶貨壩壩會。其中,武民村是真龍鎮的其中一個村落,在脫貧攻堅以前,該村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村民出行十分不便,雖然距離縣城的路程不遠,但是要把柚子搬運出來銷售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要想群眾致富,必須要先解決路的問題。脫貧攻堅以來,武民村爭取資金改善道路基礎設施,打通群眾致富路。
  • 百縣千村行(270)丨「三大主雪山同框」 亞丁腳下小村莊這樣奔小康
    10月16日,「百縣千村行」採訪小組走進甘孜州稻城縣木拉鄉麻格同村,眼前的壯美秋景令人驚嘆。「麻格同村距離亞丁景區不到30公裡,卻處在景區的『虹吸帶』,鄰村都靠租房、交通服務等奔康了,這裡村民頂多送幾匹馬上去掙些腳力錢,加之位於自然保護區內,產業發展受限,一度成為稻城縣扶貧難度最大的村之一。」
  • 講好脫貧奔康故事!四川日報全媒體這支126秒短片帶你感受來自腳下...
    7月23日上午9時30分,四川日報全媒體「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大型報導之「百縣千村行」出發啟動儀式,在南充市南部縣八爾湖鎮純陽山村舉行。啟動儀式上,一支126秒的短片抓人眼球,引起大家共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這是一諾千金,這是使命擔當。」
  • 百縣千村行|升級改造牧場 打造溫泉山莊 牧旅融合 貧困村成了明星村
    四川在線記者 衡昌輝 攝一縣一策「這是遊客最喜歡的土司火鍋,一定要備齊餐具。」「幫遊客把照片拍好看點。」近日,甘孜州理塘縣奔戈鄉卡灰村,霍曲吉祥牧場湧進了一大批慕名而來的遊客。這讓負責人索朗卓瑪忙得不可開交。「早飯過後一直忙到現在,來了千餘名遊客,單單微信收款就超過400筆。」霍曲吉祥牧場的這一幕,是卡灰村發力特色文旅項目的寫照。
  • 「脫貧攻堅·百名記者百村行」 | 田輝:貧困村裡看變化
    4月8日,湘西州啟動「脫貧攻堅·百名記者百村行」蹲點採訪活動,全州100名新聞記者到全州100個扶貧村進行蹲點採訪,全面記錄脫貧攻堅「好聲音」,立體傳播基層「好故事」,努力營造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奮勇攻堅,逐夢小康!吉安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神山村的脫貧攻堅史,是吉安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在逐夢全面小康的路上,吉安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感恩奮進、奮勇攻堅,全力以赴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幾年來的奮戰歷程可謂波瀾壯闊。小康承載初心,小康源自奮鬥。日前,記者在採訪中,透過精準為要、產業為本、探索為先三個關鍵詞找尋我市決勝全面小康的實施路徑。
  • 百縣千村行|制藏裝、開民宿……越來越多的婦女實現居家就業 她們...
    首單客人是姐姐和侄女,她一人做了一套漂亮的藏裝。大家對衣服讚不絕口,德尕有了信心。氆氌為領,織錦包邊,德尕做的衣服設計精良、做工細緻。隨著她的手藝漸漸成熟,找她做衣服的村民越來越多。去年,幫扶責任人還教會她使用微信支付和朋友圈營銷。打開德尕的朋友圈,裡面都是她做的各種藏裝式樣圖。今年8月,女兒和侄女穿上她做的衣服,在自家院子來了一場家庭藏服走秀。
  • 「脫貧攻堅」中國電建:「黔北門戶」貴州桐梓縣的蝶變
    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地處烏蒙山片區,與重慶接壤,素有「黔北門戶」「川黔鎖鑰」之稱。自2016年以來,中國電建所屬水電九局按照上級脫貧攻堅決策部署,重點推進桐梓交通、水利、美麗鄉村等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助力桐梓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 築民生之壩、建美麗鄉村、解百姓所憂。
  • 東海網丨「百縣千碗」走進文博會
    據悉,這是「百縣千碗·甌味」首次走進文博會。2018年,以助推「五養」詩畫浙江大花園建設為發力點,浙江省全面開啟了「詩畫浙江·百縣千碗」旅遊美食推廣系列活動。 溫州依山傍水,地形豐富,有海島、平地、山區等,獨特地理位置造成了迥然不同的飲食風俗文化,正所謂「五裡不同音,十裡不同俗」,像泰順的山珍和樂清的海味完全就是沒有交集的兩個版本。
  • 秀山融媒體中心開展「百城千縣萬村」調研活動
    秀山網訊 為進一步展示我縣部分村(居)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生動實踐和鮮活經驗,8月13日,縣融媒體中心調研組前往妙泉鎮熱水塘村開展「百城千縣萬村」調研。
  • 視頻|鏡觀「百縣千村行」(224):達州市鹽井壩村
    通川區磐石鎮鹽井壩村2017年實現整村脫貧。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效,該村牢牢把握「旅遊脫貧」這條主線,以農村農業產業化提升、農民增收致富、農旅融合發展為重點,精心打造鄉村近郊遊,整治廢棄院落打造特色村落吳家院子,鄉村旅遊品牌優勢明顯, 2019年成功創建為省級衛生村和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示範村。
  • 中國鐵建對口扶貧尚義縣 - 百縣百品央字號
    燕麥+水+中國鐵建+國資小新=品牌 7月11日 「百縣百品央字號」 暨「小新帶貨」第九場直播 走進中國鐵建定點扶貧縣 ——河北省尚義縣 直播帶貨尚義燕麥養生健康食品 為尚義縣農特產品品牌賦能 尚義縣地處燕麥生長的黃金緯度 直播現場連線谷之禪公司無菌生產車間
  • 四川廣元朝天區:打造「跨省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實踐樣本
    張敏 封面新聞記者 劉彥谷「脫貧攻堅,全國一盤棋;全面小康,決勝在合力。」12月17至18日,由廣元市朝天區5個民主黨派基層組織組成的脫貧攻堅民主監督聯合工作組,遠赴陝西省略陽縣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活動。
  • 百縣千村行(275)|不識字的彝族阿媽學會用電飯煲洗衣機
    美姑縣用六年時間解決了十萬多貧困人口脫貧,將實現「貧困村、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三個清零。與此同時,全縣36個鄉鎮均實現鄉鄉有標準中心校、有達標衛生院、有便民服務中心。第一個月是我做,她看。第二個月是她做,我看。」恩扎馬洛說,他用吉格曲克能看懂的符號將使用步驟寫下來,貼在每件電器旁。如今,吉格曲克已能熟練操作這些電器。
  • 百縣千村行|過上好日子,更要養成好習慣—— 一個「辦不下去」的...
    通過參加學習班,不少村民養成了好習慣。圖為9月13日,卡娘村一位村民正在洗手。  四川在線記者楊樹攝一縣一策剛收割完的青稞在院子內堆放得整整齊齊,地上沒有一根草,家裡也一塵不染。9月13日上午,甘孜州新龍縣色威鎮樂安片區卡娘村切衣組,村民德西志瑪正在家裡收拾青稞。色威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根鳳蓮一出現,德西志瑪一下有點緊張:「我剛從地裡回來,還沒來得及換衣服。」「我是來看秋收情況的。」聽到根鳳蓮的解釋,德西志瑪笑起來:「把我嚇了一跳。」
  • 百縣千村行·美姑丨73歲的彝族阿媽學會了用電飯煲洗衣機
    脫貧看變「沒見到過大象就夢不到大象。」「第一個月是我做,她看;第二個月是她做,我看。」恩扎馬洛介紹,自己還用老阿媽能看懂的符號把使用步驟寫下來,貼在每件電器旁。如今,吉格曲克已能熟練操作這些家電。「守著家、抱著娃」就能掙錢「掃把,4分;透明皂,4分;洗髮露,8分;菜籽油,17分……」在樂美社區的「奮進超市」門口,張貼著一張積分兌換表。在這家不用錢的超市裡,居民們只需使用積分便可兌換商品。
  • 網紅助力涼山脫貧攻堅」電商扶貧活動 走進涼山8縣市助農增收
    11月29日至12月13日,涼山州「網紅助力涼山脫貧攻堅」活動,走進雷波、美姑、金陽、普格、冕寧、德昌、鹽源、西昌8個縣市開展活動,歷時半個月,行程2100多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