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直在推送月餅食譜,蘇氏蔥油的,廣式五仁的,其實僅僅只在餡兒上玩點花樣,就已經可以玩出很多月餅了,所以,關於各種月餅餡兒做法的食譜也有。但是,好像少了棗泥哈?
在昨天我的中秋月餅禮盒預售那篇文章裡,我提到了棗泥月餅,並且毫不掩飾我對棗泥的喜愛,也讓不少童鞋非常感興趣它的做法。雖然是幾年前的食譜,但必須再推送一次,給還沒有看過的童鞋一個參考。中秋不能沒有棗泥月餅!(吶喊中)
食譜裡有非常詳細的棗泥月餅餡兒的做法。我曾經做過一款中式點心「棗花酥」,裡邊也用到了棗泥餡。可今天做廣式月餅的棗泥餡,和那款棗泥餡是不一樣的。不同的棗泥餡配方,應用在不同的場合,效果是不同的。做棗泥月餅,因為廣式月餅皮薄餡大,一為了使包餡更加簡單,二為了使餅皮能順利回油,廣式棗泥餡,相對來說更硬、含油量更大。具體的區別,就在製作過程裡慢慢兒體會吧:)
【廣式棗泥月餅】(參考分量:75克月餅10個)
配料:
餅皮:中筋麵粉100克,奶粉5克,轉化糖漿75克,梘水1克,花生油25克
餡料:廣式棗泥餡600克
表面刷液:蛋黃水(蛋黃1個+蛋清1大勺調勻而成)
烤焙:200度,中層,約20分鐘。烤5分鐘定型後取出來刷蛋黃水
廣式棗泥餡配料:
紅棗500克,白砂糖200克,花生油160克,糕粉(熟糯米粉80克),清水適量
製作過程:
1、首先製作棗泥餡。紅棗用水衝洗乾淨,趁溼潤,剝開紅棗取出棗核。
2、去核後的溼潤紅棗放入蒸鍋,大火蒸15分鐘。
3、蒸好的紅棗,放入食品料理機,加入足量的清水,打成棗泥漿(加入清水的量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以能打成漿為準。加入的清水越多,隨後炒的時候花的時間會越長)。
4、將打好的棗泥漿放入鍋裡,加入細砂糖,用中小火翻炒。
5、翻炒的過程中,分三次加入花生油,並不斷翻炒使油完全被棗泥吸收。
6、一直翻炒到水分差不多揮發完畢,加入糕粉翻炒均勻,將餡炒成如圖所示的比較硬的餡料團。
7、棗泥餡需要炒得比較幹。餡冷卻後,用手揉成團,能成如圖所示的團狀且不黏手。如果餡比較溼軟,則需要重新用小火多翻炒片刻,直到餡料達到需要的硬度。
8、接著製作餅皮,轉化糖漿倒入碗裡,加入梘水、花生油拌勻,篩入麵粉和奶粉,揉成餅皮麵團。餅皮麵團靜置醒發1-2個小時後,分成15克1份,共10份。稱取600克棗泥餡,也分成10份。(皮和餡的比例是2:8,如果做75克的月餅,則皮15克,餡60克。如果50克的月餅,皮10克,餡40克)
9、將餅皮按扁,包入棗泥餡。
10、月餅模具內撒上一些麵粉防粘(放入麵粉,晃一晃,使麵粉附在模具上,再將多餘的麵粉倒出)。把包好的麵團放入模具,用模具將麵團壓成月餅形狀。噴上一些水,然後放入預熱好的烤箱,烤5分鐘,待花紋定型後,取出來刷一層蛋黃水(只刷表面,側面不刷),再放入烤箱,烤15分鐘左右,直到表面金黃。關於餅皮和包餡的製作過程與之前食譜是一樣的,所以寫得比較簡略,想看更詳細步驟的請點擊廣式五仁月餅食譜查看。
TIPS:
1、梘水和轉化糖漿都是製作廣式月餅的必備原料,在烘焙原料店裡都可以買到。
2、梘水用來中和糖漿的酸性。如果是酸性的餅皮,烤的時候是不容易上色的,而餅皮鹼性越大,烤的時候越容易上色。另外,梘水還可以使餅皮產生輕微的蓬鬆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因為製作的差異性(糖漿濃度不同,加入的酸含量不同等),不同的轉化糖漿需要使用的梘水量是不一樣的,配方裡的用量不一定符合你的實際要求。最保險的做法,是先試做幾個,觀察下餅皮的上色效果,如果不上色,表示梘水用的少了,相反,如果上色過深,就表示梘水用量過度哈。
3、傳統的梘水成分較複雜,但總的來說是一種鹼性的水溶液。如果買不到,可以把食用鹼面和水按1:3的比例混合調製來代替(比如,10克鹼面裡兌30克水,可以製成40克的梘水)。
4、廣式棗泥餡裡有一道配料是糕粉,用來吸收餡料多餘的水分,使餡料達到更佳的軟硬度(如果餡太軟,是很難用餅皮包起來的)。糕粉即熟糯米粉,如果沒有現成的,可以把生糯米粉放入炒鍋用小火炒熟製成(炒到微微發黃即可)。
5、剛出爐的月餅,餅皮很硬,等月餅冷卻後,密封保存,等待2-3天,餅皮會漸漸變得柔軟油潤,這個過程叫做「回油」,所以,剛出爐的月餅不要急著吃,要等回油後再食用哦。
6、最後說一句,這款棗泥餡兒,如果按蔥油月餅的酥皮做法,做成酥皮的棗泥月餅,也非常好吃(酥皮月餅的皮和餡按5:5的比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