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白色謊言不是對孩子的保護

2021-02-13 靈性心理學

謊言通常分為兩種:白色謊言和黑色謊言。

        所謂黑色謊言,就是徹頭徹尾地撒謊,敘述的情況與現實完全不符;

        所謂白色謊言,其本身或許能反映事實,卻有意隱瞞大部分真相。被冠以「白色謊言」的頭銜,不意味著脫離了謊言的實質,並且值得原諒。

        隱瞞部分真相,可能讓人覺得無關緊要,白色謊言由此成了最常見的撒謊方式。另外,由於白色謊言不易察覺,其危害甚至遠遠超過黑色謊言。

父母的白色謊言不是對孩子的保護

        與黑色謊言不同,白色謊言常被認為是善意的謊言,戴著「不想傷害別人的感情」的帽子,更容易得到社會的寬容和認可。儘管我們抱怨人和人之間缺乏真誠——譬如父母對孩子的許諾就常常是「白色謊言」,但大量缺乏實質的白色謊言,卻被認為是愛的體現。

        有的夫妻彼此尚能坦誠相待,卻無法以同樣的姿態對待孩子。他們隱瞞大量事實,比如吸食大麻,夫妻不和;因孩子的祖父母專橫跋扈而心懷憎恨;經醫生診斷,患有嚴重的心理失調;進行高風險的股票投機;隱瞞銀行存款的數目……類似隱瞞真相的行為,被看作是為孩子著想,實際上,這樣的「保護」沒有效果。孩子早晚會知道:父母喜歡吸食大麻,經常吵架;他們的祖父母與爸爸媽媽關係不和;媽媽凡事神經過敏;爸爸做股票生意,賠得一塌糊塗。

        父母的白色謊言不是對孩子的保護,而是對孩子權利的剝奪,讓他們無法了解到有關金錢、疾病、毒品、性、婚姻、父母、祖父母及其他方面的真實情形。他們接觸的不是誠實的「角色榜樣」,而是殘缺的誠實、局部的坦率以及有限的勇氣。

        父母以上述方式保護孩子,也可能出自對孩子的愛,只是選擇了錯誤的方式。但大部分父母卻以「保護」做幌子,來維護家長的權威,避免孩子發出挑戰,其潛臺詞是告訴孩子:「聽著,你要乖巧些,不要隨便打聽大人的事。就讓我們自己來解決吧,這對我們都有好處。」「有些事你最好不要了解,這樣你才會有安全感。」「爸爸媽媽的情緒出現異常,你沒必要知道原因,這樣我們才能相安無事。」

        有時候,我們追求絕對誠實的願望,可能與孩子需要保護這一事實發生矛盾。比如,你和配偶婚姻美滿,偶因吵架而冒出離婚之念,這是很正常的事。假如婚姻果真出現危機,孩子終會察覺,即使不告訴他們,他們也會感受到潛在的威脅。可假如你們某晚吵過一架,第二天就對孩子說:「爸爸媽媽昨晚吵架了,而且想到了離婚。不過你們放心,我們眼下不會那麼做。」這當然會給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負擔。

有時,表達個人意見是一種挑戰

        對於想進入政治和企業高層領域的人而言,限制性地表達個人意見,同樣極為重要。凡事直言不諱的人,極易被上司認為是桀驁不馴,甚至被視為「搗亂分子」,是對組織和集體的威脅。若想在組織或集體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更需注重表達意見的時間、場合和方式。若想成為符合需要的集體成員,發表意見須有所節制,而不是隨心所欲。

        換句話說,一個人應有選擇地表達意見和想法。當然,出於忠於事實的考慮,我們又渴望直抒胸臆,而不是遮遮掩掩,這使我們處於兩難境地:一方面,我們擔心禍從口出;另一方面,我們又不想違背誠實和公正的原則,而在二者之間,幾無迴旋餘地,我們很難取得理想的平衡,這的確是高難度的挑戰。



說謊話的原則

        在日常交往中,我們有時要開誠布公,有時則要抑制傾吐想法和感覺的欲望。那麼怎樣做,才不致違背尊重事實的原則呢?

我們應遵循如下規則:

        首先,永遠不要說假話,避免黑色謊言。

        其次,要牢牢記住:一般說來,不說出全部真相,基本上就等於說謊;非得保留部分真相,那一定是情非得已,且是出於重大道德因素的考慮。

        第三,不可因個人自私自利的欲望,例如滿足權力欲、刻意爭取上司的歡心、逃避修訂心靈地圖的挑戰等等,將部分真相隱瞞下來。

        第四,只有在對對方確有好處的情況下,才可有選擇地隱瞞部分真相。

        第五,儘可能忠實地評估對方的需要。這是一種極為複雜的規則,只有以愛為出發點,才能做出恰當的評判和選擇。

        第六,評估他人對事實的需要,在於對方能否藉助我們提供的事實,使心靈獲得成長。還要記住,在評估別人運用事實使心靈獲得成長的能力上,我們通常都是低估而非高估了這種能力。

        履行上述規則,是相當艱巨、無法盡善盡美的工作。很多人懼怕其中的痛苦,寧可選擇有限的誠實和開放,這等同於生活在封閉狀態中,從來不敢拿出地圖,與現實情況進行比照。表面看來,自我封閉顯然容易得多,殊不知尊重真理和事實,其收穫將遠遠超過代價。以開放的心態、積極的努力,不斷修訂人生地圖,方能使心靈獲得成長。

        與過於封閉者相比,開放的人擁有更健康的心理狀態、更美好的人際關係。他們開誠布公,不必文過飾非,因此少了很多憂愁和煩惱。他們不需掩飾過去的假象,不必編造更多的謊言,以便掩蓋過去的謊言。一個人越是誠實,保持誠實就越是容易,正如謊言說得越多,就越是要編造更多的謊言自圓其說。敢於面對事實的人,能夠心胸坦蕩地生活在天地間,也可藉此擺脫良心的折磨和恐懼的威脅。

作者 | M·斯科特·派克

節選自《少有人走的路》

註:我們尊重原創。部分文章和圖片來於網絡和網友推薦,如未署名,系檢索無法確定原作者,版權歸原作者。原作者可隨時聯繫我們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刪除處理。編輯曉英微信:aizhihuixy。謝謝!

明天精彩繼續.

靈性心理學課程推薦

北京愛智慧精品課程:生命系統全息療愈導師訓練營(家排導師班) 十年專業修行背景,近百期療愈工坊,上千療愈個案,方志明老師將系統分享他的療愈經驗與生命系統全息療愈技術,讓您全方位、多層次完成身心復健與靈性成長,學會最先進的身心靈療愈技能和修行心法!3月14一20,北京。課程諮詢:愛智慧-曉雲,18518620116 (電話,微信)

課程詳情點擊最下方的閱讀原文



您每一次小小的分享,都是愛的傳遞,足以點燃許多人的生命之光!

相關焦點

  • 【親子】父母的白色謊言不是對孩子的保護
    謊言通常分為兩種:白色謊言和黑色謊言。        所謂黑色謊言,就是徹頭徹尾地撒謊,敘述的情況與現實完全不符;        所謂白色謊言,其本身或許能反映事實,卻有意隱瞞大部分真相。被冠以「白色謊言」的頭銜,不意味著脫離了謊言的實質,並且值得原諒。
  • 白色謊言和黑色謊言
    所謂黑色謊言,就是徹頭徹尾地撒謊,敘述的情況與現實完全不符;所謂白色謊言,其本身或許能反映事實,卻有意隱瞞大部分真相。被冠以「白色謊言」的頭銜,不意味著脫離了謊言的實質,並且值得原諒。隱瞞部分真相,可能讓人覺得無關緊要,白色謊言由此成了最常見的撒謊方式。
  • white是「白」,lie是「謊言」,white lie 真不是 白色的謊言!
    大家都知道「White」是白色,「Lie」是謊言的意思吧。lie可以用作名詞或者動詞,如果要指證某人說謊,可以用 somebody told a lie 或者 somebody lie to others。
  • A white lie,善意的謊言,不是白色的謊言,英語習語
    但另一方面,善意的謊言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研究表明,大多數人在認識一個新朋友後的10分鐘內能撒謊三次。A white lie是一種小的、無害的、無關緊要的謊言,尤指出於禮貌或出於好意而說的謊話。在這個表達裡,white可不是「白色的」的意思,我們應該都知道,在西方文化裡,顏色常常象徵著不同的東西,比如紅色可以表示憤怒,綠色表示嫉妒,黑色表示邪.惡。
  • 知乎2000萬熱帖:滿嘴謊言的父母,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而這位父親的做法,也讓眾多網友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因為很多網友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父母是怎樣欺騙自己的,家長們都以為這些沒什麼大不了,殊不知這些藉口都讓孩子感到越來越心灰意冷。家長一直對孩子進行欺騙,會帶來的後果1、家長對孩子習慣性的欺騙,正在透支孩子的信任《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當中顯示,「答應孩子的事情,最後卻做不到」在家長不良表現排名第一,這也表明在孩子心中最為反感的就是父母的不守信和對孩子的欺騙。
  • 心理學角度解析《哪吒》:懂「權威性謊言」的父母,孩子會更優秀
    哪吒不是天生善良的小孩,但是他有愛他不放棄他的父母,他們感化了他的叛逆,給了他最幸福的愛。放眼我們身邊,有多少父母在孩子叛逆的時候能夠真正理解他們。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叛逆,只會拿起棍子打罵他們,這無疑是錯誤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將心比心,與孩子好好地交流,了解他們的心中所想,用愛去感化他們的叛逆。
  • 中國父母的十大謊言
    你聽過爸媽說過哪些難忘的謊言呢?今天物道君特意選了十個中國式父母常說的謊言分享給大家,希望以後大家都能聽出背後的意思。他們不是不愛吃,只是想把世上最好的東西都留給你而已。在孩子心中,得知自己是從路邊撿來的,無疑告訴他:你不是我親生的,不是我最親的人。
  • white是"白",lie是"謊言",white lie 真不是 白色的謊言!
    大家都知道「White」是白色,「Lie」是謊言的意思吧。
  • 登山寶訓|第六十三講:白色謊言 / 2020.11.28
    昨天我簡單給大家分享了「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當主耶穌基督講這句話的時候,祂是在什麼背景下講的,應該如何正確地理解這一句話?今天我想趁此機會來給大家分享所謂的白色謊言。什麼是白色謊言呢?也就是善意的謊言。在教會中,很多人經常問白色謊言或者說善意的謊言到底是不是犯罪。
  • 父母離異對孩子的影響
    離異家庭這四個字,幾乎成了一頂莫名其妙的帽子被強制性的扣到了很多人的頭上。這些朋友因為生於這樣相對特殊的家庭中,便莫名的承受了許多本不該他們所承受的壓力。究竟,離異家庭對孩子有著怎樣的影響呢?這些影響,是否真的會映射到下一代的婚姻中呢?✪ 父母離婚,對孩子心理的影響?
  • 聰明的父母,不會對孩子做這四件事
    父母和孩子朝夕相處,一舉一動都是孩子的標榜,父母的言行在孩子面前佔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的未來。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家庭教育,但聰明的父母決不會在孩子面前做這四件事,給大家分享正確的育兒知識。
  • 鍾南山自曝撒謊經歷:讀不懂孩子的謊言,你永遠成為不了好父母
    的確,孩子撒謊可以說是父母最難容忍的一件事了。綜藝《一起出發吧》裡,面對撒謊的Jasper,陳小春氣得一腳踹飛了兒子的早餐。那天,Jasper因為任務完成的不是很好,不敢告訴爸爸。所以當陳小春問他剛剛出門去哪了時?Jasper只是回答「吃早飯」。陳小春提醒道:「什麼任務都沒做?」
  • 父母以愛為名做出某些行為,對孩子並沒有好處
    現在,我們鼓勵父母重新審視自己對親子教養的觀念,以及自己用什麼方式經營親子關係。父母也應該了解,有時候在當下認為是在愛孩子的行為,對孩子來說其實不是最有愛的處理方式。所有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每個人對愛的定義不同,表達方式也不同,但親子之間的羈絆幾乎是神聖的。
  • 2大招或能教家長分清謊言,讀懂孩子的心
    對於鄰居來說,現如今撒謊已經不是什麼難事,鄰居也深深地明白,不是所有的謊言,都是惡意滿滿。為了自己最親近的人可以放心,那麼即使好像撒撒謊也無傷大雅。鄰居的孩子更是在他的教育下乖巧懂事,能夠獨當一面。對弈鄰居的孩子來說,自己遇到困難可以自己承受,自己遭受到什麼挫折可以自己解決,在父母家長眼裡,自己只需要用善意的謊言讓他們開心,讓他們放心。謊言,本質上有著很大的區別。
  • 父母離異,孩子的心理如何保護!
    離異父母的婚姻關係沒有了,但都還是孩子的爸爸和媽媽。已經離婚了,過去的恩恩怨怨就放下吧,重新開始面對彼此和孩子!「恨因愛而起」,恨是因為有所期待,不愛的另一面不是恨而是放下。父母之間關係輕鬆了孩子也會輕鬆很多。2.仍然關愛孩子。離異家庭帶給孩子最大的傷害不是離異本身,而是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和親子之間親密關係的改變。
  • 《不要用愛控制我》:擺脫為你好的謊言,避免成為「操控型」父母
    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是為了分離,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不是把孩子留在身邊,而是培養孩子獨立,放手讓孩子走。這就是中國式親子之間最大的問題,也是當今很多父母的真實寫照。表面上看父母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其實深層分析的話,我們大部分的父母都屬於「操控型父母」。「控制型」的愛不是真正的愛,把控制說成愛,是我們這個世界最常見的謊言之一,而且對這個謊言,我們很容易信以為真,並因此受傷或傷人。
  • 不要急於戳穿孩子的謊言
    對孩子而言,要想避免撒謊行為的出現,就要非常信任和依賴父母,也要在很多的情況下告訴父母自己真實的心裡想法。有些父母一旦發現孩子撒謊,就會非常生氣,這是因為他們認為撒謊是與孩子的品質密切相關的。實際上,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撒謊完全是出於利己主義,是為了保護自己或者為了滿足自己的心願。通常情況下,他們的謊言不帶有傷害別人的驅動力,而只是為了利己。
  • 父母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有意或無意,父母對於孩子的教養,總是伴隨明顯的個性化特徵,不過我們自身卻後知後覺,我們管教孩子的方式卻早在他們很小的時候被印上了某種烙印。這其中最有發言權的當屬孩子自己,經常聽到我的學生們聊起他們父母:誰的父母很嚴厲,誰的父母很通情理之類。
  • 父母的「陪伴」對孩子有多重要?父母做到這5點,孩子將來更優秀
    所以,父母的陪伴對孩子非常重要,父母的愛和陪伴,能讓孩子的情感元素更加完善,心理更健康,自然成長的就會更好。分析父母的陪伴到底對孩子有多重要呢?以下幾點,可以具體的分析父母陪伴的重要性。父母的陪伴可以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剛到這個世界上的孩子,就像是一張白色的畫布,第一筆來染色的就是父母,所以,父母要清楚的知道,孩子未來發展的基礎,是由父母打下的底,所以,父母一定要認真對待自己的孩子。
  • 孩子的「謊言」也帶顏色,家長要懂區分,「黑色謊言」決不能縱容
    這是孩子的"無意識謊言 ",對於孩子的這種謊言,家長無需擔心,等孩子心智成熟就會"脫離" 這種"無意識謊言"。但是並不是說對於孩子的不合理的話語都要無視和不擔心,小心孩子的"黑色謊言"!"謊言"的五種顏色"無意識謊言"——白色謊言白色謊言通常是孩子們為了不忍心拒絕別人而產生的善意的謊言,有研究表現,3歲的孩子已經能夠會和別人說這種"白色的謊言",如:A孩子把B孩子的鉛筆弄斷了,B孩子明明很難過,但是為了不讓朋友內疚會說:"沒關係,我還有另一支鉛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