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為什麼有些人很難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

2021-03-05 船承海韻

還有一些人偶爾會問我怎麼寫稿,怎麼考證,做這些事有什麼秘訣。我的回答一般是:我不會教別人,也沒有秘訣,該背的就要背,該花的時間就得花。聽我說完,他們往往會失去興致,好像我故意藏著掖著一些「好料」,怕被他們挖了去。他們總是認為,我的所有「喜歡做的事情」和「能掙錢的技能」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都是在某天突然降臨在我的頭上的,根本不需要花費任何氣力。突然我就有了各種愛好,突然我就有了把愛好變成金錢的能力。 

這兩種人看似天差地別,後者似乎比前者更上進些,但是內心裡卻是相同的——都想不勞而獲,先入為主地以為「喜歡的事情」應當是輕鬆的,毫不費力的,像是看一場電影或者做一次按摩那樣簡單。他們忽視了一個事實,儘管是自己喜歡的事,但想要掌握一樣技能,過程也並不總是快樂的,這通常意味著無數次的試錯和漫長的學習曲線。興趣確實是最好的老師,它會帶你走得更長遠,但這並不意味著追逐興趣就不用付出任何代價。

與此相悖的一點是,千禧一代做事總是具有很強的短期目的性:這件事情能不能快速給我帶來收益?如果不能,我就不做。

我經常問以前的學生這樣一個問題:你為什麼選這門課?為什麼想要考下這個證?很多人的回答大同小異,這是我爸媽讓我選的,他們覺得這個專業比較有前途,能賺錢,很有用,對出國有利。 

這種學生最難搞。沒有主見,常常也沒有責任感。跟我對話的仿佛不是他們本人,而是他們的父母——東西是父母要學的,而孩子成了父母學這個東西的工具。因此,他們更容易給自己找各式各樣的藉口,遇到困難也更容易退縮,三不五時撂擔子,動不動就給我發消息:「我學不下去了。」

我相信他們其實也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但毫無主見,缺乏勇氣以及懶惰讓他們總是呆在一個並不舒適的「舒適圈」裡,像是陷入沼澤一樣緩緩下沉。這種現象很普遍,當然不能只怪學生,也要給好事的家長記上一筆。

而少部分學生的回答則是,因為我喜歡這門學科,因為我想學,因為我好奇。

這些自己選擇人生路徑的人,在各種外界因素的幹擾下便顯得百毒不侵。他們在為自己負責,而不是在為出錢的爸媽負責。當一個人要開始為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以及人生的選擇負責時,就會加倍地認真和踏實。

相關焦點

  • 怎樣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很多人對於「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的理解是:在這個世界的某一端存在著一件獨屬於他的事情在等著他,所以他只需要不斷地在外部世界去尋找,並直至找到這個答案就可以了。  很多時候,人們往往意識不到或者不願面對自己的真實動機:他之所以口口聲聲宣稱要去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其實只是對於他當下生活的逃避。
  • 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做自己一輩子都喜歡的事
    我覺得人生最重要的事之一就是要在這輩子能夠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把自己喜歡的事做成自己一輩子的事業。那我們到底要怎麼確定什麼事才是我們內心一輩子都想要去做的事呢? 一輩子都想要做的事也不是那麼容易找到的,就像是讀書一樣,開始其實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讀書,但是越是讀到最後也好像找到了感覺,自己為什麼要讀書。 找到自己一輩子喜歡做的事,就像是交朋友一樣,不可能一看到就成為了你的終身摯友。雖然交往中也有一見鍾情,一見如故的人,但是那是很少的。交朋友需要交往很久,相處很久,很久的相處後才能從中篩選出那麼幾個一輩子的知心朋友。
  • 什麼是喜歡?為什麼有些人的喜歡不能持續?
    很多人都在問:1、究竟什麼是喜歡?怎麼才能確定自己是真的喜歡他?2、為什麼有些人的喜歡總是不能長久?今天說很喜歡我,過兩天就沒人影了?3、為什麼有時候,一段時間裡會特別在意一個人,過陣子忽然又不這樣想了?這算是喜歡嗎?第一個問題,什麼是喜歡?粗略地說喜歡大概可以分為三部分:欲望+好感+耐心。
  • 處女座:一輩子很短,做自己喜歡的事便好
    人的一生總是在漂流,很難找到真正的自己。有的人花了一生的時間去追求,但最終還是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忘記了當初滿懷信心的自己,許下了許多誓言,擁有了許多夢想,最後一一被現實擊敗。然後又漸漸變得畏首畏尾,自卑慢慢滋生。希望能鼓起勇氣,但卻找不到方向。
  • 心理學:為什麼生活有些人那麼喜歡聊八卦
    八卦,我想生活中大部分人都喜歡八卦,適度的八卦是正常的,但是卻存在有些人過分熱愛八卦,喜歡在背後各種八卦討論別人的事情。關於八卦的心理,大家知道嗎?為什麼人們那麼喜歡八卦,女性就比男性八卦?一些調查顯示,男性其實比女性更愛八卦曾有國際研究機構on epoll在網上開展全球調查,共獲得約5000人反饋。
  • 為什麼有些人很難曬黑,有些人卻要儘快曬黑?
    為什麼有些人很難曬黑,而有些人卻要儘快曬黑?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他們和好朋友約會,幾天後就獲得了一個黑暗學位,然而好朋友的皮膚顏色變化不大,最讓人惱火的是朋友們說他們不碰防曬霜,這真的讓人無語,為什麼有些人覺得曬黑很難,而有些人在陽光下會變黑?實際上是遺傳的。
  • 匿名說心事:為什麼身邊沒人願意傾聽你?
    傾訴,尤其是傾訴負面情緒,是一件愉悅自己的事。傾訴就像倒垃圾,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哇啦哇啦說一遍,釋放出來,這樣心裡會感覺輕鬆不少。而傾聽,則是一件消耗自己的事。一個比較理想的關係是:你說一會兒,我說一會兒,你傾聽傾聽我,我傾聽傾聽你,大家輪流掌握話語權。這樣一來,雙方都有付出,都有回報,在動態上達到一種平衡,兩個人都會感覺比較舒服。
  • 傾聽一個人,其實是接納他的情緒。
    我當然在聽,還在積極地給建議,她為什麼會這麼想?  許久後,我們再聊起這件事,媳婦說她並不需要建議。  我說的道理她都懂,而她的難過也需要留點空間。  有些「高高在上」的建議,聽起來真的沒那麼好受。
  • 為什麼有些人不喜歡用套?
    但作為一個這麼多年性生活基本都戴套且覺得戴不戴沒啥區別的人,實在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那麼強硬的不喜歡戴套。我去查閱了我國的類似研究資料,發現現有的調查也基本存在這個問題,有的調查甚至樣本數量不到500,也都是在網上發了幾個問卷,就起個標題給全中國人下結論,讓人不忍吐槽。所以我們今天的結論還是集中在個體上。
  • 被迫做他們不喜歡做的事,為什麼大多數人選擇順從?
    致力於讓你快樂無憂的小彩妝,喜歡把可愛的手指點在上面的注意條上!通過對現實的觀察,當人們被迫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人或事時,大多數人不會選擇反抗,但即使有很多不滿和不情願,他們還是在抱怨著要結束。這很能引起我們的思考。其實,小編不像大多數人,當他們被迫做他們不喜歡做的事情時,他們常常拒絕做,即使這會引起很多麻煩。
  • 為什麼有些人,你一眼看上去就喜歡?
    作者 | 於心全新觸覺 | 走進全新的世界,遇見最好的自己有些人,你一眼看上去就喜歡。這世上有那麼多人,為什麼你會喜歡他,為什麼他就能入得了你的眼?那是因為,人與人之間有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著,每個人身上都有一股無形的能量,有些人天生相互吸引,有些人天生相互排斥,於是就有了欣賞和討厭。吸引力越強,你越欣賞,排斥力越強,你越討厭。
  • 為什麼「專科生」畢業很難找到月薪6000的工作?
    不過書山圖相信大家還是能找到合適自己的職位的。今天書山圖要跟大家聊聊專科生找工作的問題。相信很多專科生都遇見了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很難找到月薪6000的工作。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吧。01.知識儲備量不足首先,專科生很難找到月薪6000的工作的主要原因就是:專科生的知識儲備量不足。
  • 交際學·為什麼有些人,人緣特別好?
    為什麼有些人就是特別討人喜歡?想變成更受歡迎的人,又該怎麼辦?來看今天的文章。 01. 為什麼有些人就是很討人喜歡? 最新的一些研究發現,決定你人際吸引力更重要的因素,可能是你的人格特質。
  • 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人活於世,也許有些痛苦傷悲,只能藏在最深的角落,有些難言之隱只能與自己默默訴說。因為即使說給別人,別人未必會懂,未必會真正關心。魯迅深諳其中道理,他曾說過:「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面對同樣的事情,有的人會恥笑,有的人會漠然,有的人會落井下石。也許,幸運時,會碰到一些善良的人,對我們施以同情和援手,但是,能從根本上拯救我們自己的,向來只有自己,能讓自己從情緒的泥淖中掙扎出來的也只有自己。
  • 生活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工作是做自己願意做的事
    生活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工作是做自己願意做的事文 | 夢惜仙除去少時無知、老來無憂,這中間的人生絕大多數時候都是生活與工作難以分開的,然而分不開的只是聯繫,但是態度依舊可以獨立。我的生活自然要去做我喜歡做的事,去寫我想寫的文章,畢竟生活來之不易,平時工作難免會有些遷就與迎合。這樣的生活與工作並矛盾,沒有束縛的發展能夠走向更多領域,探尋更多生活的精彩。寫文章的時候也是這樣,隨意而不刻意,用心而不用腦,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對什麼感興趣就憑著「三分鐘的熱度」去研究,哪怕之後就不再理會。
  • 做一個更好的傾聽者,你可能需要這篇「傾聽技巧」指南
    你是否也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和親近的人發生矛盾,想要冷靜地聽一聽對方的想法↓又或者,你發現自己在和朋友聊天時總是不自覺地說太多,總想做話題的中心,卻被朋友吐槽「不懂傾聽」、「不照顧別人的感受」。這個時候,我們通過傾聽和理解交換彼此的善意,才能達成良性互動。     為了傾聽他人,我們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神貫注地體會對方——這是一件光聽起來就很難做到的事。放在平時,我們習慣於聽到自己不認同的觀點就去反駁;在爭論時,我們很難在矛盾中控制自己的怒火去傾聽。
  • 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對於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首先是你要去做,多嘗試。那些經常問我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或者明確表示不知道喜歡什麼的人,身上往往有一個共性:想得多,做得少,希望找到答案再去做,而不願意去嘗試著找答案。「找到喜歡的事情再去努力吧」,持這樣想法的人,如果真能碰上一件喜歡的事,其概率與抱著「遇到可以結婚的人再去戀愛吧」念頭的人,第一次戀愛就撞上真命天子,從此伉儷同心、白頭偕老相當,拼的不是能力與閱歷,而是運氣。絕大多數人,不是撞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而是在不斷試錯中,終於找到了喜歡並且能夠勝任的工作。
  • 「只做自己喜歡的事,真的好嗎?」
    就像讀書那時候,儘管老師總在強調不能偏科,但不管如何,自己喜歡的那一個科目,考出來的分數總是比其他的高。因為做喜歡的事,主動權就會掌握在自己手裡,哪怕沒人監督,你也會主動去做。因此,待在自己喜歡且擅長的領域,是很多人的追求。
  • 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每天的生活,都是靈魂的精心創造◀
  • 為什麼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呢?丨關於做自己
    「你為什麼就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過呢,為什麼不能走自己想走的路呢,為什麼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呢,為什麼別人覺得你不行你也要覺得自己不行呢,你為什麼不試試堅持做自己呢?」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提到一個詞: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