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9 12:18圖文來源:紫金山新聞
這名陽光率真的韓國姑娘叫姜哈娜,今年25歲。她出生到現在,有一半時間都在中國度過。她是南京大學的留學生,也是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的一名國際志願者。
2012年夏天,姜哈娜和弟弟來中國南京求學。第一次走進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2015年清明節那天。「那天來紀念館的人特別多,我參觀了《南京大屠殺史實展》,看到有關兩個日本士兵比賽殺中國老百姓的報紙報導,上面寫著他們的殺人數字105:106,我被嚇到了。」姜哈娜說,她第一次那麼近距離地了解這段歷史,也第一次那麼真切地感受到中國人對待這段歷史的態度,「我當時就覺得,我應該為這段歷史做些什麼。」
去年4月,當姜哈娜再次帶著朋友來到陳列館參觀,她跑去服務中心跟老師說,「我想當志願者。」姜哈娜如願成為國際志願者後,主要負責接待韓國團隊。第一次講解,她數次哽咽,後來講了三四次後,才慢慢平復自己的心情,儘量客觀地陳述歷史事實,迄今為止,她已接待了10多批次韓國團隊,接待觀眾300餘人。
「我很感謝一位來參觀的韓國老師。這位老師在參觀過程中哭了。我講解完後,她抱了我,說『謝謝』!」姜哈娜說,「她的態度讓我感受到,我做這份志願服務工作是值得的。」
在姜哈娜眼裡,南京人有很寬容的心和博愛的胸懷,他們勇敢地面對歷史,從不迴避。「我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時,看到很多人,包括很多小孩子。為什麼家長們帶著孩子來?我的中國同學告訴我,因為家長們覺得孩子需要了解這段歷史。這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姜哈娜說,家長們把這段殘酷的歷史告訴孩子,是希望後代們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絕不重蹈覆轍。
南報融媒體記者 許琴、蔣琰/文 繆越/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