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在《明令禁止「小產權房」為何屢禁不止》作出評述,連續發出了多個問號,質問為啥多年以來小產權房依然不能停止交易活動,既然是被禁止的一種房子,那就不應該繼續在房地產市場上進行流通。
為啥還有人買小產權房?最初的原因還要歸結於商品房價格過高,2019年底,商品房的價格和人均收入的比值達到9.3:1,也就是說一個人想要買房,可能需要20年左右的時間。
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廉價的小產權房子。在相同的一個地理位置條件下,商品房產住宅價格如果在3萬元,那麼小產房這種特殊房產的定價應該在4000元-6000元左右,一套商品房可能100萬元,同位置的小產權房可能在20萬元-30萬元,這就是吸引人的地方,以低價吸引購房者。
久而久之,市場上建設小產權房的人越來越多,買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甚至有很多人是跟風購買的,看到身邊其他人再買,其他人認為沒有多大問題,所以自己也去購買。到現階段,小產權房買賣甚至發展到了「可投資」的地步。
大明是一位資深的炒房者,在2014年-2017年之間,他通過高效運營和熟知房地產市場的買賣邏輯與時間把控,把自己手中僅有的30萬元存款,在買房上倒來倒去,最後賺到了120萬元,現在大明已經身價翻了好幾倍。大明拿著手中的150萬元,依然沒閒下來,他把目光重新鎖定在了小產權房上邊,2017年至今,大明已經在一個小產權房眾多的城市購買了5套小產權房,每套房子大約20萬元,正好花費100萬元。
為啥大明反其道而行之,明知道小產權房不能買賣、屢屢禁止,竟然要買小產權房?大明給出了自己的3大理由:
第一、大明待的這個城市裡,超過50%以上的房子都是小產權房。整個城市房產數量大約1000萬套,但是小產權房的數量就達到600萬套,集體房產和企業房產大約100萬套,商品房數量才300萬套而已。也就是說,這個城市超過50%的人住在小產權房裡,而且這是超級一線城市,試問,這樣的情況下,小產權房雖然不合法,但是能被拆除嗎?顯然不可行。
第二、小產權房數量多,市場大。大明指出,這個城市的人口湧入量很大,然而土地面積不足,特別是可用於建設房子的土地面積太少了,所以小產權房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解決了不少人沒有房子的問題,一套房子建設成本如果是20萬元,那麼600萬套房子的建設成本超過1.2萬億元,這可不是一個小數據,所以大明估計被拆除的可能性為零,因為拆除相當於1.2萬億元的資源打水漂了,屬於資源浪費。
第三、大明認為,正是基於上述的2大前提,所以未來小產權房被拆除的概率小到零,但是轉正的可能性依然很大,雖然現在看不到有轉正的可能性。大明預計,他購買的這5套房子按照現在的商品房市值計算,轉正之後大概售價在100萬元/套,購買成本100萬元,升值到500萬元,差價400萬元。
小產權房「全面取消」還是「全面轉正」?央媒回應來了!人民網的聲音代表著「正統」的看法,在曾經發布的《北京將對小產權房分類處理,涉六類房應依法拆除》一文中,就明確提出了對6種小產權房的要拆除的態度和看法:
小產權房要拆除的6類情形是:經檢測鑑定,房屋質量達不到國家或城市標準,存在嚴重質量問題或安全隱患,又不能採取可行措施予以整改消除的;土地利用現狀為耕地,總體規劃為一般農用地、基本農田的;佔用土地為一級水源保護區的;佔用公共道路、綠地、河道、高壓供電走廊、壓佔地下管線的;影響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規劃的;破壞或影響文物保護和風景名勝區的。此外,「其他依法應當拆除的情形」也應拆除。
小產權房「全面取消」?根據《宅基地辦法》和《農村土地使用規定》等文件規定,小產權房一直是被禁止的,不能夠進行交易買賣活動,所以不能進行辦理產權。
2020年自然資源部同樣指出「農村宅基地確權過程中,不允許對小產權房確權,更不能通過確權的方式把小產權房的違規用地合法化。」發出了明顯的一種「禁止信號」。雖然現階段沒有明確的「拆除」意見,但是這種特殊的房產類型也是不合規定的。
根據人民網指出的6種要拆的6類房子,筆者認為,6類買房人應早打算:已經購買上述6類小產權房的人,其實這6類房子即便不是小產權房,那也不合理、不應該存在,因為已經多方位觸及到了紅線標準,例如房產質量問題、房產建設的位置要求、房產是否符合發展規劃、房產是否動用了耕地保護原則等。這6個房子每一個都違背了一項「紅線」標準,所以被拆除理所當然了。
你支持「拆除」小產權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