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彩禮眾說紛紜,請勿曲解真正的意義,別讓婚姻變成一種交易

2020-12-21 楠姐治癒系

《儀禮》上說:「昏有六禮,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這就是創於西周而後為歷朝所沿襲的「婚姻六禮」傳統習俗。也是「彩禮」習俗的來源。

由此可見,「彩禮」這種習俗在古代就已經存在了,甚至延續到至今。現在隨著社會越來越快的進步,在訂婚儀式上女方要彩禮成為了一種風氣,當然索要的價格也是越來越高,也就是人們口中的「天價彩禮」。可是在父母那一輩結婚的時候都還沒有過這種天價彩禮

記得我曾經問過我的母親;「當時你和我父親結婚的時候,什麼樣」?母親抱怨著說:「什麼都沒有,全身上下就幾十塊錢是他全部的積蓄,給我買了身衣服,然後騎著自行車帶我回你姥姥家給你姥爺買點酒,連炮都沒放!」

雖然是抱怨的口氣但是不難看出,母親的眼裡充滿愛意,不然也不會記到現在。是啊,他們那一輩也沒有那麼多講究,特別是彩禮這一塊。但是現在不同地區高額的彩禮真的是壓得男人喘不過氣來,甚至是步入了恐婚的行列。

家庭條件限制了彩禮的數目,壓力不僅僅是男人自己,而是整個家庭。這件事情就真的發生在我鄰居家。

鄰居家有個兒子到了適婚年齡,兒子和女友是大學同學,他們在一起已經快四年了,女方家的父母都是高層幹部,家境很富裕,所以彩禮要了18萬8,還要有三金一鑽,一動一不動(註:汽車和房產)必須全款。

大家都知道,工人就是靠死工資,唯一就是退休後有一筆公積金可以好好利用,但是老兩口的錢基本上給兒子貸款買了房,再加上全款車一輛,就連養老的錢都所剩無幾,更別提什麼彩禮錢了,這無疑是來「賣女兒」了。

最後,男方的父母無奈,買了一些東西帶著兒子去女方家商量,看看有沒有商量的餘地,最後女方的家人表態:別的可以貸款,但是彩禮一分都不能少!結局可想而知,雙方僵持不下,男方女方爭吵不斷,最終結束了四年的感情,感覺婚姻卻變成了了一場交易!

高額的彩禮對於現在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確實比較苛刻,他們沒什麼存款,如果要支付這一大筆錢肯定都是他們的父母替他們出。而這些血汗錢也都是父母一輩子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養老錢

前段時間河北一對夫妻結婚「零彩禮」的一則新聞瞬間火爆全網,居然驚動了市委書記也為他們點讚!也將「零彩禮」這一輿論推入了大眾視野。男生藉此質疑女生:是為了彩禮跟我結婚,還是為了我這個人做場交易?而女生也不甘示弱:想空手套白狼居然還說的這麼冠冕堂皇?

彩禮是禮,但不能過度。你們要明白,婚姻是要建立在愛情的基礎上,而不是金錢。彩禮的意義是男方把女方求娶過來的一種心誠的態度,同時也是對女方父母的一種答謝,感謝他們含辛茹苦養育其女。而多數女方會把彩禮加上自己的嫁妝返給男方,這叫「回禮」,現在好多嫁女兒的父母都會這樣做。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將正式生效,其中1042條規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所以索要彩禮不再是一種風俗,它已經上升到法律層面,索要彩禮是違法行為,既然是違法行為,彩禮被追回就有了法律依據。

最後我想說,如今的彩禮已經被賦予了很多的物質,使它失去了本身的含義,彩禮固然重要,但是不能過度索要,別讓婚姻變成一種「交易」,愛情才是婚姻最好的「保鮮劑」!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關於彩禮三觀最正的話 對彩禮的理解正確
    彩禮是我們在生活中結婚的時候都是需要去走的一個流程,那麼在我們結婚的時候男方都會把彩禮給女方,那也是對女方的一種尊重。但是呢久而久之,大家都把這個彩禮都給曲解了,很多人因為彩禮少就覺得不能嫁。那麼大家是否是正確的了解過彩禮的真正理解是什麼樣的嗎?
  • 閨蜜收80萬彩禮,我要50萬不為過?別讓彩禮把婚姻帶偏了軌
    婚姻是愛情的升華,也有可能變成愛情的墳墓。兩個人要真正走到一起,也勢必需要經歷一系列的考驗。談婚論嫁時,總有很多問題需要直接面對,比如房子、汽車、彩禮,這些問題也最容易成為導火索,甚至會將多年的相處歸結為零。在這些問題中,彩禮成了近年來熱議的話題,特別是在今年頒發的《民法典》中對彩禮和退還彩禮問題的重新規定。那麼彩禮究竟該不該收?
  • 婚姻中是否應該取消訂婚儀式?高彩禮錢傷害了誰?
    當然,也有很多男人關於訂婚禮物,心態比較平衡、輕鬆。他們關注的是婚姻幸福,而不是彩禮錢的數量。他們這樣說:「關鍵每個人要明白婚姻的真諦。彩禮絕對決定不了婚姻的幸福,只是窮人的思維,正確的婚姻觀應該是兩個人兩個家庭三觀一致,互相理解互相包容,這樣的婚姻才能幸福。」
  • 關於婚約與彩禮糾紛案件的裁判標準(2015)
    婚約是男女雙方以將來結婚為目的所作的事先約定,是一種預約,基於婚約雙方的合意而成立。這是婚約雙方就未來成就某種身份關係而達成的契約,根據《合同法》第2條之規定,對於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係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二)婚約是一種習俗。
  • 新女性應當收彩禮嗎?《民法典》新規意義何在?
    雖然這一規定的本意是旨在杜絕以婚姻為由騙取錢財、高價彩禮,但在網上常被解讀為「娶媳婦不用彩禮了」,這又激起了「新女性還該不該收彩禮」的爭論。要理解這些爭論,我們最好先回顧一下為什麼要有彩禮、它對婚姻雙方來說又究竟意味著什麼。從起源上來說,彩禮實際上是原始買賣婚姻的產物,男方以財產作抵押,與女方家人通過婚姻交換,確實是將出嫁女子視為具有一定價格的商品,並支付給女方家族,以賠償其失去一個家庭成員的經濟損失。
  • 訂婚現場,男方答應20萬彩禮給了30萬,喜氣洋洋的訂婚宴變散夥飯
    有人說,這幾年彩禮水漲船高,拖垮了多少家庭!最誇張的一種說法是老爹好不容易剛剛還清因高額彩禮欠下的債務,眼下又要為兒子的彩禮錢發愁。彩禮幾乎成為導致一個家庭貧困的「窮根」,讓幾輩人都無法翻身。2.男方答應20萬彩禮給了30萬,喜氣洋洋的訂婚宴變散夥飯最近收到一個關於彩禮的故事,故事來自小芹。小芹家住小鎮,她在鎮上開了一家婚慶店,由於服務好,全鎮年輕人的婚禮幾乎讓她承包了一大半。
  • 「彩禮」和「嫁妝」真正的含義
    導語:「彩禮」和「嫁妝」是兩個家庭幫助一個新的家庭,而不是一個家庭對另一個家庭的扶貧,這是我這今年聽到,三觀最正的一句話。彩禮彩禮了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的婚嫁習俗,彩禮又稱,訂親,財禮,聘禮等。彩禮在普通理解中,就是婚戀中送給對方的聘禮或者禮金。
  • 男子花13萬彩禮娶的妻子,兩年婚姻僅同房一次,男子表示不值
    彩禮和婚姻可以直接劃等號嗎?顯然用彩禮的多少來衡量婚姻的幸福滿意度是不妥的。但是為了彩禮而選擇結婚也是對婚姻的一種褻瀆。那麼今天我們要講的兩位主人公就因為彩禮發生了一系列矛盾,甚至大鬧公堂要求離婚。關於夫妻同房夫妻同房頻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應了夫妻間的恩愛程度,從上述案例向我們拋出了三個現實問題:· 婚姻一定要建立在愛情的基礎上。婚姻不是搭夥過日子,它是建立在興趣相投,靈魂之上的伴侶。
  • 「因為8萬彩禮,他捨棄了三年的感情」:事關彩禮,勿忘三個原則
    每一個人對彩禮的看法都各不相同,有人覺得彩禮是封建陋習,也有人覺得彩禮是男方對女方的一種尊重。在婚姻過程當中,彩禮確實是必不可少的禮儀,但大家在面對這件事情時也應該適可而止,切莫因為彩禮而毀掉了一段美好的姻緣。彩禮應該要,但大家必須堅持以下三個原則。
  • 結婚要彩禮和不要彩禮區別在哪?這幾點很明顯,別忽視
    文|文兒男女雙方一旦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彩禮就是繞不開的話題。雖然明知道說這個問題很傷感情,但又必須得面對。生活中有多少恩愛情侶,因為彩禮問題談不攏而鬧得不歡而散。所以彩禮是兩人結婚的第一道坎。在我國,自古以來結婚時就有男方給女方彩禮之說,只是以前叫聘禮,發展到現在叫彩禮,都是表達男方對女方求娶的誠意,也表達了對女方父母的一種感恩。但事到如今,隨著男多女少的社會現狀,天價彩禮的出現,彩禮已經漸漸被妖魔化了。因為彩禮出現紛爭的新聞也是屢見不鮮,人們提到彩禮也多了一層調侃之意。所以為了遏制天價彩禮,很多人提出了不要彩禮。那麼結婚要彩禮和不要彩禮區別在哪?這幾點很明顯,別忽視。
  • 彩禮的矛盾與現實
    今晚和朋友吃飯的時候,突然聊到了彩禮這個話題。主要是最近因為彩禮引發的熱點事件比較多,國慶期間又是結婚的旺季,彩禮問題出現的過於頻繁。在我看來,彩禮問題處理起來很麻煩不假,但其原理並不複雜,甚至過於簡單直接。注意,簡單直接不代表難度低,實際上彩禮只是表象,彩禮背後體現的婚姻雙方的博弈矛盾才是真正的問題。
  • 關於結婚的話題:彩禮,婚房,和愛情
    彩禮的盛行反映了重男輕女的傳統,將婦女作為可轉移的家庭財產進行商品化,正如亞洲國家著名的諺語: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彩禮象徵著婦女的身體和勞動的控制權從其本家轉移到夫家。作為對新娘家勞動力損失的補償,新郎家應提供一些金錢或禮物。因此,彩禮具有性別不對稱和重男輕女的特點。 2017年,某雜誌發表了一篇關於婚姻的特別報導。
  • 獨立女性的彩禮,沒有「應不應該」
    「獨立女性」成為了一種標籤,它要求女性有著豐富物質基礎的同時,還不能接受他人任何物質幫助,甚至是禮物的贈與。然而,獨立不是孤立,獨立更不是拒絕正常的社會關係。彩禮不僅代表了一種物質保障,禮物背後也承載了一定的社會意義。
  • 古人結婚時,彩禮中的「三牲」指的是什麼?有何特殊寓意?
    不可否認,今天的「彩禮」,似乎變成了一種婚嫁的牽絆形式,大多與錢財掛鈎。而在古代社會時,彩禮雖然十分講究,但卻不止於簡簡單單的錢財交易,相交於當今也更加有人情味兒。3000多年前的西周,彩禮可能和錢財一點關係也沒有。提親的時候必須抱上一隻活大雁,當然帶鹿皮之類的物品更佳。大雁是候鳥,來去有時,未曾失信,象徵著男女愛情婚姻的至死不渝。當然,如果你是土豪的話,可以加上一張鹿皮,新娘子就可以穿著高貴的鹿皮出嫁了!
  • 「衣服不合身拒接親」事件真正導火線是什麼?新娘的回應只是表面
    男方覺得女方可以彩禮要得更少,甚至不要彩禮,這樣才是公平的婚姻,男女結婚是百年好合,不能是那種買賣關係。 陽某和家人表面上不說,但心裡總覺得不爽,於是對女方態度很差,所以我覺得這件事情,真正的導火線就是彩禮。 嫁女收彩禮,是舊時留下來的一種落後的思想,那時候女人沒有地位,嫁出去後很少有機會回娘家,對父母來說養女兒的回報可能很少。
  • 臺灣彩禮一般給多少 臺灣關於彩禮的規定
    打算在臺灣結婚的新人們,結婚彩禮是必不可少的,臺灣彩禮一般給多少以及臺灣關於彩禮的規定是怎樣的?一起來了解一下山東彩禮錢一般給多少的內容。而且婚姻是小兩口自己的事情,這些環節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2、個人條件其實在臺灣地區,彩禮的規定沒有那麼死,一般都是根據男方的個人條件來決定的。如果男方的家境不錯,那麼彩禮會要求多一點,一般在20萬到50萬之間。如果男方家境一般,那麼彩禮要求就會少一點,一般是6萬。
  • 《民法典》出新規,對彩禮做出明確規定,丈母娘多要彩禮,違法?
    其中「納徵」就是「送聘財」之意,也就是咱們現在俗稱的「彩禮」。彩禮作為幾千年來的一種婚姻文化和傳統習俗,一直延續至今。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彩禮的性質也逐漸「變味」,現如今的「彩禮」已經不是代表的一種契約關係,而是變成了互相攀比的由頭,成為女方家庭變相「斂財」的藉口和工具。
  • 網傳男子因彩禮暴打女友,彩禮到底該不該要?
    原創 窈窕媽媽 窈窕媽媽有婚姻的地方,就有彩禮的身影。有人說彩禮是婚姻的試金石,談好了是幸福,談崩了則是災難——9月份鬧得沸沸揚揚的新聞——男子因為彩禮談不攏而當街暴打女朋友。
  • 彩禮、家暴、生育、離婚……這些關於婚姻的事,司法解釋明確了!
    什麼情況下可以要求返還彩禮?不盡孝道的子女還能分到遺產嗎?妻子擅自中止妊娠是否侵犯丈夫的生育權? 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就上述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從法律層面上進行了明晰。
  • 兒媳不照顧公婆,那婚姻的意義在哪裡
    那婚姻的意義又在哪裡呢?兩個人之所以組成一個家庭,無非就是為了能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一家人,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原生家庭是拋不開的,畢竟沒有人會跟自己的父母斷絕關係,這樣不行很不孝,而且也不是一個正常人的所為。基於這一點,大家在日常生活當中,就要明白婚姻的真諦,婚姻就是把兩個人組成一個家庭,把兩個完全的個體變成一個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