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忠告:有一條古老規律,其特徵只有4個字

2020-12-21 星落澤洋

中國因為文化歷史悠久,流傳下來很多古老智慧,包括農業,商業,為人,處世等等。在《易經》中就有一條為人處世的古老規律,而且只有4個字,那就是吉兇悔吝,會用的人才終生受益。

吉兇:失得之象

我們通常認為的吉兇是指有好事或壞事發生,而在《易經》中則指出了它的另一面。

當一件事能夠順應事物發展的規律,整體的態勢向上發展時,我們一定要及時抓住機會,順勢而上。絕不能畏畏縮縮,瞻前顧後,否則機會稍縱即逝。

而這個機會就是「吉」,我們在沉澱積累的階段時,一定要打好了基礎,時機到來,就要一躍而上,不要猶豫和害怕。

同樣的道理,當一切的事物都朝著反向發展,即便自己做很多努力也無法改變自己現在的壞局面時,一定要學會及時止損,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讓自己處於一個絕望的境地。

但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一定的,幸運不可能永遠都在,苦難也不可能一直降臨。所以,我們在面對得失時不能過於執著,及時止損,才可能有化兇為吉的機會。

悔吝:憂虞之象

悔是指過猶不及。

《易經》說,月盈則虧,日中則昃。月亮圓滿後,就會走向虧損;太陽上升到頂頭,就會偏斜西落。

當事情到達一定的程度時,可能就到頂點了,這個時候我們如果再做些什麼,想讓事情更好已經是不可能的了,一旦做了,就可能讓事情朝著反方向發展。

所以,我們無論做什麼都要注意一個度,凡事過猶不及,這時我們需要的就是收斂鋒芒,韜光養晦。

吝是指後勁不足,在《易經》中的意思,是少,不足。

原本想做一件事,結果因為準備得不足而失敗,這就是吝。想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最重要還是要潛心積累自身實力,等待厚積薄發,不要急於求成,等到你真的下定決心去做的時候,就不要再猶豫。

吉,是順應天道之果,兇,乃違背天道之果,悔,為稍微過頭,吝,為略顯不足。

很多人都聽過這四個字,但卻鮮少有人將他們聯繫起來。在《易經》中它背後代表的是順應天道而生、積累自身底蘊、鼎盛時收斂鋒芒、最後結束時也能及時止損的規律。

《易經》這條古老規律,亙古不變,幾千年來都沒有改變過。只是,注意到規律,會順應的規律的人,真的不多。大多數人,都是按照自己的主觀意願行事,所以他們經常碰壁、受挫和不順。當我們知道,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特徵,那麼就可以隨機調整自己的應對策略,以人之道,匹配天之道,那麼人生才會真正順暢起來。

所以筆者向你們推薦這本《圖解易經僅需56元,這本有圖解的易經讓你更加輕鬆讀懂古人智慧,不用再自己去領悟那苦澀的文言文。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進行購買~

相關焦點

  • 《易經》:讓人受益匪淺的規律,就藏在4個字裡,很少有人讀懂
    《易經》素來有「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之稱。而在《易經》的卦爻辭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吉兇悔吝這四個字眼,在《易經·繫辭下第八》中,還著重提到了這四個字。在《易經》看來,天下萬物都有變化,而所有的變化都遵循一個規律,而這個規律就隱藏在這四個字中。
  • 《易經》的忠告:禍事來臨前,往往有這2個徵兆,我們需重視起來
    讀過《易經》的人都知道,《易經》其實可以是一部總結規律的著作,它對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用自己的眼光,總結了其中內在運行原理,用我們現在的科學名詞來說,就是「定律」。世上任何事物都是有一個循環規律的,從《易經》來分析,帶你認識這個規律,你會發現這個世界很有趣。易經的忠告:禍事來臨前,往往有這3個徵兆,一定要重視起來。固執己見,不懂變通《易經·繫辭下》:「尺嫌之屈,以求信也。
  • 易經忠告:身上有這「3個特徵」,往往是大富大貴命,十有九準!
    《易經》被稱為「群經之始」「大道之源」 ,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名著,它包羅世間萬象其中潛藏著萬物變化、未來事態發展的規律,《易經》關於人們想要的成功和財富也早有先見之明。尋求利益,人之本性也。書中提到在這3方面越小氣,人生反而一帆風順,你看下你是不是做反了。
  • 易經忠告:和這3個人走得越近,越難有出息,建議避而遠之吧
    《易經》是一本揭示規律的書。善於易的人,不卜。是因為洞悉規律,順其自然行事,沒有佔卜吉兇的必要。而不知道規律的人,通過佔卜,根據易的理數,來推測吉兇。有句話說得好:一切令你感到不舒服的關係,都是錯誤的。
  • 易經忠告:與人閒聊時,建議關係再好也少說自己這4件事,真有理
    易經忠告:與人閒聊時,建議關係再好也少說自己這4件事,真有理《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易經》曾被認為是關於一本算命的書,但是人們發現,這本書裡將人的修養修性,以及在人生不同階段怎麼處事都講到了極致,也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易經告誡:與人交談時,關係再好也少說自己這4件事,非常有道理俗話說:出言有尺,戲虐有度。
  • 讀懂這4個字,你就懂得了《易經》的精髓!
    《易經》的本質,只有一個。一個是「變」,另一個是不變。有些朋友疑惑了,你這是語病吧!說本質一個,可以你卻說了倆。我們中國的文化,在文字上體現的最為明顯,你就說這個「倆」字,一個字代表兩個人,兩個人一個字,變和不變也是一樣,永遠不變的就是變,變是永恆不變的規律。
  • 千古奇書《易經》,精髓只有3個字,悟懂後,更易走好人生路
    在眾多的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當中,有兩部著作,其重要性和巨大的影響力,是怎麼評價都不過分的,這兩部作品就是《周易》和《論語》。可以打個未必恰當的比喻,《易經》堪比基督教的《舊約》,《論語》堪比基督教的《新約》。易經中的講的內容繁雜晦澀,一般人很難看懂,所以很多人稱之它為:「天書」。
  • 曾仕強:《易經》到底在講什麼?核心只有3個字,讀懂後豁然開朗
    而作為古老的書籍《易經》,不論哪朝哪代,都被人奉為圭臬和瑰寶,研究者不計其數。易經作為「群經之首」,歷來也受到了不小的爭議。有人說易經有著神學主義色彩,似有封建迷信之嫌,也有的人說易經包含了宇宙萬物的大道理,是先人一步的開悟智慧寶典。
  • 《易經》提醒:決定一個男人財富的,遠不止勤奮,而在於這4個字
    《易經》不僅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更是人生的路標《易經》這本書的篇幅雖然很短,只有區區20幾頁的內容,但是其中所記載的64卦象,卻可以包羅萬象,其中隱藏的大智慧,可以讓人受用一生。我們無論處在人生的哪一個階段,每當遇到困難時,其實都可以在《易經》中尋找到答案,換句話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看似是運氣好,其實都是有規律可循的。馬雲曾表示:「太極是一種哲學思想,融合陰陽變化,功守之道被我運用到企業經營中,相信對每個人的事業、生活都是有幫助的。」
  • 易經忠告:人到中年,這3種人到家中做客,就別再讓其久留了
    易經忠告:人到中年,這3種人到家中做客,就別再讓其久留了漢武帝時期的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易經就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六經之首,歷代學術思想發展之契機亦多建基於「易經」。《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其中易經的核心觀點就是陰陽辯證法的觀點。
  • 易經忠告:「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家庭興衰的4個徵兆,要警惕
    《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修善積德的個人和家庭,必然會有更多的吉慶,福澤自己的家人和後代,而一個作惡壞德的人,必然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更多的禍殃。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這樣的家庭,走進了家庭興衰的「死胡同」,結果給自己家庭帶來了敗落跡象。所以,「積善之家,方有餘慶」,家庭興衰的四條「死胡同」,若進,必敗,我們一定要牢記啊。易經忠告:「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家庭興衰的4個徵兆,要警惕第一個徵兆:家風不正。
  • 易經說:相由心生,有這3個特徵的人,多半沒留「好心眼」,警惕
    如果你的本身是美的,那麼你看到的萬物也會是美的,但是,如果你的內心是醜陋的,那麼,醜陋的內心,就很有可能會通過人的形貌得以呈現啊。易經說:相由心生,有這3個特徵的人,多半沒留「好心眼」,警惕第一個特徵:獐頭鼠目。
  • 解讀《易經》中的生存之道,4個字:逢兇化吉,看完頓悟!
    《易經》是我國最古老深邃的經典,使我們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華萃取和高度升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世事無常,人的一生有好的時候,也有運交華蓋的時候,易經其中一個現實功用就是教會我們生存之道,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字:趨吉避兇。要想趨吉避兇,需要抵達《易經》中做人的最高境界——無咎。
  • 《易經》:人生有4個關鍵點,如果錯過前兩個,可能一生平庸
    孔子說出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四個階段:十五歲時要致力於學業,三十歲成家立業,四十歲的時候人生就不再有什麼困惑了,五十歲就知道自己的天命了。孔子的這句話流傳了及掐你那,但你知道孔子為什麼說出這句話嗎?因為他的深層次含義在《易經》中。我們都知道易經有64卦。易經64卦第十五卦是什麼?謙卦。人生十五當立謙道孔子說自己十五歲而致於學,他學了什麼?學習了謙道。
  • 易經忠告:有舍才有得,一個人在發財之前,需要先拋開這5樣東西
    易經忠告:有舍才有得,一個人在發財之前,需要先拋開這5樣東西俗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按照現代科學的講法,人的命運跟幾大因素有關係,風水,積德,讀書!《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所以有很多名人追捧。《易經》中記載:「做人要明白,人追錢,永遠發不了財」。
  • 易經忠告:一個人年過半百,家裡千萬別留這三種人,說得很有道理
    傳統文化,包羅萬象,不僅有字面意思,還有內涵表述!比如像《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闡述了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奧秘,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其中《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
  • 一個人想要出人頭地,光靠聰明是不夠的,聽聽《易經》這4點忠告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其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群經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經典。整部《易經》,內容艱澀,涵蓋的道理,都蘊含在這8條天規之中,領悟它即可改變自己的人生。
  • 曾仕強:《易經》全篇只講了這「3個字」,但很多人都沒搞懂!
    道法自然,依道行事,人有人規,天有天規,無規無矩,必有禍亂!人生起起伏伏,千變萬化,再好的機遇,再厲害的能力,都敵不過天道和規律。其實,整部《易經》,只講到3個字而已。著名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熟讀《易經》後總結了3個字的成功格言:「上」、「止」、「正」。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總會遇到各種需要選擇的問題,如何權衡利弊,做出正確的判斷很重要。
  • 易經忠告:與人聊天時,關係再好也少說自己這4件事,建議學習
    易經忠告:與人聊天時,關係再好也少說自己這4件事,建議學習俗話說:出言有尺,戲虐有度。凡事要三思而後言,別「口無遮攔」,否則得罪了人,自己還不知道。遇到什麼樣子的人,就說什麼樣子的話,說話要有選擇,給人留餘地,千萬不要「咄咄逼人」。
  • 人善被人欺,做人不能太老實:謹記易經4句忠告,就沒人敢欺負你
    人善被人欺,做人不能太老實:牢記易經四句忠告,就沒人敢欺負你《易經》一書中記載: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易經》》是一部講變化的書。《易經》》說,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易傳》也說,神無方而易無體。意思就是萬物的變化無常,沒有固定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