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蘇寧控股而言,蘇寧電器截至目前的股權質押信息只有張近東在2017年質押給浙商銀行的一筆股權,質押數額為3900。此外,蘇寧電器持有的蘇寧易購股權,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有7.1億股處於質押狀態。
文 | 王涵 李若冰
編 | 小戎
蘇寧沒錢了?懸繞在公眾心中最大的疑問,終於有了答案。
2020年12月10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蘇寧控股集團股東張近東、張康陽及南京潤賢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已將公司全部股權出質給淘寶(中國)軟體有限公司。股權出質登記日期為2020年12月4日,合計出質股權數額10億元人民幣,與蘇寧控股集團的註冊資本金額等同。
由於上述三者聯合持有蘇寧控股集團100%的股權,換句話說,張近東父子這次押上的,是蘇寧控股集團全部的家當。不僅於此,張近東還將其持有蘇寧置業65%的股權也質押給淘寶中國。
▲2020年12月10日,蘇寧控股集團股權出質股權登記信息。 圖源/國家企業信息公示系統官網
劇情的高潮迭起中,蘇寧的資金危機再次加劇。此前,蘇寧易購存續債券在二級市場連續大跌,償債能力受到市場的質疑。最新消息顯示,12月9日,蘇寧宣布以10億元自有資金進行債券購回。隔日,股權質押消息的傳出,似乎告訴了外界,這10個億是怎麼來的。
對張近東來說,寄希望於馬雲、阿里的良好關係,以及雙方在業務上的相似與互補,平穩地消除股權質押帶來的影響,只是解決了燃眉之急。在資本寒冬與虧損的迷霧中,蘇寧面臨的艱難始終是有增無減,要想解決問題,終究只能靠蘇寧和張近東自己。
「擊鼓傳花」許家印
2020年11月7日,江蘇蘇寧易購2比1戰勝廣州恆大淘寶,搶得2020賽季中超聯賽的冠軍,同時也搶來了債務危機的輿論壓力。
數月之前,一紙有關恆大債務危機的消息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按照恆大當時的說法,如果恆大地產不能按時完成重組,可能導致現金流斷裂,進而導致恆大集團不能償債,從而引發「金融系統風險」。但隨後,9月29日,中國恆大集團發布公告,恆大地產與1300億戰投中的863億戰投籤訂補充協議,戰投同意轉為普通股權長期持有。
這1300億戰投中,蘇寧獨佔200億元,也是投資額度最高的一家。當2017年,許家印與張近東談妥200億的戰投,兩位大佬喝交杯酒的照片通過易居中國董事局主席周忻的微信,在網絡上一傳十,十傳百之後,張近東也在媒體面前暢想起雙方美好的明天:未來三年,雙方會在蘇寧雲店、蘇寧體育店、蘇寧紅孩子店、蘇寧影城、蘇寧小店、蘇寧無人店等網際網路環境下的全場景消費加強融合,形成雙贏局面。
恆大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夏海鈞則在當時表示,恆大希望可以幫蘇寧落實10%以上的門店,恆大已經拿出558個住宅社區與蘇寧開展全面合作,落地了103家。
時隔三年,這杯酒的後勁仍然未了,張近東仗義地選擇不要許家印立馬還上200億的融資,那麼,自己名下的債,靠誰去還?
現實已經容不得張近東再多想。
11月以來,蘇寧易購發行的多隻債券連續出現價格大跌,有關債務危機的傳言很快流於坊間。11月7日,蘇寧回應稱,近日,我司發現個別不良主體和個人通過海外社交平臺策劃發布針對我司的不實言論,詆毀我司聲譽,造成惡劣影響。我司對利用境外社交平臺惡意攻擊國內企業、試圖影響輿論環境的行為表示強烈譴責,並對相關當事主體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強硬的態度還得用真金白銀來做後盾。12月9日,蘇寧易購發布關於18蘇寧債債券購回結果進展的公告稱,公司於2020年11月12日召開第七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2018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債券購回基本方案的議案》,根據《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深圳證券交易所公司債券發行人債券購回業務相關問題解答》及《公司章程》等規定,公司以自有資金對公司發行的「18蘇寧01、18蘇寧02、18蘇寧03、18蘇寧04、18蘇寧05、18蘇寧06、18蘇寧07」進行購回(下稱本次債券購回)。本次債券購回面向所有投資者,債券購回方式為現金購回,債券購回資金總額為人民幣100000萬元。
現在看來,這10個億,似乎有了出處,甚至連債務危機的源頭都有了出處。張近東在某種程度上,也落得個「捨己為人」的美名。
▲2020年11月3日,許家印與張近東相約中超聯賽決賽。圖/中國足球報導微博提供
「白衣騎士」馬雲
成全這個美名的,還得是張近東的另一位老朋友——馬雲。
股權質押事件當晚,蘇寧回應稱,蘇寧控股集團持有蘇寧易購3.98%的股權,股權質押是正常的商業合作,對蘇寧易購戰略發展和正常經營無實質影響。 蘇寧和阿里長期保持良好合作,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合作,拓展線下商業場景。
早在2015年8月,阿里巴巴集團與蘇寧雲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即蘇寧易購前身)共同宣布達成全面戰略合作。根據協議,阿里巴巴集團將投資約283億參與蘇寧雲商的非公開發行,佔發行後總股本的19.99%,成為蘇寧雲商的第二大股東。與此同時,蘇寧雲商以87.81美元/股認購阿里巴巴1.04%的股份,總共花費21.46億美元(約人民幣140億元),但是雙方有一個約定,18個月內限售。
活動現場上,張近東說,「阿里和蘇寧,一個從線上到線下,一個從線下走向線上,雙方都到了網際網路的十字路口。在這個歷史關頭,要麼彼此衝撞,此消彼漲,要麼彼此融通,相得益彰。」馬雲說得更直接,「既然傳統活得也不好,網際網路企業活得也不好,我覺得合在一起就應該活得很好。」
▲2015年8月10日,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與蘇寧創始人張近東共同宣布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圖/首席娛樂官提供
當時的劉強東和奶茶妹妹正值新婚,兩大公司「閃婚」的消息一出,很多人都開始擔心劉強東的蜜月過不好了。
那兩年,京東和阿里正殺得厲害,2017年6·18期間,雙方甚至為了各自電商的優惠力度大舉開撕,從供應商,到淘寶小二,再到媒體悉數捲入,舉報信、聲明函一時間滿天飛。
張近東則在那一年春風得意。2017年限售到期後,蘇寧發布公告稱出售阿里巴巴集團不超過550萬股(約手裡股票的20%),出售價款合計9.4億美元(約合62.2億元人民幣),預計可實現淨利潤約32.5億元人民幣。要知道,2017年蘇寧易購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42.10億元,而其中的32.5億元就要歸功於阿里。
而且,蘇寧在那一年的扣非淨利潤為-8839.10萬元,是近六年來扣非淨虧損最少的一年,到2018年上半年更是實現扣非淨利潤3268.10萬元,自身的盈利能力也攀升到了近六年來的巔峰。
至於剩餘的80%,張近東在2018年5月和12月,相繼售出清零,分別實現淨利56億元,52億元。三次合起來一共賺了將近141億元。
可以說,馬雲和阿里是張近東的提款機,更是支撐蘇寧的半邊天。形成對比的是,阿里至今一股蘇寧股票都沒有出售,被套在山頂上。
2018年的世界盃,馬雲和張近東是一起去看的,兩人當時身價加起來約是3000億,可謂是地表最貴球迷了,但這不僅僅是看一場球那麼簡單,更是要「複合」的前奏。
2018年7月,阿里巴巴先是斥巨資16億為優酷拿下世界盃轉播權,隨後再次加碼蘇寧,正式對外宣布,近期已完成對蘇寧體育的戰略投資。優酷將作為阿里巴巴集團和蘇寧體育戰略合作的重要載體,與蘇寧體育旗下PP體育圍繞體育內容展開深度合作,合力打造優酷PP體育聯運平臺,並在會員品牌和服務等多個領域進行合作。而這次的投資規模在6億美元左右,估值超百億元人民幣。
時任阿里文娛集團輪值總裁兼大優酷總裁、阿里音樂CEO楊偉東在發布會現場表示,「這次入股蘇寧體育是阿里巴巴在體育領域的又一次加碼,也意味著阿里與蘇寧在新零售領域協同發展的基礎上,以體育產業為抓手進一步深入融合。」
「不會賺錢」張近東
表面上看是替許家印出頭接過200億的債務,不如說這是張近東「大躍進」留下的後遺症。
為許家印豪擲200億,也是張近東在2017年「大躍進」的一次豪賭。
在2017年的新春團拜會上,張近東表示,2017年各界對宏觀經濟持謹慎態度,但集團對2017年是相當的看好。他說2017年集團的年度工作目標無需保守,一定要利用品質消費增長的窗口期、把握行業優勝劣汰的機遇期,積極果敢大幅提升年度增長目標。
那年10月,蘇寧定下了一個目標,2018年新增門店5000家,而當時蘇寧的總門店數量為3748家。12月19日,在蘇寧智慧零售大開發戰略暨合作夥伴籤約大會上,張近東說:「未來三年要實現15000家,店面總數要達到近2萬家」。而在此之前,蘇寧還分別在2017年4月和8月,花費29.75億元和40億元投資了天天快遞和中國聯通。
這場大躍進的勢頭一直持續到2019年6月,蘇寧出價48億收購家樂福,獲得家樂福中國80%的股權。而截止2018年底,家樂福中國的資產為115億元,負債138億元,淨資產為-23億元。
期間,蘇寧還將上市公司的名稱「蘇寧雲商」改為「蘇寧易購」。
但近七年來,蘇寧沒有一年正經地靠自己的經營賺回過利潤。
從2016年至2019年,蘇寧易購(蘇寧雲商)的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為7.04億元,42.13億元,133.28億元和98.43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蘇寧易購實現淨利潤5.47億元。在這背後,2016至2019年,蘇寧易購的扣非淨利潤分別為-11.08億元,-8839.10萬元,-3.59億元和-57.11億元。
這四年間,蘇寧依靠出售股票、甩賣資產,一次次避免被ST甚至遭遇退市的厄運。在2017年和2018年先後清倉阿里股票之後,2019年,蘇寧宣布將蘇寧小店、蘇寧金服及LAOX排除出合併利潤表的範圍,依靠投資收益再一次免於淨利潤虧損。
蘇寧小店的最後一筆開店數據截至2019年6月30日,當時,蘇寧小店及迪亞天天自營店面合計5368家,迪亞天天加盟店42家。2020年蘇寧易購半年報顯示,蘇寧小店如果不考慮評估增值的攤銷金額,上半年虧損 11.22 億元。
2018年,蘇寧小店總裁鮑俊偉在接受採訪時就透露,一家蘇寧小店投入成本在100萬左右。由此看來,截至2019年上半年蘇寧小店出表之前,蘇寧已經在這一領域投入了超過50億元。
2019年8月8日,在蘇寧易購零售雲合作夥伴大會上,張近東對外表示,雖然外部有很多自媒體,甚至一些競爭對手惡意造謠,說蘇寧給小店貼了多少錢。但在他看來,這就是給蘇寧打廣告,蘇寧就是要給小店貼錢,不是貼10億、20億。未來要貼100億、200億,一定是貼下去把小店幹下去。
但作為上市公司,蘇寧小店持續的燒錢,是蘇寧易購難以承受的,蘇寧2019社會責任報告顯示,2019年6月末公司完成了蘇寧小店的股權轉讓,公司持有蘇寧小店35%的股權,自2019年7月起蘇寧小店按權益法核算,剝離出上市公司體系。
就連最後的大手筆家樂福,也在收縮轉型中。
蘇寧易購三季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家樂福超市新開大賣場4家,新開社區生鮮店1家,為有效整合資源,將 8 家蘇鮮生精品超市全部納入家樂福中國進行統一運營,家樂福超市關閉11家。其中在7-9月,家樂福超市大賣場新開3家,關閉9家。
▲張近東在蘇寧控股集團2017年度10月份封閉式工作會議中發言。圖/品途提供
最後的陣地:蘇寧電器?
3.98%的股權對蘇寧易購來說確實沒有實質性的影響,真正的實質性影響仍然在張近東本人身上。
科技新智造梳理公開信息發現,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張近東目前是蘇寧易購第一大股東,累計持有蘇寧易購19.52億股份,持股比例為20.96%。從2012年至2019年,張近東累計7次質押了蘇寧易購10.59億股股份,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仍有3億股份處於質押狀態。
在非上市體系中,除了不會賺錢的蘇寧小店,另一個大幅收縮的陣地是PP體育。
一位PP體育前員工告訴科技新智造,今年以來,PP體育已經大幅縮減制播和解說員團隊,原先北京、上海、南京三個制播中心,有兩個都遭遇了大幅削減。「入職不到一年的制播人員和解說員是離職的主力。」
該員工表示,在2018年,PP體育制播、解說員團隊曾經達到800餘人的鼎盛時期,目前僅有100多人在其中。
2020年9月3日,英超官方宣布與PP體育解約,而解約的理由著實有些尷尬,自4月份以來,PPTV已拖欠首年1.6億英鎊的版權費長達半年之久。而原因在於2020年3月,英超聯賽因為疫情停播,直至6月才複賽。
英國媒體則對此報導稱,按照協議,PP體育需要在2020年3月給英超支付完畢全部三年版權期80%的費用,約4億英鎊。此前蘇寧集團已經支付了2.65億英鎊的版權費用,但因為疫情原因,蘇寧並沒有支付剩餘金額(約1.6億英鎊)。
PP體育曾藉助英超聯賽來了一波漲價,2016年,PP體育以約50億元的代價拿下2019-2022賽季英超聯賽在中國大陸及澳門地區的獨家全媒體版權。會員價格由原先的298元/年一下子漲到了518元/年。雖然引來球迷震耳欲聾的罵聲,但因為愛情,球迷還是得乖乖掏腰包。
對於蘇寧易購來說,漲價是沒辦法的事,誰讓自己花錢痛快掙錢難呢?
此前36氪曾報導,2019 年 PP 體育的整體收入近 9 億人民幣,其中商業廣告收入近 6 億,付費會員收入 2.5 億。而憑藉這9億人民幣要想收回版權投入的成本,難於上青天。
▲2020年6月8日,PP體育搬進三裡屯。圖/蘇寧微博提供
據2020年蘇寧易購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前三季度營收1808.62億元,同比減少10.0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47億元,同比下降95.40%。
從目前的情勢來看,蘇寧電器,恐怕是張近東手頭最後一塊仍在堅守的陣地。
蘇寧電器由張近東和蘇寧副總裁卜揚分別持股50%,同時蘇寧電器也是除張近東之外,蘇寧易購的最大股東,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與淘寶共同持有19.99%的股份。
相比蘇寧控股而言,蘇寧電器截至目前的股權質押信息只有張近東在2017年質押給浙商銀行的一筆股權,質押數額為3900。此外,蘇寧電器持有的蘇寧易購股權,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有7.1億股處於質押狀態。
據上海證券報報導,截至2020年6月末,蘇寧電器總負債規模達到3000億元,其中有息債務規模接近1800億元。目前,蘇寧電器總資產為4068.42億元,淨資產為1065.53億元,負債率超過了70%。
這是張近東最大,也是比馬雲更靠譜的一張底牌,這張牌能在2021年為張近東帶來什麼結果,或許將最終決定蘇寧在債務問題上,解局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