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看不懂?只需看這3個指標,其實很簡單

2020-12-26 淘氣的獨行者

每次來醫院醫生最喜歡開的一個檢查就是血常規,因為這項檢查方便快捷,裡面指標項目比較多,可以看出很多問題,有時候裡面的箭頭上上下下很多,讓人看了心裡發毛,總感覺自己是不是不正常。兒童的指標比成人更複雜,各個年齡段都有自己的正常範圍,但是作為普通人我們不需要全懂,只要有針對性地看這幾個指標就能看出問題。

常用指標正常範圍

1、白細胞

嬰兒期白細胞數在10×10^9/L,8歲以後接近成人水平,也就是在4×10^9/L--10×10^9/L。

白細胞分類主要是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例的變化,出生時中性粒細胞約佔65%,淋巴細胞約佔30%,生後4-6天兩者比例約相等,至1-2歲時淋巴細胞佔60%,中性粒細胞佔35%,至4-6歲時兩者比例又相等,以後白細胞分類與成人相似,也就是有兩個相交點。

2、血紅蛋白(Hb)

出生10天內Hb>145g/L

1-3月齡Hb>90g/L

4-6月齡Hb>100g/L

6月齡-5歲Hb>110g/L

6-11歲Hb>115g/L

12-14歲Hb>120g/L

3、血小板

血小板計數一般比較恆定,正常範圍在100×10^9/L--300×10^9/L

常用指標臨床意義

1、白細胞

白細胞我們可以看成炎症指標,臨床上主要用來判斷病毒或細菌感染,其它少見的比如血液病等的變化我們不做討論。

如果白細胞升高,以中性粒細胞為主,結合臨床症狀,一般考慮細菌感染,當然有些病毒感染也會升高,比如EB病毒、乙腦病毒等。

白細胞正常或者白細胞升高以淋巴細胞為主,結合臨床症狀,一般考慮病毒感染為主。

白細胞降低結合臨床症狀一般考慮病毒感染或者嚴重細菌感染。

2、血紅蛋白

一般用作判斷貧血的指標,各個年齡段低於上述正常範圍的考慮貧血,具體哪種貧血需要結合血常規內其它指標或者其他實驗室檢查以及臨床症狀、病史綜合判斷。

血常規後面標註的正常範圍一般都是成人標準,臨床上經常碰到1-3月齡的寶媽寶爸拿著化驗單過來諮詢說是不是寶寶貧血嚴重,其實是被後面的正常範圍給誤導了,不適合該年齡段,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正常範圍下限本身就較低,我們叫生理性貧血,這個是自限性的,不用擔心。

3、血小板

血小板兒童最常見的就是血小板減少,血小板減少身上會出現瘀點瘀斑,我們叫做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一般是由於發病前1-3周有急性病毒感染史,或者免疫接種史,大部分可能沒有症狀或者突然發現皮膚黏膜出現針尖樣出血點,有的引起鼻出血或牙齦出血。出血嚴重的也會引起貧血。

這些指標都是血常規內比較常用的幾個指標,我們自己學會了也能看得懂,但是所有實驗室指標我們都需要結合病史和臨床症狀綜合判斷,比如細菌感染白細胞有高有低也有可能正常,完全正常的化驗單有經驗的醫生也可以看出蛛絲馬跡。這些指標我們需要懂個大概,但是不要自行決策用藥方案。

相關焦點

  • 看血常規像看天書?知道這幾個指標意味著什麼就夠了
    嗯,血常規的指標那麼多,有些是很專業,爸媽看不懂沒事,但是對於家長來說只要知道這幾個指標意味著什麼,就夠啦。哪些指標呢?有爸媽說,血常規報告拿到手,看著密密麻麻一片,頭都大了。嗯,血常規上面的指標看起來很多,其實也就3大類:白細胞相關指標紅細胞相關指標血小板相關指標這3大類啥意思?爸媽們說:字都認識,拼在一起就不知道是啥了。簡單說呢,寶寶生病最常見的感冒發燒,我們醫生和爸媽都最想知道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怎麼看?
  • 血常規報告怎麼看?這三項指標最關鍵!
    血常規報告怎麼看?這三項指標最關鍵!(圖片來源於網絡)3項最重要指標要知道,一個血常規報告裡共有二十幾條項目。對於醫生而言,每一條都要知道其意義,但對於普通檢查對象而言,只需要關注其中最重要的3項: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小板計數。這3項指標最直觀反映我們血液中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這3種主要成分的情況。
  • 血常規檢查不會看結果?只需要看懂這3類數據就足夠了!
    人的身體在發生變化時,血液也會有著相應的變化,所以通過做血常規檢查可以發現很多疾病的苗頭,這裡主要給大家講講你們最熟悉的這三類疾病:1、是否貧血血常規裡面有個指標跟貧血有關係——血紅蛋白,如果它的數值很低,那就說明有貧血的情況了。此外,在做很多治療時,醫生都會監測患者的貧血狀況,便於隨時調整方案。
  • 血常規中的3個指標,出現明顯異常,需進一步檢查,或有患癌風險
    相信很多朋友去醫院,都做過血常規這個項目,這是醫院最常用的一個檢查方式,醫生可以從大家檢查單中各種數據,看出來身體是哪邊可能有問題,癌症是比較難治癒的疾病,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在早期不容易被發現,那血常規能查出癌症嗎
  • 血常規怎麼看?緊盯3個指標,身體情況或能更加清楚
    到醫院進行檢查的時候大部分人會涉及到血常規檢查,通過血常規檢查能夠了解到血液中各項成分是否存在變化,對疾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懷疑身體出現健康問題時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另外,在血常規檢查之後還要了解各項指標變化的原因,讀懂這些血常規的報告單,否則身體出現了健康問題,指標變化也不明所以,可能通過檢查還無法了解自己的身體健康情況,因此要懂得掌握相關的常識,對一些基本的檢查項目要懂得看。那麼,哪些檢查項目需要讀懂呢?
  • 普通的血常規,能查出癌症嗎?專家:3個指標異常,需做詳細檢查
    3個指標異常,需做詳細檢查大家在做血常規時,主要是看血液中一些指標是否在合理的範圍內,通過這些指標,可以大致判斷出可能是身體的哪方面出現了問題,尤其是一些血液方面的腫瘤>,做血常規雖然不能直接確診,但是根據一些指標,也能看出自己身體是否異常。
  • 血常規結果怎麼看?主要有三個指標,手把手教你
    血常規結果怎麼看?在教大家看血常規的結果之前,先教大家怎麼看化驗單。下面是一張血常規的化驗單,有五列,大家關注第一列和第三列,第一列是項目名稱,我們來看第一列第一行,白細胞計數,然後看第三列,可以得出,白細胞計數的結果為6.9,然後跳到最後一列參考值,白細胞計數的正常值範圍為4-10,6.9在這個範圍內,所以,白細胞計數是正常的。
  • 普通的血常規能查出癌嗎?專家:3個指標明顯異常,需進一步檢查
    血常規相信很多人都做過,這是一項很常見又很重要的檢查。血常規主要是查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血紅蛋白的指標,這四樣指標若是出現異常,很有可能就代表著你患上了某些疾病。另外三個指標在臨床上被統稱為「血三系」,有著很重要的參考價值,一起來看看吧!
  • 血常規中這3個指標異常,趕緊找醫生,或是癌症到來的信號
    其實,在癌症患病初期身體就已經發出警惕信號。如果,能夠及時就診或許病情還能夠得到控制。一般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有驗血的經歷,其實,通過血常規檢查,我們也可以及時判斷癌症的初期苗頭。其實,通過做血常規檢查,根據檢查數據針對異常指標做進一步的檢查。一旦被確診就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治療。
  • 血常規白細胞高是白血病嗎?三個指標異常請進一步篩查
    血常規是血液檢查中最簡單的一個項目,但同時也是能反應人體許多問題的一個檢查,尤其對於是一些血液病,通過血常規檢查甚至可能早期發現端倪。那麼,血常規白細胞高是白血病嗎?血常規能不能查出白血病呢?
  • 注意:當血常規裡這幾項指標增高,可能是癌症的危險標誌
    醫生看了眼報告,告訴他三個月後再來複查,即便如此,小亮仍然心裡有個疙瘩。  血常規是體檢裡最常見的指標,基本只要來到醫院,醫生都會讓抽幾管血,它可以查血糖、血脂、貧血等,近幾年血常規裡加了很多腫瘤標誌物的檢查,很多人就好奇,這樣一項簡單的血常規可以發現癌症蹤跡嗎?  還別說,有些指標還真可以反映體內腫瘤的情況。
  • 血常規化驗單看不懂?不要擔心,讀懂8個數據,基本就明白了
    血常規是最基本的血液檢驗,血液是由有形細胞和血液組成的。血液中有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三種不同功能的細胞,通過觀察數量變化和形態分布來判斷疾病。但很多人拿到血常規化驗單時,不知道該如何看,不妨多了解一下,在文章中找出答案。
  • 【科普】科普 | 體檢報告看不懂?教你看懂30個常見指標!
    體檢報告你不看體檢報告的原因,是怕查出病還是因為根本看不懂?3.注意保暖。11幽門螺旋桿菌抗體幽門螺桿菌病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幽門螺旋桿菌抗體陽性說明你曾經或者正在感染這種細菌。陽性並不能確定是否正在感染,如需確診,最好進行C14或C13呼氣試驗。
  • 十幾塊錢的血常規能查出什麼病?這幾項指標升高,可能是大病信號
    很多人有這樣的經歷,每次去醫院,醫生往往會讓患者先去化驗血常規。一張小小的化驗單,真的可以診斷疾病嗎?這是很多人的疑問。 先說一個真實的病例吧,曾經一名35歲的女子因為食欲不振,頭暈乏力,去醫院體檢。醫生先給開了一個血常規檢查,報告出來後,白細胞非常高。
  • 體檢報告看不懂?這5項指標異常需警惕,或許是時候做3這件事了
    最近這幾年,腦梗和心梗發病率逐年升高且趨於年輕化,甚至年紀輕輕的人,因為心源性猝死而丟失寶貴生命,因此需定期去醫院做體檢,能及時發現疾病苗頭。需警惕體檢報告中哪幾項指標異常?通常測空腹血糖,若空腹血糖超過7毫摩爾,需進一步做複查明確血糖是否有問題。以上幾個指標異常怎麼辦?1、明確診斷檢查報告上顯示以上幾種指標存在異常,需去心內科專科醫生處就診,進一步做檢查,明確診斷且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 孩子生病一定要做血常規嗎?3步帶你讀懂報告單
    血常規檢查是輔助對病原體性質的檢查,臨床上對準確判斷孩子病情有一定幫助,但並不是孩子生病就必須做的檢查。面診時,望聞問切能解決確診的,也就不需要過於依賴化驗科。不過有時候醫生面診時,只給孩子開幾種藥,叮囑幾句注意事項,有的家長還有些不放心呢。感冒發燒必須要做血常規檢查嗎?什麼情況下才需要檢查血常規?血常規報告單太複雜看不懂?需要重點關注哪些項目?
  • 腎功能檢查報告中,這3個指標很關鍵,若有異常,警惕腎臟問題
    當腎臟受到50%的損害時會引發多種症狀,做檢查時各種指標會發生異常。需定期做腎功能檢查,如尿檢、生化、B超和血常規能評估病情的嚴重性,了解腎功能損傷情況。腎功能檢查中主要看哪些指標?尿素氮和尿酸指標有廣泛性,即使沒有腎臟疾病,這兩個指標也會發生變化,因此也不能作為判斷腎病早期的指標,不過能代表中後期腎臟排毒功能。胱抑素C是較敏感的指標,跟血肌酐差不多,能反映腎小球濾過率內源性指標。當以上指標出現異常時,提示腎病已發展到4~5期。此階段患者應注重於排毒治療,及時減輕腎臟代謝負擔,防止發展成尿毒症。
  • 血常規也能發現腫瘤!蛛絲馬跡藏在這些指標裡
    這對於大部分醫生來說是一個挑戰,因為許多腫瘤在早期階段並沒有異常表現,即使是腫瘤標記物檢查也難以發現。但是,有經驗的血液科醫生,可以從最簡單的血常規中發現血液系統腫瘤的蛛絲馬跡。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浙大二院血液內科主任醫師梁贇為大家解讀血常規的各項指標。
  • 孩子發燒,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是否有必要檢查?
    那到底這一針需不需要扎?有什麼意義?出來的報告單該怎麼看?今天的科普小講堂裡,將給您提供答案!01C反應蛋白(CRP)是什麼?與超敏反應蛋白有區別嗎?C反應蛋白是一種感染標誌物,當體內急性炎症、較嚴重的細菌感染或組織損傷時,C反應蛋白會在數小時內出現並持續升高。
  • 去超市買醬油,別只看價格,要看這三個指標,買的醬油才物有所值
    本期導讀:去超市買醬油,別只看價格,要看這三個指標,買的醬油才物有所值醬油是我們家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不管是拌菜,炒菜,燒菜,燻醬菜餚都會用得到,醬油一般有老抽和生抽兩種:老抽較鹹,用於提色,生抽較淡,用於提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