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錯怪馬鈴薯!3種吃法不怕胖 運動後必吃馬鈴薯煎餅

2021-02-16 鴿子中醫

別再錯怪馬鈴薯啦!薯條、薯餅、洋芋片、焗烤馬鈴薯⋯⋯這些聽起來好像熱量很高的食物,其實罪惡的根源在於它們的烹調方式和配料,而不是馬鈴薯本人好嗎?!只要烹煮得當,馬鈴薯的抗性澱粉並不會讓人誇張地發胖,提供以下3種烹調方式給大家作參考:

方法1 微波煮熟

將馬鈴薯放進微波容器裡,每次加熱30秒至1分鐘為單位,加熱至筷子可以穿透為止,微波時間長短因微波爐功率與馬鈴薯重量而異,以1000W的微波爐為例,加熱時間參考如下:

100克以內:2到3分鐘

150到200克:4到5分鐘

200到250克:5到6分鐘

方法2、3 整顆帶皮水煮、切塊蒸熟

無論是整顆馬鈴薯帶皮水煮,或是切塊後用蒸的,烹調原則都一樣,加熱至筷子可以穿透為止,差別在於如果想要保持整顆完整的馬鈴薯,用水煮方式會比鍋蒸快,切塊馬鈴薯則較適合用鍋蒸,以免水煮過程中,部分馬鈴薯被化入水裡;切塊之後記得衝洗掉表面的澱粉質,以免蒸出黑黑醜醜的馬鈴薯。

吃不完可冷凍保存1個月

馬鈴薯也可以比照米飯、面的儲存方式,將蒸、煮好的馬鈴薯依照自我需求量分裝至密封盒內,蓋上蓋子,需留透氣孔讓水蒸氣排出,快速降溫之後將3天內會吃完的份數放冷藏,其餘可放冷凍保存1個月。

馬鈴薯富含維生素C、鉀以及膳食纖維,都是運動族群特別需要的營養素,且可以根據烹調方式獲得不同的GI值(放冷吃低GI、燉煮食用高GI)。冷凍過後的馬鈴薯,在解凍過後會出水,口感不佳,不適合直接食用,但可將水分擠幹後用於鮮蝦馬鈴薯煎餅,或是搭配蔬菜做成沙拉。

運動後吃鮮蝦馬鈴薯煎餅

材料:蝦仁100克、白胡椒粉1/8茶匙、鹽1/8茶匙、雞蛋1顆、大蒜(磨成泥或切細碎)5克、馬鈴薯150克、洋蔥(切絲)10克、紅蘿蔔(切絲)10克、青蔥(切段)20克、麻油或食用油1湯匙

醬汁材料:白糖1茶匙、醬油1湯匙、米酒或開水1湯匙、辣醬1湯匙、大蒜(磨成泥或切細碎)5克

準備工作:

1. 馬鈴薯蒸煮至熟備用。

2. 蝦仁、白胡椒、鹽,一起抓醃製備用。

3. 準備大蒜、洋蔥、紅蘿蔔、青蔥等蔬菜。

4. 萬用醬:將所有內容物混和均勻後試吃味道,依照個人喜好斟酌調整。

作法:

1. 將雞蛋打散後,加入蒜泥、白胡椒、鹽,攪拌均勻。

2 放入馬鈴薯搗碎拌勻,接著加入其他蔬菜配料混合均勻。

3 以小火熱鍋,倒入麻油或食用油,倒入作法2的混合料平鋪開來,接著放入蝦仁,煎至蝦仁周圍開始泛紅變色,翻面再煎1分鐘即完成;搭配萬用醬一起享用。

這道菜是韓式海鮮煎餅的簡化版料理,使用冷凍常備的馬鈴薯直接加入雞蛋混拌均勻取代麵麵糊,再加入其他餡料做成煎餅,方便快速,營養價值也更加提升。須注意的是,麵粉是加工製品,煮熟後是偏高GI的食物,建議在運動後再食用!

相關焦點

  • 水煮馬鈴薯高逼格吃法,今天介紹2種吃法,製作簡單顏值又高
    大家好我是食聞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馬鈴薯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平時我們都是吃酸辣馬鈴薯,炸薯條什麼的,特別是去什麼肯德基、麥當勞經常吃薯條,但是食聞覺得吃薯條不是很好,馬鈴薯的吃法有很多,有油炸的有煎的有水煮的,你想怎麼吃就怎麼吃,其實呢水煮的馬鈴薯才更加有營養呢。
  • 【烹飪達人】最近很流行馬鈴薯主食化,教你做馬鈴薯煎餅!
    馬鈴薯味甘性平,營養素全面,不愧為營養大王,且脂肪含量極低,實為餐桌首選。
  • 小馬哥起司馬鈴薯變身記
    馬鈴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土豆,不僅是日常生活中人們的必備家常食材,更是吃貨們喜愛的零食,各種薯片、薯條,凡是馬鈴薯類的零食,都是零食中的寵兒。小馬哥起司馬鈴薯,是一種馬鈴薯的新吃法,可以與培根、玉米、雞蛋、黃瓜、鳳梨等作多種食材搭配,食材豐富口感多層次,入口香濃綿密,是很多妹子非常喜愛的風味小吃!
  • 中國人沒種過的馬鈴薯,王思聰也沒吃過的馬鈴薯片!
    中國是世界上種植馬鈴薯最大的國家,15年在國家層面已提升為四大主糧之一,然而創造馬鈴薯傳奇的故事跟中國沒半毛錢關係!但是有一件事驚呆吃瓜群眾!首先我們看看這些關於馬鈴薯的傳奇吧:1、世界最貴的洋芋片看看這張圖片,很多人以為是黃金葉!
  • 冬日暖心食譜,3種美味又簡單的馬鈴薯吃法
    秋天仿佛才來沒多久,轉眼已是冬天。
  • 橄欖食材 冬日暖心食譜,3種美味又簡單的馬鈴薯吃法
    食材美國馬鈴薯泥粉        100克茄子                          100克洋蔥                            五彩咖喱美國薯星  3  、鍋內加水,放入咖喱塊燒化後,把炸好的美國薯星、時蔬和彩椒倒入咖喱內,燒煮至收幹水分即可愛上馬鈴薯
  • 能吃也能治病!盤點馬鈴薯的營養價值
    馬鈴薯由於營養豐富,產量高,在世界上與小麥、水稻、玉米、燕麥並列為五大糧食作物,成為一些國家的主食,被譽為「第三麵包」。能吃也能治病!馬鈴薯的吃法多種多樣,可用來做麵包、饅頭,或者蒸、煮、烤、燜、烙等皆可。製成糕點,馬鈴薯沙餡則更別有風味。
  • Susan健康管理:土豆(馬鈴薯)——營養價值與吃法
    與蔬果混合吃(如櫻桃,胡蘿蔔等),可改善貧血所引起的暈眩、肢體無力、手足冰冷。古希臘醫學家希波格拉底等記載,馬鈴薯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消炎作用。含阿託品(Atropine)可對抗痙孿和鎮靜作用,使生活緊張所造成胃腸分泌減少,得以緩解而復原。在日本用碳化的馬鈴薯(煮熟後再烤焦製成碳粉)來治療胃出血及止血。
  • 土肥圓的馬鈴薯,原來還是減肥的能手!
    能!正確地吃,是不錯的主食選擇。有趣的是,在測試的38種食物當中飽足係數最高的食物是土豆(沒有繼續考證這裡土豆的做法,有空補上),高達323%。也就是說,同樣是吃飽,吃白麵包的話所攝入的熱量是土豆的3.23倍!
  • 馬鈴薯 - 馬鈴薯-光明日報-光明網
    當地的印第安人就把這種植物的地下莖塊收穫後,清洗、曬乾,製成越冬的主要食物,當作一種糧食,叫它「巴巴司」。這就是馬鈴薯的最早名字。印第安人對它很崇拜,他們認為馬鈴薯是有靈魂的,尊稱馬鈴薯為「豐收之神」,如果哪年收成不好,他們就會認為是觸犯了「馬鈴薯神」,於是塑造出想像中的「巴巴司」神,加以頂禮膜拜,其「圖騰」就是人和馬鈴薯的糅合物,為陶製品。
  • 馬鈴薯的營養價值-馬鈴薯的種植技術
    每人天吃0.25公斤的新鮮馬鈴薯,就能產生100多千卡的熱量,而且食用後有很好的飽腹感,所以馬鈴薯十分耐餓,加上馬鈴薯沒有異常味道,所以完全可作為主食。馬鈴薯的營養價值-馬鈴薯的種植技術馬鈴薯的營養價值馬鈴薯是茄科茄屬的植物,為多年生草本,但作一年生或一年兩季栽培。其塊莖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糧食、蔬菜兼用作物。
  • 馬鈴薯
    ⑸晾種、選種。秋季收穫後將薯塊堆放在地上,覆一薄層秸稈(草)進行晾種,待天冷時入窖。春播前6~7天在室內晾種,結合切種進行挑選,除去病薯。蟲害不但是影響馬鈴薯產量和品質的主要因素,而且許多害蟲還是許多病毒的傳播者。在雲南冬季馬鈴薯生產中常見的蟲害主要有斑潛蠅、蚜蟲、地老虎、蠐螬、馬鈴薯瓢蟲、螻蛄等。3~4月是斑潛蠅危害的高峰期。
  • 你知道未成熟的馬鈴薯不能吃嗎?
    馬鈴薯可作為蔬菜製作佳餚,亦可作為主糧。而且馬鈴薯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種,口味多變,烹調方式的不同味道也會有所差異,這樣既豐富了人們的飲食,也增加了營養物質的攝入。那麼馬鈴薯具體有哪些營養價值和食用功效呢?下面就一一盤點一下。  馬鈴薯也是所有糧食作物中維生素含量最全的,其含量相當於胡蘿蔔的2倍、大白菜的3倍、番茄的4倍,B族維生素更是蘋果的4倍。
  • 食譜:3道用隔夜飯、義大利麵和馬鈴薯做出來的美食,太有創意了
    家裡總是會有多出來的白飯、義大利麵,還是馬鈴薯嗎?冰箱裡的這一盒隔夜飯要怎麼處理呢?丟掉實在太可惜!這裡,我們將介紹3種如何處理剩餘的白飯、義大利麵和馬鈴薯的辦法。義大利麵瑪芬、馬鈴薯煎餅和起司飯糰食譜等著你!
  • 還馬鈴薯一個清白!吃對竟能激瘦50公斤,原來方法超簡單
    炸薯條、炸薯餅、洋芋片、焗烤馬鈴薯,馬鈴薯變化出的美食實在讓人無法招架!但,每一道都讓努力瘦身的你敬而遠之,馬鈴薯也因此被和肥胖畫上等號,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大家都冤枉它了,馬鈴薯非但不是所謂吃了就會發胖的食物,還有人靠著它成功瘦身呢!
  • 種馬鈴薯省時省力好方法——稻田免耕種植馬鈴薯,必看!
    近年來,為了節省成本,提高馬鈴薯種植質量與效率,我國大力推行稻田免耕種植馬鈴薯技術,稻田免耕種植馬鈴薯採用的是先擺薯種,然後覆蓋稻草的方式來種植馬鈴薯,改變了傳統的挖穴埋種的種植方式,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保護環境,改良土壤,而且產量也比較高,馬鈴薯免耕種植技術是增加我國農民收入的一項重要技術。
  • 對症飲料:高麗菜生汁、蓮藕生汁、馬鈴薯生汁
    材料︰高麗菜1/3個作法︰1. 高麗菜將外層剝除後,逐片剝下浸泡環保酵素15分鐘免農藥殘留。2. 瀝乾水分後,用分離式榨汁機榨出原汁後,應立即飲用。2.留皮切塊,用分離式榨汁機榨出原汁(圖2),沈澱3~5鍾。3.殿底的白色澱粉留置不吃,只喝汁與泡沫。購買馬鈴薯時要避免青皮與長芽者,否則有中毒之虞。白色澱粉可在做餐時用作勾芡材料,不浪費。營養與療效: 馬鈴薯生汁對胃腸發炎、潰瘍非常有效,而對肝病、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亦有顯著療效。
  • 地瓜、馬鈴薯、蒜頭,發芽後還能吃嗎?
    究竟這些長芽的食物還能不能吃呢? 地瓜發芽,可以吃地瓜屬於旋花科植物,跟馬鈴薯不一樣,馬鈴薯(茄科)發芽後會產生酶,無法再食用,地瓜發芽後不會產生酶,只是會影響口感,建議不要放太久。馬鈴薯為茄科食物,生長過程中會產生茄礆,又稱為龍葵礆或龍葵素。茄礆是種天然毒素,可幫助植物對抗病蟲害,但卻可能導致急性中毒。
  • 神一般的食材,美國馬鈴薯
    我的是一碗基本不能吃的蛋炒飯。模仿下廚,亂炒一氣。味道自然可怕,米飯泡在油裡,雞蛋焦了還很鹹。但不妨礙自覺是個料理天才,畢竟都熟了。一個人的餐桌,馬鈴薯是神一般的食材。煎烤煮燜,燉湯下菜都能行。關於馬鈴薯的料理有很多,尤其是熱衷馬鈴薯的英國,再小的超市都有十幾種馬鈴薯販售。但美國人的馬鈴薯料理更好操作,直接發明冷凍薯條,成了家庭儲備口糧。
  • 幸福的生活從種好馬鈴薯開始
    在昭通市綜合試驗站技術人員的指導下,2019年在馬樹鎮試種夏季馬鈴薯75畝,經過市農科院專家測產,一個地塊的畝產量是2.8噸,另一個地塊的畝產量是3.1噸,效果較好。2019年試種成功後,今年種植面積擴大到了550畝,其中,溼峰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23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