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額補貼並非百試百靈,嘀嗒出行為計程車行業提供救命良方

2020-12-23 恩施新聞網

計程車市場波瀾頻起。

12月8日,「T3出行 優行出租」在南通投入運營,這是T3出行「超級計程車」巡網一體化解決方案在全國的首次落地。

T3出行入局計程車市場背後,高德在11月26日宣布啟動「好的出租」計劃,9月1日滴滴重啟了雪藏已久的「快的」計程車業務。更早之前,嘀嗒出行、美團、曹操專車已進入計程車領域。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F&S)報告,目前嘀嗒出行在計程車網約市場排名第二,同時也是計程車揚招數位化業務的開創者和領先平臺。

不管是具有整車企業背景的T3出行,還是帶有網際網路基因的滴滴和高德,巨頭的蜂擁而至似乎讓計程車這個傳統的出行市場,再次迎來「黎明」。

然而,一個已經存在了幾十年的出行市場,一時間成為巨頭爭奪的新焦點,這樣的現象不由得引人深思:網約化是計程車的救命良方嗎?如果是,網約車存在多年,揚招訂單為何依然佔據著計程車總成交額的90%以上。如果不是,計程車行業的出路到底在哪?

玩家悉數登場

計程車不是個賺錢的項目,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

曾經網約車大戰時,出行平臺提升運力的第一個做法就是,通過大規模資本投入拉攏計程車司機,在高補貼、免抽成的刺激下,不少計程車司機以個人身份註冊網約車平臺,跑起了網約車。但隨著平臺的壯大,運力越來越充足,不賺錢的計程車慢慢被邊緣化。

時隔五年後,網際網路平臺卷土重啟計程車業務,再次使出了高額補貼這招。的確,高補貼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帶來大量訂單,但補貼過後,司機卻不得不面對訂單數的回落和收入的減少。

當年,網約計程車在補貼大戰結束後公布過一組數據。在某平臺補貼最高時,訂單量峰值曾達到530萬單,而停止補貼後,平均每天的訂單量回落到300萬單左右。也有平臺聲稱,補貼期間日單數甚至超過了600萬單,補貼結束後訂單數下降了六成。

「我每天上班不到7公裡的路程,快車需要20塊錢左右,自從計程車有補貼之後,我就換計程車了,如果沒有補貼我可能不會打計程車。」一位用戶表示。

可見,單純靠補貼和引流這樣的傳統手段,能否真正幫助計程車行業走出困境,還不得而知。

從新晉玩家所採取的策略來看,補貼和引流依然是主要手段,針對行業的效率提升也有所涉足。包括,通過信息化、市場化手段幫助提升線上叫車率,降低空駛率,從而增加計程車司機收入,以及針對計程車企業的定製信息化、管理智慧化系統,以及針對整個行業的巡遊車網約化系統,揚招數位化系統等。

一言以蔽之,目前的平臺,現階段的重心, 都是在通過巡遊車網約化,來實現網巡融合,為計程車司機帶去更多訂單。而早在2018年,嘀嗒出行就將目光投向了巡遊車網約化,並在2019年年中升級為「三化工程」,即「網約化」,「數字智能化」和「線上線下一體化」,以更全面地賦能巡遊計程車。

出行領域主要玩家的悉數到場,意味著計程車數位化有巨大空間和想像力,也從側面反映出,這個行業還存在著太多的痛點,才給了新玩家們進場的機會和空隙。但是,怎樣的數位化戰略,才能真正幫助計程車行業走出困境呢?或許並非為司機帶來更多訂單這麼簡單。

「我為什麼要選擇計程車?」

下過兩場雪的北京,最低氣溫已經接近零下10℃。這樣的溫度,對常年生活在廣州的許飛(化名)來說格外刺骨。

顧不上冷,許飛一下飛機就直奔機場計程車打車點,排隊10多分鐘後,終於坐上了車。「這是我第一次來北京,想著還是坐計程車能更方便一點。」讓許飛沒有想到的是,這次的打車經歷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上車,司機就問我去哪,我快速地報上了要去的地點,結果司機卻說他沒有聽過這個地方,讓我自己導航開外音。」許飛回憶,下車時,司機將車停在馬路中間,後面的車不斷鳴笛,司機就不停地催促他趕緊付款。

和網約車相比,計程車的服務評價、司乘信息以及行駛軌跡都缺乏記錄,而且即使在同一座城市、不同的計程車公司,數據之間往往還立著一道厚厚的「牆」,不利於提供高效率的城市出行服務。

「同樣是打車,現在的選擇很多。」許飛說。

即使線上促成的訂單量再大,用戶服務體驗得不到解決,還是有可能將更多的用戶推向網約車。因為,選擇打一輛計程車還是網約車,最終的決定權始終在用戶手裡。

不可否認,網約車的衝擊確實是造成目前計程車行業困境的因素之一,但絕不是核心的根本原因,核心根本原因是計程車巡遊模式上的不足和缺陷。基於計程車的揚招模式本身,既缺乏衡量司機服務質量優劣的有效手段,又缺乏優勝劣汰的機制以保障提供優質服務水平的一致性。

相比網約化,揚招打車的服務、體驗和效率的落後,其實是當前巡遊車行業更加主要的矛盾。因為目前,揚招打車依然佔據計程車整體日單量的90%以上。

為了改善揚招用戶體驗問題,嘀嗒出行首創推出了「智慧碼」,可以在揚招打車時,對司機的服務進行評價。據了解,嘀嗒出行聯合西安出租汽車行業,針對傳統揚招用戶推出了「揚招打車助手」、「計程車智慧碼」,在用戶揚招打車之前就可看到附近的空車信息並一鍵呼叫,揚招上車後,掃碼便能了解所乘坐的計程車車輛和司機信息,同時可以評價訂單、在線支付、獲取電子發票、分享行程等。

公開數據顯示,僅在西安,計程車智慧碼的服務數據單日最高已達19萬條,這是線上訂單一天獲得的服務數據的好幾倍。截至2020年6月30日,智慧碼已累積約2400萬條服務數據,乘客可以對揚招打車的服務體驗在線打分和評價,也可以享受行程分享、失物招領、一鍵安全報警等服務。運行一年,西安市計程車用戶滿意度從97.2%提升到了99.5%。

變革,走向何方?

當小而散的計程車公司統一接入產業網際網路,即使運營模式已實現了線上與線下一體化,但市場主體仍是分散的。

「僅一個城市就有幾十家計程車公司,還有個體司機,彼此還是競爭對手,想要形成一個整合的力量太難了。但如果整個行業形不成整合的力量,最終受害的還是計程車行業。」有業內人士認為。

大象轉身總是很難。交通運輸部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共有巡遊出租汽車139萬輛,日客運量近1億人次。面對如此大的體量,如何同時滿足司機、計程車公司、乘客、政府等不同的需求,考驗著各方的智慧。

一位出行市場投資人認為:「計程車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出行市場,單靠補貼提高訂單量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必須從服務、體驗和效率這些環節入手,從更深的層面去推動變革。出行平臺作為用戶、司機等各方參與者的連接者,應該發揮主體作用。」

當前,縱觀目前入局計程車市場的出行平臺,大多是聚合型平臺。例如,打開APP輸入起終點後會發現「打車」一欄出現很多種出行方式供用戶選擇。然而,在聚合模式下,計程車作為運力選擇之一,提供給用戶時,或者平臺給計程車乘客提供計程車補貼時,看似讓計程車司機得到了更多用戶,但如果計程車司機的用戶體驗差,服務不足等痛點得不到徹底解決,用戶最後依然會流失。

目前來看,現有計程車業務的平臺中,僅有嘀嗒出行從一開始就公開承諾了永遠不做快車專車。

時至今日,嘀嗒計程車業務已進入86個城市,並與其中21個城市達成戰略合作。根據嘀嗒出行9月1日公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8月,嘀嗒出行累計註冊計程車司機數量超過190萬,累計認證通過計程車司機數量超80萬,橙星計程車司機數近14萬。接下來,嘀嗒出行將會把「西安模式」複製至瀋陽、徐州、南京等其他城市。

「數位化升級已是國家對計程車行業的整體戰略之一。通過科技賦能和模式創新賦能巡遊車,必須兼顧司機、乘客、主管部門等各方,還要提升計程車行業管理更加高效化和精細化,政府監管更加精準化和定量化。」上述業內人士認為。

對此,嘀嗒出行早已有了清晰的戰略規劃。從移動網際網路新技術、大數據和新模式,揚招模式升級、揚招與網招融合兩大角度入手,對傳統巡遊計程車的服務體驗,運營效率,管理效率,監管水平進行革命性和系統性創新,以實現讓用戶更舒心,讓司機更開心,讓計程車公司更省心,讓政府更放心,最終實現揚招網約的雙向增量發展。

在嘀嗒出行看來,出行平臺通過為計程車行業帶去更多的用戶和訂單,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司機提升收入,改善職業生存狀態,但從長遠來看,更重要的是幫助巡遊車從業者打破傳統慣性思維,樹立開放的,擁抱市場和競爭的思維和勇氣,同時,努力變革揚招模式的天然短板,方能助力巡遊車行業夯實自身競爭力,在激烈競爭中實現可持續長遠發展。

與網約車市場不同,計程車行業發展體系早已趨於固化,正因如此才有巨大的待挖掘空間。但想要讓計程車行業跟上網際網路的發展節奏,不僅需要各方投入更多耐心和精力,更需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精神。

相關焦點

  • 爭奪計程車,黎明背後:如何「授人以漁」?
    然而,一個已經存在了幾十年的出行市場,一時間成為巨頭爭奪的新焦點,這樣的現象不由得引人深思:網約化是計程車的救命良方嗎?如果是,網約車存在多年,揚招訂單為何依然佔據著計程車總成交額的90%以上。時隔五年後,網際網路平臺卷土重啟計程車業務,再次使出了高額補貼這招。的確,高補貼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帶來大量訂單,但補貼過後,司機卻不得不面對訂單數的回落和收入的減少。當年,網約計程車在補貼大戰結束後公布過一組數據。在某平臺補貼最高時,訂單量峰值曾達到530萬單,而停止補貼後,平均每天的訂單量回落到300萬單左右。
  • 爭奪計程車市場,黎明背後:如何「授人以漁」?
    然而,一個已經存在了幾十年的出行市場,一時間成為巨頭爭奪的新焦點,這樣的現象不由得引人深思:網約化是計程車的救命良方嗎?如果是,網約車存在多年,揚招訂單為何依然佔據著計程車總成交額的90%以上。時隔五年後,網際網路平臺卷土重啟計程車業務,再次使出了高額補貼這招。的確,高補貼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帶來大量訂單,但補貼過後,司機卻不得不面對訂單數的回落和收入的減少。當年,網約計程車在補貼大戰結束後公布過一組數據。在某平臺補貼最高時,訂單量峰值曾達到530萬單,而停止補貼後,平均每天的訂單量回落到300萬單左右。
  • 嘀嗒出行致力於計程車數位化發展
    隨著網約車的發展蒸蒸日上,傳統計程車市場受到了衝擊。在當時任誰也沒能料想到新興的順風車模式能夠趕超傳統計程車模式。就在網約車市場蓬勃發展的2014年,嘀嗒出行重裝上陣。在揚召的傳統計程車市場中,嘀嗒出行先人一步,始終致力於將傳統計程車揚召市場的數位化,網約化轉型。
  • 嘀嗒出行以「計程車智慧碼」助力打破傳統計程車桎梏
    網約車的出現不僅打破了現代人們出行的傳統觀念,同時對計程車行業也有著很大的衝擊,隨著人們對於網約車的接納與認可,計程車行業存在感越來越低,慢慢讓人有一種感覺,計程車行業是不是會被網約車平臺給代替,畢竟以現在的情況來看,計程車行業已經是一個落 後的行業,甚至有一些計程車司機心態都隨之改變
  • 共享出行迎新熱潮 嘀嗒出行數位化助力計程車發展
    有業內人士認為,解決擁堵問題不僅僅要提倡公共運輸,還應該推廣共享出行,如計程車、順風車等。更有業內人士提出,如果合理運用數位化助力計程車這個傳統行業的話,將計程車空置率充分合理運用起來也能分擔城市擁堵問題。在業內人士看來,共享出行將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其未來能帶來的收益也將很可觀。在滴滴、嘀嗒等出行平臺出現後,包括首汽等各路車企大佬也爭相湧入共享出行這一賽道。
  • 嘀嗒順風車業務被約談,共享出行第一股未來何期
    嘀嗒表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其在全國366個城市提供順風車平臺,為約3670萬名順風車乘客提供服務。收入方面,嘀嗒主要通過向平臺上提供順風車搭乘的私家車主收取服務費產生收入。在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嘀嗒的順風車平均服務費率分別為3.7%、4.1%、6.3%、8.3%。
  • 嘀嗒出行推計程車電子發票 後續有望實現ETC及多行程費用的合併開具
    嘀嗒計程車電子發票首先在西安落地,目前,西安全量公戶計程車均已上線電子發票服務。據了解,此次嘀嗒出行推出的電子發票是全國第一家和行程數據實時綁定,與計價器金額打通,完全合規的電子發票。對計程車司機而言,電子發票簡化了他們的工作流程,提升了出車效率;而對計程車行業而言,電子發票不僅可以解決一票多報、虛報虛抵、真假難驗等難題,也可減輕日常運營成本,還有助於智能稅務管理。值得一提的是,嘀嗒計程車電子發票後續還將引入ETC金額,將高速費,過橋費等費用自動計入電子發票中。
  • 滴滴順風車消失435天,嘀嗒出行實現逆風翻盤,如今搶先赴港IPO-新聞...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19年順風車搭乘次數計算,嘀嗒出行為中國最大的順風平臺,佔據66.5%的市場份額;按2019年已完成計程車訂單計,中國計程車市場中前五大在線平臺合計市場份額為3.07%,其中嘀嗒出行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0.55%。
  • 嘀嗒出行百元現金免費領「歲末迎鑫搶百元現金」元旦福利活動開啟
    2020年即將過去,2021年即將到來,嘀嗒出行為了讓用戶歡歡喜喜迎新年,在新的一年裡快樂如意,12月21開始上線了「歲末迎鑫,搶百元現金」的元旦主題福利活動。在福利活動期間,用戶可以每天都與朋友一起參與拼手氣紅包的百元現金活動,還可以參與每日領打車金,同時也可以藉助嘀嗒出行平臺,為親朋好友送去暖意濃濃的新年祝福。
  • 開闢揚招業務數位化,嘀嗒出行獲「2020中國科技出行未來領袖物TOP...
    嘀嗒出行能獲此獎項,和嘀嗒出行主營業務——計程車、順風車是分不開的。順風車是嘀嗒出行的主營業務,並且已經發展六年的時間了,截止2019年,佔據順風車市場66.5%的市場份額,是順風車行業當之無愧的領軍者。
  • 嘀嗒出行元旦歲末迎鑫:百元優惠券天天分 新用戶半價打順風車
    為了讓廣大用戶元氣滿滿地辭舊迎新,在新的一年裡順心順意,嘀嗒出行於今正式日上線了「歲末迎鑫,搶百元現金」的元旦主題福利活動。活動期間,用戶不僅可以參與每日領券、拼手氣紅包和得百元現金的活動,還可通過嘀嗒平臺,為親朋好友送去暖意濃濃的新年祝福。
  • 嘀嗒背水一戰
    9月1日,滴滴宣布旗下計程車業務即日起升級為「快的新出租」。同時快的新出租將投入1億元專項補貼,向乘客發放計程車打車券。一個多月後,作為滴滴在計程車、順風車業務上的競爭對手,嘀嗒出行被曝已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並有望奪得「中國共享出行第一股」的榮譽。針鋒相對,火藥味十足。
  • 嘀嗒計程車亮相2020中國道路運輸年會:揚招網約雙向增量發展
    「三化工程」八大場景 推動計程車網招和揚招雙向共同增量發展那麼,「深化出租汽車改革,推動新舊業態融合發展,堅持傳統服務方式和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如何在實踐中落實呢?以嘀嗒出行為代表的移動出行平臺,從行業痛點出發,開展了一系列創新實踐。
  • 提升效率、緩解道路壓力,嘀嗒順風車詮釋共享經濟本質
    然而近五年來,計程車行業的變革非常小,司機們對約車軟體的積極性甚至遠遠低於打車補貼大戰時。「現在打車軟體上,計程車的訂單太少了,我們只能靠路邊打車的單。」一位來自北京的計程車司機向筆者表示。從上面兩個市場來看,天然定位在存量市場的嘀嗒 ,還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
  • 為老年人便捷出行打通綠色通道 嘀嗒出行「三個一鍵」提升老年人...
    在醫院等老年人出行集中的場所推動設置出租汽車停靠點、臨時候車點以及臨時叫車點。在一些地方設置人工按鍵,一鍵可以直接叫車,為老年人提供方便。指導鼓勵網約車平臺,優化約車軟體,增強方便老年人使用的一鍵叫車功能,降低操作難度,讓老年人能用、會用、敢用、想用。」
  • 嘀嗒搶跑滴滴,能否一路「順風」
    和財大氣粗的滴滴相比,嘀嗒招股書對未來的想像力,實在不太豐滿:將繼續發力主營業務,鞏固順風車行業的市場領導地位以及推動計程車行業的數位化轉型。那麼嘀嗒為何選在此時上市?很可能是想在營收和市場份額都還不錯的情況下「趁熱打鐵」,以免夜長夢多。
  • 嘀嗒出行存量運力發揮更大運輸效能,終獲用戶口碑與認可
    近期,億歐汽車EqualOcean Auto「GTM2020全球科技出行峰會-上海論壇(暨全球科技出行產業系列榜單發布)」在上海成功召開。嘀嗒出行榮獲「2020中國科技出行未來領袖物TOP10」。這個獎項對於嘀嗒出行來說,代表著嘀嗒出行這六年間做的努力終於獲得成功,並被社會與行業認可。
  • 從嘀嗒出行上市看「真假順風車」
    一、上市的「順風車」一個月前國慶假期剛過,多家媒體報導,專注順風車與計程車業務的嘀嗒出行(嘀嗒)於10月8日正式申請港股IPO,力爭成為中國共享出行第一股。據公開資料,嘀嗒出行成立於2014年,前身為專注私人小客車合乘、車主和乘客順路搭乘的嘀嗒拼車。2018年品牌升級為嘀嗒出行,一個兼具計程車、順風車的移動出行平臺。
  • 四輪戰事又起,計程車重回C位
    時代在變,但計程車行業的發展似乎始終「慢了半拍」,總在被「推」著跑。實際上,其並非不想「求變」,而是無奈已被各方勢力所裹挾。如今,出行市場戰局初具雛形,各家企業終於重新將目光聚焦於計程車這一存量市場。今年下半年以來,滴滴宣布升級旗下計程車業務為「快的新出租」,T3上線計程車業務,高德啟動「好的出租」計劃,曹操出行也表示要加大力度盤活計程車閒置資源,一直專注於計程車市場的嘀嗒出行更是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過往,「網約車」瓜分走了出行市場的大部分流量。而計程車這座「金礦」,卻一直在被忽視。
  • 嘀嗒安全之憂:猥褻女乘客案頻發 中介稱不符合資質也能成為司機
    從營收上看,2018年、2019年以及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嘀嗒出行的營收分別為1.18億元、5.81億元以及3.11億元。同期,嘀嗒出行淨虧損為16.77億元、7.56億元及7.22億元。據了解,嘀嗒出行主要是通過"信息服務費"等方式形成收入,本身並不擁有車輛,也無須向順風車車主和計程車司機持續支付大規模激勵和補貼,從而使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