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特斯拉首席設計師Franz:沒有所謂設計理念來限制我們的設計

2020-12-11 中新汽車

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領軍者,特斯拉先後推出了ModelS、ModelX、Model3、ModelY以及Cybertruck、Semi等車型,每一款車型都具備顛覆行業的潛質,而每一款成功產品背後都有特斯拉首席設計師 Franz的身影。(微信公號:CNWAUTO)

12月1日,特斯拉中國組織了一場與特斯拉首席設計師Franz的深度對話,詳細探討了Model 3為何永不過時、Cybertruck的設計靈感,以及特斯拉工作方式等問題,並闡釋了特斯拉對未來交通設計變革的思考。

以下為訪談實錄:

中新汽車:特斯拉的設計理念是什麼?您在設計過程中靈感往往來自於哪些方面?

Franz:總體來說,特斯拉沒有具體的設計理念來限定特斯拉車輛的外觀設計。你可以看到Cybertruck的設計非常獨特,可以說它其實是打破了很多大家可能認為的特斯拉設計原則。我覺得好的設計是要漂亮的、隱形的,而且要效率高、能解決問題,且解決問題的方式讓人很放心。

比如Model S/3/X/Y車型,你可以看出很多相似的設計。這是我們刻意為之的,背後的原則是要讓車輛看起來很漂亮的同時,也要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讓車輛行駛變得更加高效,這樣可以降低風阻,我們還要考慮到用更少的電池達到更大的行駛裡程。

其次我們希望讓我們的設計理念可以在所有的特斯拉產品上落地,這非常強調的就是效率。此外我們會用第一性原理,將一些工程設計的原則融合在我們的設計理念上,這樣可以讓我們用最好、最簡單的方法來讓設計理念真正落地。

在設計靈感方面,舉例來說,像Model S的設計靈感,其實是我們把Model S看成一個運動員。運動員的體格和外形非常講究效率,沒有任何肌肉是多餘的。所以我們設計產品時,一方面設計要有吸引力,一方面要符合空氣動力學效率。此外,我們希望車輛的尺寸不是非常大,可以更方便停車,但是內部空間又非常大,這樣坐在車裡感覺非常舒適。Model X這個鷹翼門也是有關效率和美觀。

中新汽車:說到Model X,當時設計鷹翼門的靈感在哪裡?

Franz:當時 Elon 和我在討論,怎麼能讓這輛車非常方便。像 SUV 這種車型,有時候第二排、第三排乘客上下車不方便。一般車門有兩種打開形式,一種是傳統的推拉門,需要更大的開門空間,一種是側滑門,兩者都不那麼方便。所以我們就要好好想一想怎麼上下車比較方便,不佔地方,且儘可能擁有最大開口。

所以我們思考可以在車頂設置一個支點,讓車門往上打開。於是我們設計了鷹翼門,讓車門的打開空間更大,且不佔地方,讓乘客進入第三排更加方便,同時這個車門開啟的時候又非常炫酷。

中新汽車:Model 3的內飾極簡程度令人驚嘆,也有人會因為設計過於簡單誤認為簡陋,您如何評價Model 3 的設計?

Franz:在設計Model 3時,我們思考了三個問題:我們希望車輛的內飾設計有一些創新,讓車輛變得更高效;我們認為自動駕駛是趨勢,所以我們在思考未來的內飾設計變化趨勢如何;我們在重新思考如何讓乘客在車裡擁有更佳體驗。

而將這三點結合在一起來看,我們會發現很多傳統車的設計,硬體、鍍鉻金屬等很快就會看起來老舊,我們想做到永不過時的設計,給用戶空間感,讓用戶真正可以關注整個車機系統。

所以我們做出了這種設計,其中最關鍵的是車機系統能夠不斷改進、升級,包括用戶在車內和屏幕之間互動的體驗,都可以升級。而其他內飾是我們讓它刻意不要那麼明顯。可升級的車機系統和極簡風格,可以讓車輛的設計永不過時。

此外Model 3的內飾有很多讓我們非常驕傲的地方:

整車無真皮:我們在車輛內飾中沒有用到任何的動物皮毛,所以我覺得哪怕是這種合成的皮革,看起來也可以非常高級;

隱藏式出風口:在Model 3上你們看不到傳統的出風口,整個隱藏式出風口的設計是非常特別的,這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看到很多人都是想嘗試這種設計,但是目前還沒有做到;

玻璃天窗:我們在思考如何把Model S裡非常好的元素,把它做的小一點,用在Model 3中。因為從某種意義來看,Model 3很像小的Model S。例如我們把Model S的玻璃車頂用在Model 3上,使得第二排座位上面是玻璃車頂,營造非常寬闊、比實際空間更大的視覺效果,這是非常獨特的;

總體來說,Model 3的整體設計會很簡約、時尚、空間大,而且它看起來獨一無二,且永不過時。

中新汽車:你覺得在設計方面,Model 3哪部分最有挑戰?

Franz:我們做任何一個項目總會去挑戰自己,到底什麼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什麼是能夠打造最好體驗的最好方法,所以每一部車都有它自己的挑戰。Model 3是針對全球市場的,我們希望Model 3可以滿足不同地區乘客、駕駛員的需求,不管中國、美國、歐洲,還是其他地方,這本身就是巨大挑戰。

此外,當我們設計Model 3時,發現它的結構與其他內燃機汽車完全不一樣,它還有一塊電池,這是我們的另外一個挑戰。有趣的是,在我們設計完這臺車後,我們發現這臺車擁有更多有用的空間,有前備廂,還有包括儲藏格,這樣讓整車更加靈活。

總之每一個項目都有挑戰,我們是想辦法可以做到最好,將產品做到最好,解決這些挑戰。

中新汽車:說到挑戰,我想到了去年發布的Cybertruck,它更像是一個探索火星的汽車,您的設計靈感是來自哪裡?

Franz:其實我們考慮做皮卡已經很久了,我們也嘗試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想辦法去解決純電動皮卡遇到的挑戰,並且希望可以做的非常好,希望有非常大的影響力。

在美國,福特、雪佛蘭、克萊斯勒、道奇等廠商在皮卡市場很強,特斯拉想要進入皮卡市場很難。不過,這些皮卡車長得差不多,幾乎五六十年都沒有什麼改變,很傳統,我覺得這裡是有機會的,可以打破一些常規,通過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獨特的想法打造出全新的皮卡樣式。

首先我們認為皮卡應該是非常強悍、耐用、粗獷的,可以應對各種各樣的問題,但現在皮卡外面的塗層很脆弱。所以我們希望皮卡要有一個非常耐用的外觀和非常強的外骨骼,要非常非常耐用,不可能把它弄壞的。於是我們想到了不鏽鋼,但是不鏽鋼很難成形。我們又去想怎麼樣可以設計最簡約的外觀,於是我們就去參考其他的一些車,包括戰鬥機,再看其他的一些交通工具,這些成了我們的靈感來源。

所以大家能看到,現在Cybertruck選的材料並不是特別容易成形,所以我們要從別的地方汲取一些靈感,走一些不同尋常的形狀,這樣可以用上這種材料,而且看上去非常簡潔,很有線條感,也是渾然一體的;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讓大家看到其實皮卡不一定是按照70年以來固定的模式設計,皮卡也可以做的非常不一樣,而且同時不犧牲任何它所有的功能。

中新汽車:皮卡車型在美國比中國更有人氣,那Cybertruck是為專門為美國市場生產的嗎,有沒有考慮到中國市場?

Franz:我們設計並沒有要專門針對哪一個市場。

大家知道,在皮卡的銷售當中,美國一直是最大的一個市場,在美國它的銷量是非常大的。但我們如果是要設計的話,我們肯定是考慮到它能不能有一些特徵,能在全球重要的大市場上都可以用到,我們希望它可以走向全球。

中新汽車:你們有沒有專門針對中國市場做過一些考慮?

Franz:中國市場一直是我們重點考慮的一部分。我們的目標是,能夠在中國做造型設計、工程設計,並且能夠推出針對中國市場的一個車型,我們會為之努力。

中新汽車:特斯拉現在的設計主打屏幕交互操作,而在中國語音交互逐漸成為主流,特斯拉這個領域有什麼新的規劃?

Franz:我們一直是在持續改進的。我們並不是說向市場推出來一輛車,讓它在市場一直做下去。而是我們會聽取所有人的反饋,然後不斷反思,不斷改進設計。

我們聽到的一個反饋是,我們在互動交互上可以做得更好。

中新汽車:關於未來的產品設計有可以透露的信息嗎?包括Cybertruck會用到一些特別的材料,可以給介紹下嗎?

Franz:當然希望有所突破,我們在設計每一個產品的時候,都是希望做到同類最佳。

但是Cybertruck用的,不一定是我們下一個車馬上可以適用的。比如Cybertruck可用的,但是對於Model 3和Model Y來說不一定是適用的。

我們會分別看每一個產品,看看每一個產品上有哪些最佳的決策,最佳的可行設計方案,都是圍繞具體的產品來展開的。我們希望可以做到每一個產品都是圍繞它的一個最大的效率來展開,我們的確有一些項目,真的很希望以後有機會和大家分享。

中新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可以潛在改變一臺車的內飾設計,您覺得自動駕駛將來會如何改變特斯拉的設計?

Franz:自動駕駛汽車有一點像當年我們的這個社會,從使用馬車轉向使用機動車,或者使用內燃機。然後馬車被淘汰了,中間有一段時間大家不敢相信我們竟然不用馬車了,他們很難接受使用非馬車的交通工具。但是我們馬上看到了機動車的效率,包括從A到B點的時間。所以,我自己感覺自動駕駛和當時的場景非常像,我們經歷一個轉型,人類正轉向這樣一個龐大的、非常讓人激動的新機遇。

它可能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會改變汽車的一個內飾的設計。

實際上現在比以前自動駕駛的成分越來越多了。如果說你去坐飛機或者火車出行,你不會花太多的時間去想,今天的飛行員機長是誰,在很多情況下,實際上這個飛機他也是有很多的輔助飛行的系統在那邊,不是光靠機長。從這個方面講汽車這個方面非常像,自動駕駛的成分越來越多,就牽扯到汽車的內飾,會更多關注在沒有開車的時候做什麼事,內飾會圍繞駕駛員來開發。

中新汽車:您剛剛提到了這個比喻非常形象,可能不久後開車就變成了純粹的興趣愛好,或是一種體育運動了。

Franz:人類總是會追求速度與激情,總是希望有這種操控感。我們會非常擁抱這種未來,無論在馬背上還是在開車,還是坐飛機,我覺得肯定有這樣的空間,讓人類有更多的操控感。

我們搭建好這樣的平臺,給大家更多的駕駛樂趣。我們希望我們的汽車就是會變得更加有樂趣,而不是像現在,在交通堵塞的時候自己開車非常鬱悶,或者讓車自主完成更多的工作。我就可以彈出時間,更多的聚焦自己的工作,或者放鬆一下,刷一下社交媒體,玩一下遊戲。最後,以一個非常開心非常舒適的狀態到目的地,也可以把在上班通勤的過程中丟失掉的時間找回來。

我覺得完全可以給到大家一種全新的內飾體驗,現在我們都是一直在不斷探索那樣的內飾體驗到底怎麼樣的,我覺得思考這個問題讓我很激動,我有兩個孩子,我就在想他們將來肯定是的,除非自己願意,否則不會輪到他們開車。

中新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到來的話,您認為汽車內飾會產生哪些轉變?

Franz:Model 3具有引領未來的意義。未來自動駕駛是什麼樣的設計,從Model 3上,我們是可以看出來的。想像一下,將來我們可能不希望有方向盤,我們的內部空間更加寬敞,會通過屏幕做更多的交互,可以聽音樂,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所以,Model 3已經有意擺脫傳統駕駛艙的概念;

Model S也同樣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傳統汽車總有一個駕駛艙的概念,但是駕駛艙是專門針對開車的人來設計的。但是將來實現自動駕駛,人們就不需要去開車了,我們不需要再自己去手忙腳亂控制各種按鈕,汽車將會非常智能。

中新汽車:在特斯拉,設計師常與軟硬體工程師、安全工程師、自動駕駛工程師等協同工作,這種獨特工作模式的優勢是什麼?

Franz:特斯拉在跨學科、跨部門的通力合作上做的非常好。這一點讓我感覺非常開心,我們設計師也有工程的思維,工程師也會非常考慮到設計,大家都是開放的。我覺得只有一種方式,才可以打造偉大的產品,我們都是非常以問題為導向的。作為一個團隊,而不是個人,去共同思考怎麼解決問題的方案,所以我們特斯拉沒有獨立的或者是孤島的思維。

有問題和挑戰,大家都互相一起來解決。因為有時候到了一個時間節點,可能這個設計上是看著不錯,但是在工程上沒有辦法落地,或者遇到其他的一些實際問題。所以,我們是需要和這些工程師和來自不同部門、不同學科領域的人一起解決問題。

設計和藝術之間是有差別的,藝術是非常高度個人化的,它不一定需要解決問題,但是優秀的設計師要解決問題的,再加上一個審美和藝術元素在裡面,一定要讓用戶感到有所收穫。這個收穫就是用戶可以操作便捷,可以輕鬆高效解決他們的問題。

中新汽車:您的設計是否與工程師的思路發生過衝突?

Franz:我和工程師之間有非常好的合作關係,我們總是一起想什麼是最好的創意。比如開發原型車就是一起來開發的,我們先發揮自己的設計創意。我回憶Model S在開發原型車的時候,可能這個原型車照原來的樣子是沒有辦法量產的。但是接下來我們和工程師一起去打磨,我們給工程師展現這個原型車,還有包括像這個門把手等等,這些都是和工程師一起碰撞出來的一些創意。我們就想給用戶一種感覺,那就是這個車很前衛,很像一個原型車,但是可以量產的。我們總是把這個創新的理念帶到市場上,我們希望最後量產的這個產品,比原型車更好。

大家看到一臺新車亮相的時候,我們總是會知道你的期待,我們所有的產品都是這樣的,最後量產車比原型車更好。

本文為中新汽車原創,歡迎小夥伴分享,媒體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作者及出處,謝絕任何媒體、自媒體以此文任何內容製作為視頻、音頻腳本,違者將承擔法律責任。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特斯拉首席設計師Franz談 Cybertruck 設計理念
    文/瓦特【TechWeb】從第一臺Model S原型車,到尚未交付的Cybertruck,現任特斯拉首席設計師Franz von Holzhausen參與了Tesla全部車型設計。我們甚至可以預見,如果馬斯克願景中的「可持續能源計劃」成為傳奇,這位天才設計師也必將伴隨Tesla成為傳奇。12 月 1 日,TechWeb等媒體受邀參加特斯拉首次舉辦的線上T-talk 分享會,與特斯拉首席設計師Franz von Holzhausen進行了一場遠程對話。
  • 特斯拉首席設計師Franz線上分享Model 3、Cybertruck設計理念
    【TechWeb】從第一臺ModelS原型車,到尚未交付的Cybertruck,現任特斯拉首席設計師Franz von Holzhausen參與了Tesla全部車型設計。12 月 1 日,TechWeb等媒體受邀參加特斯拉首次舉辦的線上T-talk 分享會,與特斯拉首席設計師Franz von Holzhausen進行了一場遠程對話。
  • 為何特斯拉的設計如此新穎 對話特斯拉設計師Franz
    在踏入12月的第一天,我們和特斯拉的首席設計師Franz進行了一場訪談交流,了解特斯拉各款車型的外觀、內飾的設計故事。Franz曾就職於大眾汽車集團,擔任助理首席設計師,在大眾的8年間參與了新甲殼蟲和奧迪TT等車型的設計。
  • 專訪:特斯拉首席設計師Franz!Model 3設計永不過時!
    日前,受邀參加特斯拉首席設計師Franz的遠程採訪活動。
  • 對話特斯拉首席設計師:一窺特斯拉的設計理念及背後哲學
    隨著特斯拉T-talk的出現,外界不僅在驚嘆、享受著特斯拉帶給世界的汽車產品,也更加了解特斯拉推進汽車與可再生能源變革的幕後故事。12月1日,特斯拉首席設計師Franz von Holzhausen(以下簡稱Franz)在太平洋彼岸通過遠程連線的方式,與中國媒體進行了深度交流。
  • 最前線|特斯拉首席設計師Franz:設計是要解決問題,藝術追求個人化
    在高頻換血的特斯拉,超過10年的員工本不多見,尤其是前CTO JB Straubel和前CFO Deepak Ahuja離開後,首席設計師Franz應該是為數不多,陪同Elon Musk走到現在的高管。
  • 對話特斯拉首席設計師:效率,竟然是特斯拉設計的靈感來源
    為什麼特斯拉的車設計得這麼好看?這是無數個特斯拉身上的「為什麼」之一,在特斯拉崛起的這幾年,我們問了許多以這三個字開頭的問題了。在不是一般人的馬斯克領導下,特斯拉在方方面面都那麼與眾不同。而在我們與特斯拉首席設計師Franz von Holzhausen進行了一次跨大洋的溝通之後,我們似乎有些理解了開頭的那個問題。
  • 特斯拉如何設計而來?首席設計師首度公開講述設計「內幕」
    隨著特斯拉在中國品牌認知度不斷加深,12月1日,特斯拉首次邀請首席設計師Franz遠程與中國媒體對話,講述特斯拉各款車型的設計「內幕」、靈感來源以及對未來汽車設計趨勢的暢想等。Q:特斯拉的設計理念是什麼?您在設計過程中靈感往往來自於哪些方面?
  • 特斯拉為什麼這麼設計車?特斯拉T-talk福州專場,分析車輛設計語言
    T-talk媒體分享會在福州倉山特斯拉中心舉辦,本次分享討論會結合特斯拉首席設計師Franz對於汽車設計語言的認知,分享了特斯拉如何打造永不過時的汽車樣式、以及特斯拉的工作方式等內容,傳達了特斯拉的品牌理念和獨特設計理念。
  • 特斯拉正在為中國設計中心招聘設計師 設計「中國風」汽車
    【TechWeb】8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正在為其位於中國的首個國際設計中心招聘。特斯拉中國發布的有關特斯拉中國設計中心的招聘信息顯示,它將招聘11種不同的崗位,其中包括首席設計師、創意師、資深車輛設計師、文案撰稿人和平面設計師等等。今年1月份,特斯拉宣布,它將在中國開設一個設計研發中心,以便更好地服務於其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之一中國。同時,該公司還發布了招聘廣告。
  • 特斯拉首席設計師:中國研發中心「漸行漸近」
    特斯拉首席設計師弗朗茨·馮·霍爾茨豪森近日與中國媒體進行「越洋連線」時介紹,特斯拉正在籌備中國設計研發中心建設,希望未來來自中國人才的優秀創意和設計不僅可以用於中國,還可以輸出到全世界。弗朗茨·馮·霍爾茨豪森說,特斯拉想要捕捉到中國市場的感受和需求,要加大在中國的相關投入,同時,中國本地有很多優秀的人才,希望能夠在中國做造型設計、工程設計,推出針對中國市場的車型,「這些設計未來甚至還可以輸出到全世界」。
  • 永不過時的汽車設計應該是什麼樣?特斯拉邀你來長沙車展看看...
    就在12月1日,特斯拉在中國舉辦遠程媒體交流活動,通過連線方式與特斯拉首席設計師Franz展開深度對話,介紹了Model X 鷹翼門設計的初衷,透露了Model 3為何永不過時的秘密,並闡述了特斯拉想要在設計中融入更多中國元素的構想。
  • 永不過時的汽車設計應該是什麼樣?特斯拉邀你來長沙車展看看
    作為行業頂流的特斯拉,它的每一個舉動都牽動著每一位關注和喜愛特斯拉的用戶們的心。就在12月1日,特斯拉在中國舉辦遠程媒體交流活動,通過連線方式與特斯拉首席設計師Franz展開深度對話,介紹了Model X 鷹翼門設計的初衷,透露了Model 3為何永不過時的秘密,並闡述了特斯拉想要在設計中融入更多中國元素的構想。
  • 特斯拉邀請中國設計師設計汽車!造「中國風」特斯拉
    隨著特斯拉國產步伐的加快,特斯拉在中國市場變得越來越活躍。6月1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特斯拉正在邀請中國的專業汽車設計師和分專業設計師提交方案,製造出小型版新電動汽車。事實上,早在今年1月份,特斯拉就表示,將在中國設立設計研發中心,招募優秀設計人才,打造原創「中國風」特斯拉。「中國風的特斯拉,將風靡全球。」與此同時,特斯拉發出了招聘啟事,招募設計師和其他工作人員擴充設計工作室和研發中心,但沒指明具體崗位職責。
  • Lucid執行長談論特斯拉生產停滯和尼古拉的當前災難
    Rawlinson曾任特斯拉汽車工程副總裁和Model S的首席工程師。露西德製造副總裁Peter Hochholdinger曾任特斯拉生產副總裁。因此,這些人肯定具有一定的經驗和見識。當被問及Nikola時,Rawlinson明確表示他不會專門談論該公司,但是,他的一般性對話會說明一切。
  • AOC首席工業設計師專訪丨精雕細琢,方成創作設計旗艦精品
    今天,AOC首席工業設計師劉彬會來告訴你,榮獲2020年德國紅點設計獎的U2顯示器設計,到底有什麼獨到之處。  作為AOC首席工業設計師,設計並量產的顯示器產品刀鋒系列,羅亞爾系列AGON愛攻系列,電競G系列產品,廣受市場歡迎。  Q1:在設計U2系列時,您是有怎樣的想法呢?
  • 對話金陵——廣西環境藝術設計行業協會設計師代表赴南京實踐考察
    省際聯動,對話金陵。廣西環境藝術設計行業協會精英設計師代表為期五天的南京實踐考察之旅昨日圓滿結束。李敢先生從生活、團隊談到作品,他提倡拋開所謂的風格,用設計引導符合當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在家裝領域,李敢先生希望服務的每一個住宅業主,都可以因為設計更愛上這個家。而在工裝領域,李敢先生則希望在滿足商業價值的基礎上,設計可以從生活中引入更多的元素及表現形式,引起當下年輕人更多的共鳴。
  • 解讀概念車設計理念,奧迪冠名贊助「設計上海」
    「對於汽車設計師來說,這是一個令人激動的時代,」奧迪首席設計師馬克·萊馳特表示,「數位化和電動化正在改變移動出行,並為設計帶來了全新機遇。」奧迪品牌高級副總裁Henrik Wenders補充道:「設計憑藉獨特的品牌特徵彰顯奧迪品牌的特質,展現出我們的態度以及進取的思考。」「設計上海」是?
  • 市值5000多億美元,超過豐田2倍,特斯拉可以引領全球設計風潮嗎
    說實話,當我接到特斯拉媒體活動邀請時,屬實有些激動,更何況是可以和特斯拉首席設計師弗朗茨·馮·霍茲豪森(Franz von Holzhausen)進行線上交流。(以下簡稱:弗朗茨)弗朗茨從2008年進入特斯拉工作至今,已經12個年頭。他2008年之前的學習和工作履歷絕對稱得上豪華。
  • 全球近300位設計師分享前沿設計理念
    本屆活動聚集了全球近百家設計單位、近300位設計師,涵蓋建築設計、室內設計以及景觀設計領域,共同分享最前沿的設計理念。現場,9件作品獲得「評審團特別推薦作品獎」、37件作品獲得「年度優秀作品獎」,「年度最佳建成建築大獎」則被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大器設計的《尋夢牡丹亭》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