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後大江戶劍術時代
最豪邁的劍道——薩摩示現流
這是東西方歷史上以前都不曾存在過的特異劍法流派,開創者是神道流出身的東鄉肥前守重位(1561—1643)。
薩摩示現流的戰法,是與敵人交手時,先將劍高舉在自己的右肩上方,再向左下猛烈揮動劈,對手如何攻擊完全不與理會;若對攻,示源流佔有壓倒性的力量與速度;若架隔,示源流會一氣將對方的武器擊下!實際上,幕末時期薩摩與幕府軍的戰鬥中幕府的兵士有很多都是因擋架不住,自己的刀被對方的攻擊反彈向頭部而敗北的。
所以,薩摩示現流可以看作一種激突猛進、無法抵擋的劍法。
新思想——林崎流拔刀術與田宮流居合術
林崎流,全名林崎明神夢想流拔刀術,開創者林崎甚助(1547—161?),他是既無道場也沒有妻兒,終生流浪、修行的迷之劍士。
林崎甚助使用柄部及刀刃較普通尺寸長的多的大刀,其有利點是在斬出一劍做圓形運動時,因長度增加,劍尖部分的速度及攻擊力也會相當驚人。但是,使用時對於體力的消耗及種種不便也應運而生,因此,產生了拔刀與攻擊一體的技巧,這就是拔刀術。
林崎甚助以他獨特的理論,強悍的實力而名氣大噪,弟子也遍及全國,其中名劍士大量湧現,田宮平兵衛便是代表性的傑出人物之一。
田宮平兵衛(生卒年不詳),生活在戰國末期,將迎來太平之世的歲月,而為實戰服務的拔刀術,也有必要進行變為和平時期劍術的蛻變。平兵衛經過反覆探索,總結出了發源於拔刀術,但一對一較量時會更有效的居合術。
有名之無名——二天一流與嚴流
不用介紹,後到標題便可想到這是那時代兩大劍豪:宮本武藏(1584—1654)與佐佐木小次郎(15??—1612)各自創立的流派,但雖然劍士很有名,流派的內容卻無人知曉。
宮本武藏原名新免武藏,在二天一流兵法中的正式名稱是新免武藏玄信。但宮本武藏這個名字更為人們所熟知。天正十二年(1584年),宮本武藏出生於岡山縣英田郡大原町宮本。年少時跟父親新免無二齋學習當理流兵法。從十三歲與新當流有馬喜兵衛比武開始,直到二十八歲,這期間與其他流派比武六十餘次,據說一次都未敗過。
宮本武藏二十九歲時在嚴流島跟當時名滿天下的劍士佐佐木小次郎決鬥,用自製的四尺二寸長的木刀將小次郎斬於劍下,一戰成名。在二十餘歲時,武藏便以「圓明一流」自成一派。並於慶長十年(1605年)寫成劍術書《兵道鏡》。但他對自己的劍術始終不滿意,認為沒有達到極境。三十歲後,武藏繼續修業,終於在自己五十歲左右練成了使用大小兩刀(即一之太刀與二之太刀)的劍術。這就是著名的「二天一流」。武藏五十七歲時,即寬永十七年(1640年),得熊本藩(今熊本縣)藩主細川越中守忠利邀請,在當地正式教導劍術。在以後的歲月裡,武藏寫成了《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條》以及《五輪書》,合稱為"兵法二天一流三兵書"。
正保二年(1645年),宮本武藏去世,終年六十二歲。二天一流中所謂「二天」就是指「二天曬日」(「曬」同「曬」,《五方之太刀道序》)之意,指的是太陽和月亮:即陰與陽,也就是象徵對立的事物。世界一切都是由相對事物組成,由這些相對事物相互浸透而使所有事物發展統一,產生新的事物。二刀的技法簡單的講就是統一左右兩手上大小二刀的動作,由此達到戰勝對手這一目的。由這對立的二極升華統一而發展這個事實,不但是劍術,甚至是"世界之理"(武藏書狀),因此命名為「兵法二天一流。
小次郎是由鍾卷自齋處學習富田流劍術而出身.佐佐木嚴流創始人。
與出身於並不富裕的家庭的武藏相比,小次郎則是在擁護和讚揚的光環的環繞中成長起來的。但是,跟那些平庸的紈絝子弟不同,小次郎絕對是一個劍術奇材。雖然曾經跟隨鍾卷自齋學習過富田流的小太刀技法,但小次郎自己所創立的嚴流,使用的卻是比小太刀長得多的太刀。小次郎的愛刀「長光」便是長達三尺二寸的長刀,而小次郎的絕技「燕返」,更是能夠將長刀之利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招式。可是,即使是這樣的小次郎,卻連「燕返」都沒有使出就敗在了宮本武藏的劍下。跟武藏決鬥時的小次郎,無法發揮自己刀長的優勢,因為武藏在決鬥之前,特意製作了一把木刀,刀的長度是四尺二寸,比小次郎的「長光」長了整整一尺。
因為小次郎在決鬥之前並未將絕技「燕返」傳給弟子,這一招便從此失傳。或許從《侍魂》裡右京的必殺技之一「秘劍?燕返」中,可以領略到一點小次郎「燕返」的風採(不知道是否真的能劃出一隻火鳥來……)。所以加入大部分自己的思想而構成嚴流劍術的。其中最著名的是被稱作「燕返」的技巧,但亦沒有流傳下來。
恐怖的同歸於盡思想——無住心劍流
在小說和劇作中出現得不多,但其實是不遜於薩摩示源流的凌厲劍法。
開山祖名叫針谷夕雲(1592—1662),是上野國人,俗名五郎右衛門。他是學習新陰流而出生的,師傅是著名的小笠原源信齋。
無住心劍流又有「夕雲流」及「破想流」的別名。
夕雲流的理論,並不是簡單的「戰平」或「同歸於盡」,而是指「在對手強得無法命中時」,為了流派的驕傲,對其它任何流派都至少要同歸於盡,而絕不能敗北。或者同歸於盡,或者勝利,在兩者中二選一,絕沒有失敗一途。但這種思想除了在江戶時代,是沒有大市場的。
無住心劍流,是為江戶時代而生的,空前絕後的流派。
流派的總合-井蛙流平法
不言而喻,「井蛙」這一名稱有著「井底之蛙無從知曉大海」的意思。而這一流派,正是抱著這一思想去最大限度吸收別派精義而誕生的。
其代表性的創始人,是深尾角馬道義(1631—1682),他從父親那一代學到丹石流劍法,並加入了新當流、富田流、新陰流的技巧,再綜合修習松本流、去水流、東軍流、體舍流、念阿彌流、巖流各派技法並發揚光大。
與之相匹敵的,可以說是三浦源右衛門政為(1645—1709)的無眼流(其人得到一刀、卜傳、富田、新陰、吉岡等十八個流派的免許皆傳的評價,也是一位不世出的習劍天才)。
驚人的劍流——二階堂平法
在本文中介紹的流程中,這是最最特別的一種。不過,稱之為劍法恐怕不大合適。
正式完成這種「術」的人,是著名的松山主水大吉(?—1635),他曾一生四次試圖狙殺宮本武藏未果,但本人亦是相當了不起的忍法劍士。
主水大吉的祖父,是竹中半兵衛的異父同母兄弟,而松山一族過去曾追隨加藤清正,到主水這一代清正投入細川家,松山主水大吉亦出仕在細川家。
松山家代代相傳的「二階堂之兵法」,是由二階堂氏首創的,它與劍術祖師級的中條流也有關係,有一種說法這是中條兵庫頭與僧侶慈彥共同開發的,已進入傳說的領域。
二階堂平法,其實是以牽制和束縛對方為主的技巧,尤其它修煉到最高境界時能使用的「心之一法」,更是一種讓人駭異的技法。
在記載中,細川忠利出府時,剛剛登上江戶城頭,城門前已有各地諸侯殺到,而這時松山主水站到細川家的行列最前,不知用什麼方法,瞬間「以目光」令各隊伍中為首的武士失去戰意,而細川的軍旅,安然通過龐大的封鎖……
以上是加入了傳奇色彩的記錄。但主水在武士對決中確實曾應用使對手無法行動的能力,就算拔出刀也沒法發出殺招的威力。抑制對手力量的主水,便在這時散發出凌厲的殺氣,壓倒的姿態斬掉對手。
主水以後,繼承二階堂平法的人名叫村上吉之丞,再往下到了兒子那一代便失傳了。但這門詭異的、糅合催眠術、忍術與刀術的武藝,在小說、GAME等領域一再被重視。
復仇的劍術——荒木流
日本三大復仇者之一,荒木又右衛門(1598—1638)的獨創流派。
荒木流來歷不詳,一說荒木曾在柳生十兵衛處學習劍技。
結束「36人斬」而完成復仇的又右衛門,本應作為一大流派的宗主而活躍,但很可惜,之後不久便病亡了(雖有傳說五年後仍有人見過他)。因此,荒木流也是絕傳的流派,其真正的精義也成了一個謎。
劍士一族——心形刀流
最古老劍派的一支,香取神道流中誕生的新流派,創始人是伊庭水軒秀明(1649—1713)。
「心」字的含義,代表這是一個典型的自修劍法流派。在這一流派中,於動亂的幕末期,產生眾多著名劍士。其中有被稱為天才的獨臂劍士「小天狗」伊庭八郎(1843—1869),及中興心形刀流的軍兵衛秀業(1810—1858),以及在海軍學校任劍道教官的軍兵衛秀俊(1813—1886)等。伊庭一族在歷史上,是可與柳生並列為劍士代表的名門。
新古典派-神道無念流
那是在1707年富士山噴火後誕生的,由原一遠流,亦稱無念流的弟子福井兵衛門嘉平創立。
因為福井得到了謎之老人傳授的秘劍「飯鋼」,故將老人尊為神而改名神道無念流。在江戶後期,被稱為「最古老而又最新的劍法」。